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这篇文章在草稿箱呆了好久,修修补补,也写了好久。如果你可以静下心来读,可能会收获不一样的感受。。。
自由是程序员所向往的,有的IT公司要求员工穿西服、皮鞋上班,而且规章制度很严格,禁止外网访问、聊QQ、逛论坛等,其实就是把自己的员工困在自己所设计的牢笼中,每天给他们洗脑,压榨,然后再用某些手段去画饼诱惑。这是BOSS的想法,最后他会发现其实这个饼是画给他自己看的。
说到自由,就多说点,以前看了一篇报道,俄罗斯有一个十几岁的小孩做了个一个视频聊天网站,获得了几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然后自己开了一间公司,可能这样的“天才”案例大家也经常看过,但是却发现都是国外的,说深一点就是教育的差异,我们从小接受的是“中国式教育”,到长大了才去追寻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有的人或许没那么幸运),小的时候禁锢的思想到长大了才会解开,却输在了起跑线上。现在想想我好想学钢琴,如果小时候不是接受“四书五经”的教学,也许现在我会变成大陆的“周杰伦”,开个玩笑哈。
天才的成长是有原因,不管环境如何,程序员“不羁”精神却是必备。
程序员大部分都是屌丝,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看法,至少我是一枚纯正的屌丝。
屌丝本义:即对拥有矮、胖、穷、丑、矬、呆、撸等属性特征的各种雷人行径及想法表示轻蔑,讥讽。 --百度百科
上面是官方定义,我所理解的屌丝是:内心世界很丰富,至于现实怎么样,可以不考虑。所以有时候会想太多,不管是对事或对人上,有可能你不经意的一句话会伤害到其他人,虽然表面上没什么事,但是种子已种下,它迟早会结果。
千万不要小瞧程序员的毅力和决心,就像一个程序员因为老板的一句话而愤然离职,苦修黑客,最后把老板搞的倾家荡产,还有一位程序员不知怎么离职前把公司的所有数据全部格掉。所以说最好别得罪人,得罪也别得罪程序员。
言(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这个道理我们应该懂得。
新的一年,大多数程序员都有着自己的规划,有的默默记在心里,有的写篇文章记录一下,当然都是很美好的。就像我过年前后说要好好的读下《CLR》这本书,以至于家里公司各有一本,但是到现在读了多少呢?连五分之一都不到,想想自己原来这么可耻。
其实按照原来的计划早应该读完了,可是下班回去或是周末,当打开电脑的一瞬间,读书好像早跑到九霄云外了,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可能现在说这个几天会记得,但是过几天可能又会如此,但至少是多了几天读书时间,也好,也好。。。有点可笑吧。
可能说这些,会引起有些人的共鸣,说到底就是自己自制力不行。24小时Coding的那是圣人,自己不是圣人,那就让自己接近圣人。
坚定,坚定,再坚定,切勿迷失自己。
前段时间,有关于青春的话题火的一塌糊涂,《致青春》、《小时代》等有关青春的电影也让我们懂得青春已逝去,只能来怀念。听着以前听过的歌曲,看着以前写的日志,发现已经不是同一个心情来诉说,物是人非,言犹在耳。
当一个人静下心,抛去所有,想一个人骑着单车,带上相机,远走西藏,去寻找那最初的梦想,西藏在我心里是人生中必去的一处地方,不管是年轻的时候,还是苍老的时候,正如死后入土一般。
程序员虽不如“政治家”那般活跃在这个世界,但却默默的关注着这个世界的变化,无时无刻接受着这个“世界”的洗涤,有的人因此金盆洗手,有的人因此穷困潦倒,有的人因此大发特发,有的人因此身败名裂,有的人因此功成名就。。。
在你无数遍想要放弃的那一刻,想想自己为什么当初坚持走到了现在。。。
商场如战场,职场亦如此,中国有句俗话“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要做那只螳螂,不要让无间道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上演。
“还技术债的痛苦:加一个功能10分钟,收拾代码垃圾却要几个小时”,这段话是摘自@dudu的闪存。我们程序员有时候在写代码,为了解决或实现一个问题马上去找实现其功能的方案,找到了,立马高兴的去实现,虽然问题马上解决了,但是过一段时间,因为需求的变更或是环境的变化,原来实现的其功能出现问题或是需要变更,这时候因为框架或是代码的问题,就需要花比当时更多的时间去完善它。
如果当时实现功能的时候考虑的全面一点,虽然当时多花点时间,但是后面去完善就花的时间少了。当然有时候也没办法去避免,毕竟原来的自己不是现在的自己。
人总要是成长,也许这就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辛苦@dudu,辛苦@博客园团队,伴我们一起成长。。。
严谨、细心,小心别被程序给算计了。
“不无中无,不有中有”,这是西游记中真假美猴王如来说的一段话,“一切本相本不有,一切无相也不无”,即没就是有,有就是没有;反之没有就是没有,有就是有!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好人即是坏人,坏人即是好人,只在一念之间。
关于这个道理不多说,做人做事是一个道理,你懂的!
