![]() |
相關閱讀 |
![]() |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 簡體 傳統 |
题名:书海泛舟记
作者:范福潮
ISBN:9787536686168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4
本书的系列文章七十篇,大多源自作者在《南方周末》上颇负盛名的同名专栏。作文始末,大抵于侍奉老母安度晚年之余,忆平生所学,思已逝老父,几十年前随父读书的片段历历在目,随手成篇,联缀在一起,是一段读书治学的经验笔记,也是一帧乱世学人的生命片段。
本书大多数讲的是作者自己的书缘、书事。虽然都是陈年往事,但在范先生笔下,泛黄的岁月却晶莹剔透,如同阳光下闪着亚光的琥珀,别有意趣。全书共70篇随笔,包括《一生能读几多书》、《初学记》、《“牛棚”说书》、《踏雪寻梅》、《夜雨红楼》、《探皇陵》等。信手翻阅,国学的魅力如长卷徐徐铺开,使人回味无穷。
题名:书海泛舟记
作者:范福潮
ISBN:9787536686168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4
本书的系列文章七十篇,大多源自作者在《南方周末》上颇负盛名的同名专栏。作文始末,大抵于侍奉老母安度晚年之余,忆平生所学,思已逝老父,几十年前随父读书的片段历历在目,随手成篇,联缀在一起,是一段读书治学的经验笔记,也是一帧乱世学人的生命片段。
本书大多数讲的是作者自己的书缘、书事。虽然都是陈年往事,但在范先生笔下,泛黄的岁月却晶莹剔透,如同阳光下闪着亚光的琥珀,别有意趣。全书共70篇随笔,包括《一生能读几多书》、《初学记》、《“牛棚”说书》、《踏雪寻梅》、《夜雨红楼》、《探皇陵》等。信手翻阅,国学的魅力如长卷徐徐铺开,使人回味无穷。
渔樵闲话是史诗
南方周末 2007-08-30 16:22:08
《书海泛舟记》范福潮着 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20元
■微型书评
□张定浩
认识范福潮先生,还是去年早春的事。从朋友那听闻范先生的名字,随后便在《南方周末》上陆续拜读了他的“书海泛舟记”系列文章。这些雅致的文字,在报纸本身的短暂生命消散之后,或是零星转载,或被精心收集,仍在无数的论坛、博客上流传着。
本书收文70篇,包括《南方周末》专栏上的全部文章。作文始末,作者后记论及甚详,大抵于侍奉老母安度晚年之余,忆平生所学,思已逝老父,几十年前随父读书的片断历历在目,随手成篇,联缀在一起,是一段读书治学的经验笔记,更是一帧乱世学人的生命片断。
借着这些充满个人生命体验的文字,未经过那个纷纭乱世的人大略可以修正一下对那个时代的偏见。原来,斯文并非丧于秦火,反倒是丧于日后的弦歌。“反智”与“革命”,或许只是那个动乱年代的表象,似乎是因为“去古未远”,所以礼虽失,却尚能求诸野,物质匮乏,却旋即成就一个精神至上的时代。我想,令当下读者心潮起伏之关键,也正在于此。作者于饱承家学、书海泛舟之际,大凡所遇,居然可以既不是书生,又并非教授,只是一些渔樵耕猎、凡夫俗子,然而,他们对学问世界居然都能有尊重,有识见,亦能有滋养。
于是,范先生的书海泛舟,其心思便与惯常的书话或者读书随笔相去甚远,倘要比附,我以为,可以“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的,是钱锺书所谓“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的商量培养”,亦是胡兰成所谓的“渔樵闲话是史诗”。
范福潮 2013-08-20 14:17:1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