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妇女”节为什么被嫌弃了?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在奉经济和地位上的成功为圭臬的时代,与底层、劳动有着天然连接的“妇女”称呼,容易被联想到“不成功”“缺乏性魅力”,因此不受欢迎也是情理之中。“妇女”连带“妇女节”被嫌弃,象征年轻的“女生节”和象征成功的“女人节”就成了更受欢迎的替代品。


  3月7日女生节,3月8日妇女节,“一夜之间发生了什么?”成了近几年对时髦的女生节的例行调侃。女生节似乎最早是兴起于大学校园,每年“三·八”是各大小学生会例行要搞活动的日子,但让青春少艾的女大学生去过“妇女”节,难免有些膈应。大概不知是哪个大学的哪个学生会灵机一动,决定我们不搞妇女节了,搞“女生节”。

  再结合大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女生节几乎又变成了“男女生交往”节,各式各样的舞会、表白墙、互赠手工礼物都成了风靡一时的女生节节目。更有甚者,去年清华大学某院系在女生节造了一台“花轿”,把女生请上花轿在清华园里抬着逛,有女生觉得“被宠着的那一刻感觉还是挺好的”,也有女生觉得这“怪怪的”。

  从“妇女节”到“女生节”,从“三·八”到“三·七”,其中的娱乐化意味是明显的,而且还蕴涵着青春的骄傲,以及爱情与性的萌动。这好像回应着那句调侃:“一夜之间发生了什么?”

  除了“女生节”,“三·八”在近几年还被赋予了另一个名字“女人节”。2007年,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就递交过提案,建议将“妇女节”更名为“女人节”或“女性节”。她的理由是,时代变化了,广大女性不再认同“妇女”这个称呼,她们会因被称作“妇女”而感到不快,为了让女性能够真正认同、享受这个节日,应予更名。

  这一出提案将对“女人节”的呼吁由暗转明,各大电商、百货,甚至整形美容医院已经欣然接受了她的建议。“女人节,宠爱自己,任性败”、“三·八女人节,给自己挑选爱的礼物”、“犒赏女人,只此一天”……此类广告语提前一周已经开始轰炸。以“女人节”为名,“三·八”成了消费的节日,在消费背后作为价值支撑的,是“女人要敢买、要买得起还要有性魅力才叫成功”的精英主义女人成功学。

  如果说“女生节”象征着青春美好,“女人节”象征着成功魅力,那么被嫌弃的“妇女节”背后,有着怎样的意涵呢?这就要从三·八妇女节的来历说起。

  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为争取平等权利而举行规模巨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得到劳动妇女广泛而热烈的响应。1910年8月,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的第二次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上,德国女革命家克拉拉·蔡特金建议,以每年3月8日为世界妇女的斗争日。次年3月8日,第一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了。跟我们有关的是,1924年,在广州召开了第一次群众性的“三·八”纪念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妇女节更是没有缺席。




  也就是说,“三·八妇女节”来源于对妇女,尤其是劳动妇女、底层妇女,对自身平等权利的追求和抗争。“妇女节”、“三八节”更由于其与劳动、国际共产运动的渊源,被赋予了政治正确的色彩。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与过往形态关系紧密的词汇,几乎是被人们刻意地遗忘和遗弃了。这些词汇被重提时很容易给人“过时”的印象,对于“妇女”一词来说,就引申为“老”、“年纪大”。而且,在奉经济和地位上的成功为圭臬的时代,与底层、劳动有着天然连接的“妇女”称呼,容易被联想到“不成功”“缺乏性魅力”,因此不受欢迎也是情理之中。

  “妇女”连带“妇女节”被嫌弃,象征年轻的“女生节”和象征成功“女人节”就成了更受欢迎的替代品。这种此消彼长的现象背后,隐含着当下中国社会价值观中的年龄歧视和阶级歧视问题。至于妇女节追求平等权利、发出妇女声音的经典意涵,不仅在这种嫌弃中失落了,“三·八”这个节日,更随着年龄、阶级歧视与性别陈规的联手,是反妇女主体意识和权利而行之。

  看到这些,或许在“三·八”这一天,我们应该多想想权利,而不是着急着买买买。

  □赵思乐(专栏作家)




