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闻 从发明书籍的那一刻,无聊就产生了

>>>  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精彩書評選  >>> 簡體     傳統

微信ID:ibookreview

                                                               
从书籍被发明的那一刻起,阅读过程中的无聊感也就随之产生。如何体现?随手涂鸦是最直接的一种,我们已经见过太多的课本涂鸦,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李白杜甫更是涂鸦界的重要底色。不过,这种体现无聊的方式跟“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什么的毫无半点关系。因为,历史学家Erik Kwakkle通过他的学术研究证明,古人早就开始这样做了。


▲中世纪一位上课无聊的男生画的涂鸦。在15世纪的课本涂鸦内容中,总是有尤维纳利斯(古罗马讽刺作家)讽刺作品的影子,此内容经常出现在年轻人的课本中。

在过去的几年里,研究中世纪书籍的历史学家Erik Kwakkle一直在荷兰的莱顿大学里研究世界上一些最古老的书籍和手稿。他对有着长达800年历史的旧书中的涂鸦进行了辨析和归类。根据他的研究发现来看,古人也会在书中进行涂鸦,并且主要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试笔”,即是在印刷技术尚未问世普及的年代,抄写员在进行抄写之前,查看笔是否出墨以及出墨是否流畅的行为,同时也可查看笔尖写出的线条宽度。这可以看作是正式抄写之前的工具试用。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一旦抄写错误或用笔不当,则无法复原修改。



在13、14世纪的时候,当时的书籍主要是用手工进行抄写的。在抄写文本的时候,抄写员会注意保持原书文字固有的风格特征。虽然文字有其原本的特征,但是在抄写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附加上了抄写员自己的风格。历史学家Erik Kwakkle认为:

从书籍历史的角度来看“试笔”这一行为,是非常有趣的。因为抄写员会通过笔端透露关于自己的信息。有时,当他们置身于另一种不同的书写文化之中时(例如去了别的国家,或是去了另一座教堂),会在抄写书籍文本的时候,有意识地调整自己原有的风格。但是,在正式抄写之前的试笔阶段,他们往往是按自己原本形成的风格进行涂画的,于是在不经意之间,抄写员透露了关于自己的一些蛛丝马迹。

大部分的涂鸦都不外乎这样的图案:有趣的表情,几何形状,笔画不规则的字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简单的素描与涂鸦宛若指纹或签名。看似微不足道的笔迹中透露着这些长久以来湮没无闻、不为人名的抄写员们的真实内心世界。要知道他们在负责抄写的实际过程中,往往无法有机会来表达自我,因为在抄写的时候,给书籍配上任何额外的插图都是不被允许的。



虽然大部分的“涂鸦”都是抄写员典型的试笔行为,但是Erik Kwakkle也发现,一些涂鸦则就完全是读者的兴之所至的结果,并且与人类普适性的感受和观念诸如爱、道德、宗教有着密切关系。而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人的无聊感。许多涂鸦纯粹是人在阅读时无聊感滋生的产物。并且看起来人在阅读一本哲学典籍或是法律条文时更容易感到枯燥无聊。可以说,从书籍被发明的那一 刻起,阅读过程中的无聊感也就随之产生。更有甚者,有一些涂鸦还是在书籍被出版几百年之后才被人画上去的,涂鸦者完全不考虑书籍的价值。看起来一个人无聊 的毛病发作的时候,什么圣典雅籍都不值一提了。



新京报书评周刊 2015-08-23 08:41:27

[新一篇] 每日薦書 《家國萬里》:12位旅美學人濃得化不開的鄉愁

[舊一篇] 劉小楓:你不該締結必然要破裂的婚姻 鳳凰讀書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