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译文]   有时醉卧不知白天黑夜,有时将内心的清高,寄托于碧空中的孤云。

  [出典]   李颀  《送陈章甫》

  注:

  1、  《送陈章甫》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2、注释:

    陈侯:对陈章甫的尊称。

  虬须:卷曲的胡子。虬。蜷曲。

  大颡(sǎng嗓):宽脑门。颡:前额。

  我曹:即我辈。

  津口:一作“津吏”。 津吏:管渡口的官员。

  故林:故乡。


   3、译文1:

     四月的南风,吹得田野里的大麦金光泛黄。枣花还未凋谢,梧桐叶已长得又密又长。早上辞别青山,到日暮黄昏依然还看得见,骑马出门与友人饯别,青山为伴,坐骑鸣叫,我多么思念生长的故乡。陈侯心胸坦荡性格豪放,前额宽广仪表堂堂,满腹经纶博览古今,怎肯屈身沦落草野。他从东门买来佳酿,与我们同饮共醉;心清飘扬,人事间万事万物如同鸿毛。他有时醉卧不知白天黑夜,有时将内心的清高,寄托于碧空中的孤云。长河风急浪高,天昏地暗一片,往来的船只已停止摆渡。郑国的游子你还未返家,洛阳的行客我却望空叹息。你故乡亲朋好友众多,罢官回去,他们不知会怎样看待你?

    译文2:

    四月南风吹得大麦一片金黄,枣花尚未飘落桐叶便已抽枝生长。早别青山晚又见面,出门时骏马嘶叫留恋故乡。陈章甫立身处世襟怀坦荡,虬须虎眼,额头宽阔,仪表堂堂。胸藏诗书上万卷。怎肯屈身住于草莽?你在城东门买酒请我们欢宴,又视人间万事如鸿毛。醉酒时高卧睡到天黑,有时仰望高空的孤云。如今正赶上黄河水涨连天翻涌,舟船泊岸不得渡过。你这郑国的游子回不了家,我这洛阳的行客空自叹息。听说你在家乡有不少知心朋友,不知此次罢官还乡他们会对你如何呢? 

    译文3:

    四月南风吹拂大麦一片金黄,枣花还未落梧桐的叶子却已伸长。清晨告别了青山到了晚上还能看见,出了门听见马叫不由得思念故乡。陈兄立身处世胸怀多么的坦荡,你龙须虎眉真是仪表堂堂。你胸中藏着诗书上万卷,怎能够低头屈身衰老在家乡。在城东门买酒与我们畅饮,把人世间各种事情看得如鸿毛一样。你酒醉高卧不知白天黑夜,有时抬头望着天空心如白云一样孤傲。长长的大河浪头翻卷水天一片昏黑,摆渡的人都停了船你从什么地方过。你这郑国的游子还回不了家,我这洛阳的行客也枉自叹息。听说你家乡故友很多,你罢官回家,他们对你的态度会怎样呢?


   4、李颀最着名的诗有三类,一是送别诗,二是边塞诗,三是写音乐的。

    生平见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5、李颀的送别诗,以善于描述人物着称。此诗即为一首代表作。朋友陈章甫罢官回家,李颀作此诗送别。

  陈章甫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原籍不在河南,不过长期隐居嵩山。他曾应制科及第,但因没有登记户籍,吏部不予录用。经他上书力争,吏部辩驳不了,特为请示执政,破例录用。这事受到天下士子的赞美,使他名扬天下。然其仕途并不通达,因此无意官事,仍然经常住在寺院郊外,活动于洛阳一带。这首诗大约作于陈章甫罢官后登程返乡之际,李颀送他到渡口,以诗赠别。前人多以为陈章甫此次返乡是回原籍江陵老家,但据诗中所云“旧乡”、“故林”,似指河南嵩山而言。诗中称陈章甫为“郑国游人”、自称“洛阳行子”,可见双方同为天涯沦落人,情意是很密切的。

