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距离看美国 IV --如彗星划过夜空 第一届内阁

>>>  讀書—連接古今充實信仰  >>> 簡體     傳統

------------

第一届内阁(1)

------------

 第一届内阁

 卢兄:

 你来信说,你也注意到英美的制度中设置的不同。

 在美国制宪之后,同属西方文明的一些欧洲国家,也先后完成了从帝王专制向民主国家的过
渡。这些国家,根据他们各自历史包袱的不同,在民主的过程中,都发展出了自己的一套宪政制
度。从制度的设置去看,你会发现,有些国家制度的条理以及制约和平衡的关系,因没有像美国
那样有过一次整理,也就并不那么权限清楚。而美国本身,也因为制宪会议非常早,就有许多时
代局限,有更多实践中产生的特殊问题。

 那些制度上似乎不够严密的民主制,都在运行的过程中慢慢补充完善。就像美国的“权利法
案”,虽然在费城会议中没有放入宪法,可是,由于民众的要求,在合众国国会的第一次大会上,
就通过了十个保护个人权利的修正案,补充进入宪法。而纸上宪法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地方,由于
实践的补充,都能够正常运行。特别是在英国,连现代的成文宪法都没有,它的渐进改革,一拖
几百年,几乎让你讲不出哪一天是他们“革命成功”的日子。可是,他们也一样在运转。

 英国的模式是很典型的自然演进。我们都熟悉法国的启蒙时代,可是,法国如伏尔泰这样的
启蒙大师,却是在英国得到启蒙的。英国制度的缓慢演进是有代价的,代价就是它进程的漫漫岁
月。在这个进程中,旧制度的非人道,是非常缓慢地被消除的,许许多多人因此而支付了他们的


自由、甚至生命作为代价。法国作家雨果,曾经对英国的制度改革的不平衡很不以为然,因此以
英国为背景写了《笑面人》,抨击英国在缓慢演进的道路上,依然黑幕重重。可是,无可否认的
是,尽管缓慢,它还是从旧制度中走出来了。

 法国走的是大革命的道路,可是,革命之前、革命之后,其实还是需要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
依然需要消耗时间和生命,需要经历破坏和重建社会的基本结构和价值观的过程。

 美国介于二者之间。英国缓慢政治改革的进程是它的基础,新大陆殖民地的重建,甩掉了英
国历史上政界纠葛的包袱,却保留了制度改革的成果。独立和原殖民地的联合,又是另一个推进。
它以一场战争,赶走了英国的统治,却并没有因此引发本身的革命。既缩短了英国式的缓慢进程,
又避免了法国式的社会暴力和动荡。

 在制宪会议那年出生的美国政治家威廉·麦克雷(William Maclay),在提到制宪会议的时候,
一向反对割断它和美国建国前的历史联系,反对把美国说成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或者是一群人
凭空设计出来的。他认为过度的赞扬是一种“夸夸其谈”,“仿佛在大家兴高采烈地通过新宪法之
前,美洲就是一副草木不生,河水不流的样子”。

 美国政治家约西亚·昆西(Josiah Quincy)则认为,必须提醒大家,不要“在这巨大的幸运
面前变得眼花缭乱,失去判断力,将国家的繁荣伟大归于我们自己的智慧,而不是归于事态的进
程和一种我们无法影响的指导力量”。

 他其实是在指出,美国的制度是经过西方文明长期演进后结出的一个果子。它也有一些特别
的机遇。例如制宪期间,北美政治环境的相对单纯,使得这样一批“半神半人”的学者型政治家,
能够在政界长期生存并且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在宪法诞生后的最初岁月里,又是同样的一批绅
士在执政,并在这个过程中完善纸上宪法的不足。

 美国还躲避了一些相当凶险的灾祸,也渡过了一些非常困难的关口,它也绝不是有了一纸宪
法就一帆风顺的。就连这些政治家们,在单纯的政治环境改变之后,他们也多多少少随之改变,
有些人甚至有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就是一部分政治家从对结党的厌恶,到自己也参与政治党
派的运作。

 你已经知道,促成费城制宪会议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作为一个国家的美国将合未合的状
态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他们必须决定是联合在一起,作为一个大国,建立大国的金融、经济结构
和信用,来面对欧洲和世界,还是回到小国寡民,各自照管自己的小炉灶。最后的决定你已经看
到了。

