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入主中原后会发生什么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辽国皇帝和辽国部族酋长的利益是不一样的。

您说安禄山所继承的“武装商团”组织模式,其实已经落后于当时在内亚新兴的“军事兄弟会”模式。既然安史集团已经落后了,这是否意味着:即使他们暂时在京洛稳住了北方格局甚至南下扫灭了李唐残部,后续也将会不断遭遇来自西北的新兴组织结构和新兴军政势力的冲击波,原来北周北齐故地的种族和阶级矛盾仍将会让位于新输入的更加复杂的矛盾?——也就是说黄河流域在地缘上和文明上继续裂变,无论如何都是不可避免的,安史之乱只不过偶然扮演了第一张骨牌?

刘仲敬:那是当然。从所谓的五胡十六国,到北朝、隋唐的鲜卑政权,然后再到残唐五代的沙陀人,然后再到辽金元,这个过程是一波接一波,连续不断的。每一波蛮族进来以后,还没有站住脚几十年,新一波蛮族又紧跟着进来了。唐代中叶唯一的特殊之处,就是输入路线分成了两层,唐人形成的那个内亚和长江流域各藩镇的联盟,对输入内亚新军事革命的迫切性比原先还要更加强。原先基本上是自然的,中原地区形成的新政权要稍微稳定一下,不会急着输入;但是中唐时期出现了两条输入路线相互竞争的局面①,因此长安政权像七十年代的苏联一样,承担了搞技术竞争的巨大压力,所以唐代后期一百五十年的输入是有意识、有计划的输入。在这次输入当中,过去的关陇门第和隋唐之交的关东豪杰都变成了牺牲品。其实仔细追究的话,这两个集团自身也是在南北朝时期从内亚输入的。直到隋朝末年唐朝初年,他们的内亚性仍然相当明显。但是在新一波的更强悍的内亚输入面前,他们马上就变成了弱势,甚至理直气壮地打出中华正统、排斥蛮夷的旗号。这种格局很像是现代人穿着旗袍,说我是中华正统,我要拿这个来抵制西装,或者是像杨光先那样,拿着回回历抵制利玛窦、汤若望他们引进的西洋的农历,或者是现在拿着农历抵制圣诞节一样,都是拿着前一波的内亚输出抵制新一波的内亚输出。粗心的人还以为他们代表了中华,其实不是。

1、《内亚海洋与帝国秩序》:“唐王朝最终的灭亡,可以说就是因为作为它生命线的两条线路最终都被切断了。南方这条线路是由宣武节度使朱全忠控制的,同时淮南节度使高骈不再忠于朝廷造成的。南方运输线起点是淮南节度使控制的扬州,终点是宣武,就是汴梁,汴梁到扬州这条线是财政生命线,这条线大多数人都是比较清楚的。但是另外一条线同样重要,就是从长安到云中、河套这条武士输入线。高骈切断了南方这条线,而李克用切断了北方这条线。于是唐王朝就沦落到只能够招募长安、洛阳附近小流氓打仗的狼狈处境。”

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

“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回人杨光先

问:请阿姨您架空推演一下:假如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入据中原之后,能够布政安民、稳定下来的话,那么以契丹文明深厚的内亚背景、以及契丹人部族共同体的德性和气运,他们是会像后来的金人一样也快速地汉化内卷,还是会复制西魏北周的社会范式,重演一段鲜卑集团的历史传奇?从江淮到交趾的南方多国体系有无可能幸免于梁陈的命运?

刘仲敬:耶律德光撤退以后,对自己在汴梁的经历有一个经典的总结,他说他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派出各路节度使。①因为他进入汴梁、张彦泽轻骑入汴以后,他召天下节度使进京,就是测试你们的忠诚度,看你们这些过去为后唐、后晋效力的节度使愿不愿意为我效力。除了晋阳以外,各地的节度使都亲自进京了。他们到了汴梁,也就是等于变相把自己当作人质,表现出他们不敢反抗新政权。然后耶律德光组织汴梁政权的时候,不肯任命枢密使这个主管军事的部门,也不肯把各路节度使派回他们原来的阵地去,也不愿意任命新的节度使,于是各镇就虚悬了。在这个虚悬的过程当中,天下陷入混乱,唯一一个留在自己大本营的刘知远借此机会抢占了天下。所以耶律德光觉得自己很后悔,如果当时把一些可靠的节度使派回自己原有的藩镇去,也许这个格局就能够稳住了。然后我们再看辽人对燕云十六州的统治,你就会发现他没有按照唐朝末期那种藩镇制度来统治燕云十六州,而是把十六州完全郡县化了。两者连在一起,你就可以看出耶律德光对后晋土地的基本立场,就是他不希望藩镇制度重现,不希望出现河东节度使、天平节度使这样的强藩大镇,这样的强藩大镇可能会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就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的野心太大,所以才没有成功。所以他要成功的话,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容忍残唐五代遗留下来的藩镇体制。

1、《辽史·卷四本纪第四》:“(耶律德光)顾谓侍臣曰:‘朕此行有三失:纵兵掠刍粟,一也;括民私财,二也;不遽遣诸节度还镇,三也。’皇太弟遣使问军前事,上报曰:‘初以兵二十万降杜重威、张彦泽,下镇州。及入汴,视其官属具员者省之,当其才者任之。司属虽存,官吏废堕,犹雏飞之後,徒有空巢。久经离乱,一至於此。所在盗贼屯结,土功不息,馈饷非时,民不堪命。河东尚未归命,西路酋帅亦相党附,夙夜以思,制之之术,惟推心庶僚、和协军情、抚绥百姓三者而已。今所归顺凡七十六处,得户一百九万百一十八。非汴州炎热,水土难居,止得一年,太平可指掌而致。且改镇州为中京,以备巡幸。欲伐河东,姑俟别图。其概如此。’”

