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 簡體 傳統 |
来源:商业见地网 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从5月初的单边上涨,到近期演绎过山车行情,中国熊市将何时到来? 从去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持续下降,进入今年也不见好转,实体经济面临较大困难。但在这样的情况下,A股市场却出现了猛烈的牛市行情,在半年左右的时间里,大盘指数已经翻番。 但刚刚过去的5月,对于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大喜大悲的一个月。 5月28日,在距5000点大关仅一步之遥、市场一片欢腾热闹的时分,大盘突然变脸,市场最终以下跌6.5%的惨淡纪录收盘。暴跌过后,很多券商推出的咨询报告认为,牛市仍然可以期待。 然而,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从5月初的单边上涨,到近期演绎过山车行情,中国熊市将何时到来?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发布数据显示,上周(5.25—5.29)新增股票账户数4435255户,其中A股新增开户数为442.80万户,较前一周环比增长68.92%,创历史新高,新增B股开户数7291户。截至5月29日,期末股票账户总户数共计21578.67万户,其中有效账户17528.23万户。 6月9日,MSCI将决定是否将中国A股纳入其主要基准指数。沪港通的推出以及资本管制的逐渐放开,中国A股被纳入MSCI指数的可能日趋增大。 去年3月,金融指数供应商MSCI明晟就A股被纳入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广泛征求意见。但该机构在去年6月最终拒绝将中国A股纳入新兴市场指数,理由是目前的配额制度还有太多限制,难以将A股立即纳入主流的指数系统。 中国股市的火热得到了外国投资者的关注,阿布扎比酋长国主权财富基金阿布扎比投资局获批向中国股市投资15亿美元。 根据新兴投资组合基金研究公司(EPFR)5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一周里,中国股票基金从海外吸收了逾40亿美元的资金,比前一次峰值的两倍还要高。前一次峰值出现在2008年二季度,当时中国股市正处于2007年股市泡沫破裂后的长期痛苦的下跌途中。 许多分析者认为,中国股市是今年世界市场上表现最好的,但中国股市仍然是尚未被充分投资的市场,拥有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外国投资者会越来越青睐中国股市。 摩根大通在5月5日将中国股票升级为重仓,该机构看好新兴技术领域、基础设施行业、医疗行业和房地产板块等。其原因概括起来可总结为国内流动性提高、央行政策创新、房地产交易提高以及资本账户改革加速前景。 随着QFII额度的增加,更多的外资进入市场,也将提高投资者的自信心。截至目前,国家外汇局已累计批准744.74亿美元的QFII额度。 最近中国股市牛气冲天的背后是中国政府的支持。6个月内三次降息,中国央行正鼓励资本流入股市。到目前为止,散户投资者是本轮反弹背后的驱动力。中国当局允许这些投资者融资炒股表明官方在一定限度内认可这一做法。 尽管新一波的打新潮于周二启动,且有中国核电这个巨无霸“吸血”,A股依然强势上涨。 多家机构在发布策略报告展望6月市场时表示,本轮牛市的基础仍在,牛市格局仍将延续,但市场有震荡调整的压力,将延续宽幅震荡。在主题方面建议关注国企改革、军工、“中国制造2025”等。 对于6月份的市场表现,兴业证券预计,指数呈现先蓄势震荡后向上。其中6月上旬,受到新股冻结资金加大以及5月末市场情绪波动的惯性,指数双向波动概率较大。 6月中下旬,随着市场的波动性趋于收敛,赚钱效应正反馈下的增量资金通过多渠道持续流入、货币财政等稳经济的政策进一步加大、A股可能纳入MSCI、国企改革提速激活新的投资热点等因素的共振,从而指数展开新一波的上升行情. 