“女权”要求的是权利不是权力


文/侯虹斌

今天上百度,看到首页换了一个新的“国际妇女节”的LOGO。这是一个动态的玩偶,一个小姑娘在音乐盒上穿着裙子转啊转,变成大姑娘了,接过了鲜花,然后就披上了婚纱结婚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谷歌也是每逢节假日就要推出应景LOGO的。今天,它的图案里有女科学家、女宇航员、女教师、女运动员、女吉他手等,来自不同肤色、不同种族,每个女人都非常享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这两家世界上最重要的搜索引擎网络公司,塑造出来的形象,某种程度能代表着所在国的文化以及对女性的看法。百度所构建出来的女性刻板印象,其实正是很多中国人希望女性呈现的。这么说来,百度是用心良苦。

接着,我在微博上看到一名叫@LinaliHuang的网友谈了她最近的设计经历:“和某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公司合作,画妇女节主题图。画了各行各业高矮胖瘦的女性,大家都笑得很开心,文案大概是‘做你喜欢的自己’。前期审稿团队基本是女性,过得特别顺利。最后关头被大老板腰斩,换上了一张小女人在花丛中喝茶的图,文案是你值得呵护。我觉得悲哀。

我也觉得悲哀。现在,国际妇女节动辄被商家们称为“女生节”、“女人节”、“女神节”,变成商业推广的噱头,这还可以视为无伤大雅;但各种主流网站平台喜欢 鼓吹女人喜欢照顾家、女人是贤妻良母、女人只是一个买买买的拜金主义者,算怎么回事?当世界潮流是为各种行业出现越来越多女性精英喝采的时候,在我们这个 国家,给新女性的定位却是做个音乐盒上的芭比娃娃,在花园里和闺蜜喝喝下午茶。

这种对女性刻板印象的强化,其实就是一种歧视。奈何,指出这一点,还会召来许多的批判,客气一点的声称,男女生理和性格都不一样,女人回归家庭不挺好的么;要么,就直接骂“女权婊”“女权癌”了,意思是给你们赏赐了那么多好处你们还不知足吗?

不好意思,还真是不知足。有时,了解一下男性反对女性解放的历史,也许比女性解放的历史本身更有意思。

很多人对女权有一种深刻的误解,以为女权要求的是把男人踩在脚下,要求由女人来统治;要求的是绝对的、无差别的平等,男女都做一样的事。与其相对应的,大众对女权主义者的印象通常来源于美国早年的几幅海报:女工人、花衬衫、强壮的肱二头肌、凶悍的表情;或者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时女权者们“烧胸罩”、裸上身游行的反抗形式;却忘了,那已经是非常久远的历史了。现在许多人一想到女权,脑海里浮现出来的标签,就是强壮丑陋,剩女,嫁不出去,不爱孩子,仇视男人,仇视漂亮女人。某大V就曾在微博里夸一个女孩子,因为她强调:“我当然不是女权主义者啦,我哪有那么丑。”



应该给她打脸。全世界最标致的少女艾玛·沃森就是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权主义者,她今年初在联合国推广男女平等的演说为全世界所熟知。艾玛·沃森说得很对,“我越来越意识到,为女性权益而斗争经常被等同于仇恨男性。女权主义,从定义来看,就是支持男性女性都应拥有平等权力和机会的理念。这是指两性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应该平等。”另一个同样以美少女着称的泰勒斯威芙特也声明:“说你不是女性主义者,意味着你觉得男性理应比女性拥有更多的权力和机会。”


女权主义,要求的是权利,而不是权力;要求的是平等,而不是对他人的奴役;她们对奴役另一种性别没有兴趣,因为那只是大男子沙文主义社会的统治逻辑。

当然,没有人会愚蠢得认为平等就是所有东西都是半分对,绝对的一模一样。那种预设立场来批驳的人,大概从来不愿意认真倾听女权主义者的声音。正如波伏瓦所说的,除了天生的生理性别,女性的所有“女性”特征都是社会造成的;男性亦然。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男女能平等且自由的选择自己的人生,并且给多元化提供更多的机会。

可惜,在现在经济情况不景气的情况下,新保守主义正在抬头,社会舆论越来越着急地催促女性进入婚姻,并且在就业上进一步打压女性的职业空间。百度上可爱的小芭比,就是女性的价值标签。如果大家都甘之如饴不去作声,那么,女人当真就只有被玩偶化一条路了,娜拉就白出走了。




新京报评论 2015-08-23 08:46:11

[新一篇] 袁鐘:做與文化相適應的醫生

[舊一篇] 周其仁:中國經濟癥結在于制度成本過高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