晚唐藩镇

魏博节度使

我们假定耶律德光接受了残唐五代留下来的藩镇体制,那么这就是意味着,他对刘知远、范延光①这样的强藩,在一定程度上必须容忍;要容忍某些才能特殊的勇将,像符彦卿②这样的人,享有特殊地位;要容忍河东沙陀集团这样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的割据集团;同时在缺乏这样深厚根基或者这些根基已经被砍掉,像魏博这样的地方,实行比较个人化的统治,使这些地方的统治向郡县靠拢。如果是这样的话,他就比较有希望在汴梁待下去。当然这样的话,汴梁就会变成辽国的五京之一,原有的上京是不会撤销的,汴梁可能会变成辽国的南京,皇帝可能会在几个京都之间来回游走,几个京都会有不同的辖区,不同的辖区实行不同的体制。但是这样的五京体制或者准联邦制,会跟辽国后来的五京制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南京不仅不再是幽州而是汴梁,而且汴梁这个南京所辖的也不像完全郡县化的燕云十六州,而是一个众多藩镇的联合体。各个藩镇的效忠程度不一样,因此辽人很难把这些地方的资源全部整合起来,像后来的海陵王③一样发动南征。而且同时南方各部族中间有一些,例如吴越,为了贸易的方便,已经向契丹人称臣纳贡了。在这种情况下,辽人可能会跟南唐搞一些边界纠纷,但是不会有南下吞并吴越的勇气。因此南北分裂可能会永久化了,南方十国可能会演变成稳固的多国体系,而北方的契丹人可能会建立一种类似后来蒙古帝国那种,不同层次的封建主义和郡县制相互交错的体制。

1、范延光(?-940年),字子环,相州临漳(今河北省临漳)人,早期在后唐为宣徽南院使,后镇压魏州天雄兵变,改为天雄军节度使。石敬瑭代后唐建立后晋后,范延光很迟才归降。637年在邺城反晋,次年兵败后归罪下属孙锐并灭其族,请求投降,石敬瑭先拒绝后接受,范延光获赐铁券,为天平军节度使,改封东平王,以太子少师致仕,最后仍被杀死。

2、符彦卿(898-975),字冠侯,宛丘人,后唐宣武军节度符存审(李存审)第四子,早年任吉州刺史,对契丹作战屡立功勋,累官至天雄节度使,拜太傅,他有三个女儿成为后周、北宋的皇后。

3、完颜亮(1122-1161),完颜阿骨打庶长孙,金朝第四位皇帝,1149年篡位称帝,背离女真旧制,迁都燕京,大举攻宋,在采石矶之战后,被兵变杀死。

石敬瑭认耶律德光为父

燕云十六州

这里面关键就在于,辽国皇帝和辽国部族酋长的利益是不一样的。耶律德光本人在契丹人部族中是一个宪法破坏者,因为契丹原来是实行各部落联盟共治的政策,领袖的酋长虽然比别的酋长大一点,但是跟其他的八部大人相比的话,权威不是很突出。而耶律德光之所以急于南下扩张,征服统治一部分郡县制地区,主要的目的就是,他可以得到一部分郡县制地区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就可以对抗原有的各路酋长和各路亲王了。这个政策是耶律阿保机篡夺权力以后,辽国皇帝的一贯政策。他也是出于这种政策,所以到了汴梁都不愿意遣送各路节度使,也就是说不愿意接受藩镇制度所代表的一系列分权因素,想尽可能把郡县制地区的资源集中到自己手里面,尽可能扩大。他就是因为这一点,才实现不了我们上述的图景的。这一点也就不是耶律德光个人的问题了,关键也就是在于,从耶律阿保机以后的历代辽国皇帝,在契丹各部落的传统当中都是宪法破坏者。而且他不是被时势推动,不得已地或者是在没有明确意识到的情况下,只想解决具体问题,但是不知不觉地就把历史引向另一个方向了;他是有意识地利用郡县制地区的士大夫和税吏,利用郡县制地区的税收,来强化自己在部族共同体中的地位,进一步破坏各部族共同体原有的历史特权的。

问:假如宋徽宗没有选择“联金灭辽”的愚蠢政策,如果在东亚继续保存辽、宋、夏、大理、高丽、安南并立的多国体系,那么宋朝社会内部,最有可能以怎样的历史逻辑发展呢?是会像南朝一样在宫廷政变中换代,还是会像汉朝一样在流民内乱中换代,还是会最终回复到地方割据的局面,群雄各自向辽、夏寻求外援,从而演化出层层嵌套的复杂博弈体系?

刘仲敬:那就是宋江和方腊的时代了。方腊已经准备利用宋和辽夏的矛盾割据江南,切断宋朝的财政资源。如果北方的战争没有爆发、金人没有崛起或者仍然处在微不足道的状态,那么像这样的带有割据性的民变会越来越多。禁军已经腐败,不堪战斗,只有动员西夏前线的西军来进行干涉。这样做的结果是,早晚会有某些流民武装,或者是跟西军的叛将合作,或者是向辽人、夏人或者其他什么外族求援的。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形成更加破碎的割据局面,金末红袄军割据山东河北一带、封建九公(1220年,衰弱的金朝封河北九名豪强为公,皆兼宣抚使)那种局面可能会提前出现。


2013-07-23 14:14:01

[新一篇] 隋唐的內亞生命線

[舊一篇] 對不起,我想我應該要做一棵植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