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媒体人都在读什么? 凤凰读书

>>>  名人論史——近當代作家的史學觀點  >>> 簡體     傳統

有别于“2014凤凰网年度好书”、“2014凤凰网年度藏书”这两份公共榜单,这份#2014凤凰网年度读者荐书单#是凤凰网读书频道着意打造的一份更私人化的阅读书单。三十位荐书者(作家、学者、媒体人……),分享在2014年的阅读经历,所推书目类别不限、偏重不拘,虽不能全然代表荐书人各自所属领域的阅读常态,但确实是我们每一个人读这一年所得之精与神。愿这份书单,也对你有所裨益。



项静(青年文学批评家,现任职于上海市作家协会)


《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孔飞力/上海三联书店

孔飞力讲述历史的文学笔法特别吸引人,一个“盛世妖术”的故事被他从细枝末节讲起,一直延伸到时代的政治经济层面,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最重要的是,作者把社会文化中的某些事件命名为预示性震颤,它们会战战兢兢地为我们将要创造的社会提供目前难以解读的信息。


《沈从文的后半生》

张新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这本书是今年读到的最平淡又最有雄心的传记书,是对文革叙事最不动声色的一次反拨,对于知识分子来,对于后世的叙事者,除了受害者我们还可以是什么?


《女红》

程小莹/上海文艺出版社/2014年

这是一部写上海90年代下岗纺织女工的小说,跟东北重工业工人纪录片《铁西区》是一个很好的一南一北,一重一轻的呼应。在我们以轻率的口气谈论广场舞和大妈们的时候,这本书认真地叙述了她们的前史。



沈书枝(出版社编辑,作家,着有《八九十枝花》)


《田园之秋》

陈冠学/中信出版社/2014年

这是陈冠学多年前关于田园的秋之日记。回到家乡乡下居住的作者,所记的是每日的晨昏、云气、四围的鸟声和田野的劳作,还有族人的一些事情,间有一些大段的思致。语言极简净优美。在这本书里,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作者的性格,非常善良而温柔,是一个因为喜欢草,就专门种了两畦草来看草的人。


《正方形的乡愁》

阮义忠/九州出版社/2014年

阮义忠这几年在大陆出版了不少书,而以铁葫芦图书与出版社合作的几本为佳。《正方形的乡愁》内容延续他一贯的台湾七八十年代的黑白摄影,所拍照片大多关于那时已逐渐消失的台湾乡村的风景与人情。每张照片配有短文,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不同于他的其他摄影的是,这本书里所有的照片都是用120相机拍摄的正方形,所以也独具风格。


《看不见的森林》

戴维•乔治•哈斯凯尔/商务印书馆/2014年

作者尝试通过持续观察美国田纳西州一块一平方米的老龄林来窥见一整个森林和丰富的生态系统。观察方式也很简单,每周数次的探访,不作任何扰乱的原则,静坐观察与冥想沉思相伴的考察方法。这种典型的管中窥豹的观察实践,使得读者的阅读过程很像在吃蛋糕。从平面的外表切下去,在简单的博物学观察之后,是丰富的、颇有可读性的系统知识,现象背后的科学机制及生态网络。这当然是因为作者有深入的生物学研究背景,所以能将这一片小小坛城中所发生的看似平常的现象背后精彩纷呈的故事解析给我们看。



张庆国(作家、《滇池》杂志社主编,云南省作协副主席)


《遗产》

[美]菲力浦•罗斯

这部非虚构作品,写的是罗斯50多岁时,与父亲同住两年的生活。题材平常,内容惊心动魄,父亲写得真实,父子关系的认识很独特,文字的表达和叙述非常老练,不愧为高手之作。


《银鱼来》

冉正万/重庆出版社/2012年

这部长篇小说非常好,中国不缺乏写宏大历史往事的书,却缺乏如《银鱼来》这样,把大写得很小,把小写得很饱满的作品。银鱼的涌现与消失,恰似人生的嘈杂与寂灭。


《河湾》

[英]奈保尔

这部小说虚构了一个国家,却充满无数详实细节,叙述随意自然、干净利落、文字中处处透出作家自以为是的信心。



刘晓闽(《中篇小说选刊》杂志社编辑部主任)


