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 尼尔·弗格森:导致东西方经济差距的六个“app”

>>>  深度觀察清末民初精神脈絡  >>> 簡體     傳統

《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


编者按:2014年11月4日,哈佛大学哈佛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公开课,重新审视1400年以后东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和原因。以下为这场讲座的文字记录,原题为“重新审视'大分流'——1400年以来的制度与增长"。



很荣幸能再次和大家在一起。昨天晚上我们讨论了一些地理政治学方面的问题。今晚让我们回到过去,探讨一下经济史上最怪异的一件事:为什么西方在经济上与世界其他地域出现了这么大的差距。主要我想探讨的是,西欧人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与东亚人相比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差异,这个差异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今天所聊的这个话题也是我的书《文明:西方与非西方》中的内容。这本书总结了许多苏格兰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研究。西方和非西方国家在经济发展上出现了那么大的差异,这个问题很多西方和亚洲的学者都在试图解释,我的书仅仅是把大家不同的见解总结一下,这项工作还没完成,各种讨论仍在进行。今天晚上我提供的一些解释完全是暂时的,不是定论。


让我们倒退六个世纪, 回到1414年,回到苏州。宝带桥在座的诸位可能都很熟悉。宝带桥代表了水利工程上的一组杰作:一系列极其复杂的运河水道——当时中国经济的命脉。那个时候西欧没有这么宏大和复杂的水利工程。如果你在1414年环游世界的话,你所能碰见的最伟大最先进的国家毫无疑问是当时的中国。那个时候,南京比伦敦更让人惊叹不已;1414年西欧的城市比中国的城市要小的多,而且比中国脏;中世纪伦敦的公共卫生很不尽如人意;公众医疗和中国比起来也逊色的多。那时的中国先进到什么程度呢?有一些历史证据说中国人1414年以前就已经发明了高尔夫球。人们都认为苏格兰为世界带来了三大发明:自由经济、威士忌酒和高尔夫球。现在看来可能只有两个是苏格兰发明的了。假象中的你,在1414年周游世界后,肯定不会想到世界各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Per capita GDP)的剧变。最让人吃惊的一个比例是美国对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国史料中提供的数据当然最早也就是17或18世纪。不过看到这幅图,你可以注意到19世纪早期已经出现了东西方的经济差异,这个差异体现在收入上,也体现在人均产出上;我在这里将西方与东方相比,将东方从所有非西方国家中挑出来,是有原因的,我一会儿就会解释。


刚才看到的是美国和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而英国和印度之间,荷兰和印度尼西亚之间,如果我们从19世纪初期开始比较,一直比较到1979年,我们会发现一个类似的趋势,西方国家和非西方国家之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出现了巨大的差异。从19世纪初期开始,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之间的这个比率变成了二比一,三比一,四比一。而且有其他历史数据显示,这种差异的出现从17世纪就已经开始了,也许更早。我之前提到过,现在有相当多的学者在努力重建我们对中世纪东西方人均生产总值的认识。李稻葵教授和他的几位学生对中国那段时间里的状况做了很多的研究, 这对我们的理解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安格斯·麦迪森 (Angus Madison)的一大成功是在这个问题上首先估出了一些数据,我们现在再对这些数据进行精确化。随着我们工作的继续,也随着新的历史数据的被发现,我们发现西方和非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出现的时间要比之前预想的早的多,要比彭慕兰(Kenneth Pomeranz) 影响深远的书《大分流》(The Great Divergence)中估计的要早的多。彭慕兰的书中说西方和世界其他地域经济上的变差出现在18世纪后期,甚至说19世纪才慢慢形成。安格斯·麦迪森的数据显示说变差要比彭慕兰估计的要早。我是研究近现代史的历史学家。我并不太关心这个变差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对我最重要的是这个差异在近现代变得极为明显,西方和非西方地域的经济差距在近现代的扩大是爆炸性的。