 可是,在合众国建立之后,并不是说政治制度就能够替代经济结构的构筑。一个较好的政治
制度,只是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走向自由、追求幸福的可能,而不是一个保证,它并不能一肩挑起
所有的担子。人们还是必须步步为营,小心翼翼地避开陷阱、渡过种种难关。例如经济,仍然有
它自己的规律,需要不断研究和调整政策。你已经早就熟悉,美国在经济非常繁荣之后,上世纪


也有过如大崩溃一般的经济大萧条。而在建国初期,如何建立它的信用,稳定经济形势,对新生
的国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宪法生效后,华盛顿将军在各州派出的大选举团里,以全票当选为第一任总统,1789年春
天在纽约市宣誓就职。新的联邦政府最棘手的问题是财政。谁来担任财政部长?联合伊始,谁能
收拾起这350万人的国家的烂摊子呢?

 华盛顿总统最先想到的是他的老朋友,宾夕法尼亚州的罗伯特·莫利斯。

 莫利斯是美国革命的元勋,也是费城制宪会议的与会者。他在革命前就是一个成功的银行家。
独立战争期间,战争需要钱,可是大陆议会没有有效的征税措施,独立义军的供给经常得不到保
障。华盛顿将军主要就是依靠这位老资格的银行家莫利斯。莫利斯筹款,主要是利用自己和欧洲
银行建立起来的长期关系,以他个人的信誉做保证,用未来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名义,向欧洲借款
也向民众发行债券,用债券充作士兵的军饷。总之,是用借贷的办法解决独立战争的资金问题。
有时候供不上了,他也掏自己的腰包。所以,莫利斯一直被称为“大革命金融家”。可以说,假
如没有他,光靠虚散无力的大陆议会,独立战争是难以为继,支撑不了八年的。

 所以,华盛顿将军不仅对莫利斯的理财能力很了解,两人也有很深的友情。在华盛顿眼中,
联邦政府的财政部长一角,莫利斯应该是最佳人选。可是,这时候,莫利斯却不干了。对他来说,
他有自己的生活。独立、战争,是形势所逼冒出来的非常事件;现在和平了,他得回到自己战前
的正常生活中去。联邦政府还欠着欧洲银行的巨额债务,连带着他莫利斯作为担保人的信誉也一
块儿破了产。他的当务之急是要为自己重建信誉,当了财政部长就不能为自己做了。于是,莫利
斯向华盛顿总统推荐汉密尔顿。他说,在美国,只有一个人能够拯救国家的财政信用,那就是汉
密尔顿。

------------

第一届内阁(2)

------------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的建国者中很少的出身底层的人。他出生在英属西印度群岛,是
一个破落贵族和一个法国“胡格诺”新教徒母亲的非婚生子。在他十岁时,父亲就抛下他们母子,
离家出走。两年后,他的母亲就去世了。汉密尔顿靠别人抚养大,也因聪慧而被带到纽约。他在
成长中得到许多人的帮助。他受过法律教育,从底层磨炼出来,是一个了解底层的人。独立战争
爆发,他立即投身战争,并且以其智其勇,很快获得华盛顿将军的信任,成为将军身边的侍从武
官。那时他才20岁出头。

 汉密尔顿身材不高,却长得非常漂亮,不仅雄心勃勃,而且才华横溢、能文能武,甚至擅长
音乐和绘画。在纽约,有一批属于社会上层的政治家非常看重他,他在社交中结识了纽约当时最
着名的政治家之一斯库勒,并且爱上了他的女儿伊丽莎白。还在独立战争期间的1780年,战争


前景未卜之时,他们却相爱成婚了。他的岳父非常富有,又和汉密尔顿政治观点相近,使他更为
欣赏和喜爱汉密尔顿。第二年,1781年,在着名的约克镇战役中,汉密尔顿立了大功。

 在战争期间,他已经在考虑各小“国”真正联合成合众国、建立大政府的问题。他始终认为,
他们必须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建立强有力的政府。持有同样观点的,后来都被称为“国家主义者”。
战后,汉密尔顿依然和妻子一起住在纽约。汉密尔顿虽然年轻,可是由于他在独立战争中的功绩,
完全可以说是一个“开国功臣”,再加上他是费城会议最积极的促成者之一,所以,你也一定会
以为,他是理所当然的会议代表。可是,他差一点就根本来不了费城。