在中金公司看来,展望6月行情,一方面散户入市在赚钱效应助力下就如已经提速起来的重型卡车,难以减速;而另一方面,市场获利压力并未充分释放。预计市场总体仍将保持积极势头,但5月份的波动加大、震荡加剧的局面仍会延续到6月份。 国泰君安则认为,常规性的监管政策、部分事件性因素可能对市场形成情绪上的扰动。波动性的阶段性提升在上证指数5000点附近将出现,但无疑也为市场进一步上升提供更为良性的基础。市场可以继续看好,成长股主导的风格短期内不会改变。 整体来看,多数券商对未来行情判断趋势向好,但预计短期仍将延续震荡走势。从行业配置上看,多数券商更倾向国企改革、军工、中国制造2025等主题。 申万宏源表示,市场走牛的核心逻辑并没有发生变化,改革和创新是本轮牛市的重要基础,改革当中的国企改革、军工改革等主题,以及创新当中的“互联网++”、工业4.0等新经济板块在震荡后还将继续上行。 国泰君安建议,继续侧重成长性及传统转型公司的机会。“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互联网+是大风口。具体包含三条受益逻辑:一是智能制造,包括军工、机械;二是工业互联,包括电子、通信、计算机;三是核心应用,能源互联网及车联网。主题方面推荐,供应链金融3.0主题、军工、迪斯尼、国企改革及新能源汽车主题在当前市场风格下将受益。 在主题投资上,兴业证券建议关注国企改革、北京冬奥会、西藏、体育、上海迪斯尼等主题概念。 申万宏源认为,6月份的核心交易特征在于消化短期政策风险,酝酿新的进攻机会。5月底市场在政策干预下出现巨幅调整,但从政策出发点来看仍是希望市场健康发展、走慢牛行情,而非真正打压市场。 因此,6月份主要任务是消化短期政策利空,重新寻找新的进攻机会。上证指数核心波动区间预计在4600点至5150点。股票市场向上的大逻辑依然未被打破,维持多头思维。 目前来看,改革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上市公司自下而上转型适应新常态,这些牛市核心推动力未遭到破坏。因此,市场将维持原有上升趋势,短期调整有利于后续的进一步上行。建议投资者继续保持牛市思维,牛市不言顶。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下半年注册制、转板制或将集中推出,这将是A股市场脱胎换骨的制度变革与创新。 叶学平认为,改革仍是贯穿全年的主题,国企改革等概念股仍大有可为。同时,中央着力稳增长促转型,一带一路、部分补涨蓝筹股,以及“互联网+”等有望在震荡中迎来机会。 周晓忠表示,短期由于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当前不宜频繁操作,手中股票如果没有出现大幅杀跌,可耐心持有,等待板块轮动。 而对于次新股批量跌停,周晓忠认为前期爆炒是主要因素,后市或存在较长时间的价格回归。 王明利坚持大牛市的基调,坚定看好股市的趋势性上涨机会。他认为,趋势性上涨与阶段性波动并不冲突,市场过度火热,杠杆不断加大,孕育着风险,对监管层的态度视而不见,最终要受到市场的教育。从证监会的风险警示,到汇金的减持,都显示出高层对于股市的调控逐步进入实质性阶段,这次调控主要通过市场化手段,新股发行密度加大,是从供应端给股市降温的一个具体措施,虽然当前新股对资金的分流作用并不明显,但供给增加的累积效果不宜忽视。 虽然剧烈震荡不改股市上行趋势,但剧烈震荡本身也会给投资者特别是杠杆加得过大的投资者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建议在目前的行情下,控制杠杆系数和仓位,以应对波动风险。上周的暴跌,使得风险有所释放,这实际上是有利于行情的健康发展,暴涨暴跌的情况今后会是一种常态。 一种普遍的观点是,中国政府是此次牛市的幕后推手,并且如果政府愿意的话,牛市也可停止,就像关掉开关一样。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李剑阁此前表示,在中国股市进入新一轮大牛市的背景下,市场上有观点认为,股市上涨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并创造出了一个“国家牛市”的概念。