接下来你们看到的是一个惊人的历史事实。按购买力来比较的话,普通美国人到了20世纪70年代比普通中国人要富裕20倍多(同时考虑到中国的非商品性产品比美国要便宜许多)。1979年时如果一个普通中国人移民到纽约,用他的中国工资试图在纽约生存的话,他会发现自己的财富是普通美国人的七十分之一。就算西方和其他地区之间巨大的变差是中世纪开始的,这个差距在近现代变成了极其巨大的差距。英国和印度人之间的差距也许没有美国和中国人之间的差距大,但差距也挺显着的。到1979年时,普通英国人的财富是普通印度人财富的14倍。荷兰和印尼之间的差距是另一个例子,在差距最大的时候,荷兰和印尼普通人之间的差距达到了10倍。


刚才我提到西方和世界其他地域之间的经济差距实际上就是西方和东方间的经济差距。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请听我解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差并没有什么南北界限。西班牙并不比墨西哥富裕多少,东欧国家并不比中东国家富裕多少。按安格斯·麦迪森的数据来说,俄罗斯的个人经济产出和土耳其的个人经济产出一直没有什么明显的差距。南欧国家在南美,墨西哥建立的殖民地与南欧国家相比,并没有出现东亚和南亚的殖民地与西欧国家之间如此大的个人经济产出上的差距。这很让人不解;如果你对世界经济变差的解释跟帝国主义有关的话,这更让人不解了。很明显,不是所有帝国主义行为都造成了个人经济生产力上的巨大差异。当然,经济上的巨大差异并不仅仅指个人经济生产力上的差异,也不仅仅是关于实际工资的差异。我可以给在座诸位提供实际工资的比较图,其中可以反应出的差异趋势和我现在展示的差异趋势是类似的。比如罗伯特·埃伦(Robert Allen)的研究显示西方国家之间也出现了巨大的经济差异:伦敦人和西方其他地区的人相比要富裕的多,甚至和意大利北部的人比起来伦敦人也富裕的多;东欧人和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的人比起来要穷的多,基本上和东亚人类似。但我还想提及的是人的寿命。


生活质量的另一大因素是人的寿命。我们发现东西方之间还有另一个历史变差,就是寿命上的差距。我们发现到了20世纪,甚至一直到20世纪40年代,英美两国人的寿命几乎是印度中国人寿命的两倍。所以东西方的差异不仅仅是在经济上有,另外在人的健康上也有体现。在近现代很长的一段历史中,如果你是在西方出生的,你会比在东方出生的人要多活很多年,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20世纪。当然在我们这代人的历史时段里,东亚的公众医疗设施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中国的读者当然也知道东西方的差异也有政治方面的差异。如果我们看看1913年的世界格局,当时的印度是直接被12个西方帝国所控制的。这12个西方帝国中11个是欧洲帝国,另外一个是曾经的殖民地美国。美国从一个殖民地变成了一个帝国。这12个帝国所占据的疆土占了世界总土地面积的58%。他们的人口基本上也是世界总人口数的58%。他们的生产总值占据了世界生产总值相当大的百分比。让人吃惊的是,如果你将生产总值,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放在一起比较,住在这12个殖民帝国本国的人所产出的生产值远远超出了世界其他地区。虽然他们只占据了世界土地面积的10%,他们的生产总值却是世界生产总值的58%。相比之下,殖民地的人口虽然占据了世界人口的31%,他们的经济生产总值却只占据了世界生产总值的16%。


请记住,这张图标其实还不能完全代表几大殖民帝国当时的实力,因为这张图还体现不了这些帝国对世界其他国家间接的影响和控制。比如这些帝国在中国的影响是通过不平等条约的方式以及利用了当时已经失去执政能力的晚清政府和随后的国民政府。另外,拉丁美洲虽然不归属于任何帝国,欧洲帝国间接地控制了南美社会的很多方面,比如英国在巴西和阿根廷的金融方面的影响。西方和东方实力上的差异不仅仅局限于财富和寿命方面。无论如何,你不能只用帝国主义霸权来解释当时几大西方列强在世界上的主宰,在世界上体现出的优越实力;虽然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的作者,比如鲁道夫·希法亭(Rudolph Hilferding),列宁等,都在用帝国主义霸权来解释世界上种种不平等现象。要知道,1500年以后,西欧人所做的一切事情中,创造帝国是最不新鲜的一件事。每个国家都曾经是一个帝国。帝国这个事物和文明一样古老。欧洲人是在历史的后期才开始建造他们的帝国。如果所有这些巨大的经济差距,巨大的寿命差距的话题都可以用帝国主义来解释,为什么1500年以前没有出现类似的差距呢?为什么亚洲人创造了一个个帝国的时候,没有出现类似的巨大差异呢?我今晚要提出的一个观点是,东西方实力上经济上的巨大差异不是由帝国主义霸权造成的;相反,我认为东西方经济上的巨大差异造成了帝国主义格局的形成。