 汉密尔顿虽是“国家级”的政治活动家,可是,费城会议是由各州推选代表,而当时纽约州
议会的主流观点,恰和汉密尔顿截然相反。因此,派出的两个代表也和汉密尔顿的观点格格不入。
至于他本人,还必须依仗岳父在纽约州政界的力量,才勉强被选入,成为该州的三名代表之一。

 纽约州议会的主流,也有过过激心态。在独立战争结束之后,该州的民众就拥护这样的做法:
把以前支持英国的所谓“保皇党人”的财产全部没收、拍卖,等于是大家分掉。这种趁着战争胜
利者的政治优势,侵犯私人财产的行为,律师出身的汉密尔顿坚决反对。他在纽约的报纸上写文
章,指出事态的荒谬和“危险”。这种“危险”在于,如果以“民主”的口号做外衣,去利诱和
号召民众破坏法制,是很容易做到的,尤其是在一个法制的底子非常薄弱的地方。在纽约州,州
议会也曾赞成滥印纸币,有着起码金融知识的汉密尔顿,知道这只是饮鸩止渴的行为。

 汉密尔顿的岳父在州长竞选中,输给了对手乔治·科林顿。他和他的支持者还能够做的,就
是使得汉密尔顿能够成为州的代表,进入费城会议。

 结果,在费城制宪会议上,汉密尔顿在纽约州的三人代表团中,成了一个异数。因为他在本
州代表中是少数,也就不能影响纽约州的投票。会议开到一半的时候,另外两个代表离会回纽约
去了,临走却撂下了话,说汉密尔顿一个人不能代表纽约州投票。这样一来,汉密尔顿就成了一
个没有投票权的代表。

 可是他在费城制宪会议上并不沉默。

 1787年6月18日,当“弗吉尼亚方案”的诸条款经过一轮讨论后,小州提出了“新泽西方
案”,大州和小州形成僵局的情况下,汉密尔顿要求发言。他显然是有备而来,滔滔不绝地讲了
五个小时,提出了他的完整方案,史称“汉密尔顿方案”。

 汉密尔顿的政府方案,就是仿照英国体制的方案。他有他的理由。那个时代的政治家没有宪
政共和的榜样,他们只知道,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政府就只有三种:一种是帝王政府,一种
是贵族政府,还有一种是民主政府。帝王政府是一人专制,贵族政府是一群精英的集权,而民主
政府是多数人的统治。经验告诉他们,这三种政府形式各有弊端:帝王政府导致个人专权,贵族
政府导致少数人的专权和腐败,而民主政府的结果会是无政府。汉密尔顿认为,历史事实证明,
比较理想的统治是三种政府的混合形式,这就是不列颠的君主立宪制。


 不列颠的权力构架是:王室、上议院(贵族院)和下议院(平民院)三者各占一份,互相制
约,既有效力,又避免了单独一种形式的弊端。汉密尔顿认为,在不列颠体制下,国王和国家完
全结为一体,国王会尽一切可能做对国家有利的事情。在“朕即国家”的体制下,国王是最不可
能腐败的。由国王任命的或者世袭的贵族院,代表了社会的智慧和保守,成为稳定国家的机制,
而民众选举产生的下议院,成为代表民众参与代议制管理的机制。这三者互相制约。但是这种制
约是在三者结合组成的权力结构内部,不会造成互相刁难,互相置对方于死地的局面。这样的三
者结合是稳定的,既有效力,又符合分权制衡的原理。

 所以,汉密尔顿提议,设立一个最高行政长官,赋予他相当于国王的权力,而且是终身制,
有绝对的否决权。权力要集中到国家级政府手里,国家级政府有权否决州法律。在汉密尔顿的脑
子里,只有这样的一个政府,能够保证美国成为一个强盛而长久的大国。

 如果仅仅从国家强盛的角度来看,汉密尔顿的道理是不难为人理解的。在国家处于分散分裂
而且很贫弱的情况下,有效的、集中的行政权力,控制好了,可以说是通向稳定强盛的捷径。汉
密尔顿冒着酷暑,整整讲了一天,听得代表们筋疲力尽。然后,会议进入了微妙的沉默。没有人
附议,也没有人反驳,没有人提出讨论或表决。事实上,经历过独立战争的建国先贤们,无法接
受设立“国王”这样的方案。而且,行政权力的过强,是他们一直在担心的问题。强有力的集中
权力,控制好了当然有效,可是权力过强就可能失控。汉密尔顿方案就这样被会议忽略了。