《符号之战》

南帆/海峡书局/2014.9

涉及多个面向的文学和符号学内容。最为精彩的是其中论述人类生存符号系统的系列小品文。姓名、躯体、名声、面容、化妆,这是符号学与精神分析学之间的交叉地带。文字劲道、幽默。


《宣传队运动队》

林那北/作家出版社/2014.6

这是一曲“昨日再现”。林那北以灵动的文字和鲜活的细节,回望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成长记忆,也是整整一代人的特殊密码。有欢笑和泪水,沉重和辛酸;也有蓬勃和明亮,欢愉和激情。


《没有方向的河流》

海飞/当代中国出版社/2014.5

在海飞细腻、温润、忧伤的笔调下流淌着一首古老乡村田园诗,一条百折千回的岁月之河。读着读着,你就被浸润在一个个晴晴雨雨的古典江南里。诗意。梦幻。忧伤。



唐玲(凤凰网读书频道编辑)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

赵志明/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2

有人说看了他的作品都想剁手再不写作,在如今大部分书写者露透出急于“表达”的姿态,写作像是献媚、表演,或矫揉造作、炫耀、文艺腔等。这一切赵志明的文章里都没有,取而代之的是纯净和赤诚之心,行文不花俏,内功极高,如穿着朴素隐于乡野的高士,似轻巧闲淡,又招招击中“要害”。


《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金观涛、刘青峰/法律出版社/2011

这本书出版之处据说是学术启蒙之书。作者提出“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结构”的假说,通过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子系统,对中国历史重新的解读。虽是一本旧书,读得也不算顺利,但收获和启发颇多。


《趣味生活简史》

[英]比尔•布莱森/接力出版社/2011-7

作者能将我们日常所见的生活场所,写了厚厚的一本书。卫生间是一个人卫生的历史,厨房是烹饪进阶的历史,卧室是性爱的历史等等。作者通过居家一隅,延宕到与之相关的整个历史。总之这本书,像是书名一样,非常有趣,叫你发现趣味的生活。


《最初的爱情 最后的仪式》

[英] 伊恩•麦克尤恩/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天才型的作者总让我叹服,麦克尤恩又是一个吧。其中里面一篇《立体几何》,算是去年读过的最让我震撼的一短篇小说,讲一个人如何用数学公式叫唠叨的妻子变没了,面子、里子俱佳。



魏冰心(凤凰网读书频道编辑)


《在海上等你》

(日)丝山秋子/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8

起劲絮絮叨叨地说啊说,让人相信看完这本书自己完全可以胜任一份卫浴马桶卖、装、修的工作,直到最后一页,看着看着、就泪流满面啦。清汤素颜,会意奇巧。


《美国讲稿》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译林出版社/ 2008-2

还在等高手书单?别看公众账号啦,卡尔维诺三十年前就为你预备妥当。该书又译作《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其中所提书名目测过百。从庄子到博尔赫斯,从希腊神话到塔罗牌符号体系,卡尔维诺展示其令人惊骇的阅读量之余,还扎扎实实地给你我上了一堂满分作文补习课。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

(美)纳博科夫/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2

《洛丽塔》恐怕是他生涯最糟。



李媛(凤凰网读书频道编辑)


《天工开物•栩栩如真》

董启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3

在作者想象出世界中,只有少女栩栩像是真实的存在,她有一颗八音盒做的心,里面有作者对V城旧时光的留恋和苦恋如真失败的悲伤,是作者用文字创造的灵魂。一个笔下还未出现栩栩的我,向你推荐这本书。


《失控》

[美] 凯文•凯利/新星出版社/2010

书中示例也许已过时,但灼见仍具启迪。机器智慧、敏捷开发、网络社区,互联网时代扩宽下思路总不会错。


《杀鬼 : 台湾往事1940-1947》

甘耀明/中国友谊出版社/2010-5

台湾日据时期的乡野传奇,故事主角帕,生来力大无穷,有阴阳眼,能看到鬼,还能与神通灵。书中既可以看到对历史、战争及人性的思考,还可以看看这奇幻的想象。



何可人(凤凰网读书频道编辑)