如果你读过贾雷德·戴蒙德(Jared M. Diamond)的书《枪炮、病菌与钢铁》(Guns, Germs, and Steel: 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请把你的手举起来。(很多人把手举了起来)这是一本很有名的书,书中的论点是东西方巨大经济差异的形成有地理和环境上的原因。我很尊重贾雷德·戴蒙德,同时我也很尊重地理这门学科,但是我想提出的是经济上的巨大差异也许不应该用地理上的差异来解释。我说这句话的原因是我们在20世纪做了两个实验,去了解地理到底对经济有多大的影响——不仅仅是地理,很多人还用文化来解释东西方的巨大经济差异;还有,一百年前有些人说西欧人比其他地域的人更富有是因为西欧的人种好,现在没人用这个解释了。我觉得,地理和文化固然重要,但另外还有一个更好的原因可以解释西洋的富有---让我回到我提到的两个实验上。


第一个实验:拿德国人来说,他们住在德国,我们把他们分成两个群体,让一个群体去执行社会主义政策,而另一个群体将执行资本主义政策,看看会有什么结果。结果将是,更准确的说,历史上出现的结果是:我们看到了这两种车的出现。西德的车和东德的车——查巴。查巴是东德生产的一辆汽车,这种汽车的马力和现在美国的除草机差不多。我还看到过比查巴跑得还快的除草机。同样一个国家,同样一个民族,却因为冷战时的一堵墙,出现了巨大的经济差异,从汽车上就能反映出来。


另一个实验,离大家近一点,在朝鲜半岛,朝鲜和德国出现了基本相同的政策划分,产生的经济差异——南北朝鲜间的经济差异——甚至更大。历史上北朝鲜是朝鲜半岛相当富裕的地区,但是在极其短的历史时间内,北朝鲜变成了一个穷困潦倒的国家,依靠外国援助来维持它腐败而无能的政府。很明显,我们不能用文化或者地理因素来解释这类经济上的差异。是机制的不同造成了社会的改变。不同的机制也带来了人不一样的愿望和目标。同样的一个民族建设出了两个非常不一样的社会。在朝鲜和韩国之间只有一个栅栏,但栅栏这边的韩国,人们的愿望是:去工作,去创造,勤俭节约,去学习;而在栅栏那边的朝鲜,人们没有什么特别的目标或愿望。人们的愿望,目标,以及社会政治上的机制相当大地影响了地理和文化。


但不仅仅是德国朝鲜的实际例子能阐释经济差异,我们还可以借助经济学上最伟大的理论来思考这个问题:就是这个人的理论,和我一样是个苏格兰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在《国富论》(Wealth of Nations) 中斯密写了这段话(第一册第九章):“经济上,中国似乎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处于停滞状态,也许很久以前中国已经挖掘完了它的法律和机制所允许的最大潜能。但它现有的经济潜能并不是在中国的水土气候地理条件下可能产生的最大富裕状态。在不同的法律和机制条件下,中国完全可能获得更多的财富。一个忽略并且鄙视对外贸易的国家,只有一两个港口城市允许外贸船只的进入,这样的中国所经手的贸易,与不同法律制度下中国所能实现的贸易量相比肯定要低。在现今的中国(1776年), 极为富有的人拥有安全感;但穷人或一般的生意人一点安全感都没有,可他们却因为所谓的‘法制’,随时遭受中国官僚的收缴和掠夺,这种状态下的中国经济不可能挖掘出最大的潜能。” 一针见血!斯密没来过中国,他却已经晓得中国曾经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国家,从繁荣的生产交易中,中国演变成了一个富饶的国家,但史密斯认为由于某种政策上的变化,中国经济停滞了。某些法律和政策不但阻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而且扰乱了中国国内的买卖,扰乱了老百姓劳有所得,年年有余的正常交易。