 汉密尔顿由于求“统一强国”心切,在处理州权问题上,可以说是走了“国家主义”的极端,
从整体气氛上,非常不利于各州放下疑惑,寻求妥协,所以,照美国历史学家的说法,汉密尔顿
一番宏论,把麦迪逊的“头发都要急白了”。

 可是,要说汉密尔顿的思路全盘被忽略,也是不准确的。国家必需有一些集中的权力,政府
权力的分权制衡必须设计成一种内在的制衡,行政分支必须稳定而有效。汉密尔顿把这些观点以
特别强调、甚至极端的方式说了出来。尽管他的方案被会议放弃,但是汉密尔顿政治观的要点,
仍然成为当时的主流政治观之一。

------------

第一届内阁(3)

------------

 制宪会议之后,代表们回到各州,全力投入各州通过宪法的说服工作。以汉密尔顿为主,约
同詹姆斯·麦迪逊和约翰·杰伊,在当年和第二年的报纸上发表了一系列解释宪法的文章,其中
2/3是汉密尔顿的作品。这些文章就是后来着名的《联邦党人文献》。持汉密尔顿政治观点的人,
就被称为联邦党人。可以预料,宪法在纽约州通过得十分艰难,而纽约州对于美国的重要性是不
言而喻的。所以,詹姆斯·麦迪逊放下他在弗吉尼亚州的活动,常驻纽约,支持汉密尔顿。他们
发表的这些文章,主要就是说服民众,只有一个统一的、稳定有效的政府,才是全民长远的福利。


你已经知道,在费城制宪会议上,麦迪逊对宪法深感失望,因为与他的方案有很大距离。所谓“伟
大的妥协”主要就是他的方案被腰斩;而汉密尔顿在制宪会议上的观点,离开通过的宪法距离就
更远了。但是现在,他们全力以赴,说服民众认同宪法,他们原来的不同意见,已经被他们自己
深埋得无影无踪了。

 1788年7月23日,纽约州好不容易通过了新的联邦宪法。汉密尔顿功不可没,随后他就渐
渐成为美国政治中联邦党人的思想领袖。他在纽约的声望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此刻达到了
最高点。当年纽约市的庆祝独立大游行,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座船型的花车,花车被命名为“汉密
尔顿号”。

 汉密尔顿和华盛顿总统的关系非同一般。华盛顿是一个非常务实的人,而汉密尔顿是他在战
争中亲手提拔、一起度过戎马岁月的人。他称赞汉密尔顿具有少见的广博知识,忠于自由事业,
并曾经称赞汉密尔顿有一颗“银子般的心”等等。可见华盛顿当时对汉密尔顿非常信任。

 华盛顿总统接受莫利斯对汉密尔顿的推荐,一个最重要的理由,是华盛顿对汉密尔顿的财政
改革构想的了解。早在1783年,华盛顿就收到过汉密尔顿的信,讨论如何摆脱财政危机。在信
中,汉密尔顿提出了四点解决办法,形成一个明确的框架,成为他后来财政方案的基础。1789
年9月11日,参议院通过了华盛顿总统的任命,汉密尔顿担任了美国的第一任财政部长。此时,
他34岁。

 事实上,那时的美国,几乎没有别人像汉密尔顿那样,对美国的经济前途有清晰的图景和信
心。

 要说,汉密尔顿还是科班出身,他在17岁的时候,就进入纽约的国王学院,也就是今天的
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财政。他深受18世纪苏格兰启蒙时期经济学家的影响,特别是大卫·休谟。
休谟指出过相对落后的苏格兰农业经济融入英格兰经济的可能性。英格兰的经济,包括以庞大的
国债集资,由国有银行发行纸币,控制纸币流通和利息。休谟认为,债券能够提供大笔资金,如
果让工商业家能够有机会利用这种资金,就能促进投资和贸易,使得产品更便宜更丰富,还能促
使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使全社会得益。

 汉密尔顿认为,美国的状态很像落后的农业的苏格兰。休谟的思想给这样的农业国家指出了
一条富强的道路,那就是发展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工业经济,而不是固守在土地上的农业经济。

 说来叫人不相信,当时的美国政府没什么收入。汉密尔顿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让国家政
府有收入。联邦的收入主要靠征收进口税。他上任以后,立即向全国各地的商家和钱庄发出调查,
搜集数据。他要把进出口贸易搞清楚,由此计算出国家征税的数量,提出法案让国会批准,因为
宪法规定,只有国会众议院有权立法征税。

