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品好书丨朱赢椿《虫子旁》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微信ID:mansuzhou

『繁华静处遇知音,阅读点亮心生活』



朱赢椿老师是一个十分好玩有趣的设计师。上周他来慢书房做分享时曾提到他为书籍做常规设计的原则是,“把自己藏起来,为作者的文字去设计,让读者能够认认真真地去看书,不要被设计形式所干扰。”可到了他为自己的书做设计时,他又说:“我拿自己扎针,做实验。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我做常规设计以后,也要允许我做《设计诗》。”


不错,在做自己的东西的时候,朱赢椿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好玩”,这本《虫子旁》就是在这个标准下完成的。当初他设计了几个封面后,别人都夸赞不已,可他仍然不满意,说:“我想要它再好玩一点。”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朱赢椿好浅薄,整天就想好玩好玩。这个问题,朱赢椿老师在分享时回答道:“人这么苦,每天皱着眉头在考虑很深刻的事情,太累了。在我看来,这本书虽然也有一些哲理,但是不能灌输给别人,最好能在不经意间读到这个东西,感受到,才有意思。而不是口号式的强加于人。”正是因为如此,我们今天看到的《虫子旁》才是这样一个景象:在封面上看不到虫子,然而虫子们都调皮地藏在折起来的缝隙里,等待你自己去发现。


《虫子旁》里记录的小虫大事,发生地点都在随园书坊,这里是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暨朱赢椿工作室。这一方小天地原为文革时期废弃的印刷厂房,2010年搬到这里的时候,只是简单粉刷了外墙,室内做了些必要的装修。右边的侧门立了一个“慢”的路标,因为朱赢椿做东西一向都是做到满意为止,很少赶工。院子里铺满了落叶,门前两侧种了油菜、丝瓜和葫芦,还有一株正在开放的月季。进了工作室便是一个天井,这原本是个房顶,装修时返现塌了,漏雨,“我们干脆把它掀掉,做成一个天井。”他说,这座建筑处处都体现着朱赢椿个人的痕迹——自然、简约,四时交替,无论是喜阴还是趋光的小虫子都可以在此找到理想的居所,这是朱赢椿绝佳的观虫场所。

朱赢椿的观虫笔记文字朴实,充满野趣。在他的笔下,虫子和人类一样有着自己的社会和规则。“虫子们休闲散步,偶尔碰头,礼貌相让,保持着彼此都很舒适的距离。这么惬意的早晨,只有一帮心平气和的虫子,不争,不抢。这里,就是它们幸福的当下。”这样的文字里,我们更能学会珍惜,今天你见的蚂蚁已经不是昨天见到的,即使它们长得很像。人生的每一个瞬间都不能重复,因此要对这生命中仅有一次的相遇倍加珍重。


最难能可贵的是老师不以益虫或害虫的评判标准去看待它们。对于一只虫子来讲,它也和人类一样,有灵魂、有同伴、有兄弟姐妹。它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中艰难地活下去,它只是靠着本能生存着。可人类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将它们理性地分为益虫和害虫,从而以审判者的身份处死害虫,宽恕益虫。人类的行为无论是对于绝大多数动植物而言,还是对于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而言,都是有害的。 (以上‘抨击’人类观点来自《人类简史》。)


朱赢椿

设计师,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及南京书衣坊工作室设计总监。所设计图书曾数次被评为“中国最美的书”,其中《不裁》被评为2007年度“世界最美的书”,《蚁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评为2008年度“最美图书特别奖”。


【书中部分内容】


联合推荐

他像个电影导演一样,“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表达自己的想法”,给读者最好的视觉感受。——华尔街日报中文网


朱赢椿强有力地用他令人惊慕的创造让这门艺术在中国柳暗花明。——法国布克奖


这是一个只可意会的鬼马奇才。他的作品,首先觉得传统而质朴,花了大力气的细节都藏而不露,和匠气一点也不搭边。——南方周刊


在这个过分追求效率和速度的国家,朱赢椿是慢的乐趣的传人,我们生活之中确实需要这样的趣味。——《人物》


虫子成了朱赢椿生活中最令人激动的部分,和虫子在一起最快乐。——外滩画报


他一直和自然保持着同样的节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散步、发呆,与花鸟树木亲密接触。——大公报


在虫子的世界,一个水洼就是一片海洋,一片叶子就是一顶阳伞,一个鹅卵石就是一座岛屿,而一块路边的石板缝隙就可以成为一个尸横遍野的战场……它们从容执着,它们生生不息。它们就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照见了自己和自己的生活。——慢书房



慢书房 2015-08-23 08:54:08

[新一篇] 【聚珍·國學】孟子,朱元璋,和一份失而復得的“冷豬肉”

[舊一篇] 沉默的大多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