斯密的观点是:中国人均财产的每况愈下从中世纪就开始了。他是正确的。中国的近现代史难道不证明史密斯是正确的吗?而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法律和机制改变了,仅仅一代人的生命中,中国所出现的变化难道不让人瞠目结舌吗?过一会儿我会再回到这个话题上来。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幅图。在座的父母,如果你们有十几岁的孩子,另外在座的十几岁的学生,我相信你们都知道,如果你和十几岁的孩子讲道理,用“法律”、“规定” 和 “制度” 这样的词,你很难说服他们。如果你要和十几岁的孩子讨论东西方的经济差异,千万别提起“法规”、 “制度”这样的概念。虽然这些概念是恰当准确的概念。我在写我的书的时候,总在考虑怎么才能让我十几岁的孩子们听我讲解历史上所出现的经济大变差。我和他们谈话的时候,他们眼睛不看着我,他们的眼睛总是盯着手机屏幕。也许这种情况在中国也发生。不过中国人讲究孝敬长辈,所以小孩子也许不会不听长辈说话。他们可能会这么回应,“对,爸爸。对,爸爸,您讲的真对。没错,您讲的有道理。等等,什么?您说什么?”


我这时候重复说,“我说,世界历史上出现的东西方经济上的差异是由六种手机应用软件(apps)造成的。” 我想说的是,六种 “法律”、“制度”、“政策” ,你想叫它们什么都行,有这么六个事物使西方在经济史上超越了东方。它们和你手机上的软件类似。你打开一个软件时,触碰一个按钮时,脑子里并不会去考虑按钮背后的软件系统是多么复杂。同样的,“法律”、“制度”、 “政策”这些词听上去很简单,但它们的背后有非常繁杂的设计,背景和种种历史渊源。所以我不希望你们觉得我的观点肤浅,听起来简单,但不一定肤浅。


所以,这六个“杀手级应用”是什么?西方文明的关键软件是什么?它们是怎么运行的?它们怎么能解释西方在经济上的繁荣?


第一个应用是:竞争。西方将政治和经济上的竞争合法化了。

第二个应用是:科学革命。17世纪科学的革命改变了西方人对自然界的理解。

第三个应用是:法律治国。保护个人财产的法律:不是什么随意的法律而是具体的保护维护个人财产的法律。

第四个应用是:现代医学。

第五个应用是:一个围绕消费的社会。

第六个应用是:敬业精神。


我想向你们说的是,这六个因素共同造成了西方经济上在历史上与东方出现的差别。我想说的是,这六个因素比帝国主义霸权,比地理,比具体国家的文化,比种族更好地解释了西方经济上的繁荣。



第一个应用:西方社会合法的竞争


请大家看看这张伦敦老市政厅(The Guildhall)的照片,你下次去伦敦的时候可以去看看这个房子。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司的诞生地,公司的意思在这里指的是独立的、自主管理的商业机构。它所代表的是西欧与东亚本质上的一个区别。欧洲中世纪时城镇的自治和商业机构的自治估计是欧洲最为重要的特征,也同时是欧洲各个中央政府最头疼的地方。比如说,英国的国王很难让这座楼楼里的人做他想做的事情。我希望你们把西欧半自治和完全自治的城镇商业-比如这幅图上的伦敦公司-和中国历朝历代的经济体制做比较。


对于西方人来说,中国的科举制度把各地文化大同化是完全新奇的一件事。西欧重来没有出现过任何像中国科举考试这样的制度。西欧的文化各地都不一样。公务员是由教会指派,指派的标准是人为的,没什么标准。而教会本内分歧百出,历史上有好几次教会分裂的情况。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位统治全欧洲的皇帝;每一个试图征服管控全欧洲的人都失败了。


欧洲从没出现过什么标准化考试来选拔政府人员。重来没出现类似中国科举这样的考试机制。相呼应的是,古代中国也从没出现过西欧式的公司,没出现过西欧那种完全自治可以抵抗皇家政权的商业集团。