 可是,休谟也警告过,这种以信用为基础的经济,是有危险的:借债筹资的办法需要有税收
来保证偿还利息的能力,贫富差距会扩大,外债会导致对外国的倚赖,会产生一群玩弄市场的股


票持有人。但是汉密尔顿倾向于更多地看到这种新经济的正面效应。作为财政部长,他认为这种
经济体系的前途是好的。“国债”是汉密尔顿所设想的新经济的主要支柱,他要鼓励投资,刺激
人们冒险和发财的欲望。

 为此,第一步,他必须恢复在战争中被毁坏了的美国的信用。

 你已经知道,战争期间各地发行的债券非常复杂,内债外债都还没有偿还。债券贬值,被抵
押买卖。如独立战争结束时,大陆议会发的债券,已跌到面值的2%。

 欧洲大银行已经不肯再和落后的美国来往,因为美国已经没有信用。美国如果孤立在欧洲市
场之外,一切经济构想都不能实现。因此,必须尽一切努力恢复信用。汉密尔顿提出,由联邦政
府担下以前为独立战争筹款而发行的一切内外债务。各种债券的持有人,都可以向联邦政府换成
联邦债券。联邦政府承诺按照原有面值偿还本息。同时,决定发行联邦政府纸币,就是逐渐统一
货币,促进商贸,发行新的债券筹措资金,鼓励投资,以此恢复美国的信用。

 1790年1月9日,汉密尔顿分别向国会提交了关于重建美国公共信用的报告。他的方案却
遭到以麦迪逊为首的弗吉尼亚人的反对。

 麦迪逊在制宪会议上曾坚决主张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府,他在家乡遭到另一个着名政治家派
屈克·亨利的反对。麦迪逊被选为弗吉尼亚州在国会的众议员,却没有被选为地位更重要的参议
员。可是凭着他的能力,他在众议院自然成为一个领袖人物。而根据宪法,联邦政府有关财政的
法令必须通过众议院。也就是汉密尔顿的方案必须得到众议院批准,而麦迪逊却领头坚决反对。

 麦迪逊的反对,是出于对“公正”的考虑。独立战争期间发行的债券,长期来州政府无力兑
现,民众却急于脱手。这就出现了一些做金融投机的人,低价收购贬值的债券。尤其是参加独立
战争的老兵们,他们打仗的时候,拿的军饷就是债券,现在却大部分到了投机者手里。现在由联
邦政府出面,用进口税收入,来按照原始票面价值偿还本息,麦迪逊认为,这对那些被迫将债券
脱手的原始持有者来说,是不公平的。而且他们中的许多人,境遇很差,却因已经卖掉了债券,
失去原本理应属于他们的可怜的财产。另一方面,反对派对发行新的债券,负债经营,也不能接
受。

 同时,麦迪逊的反对,也隐含着农业社会观念和对工业化社会的不适应。在农业经济下,作
为农庄主的弗吉尼亚政治家们,看不到工业高潮的必将来到,这是不会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他们不理解以信用、负债经营为基础的城市工业经济;他们也不能理解,对于新的经济体系所产
生的问题,如贫富差距扩大、投机和股市操纵等等,只是从道德的角度进行批判,并试图阻挡时
代的变化,并不是一条出路。

------------

第一届内阁(4)

------------


 你看,即便是都出于公心,政治分歧也必然在第一分钟就形成了。政治家必然不断地分化。
而大众参与的政治运作,完全不同于精英之间的商讨,自会显露它自己的规律,也会呈现它不理
想的一面。

 汉密尔顿一度到了绝望的地步。国会在激烈辩论,领头反对的却是他以前的盟友。在麦迪逊
的带领下,反对声音占上风。同时,报纸媒体上的文章也在批评他的方案。民主伊始,民众还缺
少自律的修养,批评必然会滑向对他的人身攻击,他的非婚生的出身,成为现成的目标,他被公
开骂成是“东部的杂种投机家”。

 他对报纸上的这种谩骂毫无办法。任何一个刚刚运行民主制度的地方,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
民众先知道言论自由是人的最基本权利,而要经过很多很多年,民众和媒体,才会理解人身攻击
和谩骂,不属于健康的民主生活。建国后,报纸上对华盛顿总统也一样谩骂,华盛顿是个老派的
绅士,他显然并不适应这样的事情。可是,他只是不去看报纸,不去理睬。汉密尔顿面对恶意的
人身攻击,心灰意懒,他对美国前途感到绝望。他站在这个职位上,深知只有照他的方案办,国
家才能恢复信用,只有恢复了信用,才能融入欧洲市场,才能发展商贸。只有经济上去了,合众
国的统一才有保障。可是,宪法规定了,有关财政的法案必须经过众议院,因为这是人民的钱,
众议院代表人民。

