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的自我修养 俄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本书是俄国世界着名演员、导演、戏剧理论家阿列克塞耶夫•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理论最重要的巨着《演员的自我修养》中的第二卷。该卷的小标题为《“体验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表明了该卷里,作者主要论述的是表演艺术核心之一的“体验”过程。作者采用“日记”的形式,通过对课堂实践的记录方式为读者生动、有趣、深刻阐述了“体验”在表演艺术中重要的作用,以及实际学习、运用的方式方法。是一本对演员以及有志学习表演艺术的读者,自我学习提高非常有用的书 。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1863-1938)是俄国-苏联杰出的戏剧大师。他系统总结了"体验派"戏剧理论,强调现实主义原则,主张演员要沉浸在角色的情感之中,反对把表演艺术看做是“上天降临的灵感”的观念。认为演员只有拥有了高度专业的业务技巧,才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艺术作品跟艺术角色。他的戏剧教学和表演体系,被称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是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对各国戏剧影视舞台表演产生深远影响。

高尚从来不是能随时随地被正确理解的,美有着千差万别的解释,而表现力经常被用低级趣味来展示,就因为世上低级趣味比好的多很多。……实际上这些程式化手段,都只为剧场表面服务,作为艺术就不够质朴了。引自 第二章 / 舞台上的艺术与匠艺 012

但程式化绝不能替代体验。糟糕的是,这种东西具有很强的传染性,想铁锈般侵蚀着演员。他无孔不入,只要有一点缝隙,就会即刻深入,悄然蔓延,贪婪地占领角色的全部,还有演员所有的造型器官。这种刻板手法哪儿缺少活的感情,就会污染到哪儿。更危险的是,它会在情感被激发前,就先堵住情感的出路。因此演员必须高度警惕,以防被它控制。引自 第二章 / 舞台上的艺术与匠艺 012

这种刻板法也具有一些美丽动人的地方,没有经验的观众很容易被迷惑,根本看不出机械表演。但无论怎样完善的刻板法,都无法真正打动观众。为此出现了一种辅助性刺激方式,我们通常称之为作戏情绪。作戏情绪不是真的情绪,更不是演员来自舞台的艺术体验。它仅仅是对身体外形的简单控制结果。引自 第二章 / 舞台上的艺术与匠艺 012

有一种神经质演员,能认为调动自己的神经,激发起作戏情绪。这能制造出舞台歇斯底里病态的传神,但其表现内容是空虚的……很多这类演员连他们自己都相信,他们是在为艺术服务,完全不知道自己只是在做舞台匠人的事。引自 第二章 / 舞台上的艺术与匠艺 012

读了这部分对程式和演员刻板法的评述,我不禁思考经验和技巧对于一名演员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或许,有时技巧过于纯熟,经验过于丰富,对表演可能反而会是负担而非助力。它的危害是不明显的,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温柔而危险,让演员身处其中而不自知。它给你一种自己可以轻车熟路驾驭各种角色和情感的假象,让人在自信中忘却,艺术的本质追求的从来不是技术的纯熟和精巧,阅尽千帆、太熟悉各种情感表达的人,反而不容易被触动,离真实鲜活的情感体验更远。就好比有过较多恋爱经历的人,或许会是一个更懂得体贴的爱人,但他身上却很难再找回初次体验爱情的人身上所具有的激情与悸动。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演员刚出道时表演还是挺有灵气的,越到后来表演越木讷僵硬,被吐槽“演技倒退"。一方面技巧纯熟渐渐成为习惯,产生了依赖会禁锢了演员的艺术表达形式;另一方面经验丰富可能反而让他们内心最深处变得迟钝,失去了生涩却细微地体察情感最真实鲜活之处的能力。这条路走到后面,好一点就是如最后两段摘录中所述的依靠作戏情绪自我感动(这种状态真的太凄凉悲哀了,离艺术越走越远却浑然不觉)。而更糟糕的就会选择为了追求更肤浅表面的东西直接背弃艺术,比如干脆去整容,在面部无伤无损的状态下动刀子,宁愿放弃面部肌肉控制自然的状态,也想保有光鲜悦目的外形(只能说人各有志,这种演员追求的本就不是当好演员、不是表演艺术。)

所以,演员的技巧和经验积累与表演艺术之间并非是线性相关的。我想,或许龙哥在采访中所说的,时常会觉得自己一阵子会演,过一阵子又不会演了,这种螺旋式提升才是一个敢于走出舒适区、对表演程式保持警惕的演员应有的心态吧。当一个演员觉得自己很聪明,很会演了,他就很危险了。把表演当作艺术来看,就会理解何为“表演从来不是一件体现演员多么聪明的事”。对经验与技巧追求极致的,是工人,是匠人,是职场人对工作的态度;而艺术的尽头,从不是聪明,而是稚拙的触动,真实的美感体验。又想起自己之前给龙哥写的演技赏析文中曾说他“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是一个质朴的演员,诚不虚此言。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演员刚出道时表演还是挺有灵气的,越到后来表演越木讷僵硬,被吐槽“演技倒退"。一方面技巧纯熟渐渐成为习惯,产生了依赖会禁锢了演员的艺术表达形式;另一方面经验丰富可能反而让他们内心最深处变得迟钝,失去了生涩却细微地体察情感却真实鲜活之处的能力。这条路走到后面,好一点就是如最后两段摘录中的依靠作戏情绪自我感动(这种状态真的太凄凉悲哀了,离艺术越走越远却浑然不觉)。更有甚者追求更肤浅表面的东西,干脆去整容,在面部无伤无损的状态下动刀子,宁愿选择放弃面部肌肉控制自然的状态,也想保有光鲜悦目的外形(只能说人各有志,这种演员追求的本就不是当好演员、不是表演艺术。)所以,演员的技巧和经验积累与表演艺术之间并非是线性相关的。我想,或许龙哥在采访中所说的,时常会觉得自己一阵子会演,过一阵子又不会演了,这螺旋式提升才是一个敢于走出舒适区、对表演程式保持警惕的演员应有的心态吧。当一个给演员觉得自己很聪明,很会演了,他就很危险了。把表演当作艺术来看,就会理解何为“表演从来不是一件体现演员多么聪明的事”。对经验与技巧追求极致的,是工人,是匠人,是职场人对工作的态度;而艺术的尽头,从不是聪明,而是稚拙的触动,真实的美感体验。又想起自己之前给龙哥写演技赏析曾说他“重剑无锋、大巧不工”,是一个质朴的演员,诚不虚此言。


2023-06-16 13:17:47

[新一篇] 錢海岳先生的《南明史》

[舊一篇] 草色遙看近卻無 費孝通《鄉土中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