第二个应用:科学革命


在试图理解中西方差异的过程中,我所读过最让我吃惊的书是本杰明·罗宾的《权力的新准则》 (New Principles of Governing)。这本书完美地解释了西洋的科学革命怎样变成了西洋新的武器。它解释了牛顿力学是怎么使西洋火炮变得精准。罗宾的书发表之后,英国军队的火炮变得精准了,随后每一支欧洲军队的火炮都变得精准了。世界上没有其他人能做到这点,因为这些时期欧洲的科学新发现虽然在欧洲的大学里,刊物里被发表,被讨论,但一直没有流传到欧洲及欧洲殖民地以外的地区。土耳其奥托曼帝国离欧洲并不远;罗宾的书是在柏林发表的,柏林离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并不远;可是奥托曼帝国一直没有搞懂枪炮学的人,这个状态是到了19世纪后期才改变。20世纪早期土耳其的大学里仍然在教托勒密的地心说天文学。欧洲科学新发现的一大奇观是世界其他地区花了几百年才接受了这些新发现。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欧洲人和北美人可以占据枪炮上的绝对优势。这是绝对关键性的“软件”。当战争一方的枪炮准确,而另一方不准确时,结果会是怎样呢?


奥托曼帝国也曾试图在科学上突飞猛进,但是失败了,为什么会失败呢?原因是奥托曼帝国的治政人员权力太大,大到什么什么程度呢?大到了他们有权去把塔克尧丁(Taqi ad-Din) 的天文台拆了的地步。塔克尧丁在16世纪时试图继续推进伊斯兰臣民对自然的理解。在9世纪时,伊斯兰世界的科学领先于欧洲。当时的欧洲要追赶伊斯兰时间。到了16世界,正好相反了。


第三个应用:保护个人财产的法律体系


在现代,个人财产的合法性在英语国家得到了最好的发展和阐释。我今天想讲一下英国普通法(English Common Law) 中关于个人财产的部分在美洲殖民地是怎么被执行的,这个法律在殖民地的执行带来了怎样的成功。


有一个法律协议的名字叫 “殖民地雇佣奴合约” (Deed of Indenture)。通过这个协议,签字的人将自己暂时租给了别人,保证在一段时间内为他人劳作,这段时间一般是5到7年;签字以后他会乘船穿过大西洋到达北美洲;在之后的5到7年内他像奴隶一样劳动,作为“殖民地雇佣奴”。作为回报,根据第二个协议,在这5到7年以后,同样的这个人可以从雇佣奴转变成业主;业主的意思是他可以拥有100英亩到200英亩的地 (40.5公顷到81公顷)。这样分给新业主的100英亩到200英亩的地是北美殖民地发展的关键。


下面我们来看看北美和南美的区别。北美殖民地的建立是通过财产的获取来实现的。当然,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地产是从北美当地的原住民手上强行夺来的。无论如何,在北美,5到7年的奴隶生活以后,新来的雇佣奴获得了新的土地。但在南美和中美州,情况就不一样了。新来的移民获得不了任何土地;土地的拥有者一直是原先西班牙派去征服当地原住民的军官。一直到今天,拉丁美洲和北美最大的区别依旧是不平等的土地权。


第四个应用:现代医学


从19世纪后期开始现代医学才慢慢成型。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医学完全改变了我们对最可怕的一些疾病的认识。公众医疗上的革新让西方人的寿命延续了2到3倍。让我觉得惊奇的是西方对霍乱和斑疹伤寒症的治愈出现在殖民地上,在殖民帝国人烟最稀少的边缘。


第五个应用:一个围绕消费运转的社会


我的观点是:消费的文化对工业革命的诞生至关重要。工业革命的直接作用是降低了商品生产的成本。那这件衬衫来说,无论我们怎么去降低衬衫的生产成本,如果没有对衬衫的需求,再去改进生产机器和工艺,工业革命必定是短命的。因为改进了生产机器和工艺,单件衬衫的价格降低了,同时人们也愿意买更多的衬衫,工业革命才得以成功。工业革命的成功与当时英国和欧洲西北部已经逐渐形成的消费品社会有直接关系。每一个工业革命,包括中国的工业革命,都是依靠单件衣物的生产成本降低而发展出来的。工业革命后社会存在的关键是消费品的购买。甘地毫无疑问很令人尊敬,他会感悟心灵上的问题,但从经济的角度来讲,甘地,用英文怎么说呢?误入歧途了吧。