《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

张新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就是这样啊,有那么多聪明懂事的幸福人,就还会剩几个生死两寂寞的孤绝人。


《龙虫并雕斋琐语》

王力/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10

有文,有识,有趣。也有一些情,比如125页短短一则附录《读者与作者》。


《东京梦华录》

孟元老

帝里风光好。烂赏叠游几十年,哪里知道厌足。可惜像梦。如果我不说,后生们谁会还记得和相信……对这种天宝宫女满怀失落一本正经回忆过去的喋喋不休,最抵抗无能了。



刘晴(凤凰网读书频道编辑)


《1950年后的美国诗歌:革新者和局外人》

(美)温伯格着 马永波 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这本书是以卡洛斯.威廉斯为首的美国本土诗歌选集,区别于欧洲传统诗歌的抒情特征,它呈现了自由、口语、超现实的诗歌特色。这是一种无意识的诗歌写作,或者可以称为无理性。这个写作过程像自燃,同样,我作为一个读者,我感觉我是在探索一个幻梦而非阅读本身。曾经在空旷的城铁十五号线我与友人低声诵读默温的《冰上的脚印》


当我观望时,万物静止

但这里,幽黑的树林

是一场大战的墓地

我转过身

听见越来越多的名字

离开树皮,向北飞去


时值寒冬,或许语言比衣服更能保暖,想象的淬炼,整个无理性的过程即是如此,短暂的幸福。当无话可说时,让我们读诗吧。


《九万字》

叶三 /重庆大学出版社

平时在翻看叶三微博时我总忍不住点赞,这个女人身上都侠气,有刀光剑影。九万字由散文和几个短篇小说构成,这些零散的文字展现了难得可贵的幽默,甚至有一些对于人生的嘲讽。酣畅,这两个字大概是我最确切的阅读体验。每每到年关之时,我都愿意翻翻叶三,并买一串糖葫芦,辞旧迎新,赶走一身的尘气。



陈爽凤凰网读书频道编辑)


《黑毡上的北魏皇帝》

这是本非常有意思的小书,历史学家罗新从《北史》中的一则黑毡即位的孤例,深入挖掘出北魏王朝的内亚传统。听起来很学术不是?的确,这是严谨的学术论文,却因作者晓畅优美的文笔,开阔的学术视野,给我们提供了一种非常鲜活的学术和文化阅读体验。


《最美的决定:E.B怀特书信集》

[美]E.B怀特/上海译文出版社

在这个依赖于电子化交流方式的年代里,你是否已数年不曾手写过一封书信,或是一纸短柬?那么,不妨读读这本怀特书信集吧,这位《纽约客》的昔日灵魂主笔、《精灵鼠小弟》和《夏洛的网》的作者,会带你重温手写书信的优雅和情致。


《黄金草原》

[古代阿拉伯]马苏地/青海人民出版社

若论我心中的神书,此书当居第一。它是马苏地几十年的学术旅行成果,是中世纪阿拉伯和穆斯林历史的皇皇巨着。只是,在史书和百科全书的定位之外,我还喜欢把此书当成奇幻文学来读,因为里面的一些离奇、荒诞的想象,会催生出对世界的另一种宏大的奇幻架构。



严彬(凤凰网读书频道主编)


《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

赵志明/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12

说句得罪人的话:七零后小说家——我认为他配得上这顶帽子——赵志明,被列入我个人在2014年中国文学上最大的发现。他的小说给我的感觉,正如他多年的朋友曹寇说的那样:

……把他和当代作家放一块的话,后者作品中普遍表现出来的矫饰、炫耀、做作、文艺腔、浅薄的深刻、肮脏的机心、鼓励里的谄媚,只能使小平越发纯净,让我们看到一个透明的赤子。

赵志明和他的小说就是这样。年近四十,写作多年,他和文坛仍有距离,目前做着一份与文学完全无关的工作。小说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是他至今唯一一本正式出版的作品。