 汉密尔顿觉得,假如他的方案通不过众议院,那么,他就再也没有别的办法了,他在财政部
长这个位置上也就没什么可做的了。如果是这样,他就打算辞职算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汉密尔顿偶然遇到从法国回来出任国务卿的托马斯·杰佛逊。华盛顿总
统的第一届内阁只有四个部长,除了战争部长和司法部长以外,汉密尔顿管财政,杰佛逊管外交。
他们两人后来的尖锐分歧和对立,在1790年初还没有显露。交谈之后,杰佛逊愿意帮汉密尔顿
一把,由他做东,邀请汉密尔顿和麦迪逊晚宴,商量一个妥协办法。

 在这次晚宴上,汉密尔顿和麦迪逊交流了意见,达成一定的相互理解,最后,还是一次政治
妥协:麦迪逊答应在众议院协助通过汉密尔顿重建国家信用的方案,而汉密尔顿动员国会里的联
邦党人做出让步,通过把联邦首都建在波托马克河边的法令,也就是说,把首都建立在南方弗吉
尼亚附近。这是美国建国初期最重要的一次妥协。

 1790年12月13日,汉密尔顿向国会提出报告,为重建国家信用,需要成立一个全国性银
行。汉密尔顿设想的全国性银行由一个私人董事会领导,以避免由国家官员领导的银行导致腐败。
他指出,这样一个银行可以为国家提供可靠的储蓄,协调各地银行业,提供统一的通货,为商贸
和工业提供资金,以及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提供政府贷款。

 这个主张又一次遭到麦迪逊的反对,他认为这种银行只有利于城市商人、投机家,而不会有
利于农夫、工匠和小商人。这次的理由是,宪法没有明确授权联邦政府行政分支设立全国性银行,
所以,方案是违宪的。


 国会里,以农业为主的南方反对,以城市工商业为主的北方赞同,两极分化。最后国会通过
这个法案,提交到华盛顿总统面前时,来自南方的华盛顿总统打算按照宪法的授权,予以否决。
好在华盛顿总统在关键时刻,是个沉着而谦虚的人,在否决以前,他正式征求司法部长兰道尔夫
和国务卿杰佛逊的意见。他们都是弗吉尼亚人,都认为应该否决。华盛顿再把他们的意见都转告
汉密尔顿,告诉他,除非你能说服我,否则我就要否决你的方案了。

 几天以后,汉密尔顿交给华盛顿总统一份意见,那就是以后着名的《论银行之合宪性的意见》。
在这份意见书里,汉密尔顿精彩地阐述了关于宪法中联邦政府之默认权利的思想。其实,不久前
在联邦党人文献里,麦迪逊本人也同意了这个观点。汉密尔顿在意见书里斟字酌句,小心翼翼地
表明:联邦政府可以运用一切必需而可行的手段,来实行宪法赋予它的政治权力。前提是,这些
手段不是宪法所预先禁止的、不是不道德的、不是和这个社会的目标相冲突的。

 这份论文是汉密尔顿依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对宪法实行方式的补充。汉密尔顿的出色的逻辑
和论述能力,终于让华盛顿总统接受了他的看法。1791年2月,华盛顿总统签署法令,建立美
国第一个全国性银行。这一银行是美国建国初期经济制度的最重要基石,也是以汉密尔顿为首的
联邦党人对美国早期制度建设的最重要贡献。

 一个新的联邦政府,就开始如此运作起来。可是,由于政治观点的分野,第一代的美国建国
者中,因被选入联邦和州政府而没有离开政治舞台的人们,开始严重分裂和对立。费城会议前和
费城会议本身,是一个相对范围更狭小的上层精英政治。现在,是全美国开放的大舞台。民众越
来越多地介入,媒体推波助澜,使得政治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

 我在下封信,再把围绕汉密尔顿的故事给你讲下去吧。

 祝好!

 林达


林达 2013-08-20 08:24:53

[新一篇] 近距離看美國 IV --如彗星劃過夜空 半神半人的會議

[舊一篇] 近距離看美國 IV --如彗星劃過夜空 漢密爾頓的功績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