  诗的开头四句,轻快舒坦,充满乡情。入夏,天气清和,田野麦黄,道路荫长,骑马出门,一路青山作伴,更怀念往日隐居旧乡山林的悠闲生活。这里有一种旷达的情怀,显出隐士的本色,不介意仕途得失。然后八句诗,用生动的细节描绘,高度的艺术概括,赞美陈章甫的志节操守,见出他坦荡无羁、清高自重的思想性格。前四句写他的品德、容貌、才学和志节。说他有君子坦荡的品德,仪表堂堂,满腹经纶,不甘沦落草野,倔强地要出山入仕。“不肯低头在草莽”,指他抗议无籍不被录用一事。后四句写他的形迹脱略,胸襟清高,概括他仕而实隐的情形,说他与同僚畅饮,轻视世事,醉卧避官,寄托孤云,显出他入仕后与官场污浊不合,因而借酒隐德,自持清高。不言而喻,这样的思想性格和行为,注定他迟早要离开官场。这八句是全诗最精采的笔墨,诗人首先突出陈的立身坦荡,然后写容貌抓住特征,又能表现性格;写才学强调志节,又能显出神态;写行为则点明处世态度,写遭遇就侧重思想倾向。既扣住送别,又表明罢官返乡的情由。“长河”二句是赋而比兴,既实记渡口适遇风浪,暂停摆渡,又暗喻仕途险恶,无人援济。因此,行者和送者,罢官者和留官者,陈章甫和诗人,都在渡口等候,都没有着落。一个“未及家”,一个“空叹息”,都有一种惆怅。而对这种失意的惆怅,诗人以为毋须介意,因此,末二句以试问语气写出世态炎凉,料想陈返乡后的境况,显出一种泰然处之的豁达态度,轻松地结出送别。

  就全篇而言,诗人以旷达的情怀,知己的情谊,艺术的概括,生动的描写,表现出陈章甫的思想性格和遭遇,令人同情,深为不满。而诗的笔调轻松,风格豪爽,不为失意作苦语,不因离别写愁思,在送别诗中确属别具一格。


    6、李颀的这首诗是入选了《唐诗三百首》的。能够入选《唐诗三百首》的诗,可见是浅显易懂、脍炙人口的了。

     李颀是河北赵县人,“燕赵古称多慷慨悲歌之士”。在李颀的身上,也有燕赵之士的这种风骨,表现在诗中,除了格调悲壮、境界高远之外,对人物形象、性格乃至精神面貌的刻画也是饱满酣畅、云烟满纸。比如《别梁锽》:

    梁生倜傥心不羁,途穷气盖长安儿。回头转眄似雕鹗,有志飞鸣人岂知!……世人见子多落魄,共笑狂歌非远图。忽然遣跃紫骝马,还是昂藏一丈夫。……

    又如《送陈章甫》一诗,写陈的相貌,是“虬须虎眉仍大颡”;写陈的品节行事,是“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东门沽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寥寥数笔,就把人物的巨大形象,以及人物内心狂傲不羁、气魄盖世的精神面貌,十分鲜明地浮现在纸上了。

     一首诗里能够有一句这样的句子,已经是好诗了。李颀的诗,是通篇皆好,排山倒海而来,颇有点韩愈所说“气盛言宜”的味道。

     不信的话,你试着把他的诗反反复复地吟诵几遍,我不相信你的心胸不会为之开敞。诗人海子有一首着名的抒情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起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读了李颀的诗,你是不是也有一种“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呢?你是不是也感到生活的阴霾一扫而空了呢?你是不是也看到一条金光大道又在你的脚下铺开来了呢?你是不是也感到心灵的一种温暖的激动呢?你是不是也有一种冲动:要把你心中充溢着的幸福与快乐告诉每一个人呢?

    胸阔千愁似粟粒,心轻万事如鸿毛。这是怎样敞亮开阔的一种幸福和快乐啊!