最后第六个应用:敬业精神


当马克斯·韦伯 (Max Weber) 1904年去美国,去圣路易斯世博会,在密苏里州旅游的时候,他感到美国有一种特有的敬业精神,这种精神和美国的资本社会是完全不能分割的。这种对工作的认真在当地人人身上似乎都能反映出来。韦伯自己是来自欧洲北部基督教新教地区的人,他立刻感觉到,这种敬业精神其实在新教教徒身上频繁出现的,这是一种新教教徒特有的品质。新教的敬业精神是韦伯给出的西方经济飞跃的原因。在美国的密苏里州他认为自己看清了这个原因。而他来到亚洲,以及他同时代的人来到亚洲时,他们的结果是,“这些人可没有新教徒那种敬业的工作精神,他们这儿是儒家的一套东西。” 这个理论——说世界上有一种特殊的由于基督教新教而产生的敬业精神,在北欧和美国的新教徒身上体现着——这个理论和其他许多类似的理论在今天都被人驳斥了。为什么呢?


就像公开的软件一样,西洋文明的关键软件谁都可以下载。这些软件不是新教徒才能用,也不是只有白人才能用,也不是欧洲人才能用,或是亚欧大陆西边的人才能用,现代历史其实表明这些关键软件谁都可以下载使用。1)竞争到处都是。从2004年开始中国已经被人们排为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地区,美国排在了中国后面。我所去过的竞争最激烈的地区不是美国的圣路易斯而是温州。2)科学革命是在西方开始的,但科学革命的未来必定在东方,我昨天提到了这一点,我们聊到美国青少年数学能力的萎缩,同时你可以从技术创新方面看到,越来越多的被世界认可的发明来自中国。3)以保护私有财产为中心的法律体系挺好,但这种法律体系退化怎么办呢?很多人都认为美国的政府在治理国家这方面成绩越来越差。4)以前西洋人的寿命是东亚人的两倍,现在中国人的寿命比很多西方国家的人均寿命要长得多。5)世界上最大的30个购物商场中,只有3个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大型购物商场在东亚出现。6)马克斯·韦伯估计不太想听我下面要说的,现在最敬业的人是东方人。有一个调查显示,一个普通韩国人一年要比一个普通德国人多工作1000小时。这就是为什么,你去度假的时候,会发现到处都是先人一步的德国人。


我们现在回到讲座开始谈到的东西方巨大的经济差异,之前我们看数据一直看到1979年,现在我们看看到了2010年这些数据的趋势是什么。趋势是,东西方的经济差异没有了。东西方经济上的差异在我们的面前就这么消失了。美国的人均经济产值对中国人均经济产值的比率从22比1变成了现在的4比1。而且这些变化不仅仅是在中国发生,在印度、印尼也在发生,我们把几个世纪以来的经济差异逆转了。我认为这是所有经济数据图上最让人瞠目结舌的一个。他们说2050年左右,美国的人均经济产值对中国的人均经济产值将会变成2比1。你们都听到过BRICs。但你们听过JUUGs吗?我一直都觉得发达国家没有一个缩写名称挺遗憾的。


让我收尾一下今天的讲座。世界上其他国家开始效仿西方国家,把西方国家的六种关键软件下载下来是绝对的好事情。中国社会,印度社会和巴西社会的体制在改善。同时,另一个现象并不怎么好,那就是西方正在删除自己关键的软件。我指的是西洋国家出现的种种退化萎缩。在美国和欧盟国家,一代一代人之间的联系在萎缩,政府过分的政策管理也造成了西方社会的一些退化,法治变成了律师治,也造成了社会的退化和萎缩,另外当老百姓的社会活动社会上的集会停滞而人们总是指望政府来解所有问题时退化萎缩也会出现。


我想问在座的一个问题。昨天晚上,我说美国可能会东山再起,世界政治格局可能会回到过去的状态。不过可能另一种情况会发生,那就是美国和欧洲进入亚当·斯密所说的停滞状态。历史上面风水轮流转的事情挺多,18世纪末期一位苏格兰人觉得西洋的经济是蓬勃的,中国的经济已经处于停滞的阶段了;今天,当一个苏格兰人来到中国的时候,他看到的是蓬勃的经济活动,那么他的故乡,西方,是不是发展到了停滞不前的阶段了呢?非常感谢在座的诸位。




东方历史评论 2015-08-23 08:53:13

[新一篇] 周六薦書 蘇聯專家在中國

[舊一篇] 張倫: 無法達成目的的統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