他认为这个概念是危险的。 李剑阁说,国家需要的是一个健康、规范的资本市场,而资本市场的常态就是有涨有跌,“如果存在一个资本市场是只涨不跌的,我当然欢迎,有吗?没有。所以怎么能说政府就希望牛市呢?国家牛市呢?”他直言牛市是自然的市场现象,股市是牛还是熊不应该体现国家意志。 在很多投资者对8000点、1万点充满憧憬,相信政府会为牛市保驾护航之时,李剑阁的这些话值得认真聆听,并作为投资参考。从年初到现在(6月2日),创业板指数涨了170%左右,中小板涨了120%多,上证综指涨了51%,深证成指涨了58%。这种上涨还是在去年A股牛冠全球的基础上发生的。去年底上证综指冲过3200点的时候,市场上有不少提示风险的声音,现在这种声音反而不多了。这实在是不正常的。 一家大型民间投资机构的合伙人5月中旬在公开演讲中说:“当前最主要的赚钱模式不是去买股票追几个涨停板,而是要充分利用泡沫卖股票,不是做买方而是做卖方。利用泡沫做卖方有两个主要方式。一种方式,很多企业已经是上市公司或者新三板挂牌,现在最佳的方式是要拼命融资,说得不好听就是圈钱,通过高价卖股票融资后把企业做实。上市公司目前不融资,他的董事长可以说就不合格。另一个方式,就是那些没有上市、没有挂牌的企业要快速证券化,原来融资只能10倍市盈率,泡沫时代可以卖到30倍、50倍甚至100倍市盈率。” 再次提醒个人投资者,这就是“卖方”的想法和做法,你不顾一切去追涨的冲动该歇歇了。 金证投资认为,后市若不能快速突破5000点并且站稳,则市场会出现人心不稳,不排除股指对于5000点围而不攻的可能。一旦出现多次冲击5000点未果,则投资者要关注MACD指标的动态,一旦股指继续在4600点上方持续震荡,但是MACD指标却出现背离走坏的格局,即指标出现死叉并且持续走坏,则不排除一波大规模下跌即将开始,投资者且行且珍惜。 巨丰投资分析称,目前位置创业板指数也不能说就此趴下,仍有反复。而沪指4500、4600、4700、4800几道关口连续充分,也难言乐观,调整随时可能到来。 当然,由于货币政策目前还看不到收紧的趋势(CPI很低,实体企业难以接受紧缩),流动性依然充裕,所以牛市不会从根本上逆转。但是不能排除监管部门已经在考虑如何给股市降温的问题。 现在开始给自己降点温,利大于弊。再集体高烧下去,会离末路越来越近。 不容否认的是,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和民间资本的全面启动,在监管的法治化不到位、监管水平和能力有待提升的背景下,本轮牛市充斥着太多令人忧虑的投机客。 专家指出,沪港通,从此前大家期待来自香港的资金激活A股到各路资本各显神勇,迅速南下直入香港股市,并引发了“大陆式爆炒”的情形。这种操作手段上缺乏技术含量,不过效果倒真的立竿见影。汉能、高银这种无基本面利空而惨遭腰斩的情景,在一个成熟的证券市场里相当罕见。 在股市牛熊交错的历史中,散户投资者一直被称为“博傻者”。 资深媒体人石述思认为,这是一次让很多专业人士崩溃的资本市场井喷。资产被洗劫过N次的散户卷土重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韭菜指数”,甚至卖掉房产如飞蛾投火般加入这场注定九死一生的豪赌。 对于想一夜暴富的散户来说,不禁让人想起了一句英国名言:财富造成的贪婪人,比贪婪造成的富人要多。而三百年前的股市投机客牛顿在完成了从最初暴富到赤贫的轮回后,一声叹息:“我可以计算出天体的运动和距离,却无法计算出人类内心的疯狂。” 股市狂热的长期后果更令人担忧。2007年股灾后,投资者多年来已对中国股市失去了信心。当时股票发行速度十分缓慢。因此企业别无选择,只能向银行寻求资金。这也是中国债务水平从2008年占GDP的150%飙升至现在超过250%的原因之一。 许多人希望,通过允许公司借由股票募集更多资金,减少对债务融资的依赖,此次牛市能使中国的金融体系更加健全。这才刚刚开始:今年股票发行势头强劲,但也仍只占企业融资总额的4%。如果此次牛市崩溃,企业融资方式的转型将受到打击。 麦格理证券的拉里•胡说:“监管者想要一头缓慢的牛。