    古人云:大事小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在李颀的诗中,陈章甫说:我本来结交就多,罢了官又能怎样,有朋友呢。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岂非担当?还有,诗里所表现的不以外物撄心,把世间万事看得比鸿毛还轻,这种洒脱,岂非襟度?君子相交,坦坦荡荡,沽酒共饮,脱略行迹,这种真诚,岂非涵养?腹藏万卷诗书,那是为国家出力的本钱,虽然还没有表现的机会,却万万不肯低头埋没草莽,这种自信,岂非识见?李颀为我们树立起来的陈侯这一巨大精神偶像,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7、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浸淫数千年而不绝。说起来这门渊深的学问,很难穷一个人毕生的精力,探源浚流,尽入腹笥。举凡文字的别开洞天,文体的精奇瑰丽,意理的澄澈简明,意境的高华淡远……众妙毕俱,大美难言。

那些零星的诗句,“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月明林下房栊静,日出云中鸡犬喧”、“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有的是一种浑如无理的深妙,有的是一种拔剑四顾的茫然,有的是一种欲济无舟的愁怅,有的是一种榴花照眼的明媚,不知道自然山水、人事际遇、家国时世、亲情疏离是如何在前人的心头盘旋萦绕,而又在回肠百转之中过滤、提纯、结晶,散化为万千珠光玉屑的。

那些醒章警句,发乎心,传乎情,合乎道,顺乎义,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如幽暗长径中的点点松火,使人在漫漫探索中洞开心扉,擎明心烛,脚下生风,前行不悔——

闲读诗书可解忧。行走的世路对于个体性的每个人来说,都是唯一,繁燥的生活对于群体下的每个人来说,却常常雷同。不论时代如何变化,时尚如何变脸,做人内心要常存磐石般的重拙厚实,常葆蒲苇般的柔顺绵韧。古诗书不啻于一剂醒神安脑、活筋通络的良药,可以疗燥理烦,安宁心神。特别是古诗词蕴含的持中正大的天人合一观念,取相于物,师法自然,天人顺应,各守其道,少颓废而多刚健,少造作而多直朴,少觊觎而多慰藉,少固陋而多通明,用以济世则社会和合,用以养性则身心泰达,用以修德则思念无邪,不正是当今时代所倡树的科学发展的精神吗?


8、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我本闽人,更乃俗人,稀里糊涂几四十春。 于阳春白雪,唯心往之,力实不逮;于风花雪月,唯神往之,情实不堪;于纵 横捭阖,唯意往之,趣实不属;于笑傲江湖,唯梦往之,醒实不敢。独独之于舒服,则无论我贫我富、我众我寡、我喜我悲、我俗我雅,皆可于米粒浅华、 蝼蚁微餐、劣童顽戏、寒山残林之间,觅到一二展颜事,遇上一二开心人,摆下一二无忧席,啜干一二舒服茶。


9、盛唐一直是氤氲在文人雅士心底的旧梦吧,那“不以雄名疏野贱,唯将直气折王侯”的狂放;“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的豪迈;“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的豁达;“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的超然;“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的适闲;“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的繁盛;“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的清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叹惋;无不是文人骚客向往之雅境。这些流金的文字以另一种方式把发生在那个时代的雅事梦一般地呈现出来,陌生而熟悉,熟悉又陌生。我常常莫名地想:往生的往生,也许我就是生长于彼时的一介士子,晚春独步庭院时,发出“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的感叹。

倥偬之间,弹指又过千年。路旁的槐杨,在我们为功名利禄奔忙时,闲闲看过岁岁朝朝的花开花落,王朝兴替。盛唐的脚步远了,但它华贵的倒影借由文字的光芒遥遥地投射过来,成为被我们眼睛击中后一声幸福的呻吟,成为静夜孤灯掩卷后一声轻轻的叹息……


10、夕阳不仅仅是勾起我们那些未解心事的,夕阳有的时候也有一种门掩黄昏渔樵晚归的静谧和温馨。

  李颀写送给朋友陈章甫的诗章说,“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你想一想这样的一个时刻,买来酒,大家一起喝酒,喝得心轻万事如鸿毛,人心里把事看轻了就放下了。虽然也是白日,虽然也是暮色,但是醉卧不觉。在这个时候,望望天上,只能看见闲云远去,一朵一朵高飘天空。其实这是一种安顿,这是一种人在夕阳之中的放开。


    11、青年半愚,好看诗,乃合意气风发时。稍解人事,更喜读词,隽咏回味的感觉让人沉溺。及涉庄老禅理,始悉“心轻万事如鸿毛”的豁达。那种“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的意境,才是人生的真实潇洒。只是,这样的心境难得有。书中虽有千钟粟,书中也有烂觞曲。


12、人行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天地之大,懂我者何人?