最近在看一部电视剧《乡村爱情圆舞曲》,大家都在追继承者、追星星,而我和老大妈一般的在追乡村爱情,呵呵!我是本山迷,准确来说我是东北那种文化的米粉。在这部剧中发生的大部分故事基本上都是一些谣言、不确定的因素造成的,当然这是导演的刻意为之,要不然就没什么可拍的了。亲眼所见不一定是真,更别说耳听为实。
在我们调试BUG的时候,有时候看到调试结果,想当然的认为“原来如此”,修改完之后,才发现“原来不如此”,反反复复,复复反反,把最宝贵的时间浪费了,严谨的态度离我们相去甚远。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这是小平同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电商有马云;即时通讯有马化腾;搜索有李彦宏。当然说的只限国内,虽说他们最近有点不消停,但是这是他们的根本,想一想如果马云没有了电商、马化腾没有了即时通讯、李彦宏没有了搜索,他们是想折腾也折腾不起来。
在信息社会高度发达的今天,程序员需要每天去学习新的知识,但面对如此多的新技术却不知如何下手,这个学一点,那个学一点,总觉得自己都学一点才是好,殊不知到头来却什么也没学会。古语云:术业有专攻,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看小说的都知道,小说里面的主人公一般会修炼一两个必杀技,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会使用。程序员也有自己的“必杀技”,你知道你的是什么吗?
懂得取舍,方成大器。
如果有一天我的理想被风雨淋湿,你是否愿意回头扶我一把?如果有一天我无力前行,你是否愿意陪我一个温暖的午后?如果我问你什么,你是否想到妈妈梦中的惊喜?如果那是你一个不熟悉的家,你是会不会把善良当作路牌?如果这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你是否让他酣睡不再彷徨?
何为人性?也许你可以从变形计中找到答案。
未完待续。。。
你仔细读完这篇文章,可能感觉不知所云,如果在这个纷杂乱世的世界,你能深入内心的对话自己,也许你可以能找到与我共鸣的地方,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到你。
上一篇《程序员的人性思考(上)》;
项目中的我们,总是那么勤快,总是那么好学,总是那么进取,因为你做不好,别人就会顶替你,你就会变成“乞丐”流浪街头。尤其在IT这个行业,每天都会有新的东西出现,不精通但是要了解,如果每天只抱着只能写些代码能力,对于那些每天独善其身的人,送你一句话“对于工作,什么叫稳定?稳定不是你在一个公司一呆就是10年,而是你今天从公司离职,明天就能找到新工作。”
网上经常看到有人说这样一句话“不用多久我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或者是在这个残酷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调侃,梦想很美好,但是如果每天只意淫在自己所幻想的美好世界,不思进取,也许你真就会变成现实中“楚门的世界”了。
对自己狠一点,你会发现这个世界的另一扇窗。
曾经看过这样一部电影,好像是叫《情书》,网上关于这部电影评价很高,当然我也就抱着这种想法看了,刚开始看的时候觉得和如此高的评价相去甚远,都是一些平淡的东西,但是随着藤井树追忆藤井树,一些东西慢慢开始浮现出来。回忆作祟,时光荏苒,我喜欢最后:当藤井树拿着藤井树当年向她借的书,翻开最后一页,看到那个素描的女生是自己的那种笑容,有惊讶,有不知所措,有怀念,有顿悟,有后悔,但更多的是对那美好岁月的怀念。
回忆是推动自己的一大原动力。一般人以为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两者互无关系。某个时机,回忆起过去的事情,自然会发现一些过去与现在的连带关系,反过来影响了现在的自己。
“哦,原来是这样啊!”这句话是程序员在调试代码的时候经常说。
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多回头看看自己。
你是否发现:许多学校中的“精英”,在踏入社会后,反而没那么优秀,因为学校里教的都是事实,已知的事实,你记住的越多,成绩就越好,渐渐的就会养成循规蹈矩的习惯。而那些成绩差的学生,并不是因为他们比较笨,只是学校里教的东西,无法提起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
有时候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当面对一扇上了锁的门,我们一味的想找到那把开门的钥匙,却忽略了门边的门铃。
如何成为大师?我想这是个没人能回答的问题,就像刘翔和博尔特谁比较快一样,那得看跑道上有没有跨栏。
成功之路,因人而异。
当别人觉得你可笑时,你可能离成功不远了。
在国内我们称为程序员,在国外称为编程人员,意思是一些编写代码的人员,而对于程序员这个职业,在国外是比较高端的职业,都是一些从事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编程人员,项目经验非常的丰富,当然技术也很牛逼。他们大部分这些程序员有很多都是一些四五十岁的,甚至年纪更大的,到了这个年纪,在国内肯定是做其他行业,或者转做项目管理之类的工作了,而他们却每天敲着代码,研究这着技术,奋斗在代码第一线。
只怕心老,不怕路长。
刚开始进入IT这个行业的时候,也经常听周围的朋友说:先写几年的代码,等过几年有经验了转做项目管理,或是攒了几年的钱,投资做其他行业,反正是不管做什么,就是不写代码了,这个年龄一般被定义在35岁左右。我也曾经问过我自己,是不是就这样一直写下去,但是有时候自己都不能给自己肯定的答复,想想还蛮可悲的。
不过现在幻想下:
六七十岁的自己,在自家的小庭院晒着太阳,一群子孙围着转,喝着老伴沏的茶,时不时有灵感check自己维护了大半辈子github里的代码,哪又是怎样的一种风情呢?