但是,他们得到的是一头凶猛的野兽。 最近几周,官方的表态已开始不看好股市,并强调不断增大的风险。在CCTV关于公司“编故事”的报道之前,证券监管方誓言要打击操纵市场的行为。 东方证券的经纪人邵宇说:“这就像狼来了。虽然证券监管方持续发出警告,但少有严厉的处罚,所以投资者就不太当一回事了。” 市场疯涨得太厉害了,在某个点位就会崩盘。市场疯涨得太厉害了,在某个点位就会崩盘。准确的时间无法估计,但是一些警示信号正在逐步显现。 两家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汉能和高银的股价近期暴跌或许是麻烦出现的早期信号。大型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再次升温,这很可能导致投资者将钱从股票市场撤离,重新投向房地产市场。即便是中国监管层也开始警示风险。以往,每当市场出现调整信号时,他们都失去理智,鼓吹股价将冲得更高。 然而,比猜测何时会崩盘更为重要的问题是,一旦崩盘,对经济的影响将有多严重,而可以肯定的是,对某些人来说,短期的影响将是痛苦的。 一旦市场崩盘,那些激进的投资者们,不论是机构还是散户,都将深陷麻烦。许多中国人都在举债炒股。融资——即投资者从经纪人那里借钱并为股价的反向变动提供额外担保的机制——总额在过去一年中达到了两万亿元。 据瑞士信贷测算,加上其他形式的债务融资,靠信贷支持买入的股票市值已经达到了总市值的9%,这比大多数发达市场水平高出了5倍。 杠杆在此次牛市中起了重要作用:在过去一年中,用于购买股票的保证金融资已增长了五倍,总额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 债务也通过其他渠道进入了股市,如“伞形信托”。银行通过“伞形信托”借贷给富裕的投资者,而不影响这些投资者的资产负债。瑞士信贷预计,中国的市场资本化6-9%是由信贷支撑的,约为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五倍。 这么高水平的杠杆意味着最终的回调可能会十分激烈,因为投资者将竞相偿还贷款。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个新领域。当中国的上一个泡沫在2007年破灭时,政府尚未允许融资交易。 摩根斯坦利银行的分析师乔红表示:“现在,中国家庭极有可能会遭受更大损失。” 那么,未来熊市究竟什么时候到来?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分析称,一个可靠的充分条件也许是CPI超过5%,大家可能需要离场休息至少一年半的时间,并且市场的下跌是不能轻易言底的。 CPI现在是1.5%左右,高善文认为在今年年底之前,甚至明年上半年,可能不太会出现CPI趋势性的上升。 还有一个重要影响是注册制。对于创业板来讲,在100倍的市盈率上去交换筹码,是一个充满争议和不确定性的游戏。即便没有货币的紧缩,如果有筹码的集中释放,这个市场可能也有问题。但是高善文认为它也许不会导致主板的转折。 还有一个条件是创业板出现重大丑闻,导致成长的逻辑被证伪,这时市场也会出大问题。 再比如如果经济出现了恢复趋势,并且得到确认,那么资金将回流实体经济,同时这也很可能证伪许多成长股的逻辑,这时创业板、甚至中小板的估值体系也会受到冲击,甚至需要重建。 事实上,历史上促成A股牛熊转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货币的放松和收紧。很多牛市的顶部,都是因为通货膨胀超过6%和严厉的货币紧缩导致的。 在我们把股票理解为筹码之后,筹码涨不涨就是资金和筹码谁多的问题,钱多筹码少就涨,钱少筹码多就跌。 这样就很容易知道,为什么A股对货币紧缩如此敏感,因为货币紧缩把市场上的资金都收走了,筹码交换的游戏戛然而止。 最后,还是善意地提醒一句:“牛市在悲观中成长,在怀疑中成长,在乐观中成熟,在亢奋中死去。”
网载 2015-08-23 08:54:45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