    天地独醒,我独醉;天地独醉,我独醒。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众人独醒,我独醉;众人独醉,我独醒。是醉也,亦是醒也。究是醉或是醒也,唯此我自知!
 
    陈王昔日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余不饮酒亦醉也,为何而醉?为其而醉;为忧而醉;为才不得以施,抱不得以展而醉……
    醉者空自知,他人岂可晓?
    既醉留心天下事,何况醒悟时?
   问曰:“醉否?”
   答曰:“非醉。”
   再问曰:“醒否?”
   再答曰:“非醒。”
   终问曰:“是醉也?抑或是醒也?”
   终答曰:“非醉非醒。”
 
   醉与醒,唯此空自知,他人岂可晓焉?

 
   13、人生如酒,浓烈也好,清淡也罢,都需要细细地品味。浅尝辄止的人永远也不能体会什么叫畅快淋漓,什么叫“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当然更没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与豪情;而豪饮狂醉者,亦无法真正感受“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和“风吹柳花满堂香,吴姬压酒劝客尝!”的含义。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这才是喝酒的最高境界。


   14、习惯了忧伤的青春

在冬水泛起了圈圈涟漪,你如此温柔地握起了我的双手,只是手掌中长满茧的记忆,只有你能读懂。

然而青春,只是青春,都已有了忧伤,都已习惯有了忧伤!

在走在铺满落叶的童年泥路上,拾到了一串珍珠,它是如此的光彩耀目,不要惊讶,这也绝非偶然,这只是你人生路上上天对你的回赠,犹如--青春。

拿起了青春,却不知青春为何,却不知青春何为!于是乎感醉人之痴语,作闲人之梦呓,于是乎‘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于是乎习惯有了忧伤。

于是对于青春,我已便真正成了一个闲人,一个痴人!不去理会曾拥有的快乐,于是又爱用幻想去消磨永远流不完的时光,任时间在飘渺中生了万重茧;于是也习惯了大众用四十五度的角去仰望那片天空,然而在天空下起了雨时,却仍在那里低着头捣着布满泥的鞋;于是喜欢上了海子的诗,后又竟然达到了疯狂的地步,不为别的,只因那里有了忧伤;于是又爱上了《萌芽》,期期必看,再写点幼稚的小文章,写坏了钢笔也不悔。

于是便也有了响亮的呐喊:就算让我醉上一万年又何妨!就算让我闲上百世有何妨!

时已至今,青春已过半吧!却仍不知青春为何,青春何为!便又翻箱倒柜,倒出所以的书和自己全部不成文的文章,上面都不满满的两个字:忧伤!

原来连那高原的旷达,江南的清秀,或是山间丛生的小草,还是窗前娇羞的花儿,都也被我刻上了那两个字!

都已忘却了。面对这样的句子‘生命美如斯,意气风发时,举杯共饮,此时何妨把酒问盏;困顿失意时,更应笑谈风云,豪饮沧桑’都是一阵莫名其妙的鄙夷!

这,只是青春,都已习惯有了忧伤!

所以不要猜疑:我满心的苍凉与低落都不是装出来的,我的冷淡与孤远也不是装出来的,我的惆怅与喟叹更不是装出来的!

青春真的只有一次,仅此一次,当萧瑟的秋天飘然而至,昨日的万紫千红在阵阵的凉风侵袭后,便已在不经意间,已落红满地。然而对于装满忧伤的青春,如同现代,谁还会像林黛玉那样哀伤的葬花呢?

习惯了忧伤的青春,失去了很多,抛弃了很多,得到的只是一脸的落寞。值么?

愿青春,也请青春温暖的握住我的手,因为手中长满茧的记忆,只有你能读懂!

*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5:09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