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中国需要一批“城市事业家”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编者按:


城市的生长有不同的阶段。经过了大肆扩张的阶段后,中国城市下一步怎么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周其仁给出的答案是:中国需要一批“城市事业家”。


周其仁教授的意见值得读者听取。




 

文/周其仁

 

随着国民经济转入中高速增长,加上债务、环境等限制,我国的城市化势必面临转型。下一程城市化究竟怎么走,现在有点思考或也可算未雨绸缪。


先让我们回到常识。城市之所以成其为城市,就是在很有限的空间承载大量、多样、复杂也更丰富多彩的经济文化活动。这样看,城市免不了要用密度来定义。


至于为什么人口、资源要在空间上凑成一个高密度形态,答案是积聚提升分工水平,而分工水平提升生产率,从而大大提高城里人的收入。

    



去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访问,住地在纽约曼哈顿上城,让我有机会记住这座全球之城的密度数值:每平方公里2.7万居民。论经济密度,曼哈顿每平方公里年产出GDP为16亿美元。


当然,曼哈顿是纽约市的核心区。以整个纽约市算,每平方公里1.65万居住人口,11.28亿美元的GDP。

  

回来后查对我们这里的城市密度,发现还差很远。北京上海广州的人口与经济总量名冠全球,但论单位土地面积承载的人口与经济,还不好意思拿上台面来比。


中国论城市密度最高的,是深圳:2014年每平方公里居民3809人,产出8.2亿人民币GDP,合1.37亿美元。

 


(注:深圳地标——地王大厦) 


很有意思。我国经济也是总量傲人,但算到人均就依然比较落后。城市亦然,总量大哥哥,密度小弟弟。这样的“同构”,总有点道理吧?

  

我们要明白,如果作为城市之核的市区,密度过低,城市集聚的能量不足,就断然难以通过发挥辐射作用引领国民经济增长。君不见所谓的全球城市,从来以影响力、辐射力论英雄,而不以总量、范围大小论短长。

    

要明白,我国的城市化到了一个转折点。单纯服务于扩张城市规模的大拆大建、甚至强征强拆,无论从哪一个维度看,都断然难以为继。城市化下一程非转不可,向哪里转,值得城市的决策主体,管理主体和建设主体思考。


比较现实的选项,是在已撑开的城市骨架范畴之内,将城市投资和建设的重点转向集聚和合理的密度提升。譬如各地修建了不少大剧院,要问一问有没有演出,有多高频率的演出,以及什么品味的演出?


巴塞罗那不过200万人口,却拥有享誉国际的加泰罗尼亚国立歌剧院,是一百几十年前修的,有1000个座位,迄今为止每年演出300多场。纽约百老汇和伦敦西区音乐剧,更是让这两大全球级城市具有持久魅力之不可或缺的要素。



(注:加泰罗尼亚国立歌剧院)


对比之下,近年我国建成的大型歌剧院不少,设施的硬件条件可到世界上任何地方去打擂台,挑战是节目组织得怎么样。


好苗头当然也有,像天津大剧院音乐厅,慧眼识英雄,把北大国发院的一位毕业生选去领衔打理,两年半时间办成800场演出,俨然已成中国的一座音乐重镇。



(注:天津大剧院)


这说明,城市发育的设施硬件等“骨架”一旦撑开之后,关键就转到有没有一批“城市事业家”能组织更积极活跃的城市生活。


城市是人的城市,以便利人的活动为上,以人气为王。上一程我国的城镇化,似乎比赛的是谁家征地多,谁家新区远、马路宽,谁家的建筑高端大气上档次。


现在到了换赛季,要比一比新本领,赛一赛哪个城市、哪一个街区、哪一个建筑群的人气更旺,活性化程度更高,经济文化活动的品质更好,让普通市民生活更便利,易业又易居。



  

文章来源:爱思想网



观察中国 2015-08-23 08:49:13

[新一篇] 【推薦】窮孩子在精英的路上能走多遠?

[舊一篇] 金羊網:說謊課文教不出誠實品格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