《透明》

蒋一谈/中信出版社/2014-5

可能很多年轻的读者不一定会喜欢蒋一谈的小说。他的小说过于安静,过于接近生活的细节,看似简单却深入人与岁月过于艰深。文如其人,我认为他的小说和他本人给人的感觉是类似的:成熟,温和,深刻,注重细节。

《透明》是蒋一谈2014年推出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他专事短篇小说写作多年,有人可能会认为这几年他的作品进步不明显。是的,因为他的小说过于成熟,对于又一次摸不清方向的中国当代小说,尤其是中短篇小说来说,他的成熟无疑首先是种巨大的优点。


《繁花》

金宇澄/上海文艺出版社/2013-3

《繁花》成名于二零一三年。在当年,和我一样自称文学爱好者的人可能会以《繁花》作为接头信号——你有没有读过《繁花》?你喜欢不喜欢《繁花》?你怎么看《繁花》?……

我是在去年八月的上海采访金宇澄先生期间才读了这部厚实的小说。此书盛名之下,怪不得金先生领着我从上海文联蜿蜒的楼梯往上走时,劈头问我,“凤凰读书的年度好书里好像没有《繁花》”。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所幸,我在上海的五天,几乎都埋在这部烟雨凡尘里了。

北方有《茶馆》,南方有《繁花》,得之!


《佩德罗•巴拉莫》

[墨西哥]胡安•鲁尔福/屠孟超/译林出版社/2011

记得小说家阿乙和阿丁都提起过这位南美作家。在中国,人人都知道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南美魔幻主义文学,却很少有人提起这位马尔克斯敬仰的魔幻主义大师——胡安•鲁尔福。

中篇小说《佩德罗•巴拉莫》是鲁尔福的代表作。它带我走入一个冷冰冰、活生生的死后的世界,它其中的每一页,都值得今天的小说家作为创作上的范本。


《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

加西亚•马尔克斯/赵德明、刘瑛/上海译文出版社

谈过胡安•鲁尔福,就不谈马尔克斯了。但这本书并不大好找,马尔克斯的中短篇小说集也往往让位于他那几个更为有名的长篇小说。但你如果碰巧买到这本《加西亚•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恭喜你,赚到了:《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枯枝败叶》,这些后来单独成册的名篇,其实都在里面。


《阿伦特》

约翰逊/王永生/中华书局/2006-3

这一本《阿伦特》与赫赫有名的大思想家汉娜•阿伦特相比,实在是本小书了。小归小,却是一册极好入门的阿伦特手册(虽然另一本超过700页的《阿伦特手册》刚刚出版)。它提供了一条得体的门槛,适合初读者。再者,它为我的日常痛苦找到了钥匙——那与个人希望不相称的能力,是痛苦之源。


《吴宓与陈寅恪》

吴学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8

在国内及国际久负盛名之学者陈寅恪教授,年寿已高,且身体素弱,多病,有目已久盲。——不知现金是否仍康健生存,抑已身故?……

一九七一年,已七十七岁高龄、时任西南师范学院教授的吴宓,作书信寄一生师友(吴宓语)陈寅恪最后任教的中山大学校方,询问消息,并请转陈先生夫人唐莹女士收。吴宓信中述自身身世及与陈寅恪一生情谊,又问陈寅恪夫妇下落,却不知陈寅恪夫妇均已于一九六九年阖然长逝。

读完吴宓女儿吴学昭着述《吴宓与陈寅恪》,数度落泪:两位文绝一代的国学大师,有少年之谊,一个曾经创办清华国学院,一个是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盛年多遭变故,晚境更属凄凉。尤其书中吴宓先生晚年几张照片,谢顶,少发,着对襟旧式上衣,双目有神,很有精神——可我见了,却流了泪,感慨那一代学人一生不易,悲不胜已。




凤凰读书 2015-08-23 08:45:20

[新一篇] 手機里的男朋友

[舊一篇] 楊照《推理之門由此進:推理的四門必修課》 一日一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