上帝让太阳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在上帝面前人人是平等的,我们都是上帝的儿女,都是他所造的,都是一家人。这是圣经中关于“人人平等,不受压迫”的解读。当然我们国家也是宣传着人人平等、自由的思想,当然口号喊的比谁都响,当你发现这个社会中时不时发生着“李刚事件”、官二代、富二代、公仆和主人(公务员和百姓)等等一些丑闻,你会发现:哦,原来这个社会是这样的。
人生下来就不平等,说人人平等那只是心里安慰。生下来你就是穷人家的孩子,他就是富人家的少爷,这不能比。前段时间看变形记,发现其实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平等的,当你拥有财富、温饱、享乐,你会失去勤奋、善良以及人性,反之当你失去财富、温饱、享乐,但是你会拥有勤奋、善良以及人性。大山里的孩子,比那些城市中所谓的“人才”更值得。。。
我是吃自家种粮食长大的,但是我明白:出身是上天给的,路是人走的,改装的QQ照样可以跑过宝马。
平静的湖面永远练就不出精悍的水手,在现在我们看来困难的,痛苦的,将来的回忆怎么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开动脑筋,减少阻力,科技才能前行。但是我也欣赏图中大刀阔斧的人!想想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为什么比我们先进,我想就是条条框框比国人少吧,现在的学生能突破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人的少之又少。
这也让我想起刚上小学不久就背过的语文课本:种豆得豆,种瓜得瓜。
其实关于这个话题怎么都可以理解,环境不同,行为也不同。所以要看清形势,没有棱角不是什么时候都好推,有棱角也不是什么时候都不好推,做人也一样,圆滑不一定什么事都能解决,坦率也不一定处处都会碰壁。要想走的更远,就要做到方加圆。
为什么是圆或者方形呢?每个人都是多面体。时间的确会磨掉我们的棱角,其中包括主动的和被动的,但一定要保留下自已的本质。
活着是为了什么,不只是为了自由,还有自已活着的价值。
走到生命的哪一个阶段,都该喜欢那一段时光,完成那一阶段该完成的职责,顺生而行,不沉迷过去,不狂热地期待着未来,生命这样就好。不管正经历着怎样的挣扎与挑战,或许我们都只有一个选择:虽然痛苦,却依然要快乐,并相信未来。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人生的精彩有很多种,功成名就固然是一种精彩,平平淡淡、简简单单何尝不是另一种精彩?
I have a dream --马丁.路德金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坚持下来?上学的时候追过周杰伦,当然现在也很喜欢,主要是欣赏他的才华,和那种独有的个性,也不可少孝顺的态度。现在有时间也经常翻看他以前的经历,或是访谈,来激励现在的自己。以前刚出道的时候,曾经有人说他是怪胎,也有一些艺术家说他这不是唱歌,这是杂耍,虽然饱受争议,但他坚持下来,证明了自己。
我坚持我的音乐,我喜欢我的音乐,谁叫我是周杰伦。
虽然我们不知道下一个某某在哪里,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人一定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辛勤的耕耘着。看看周围的同学、朋友,拿着高薪的工资,享受着美好的生活,自己却苦逼的写着代码,没日没夜对着电脑,意淫在自己的代码世界,脑细胞每天以亿级的挂掉,但是我明白,这就是我以后要走的路,我要一直走下下。
我坚持我的代码,我喜欢我的代码,谁叫我是程序员。
田园里的蟋蟀 2014-03-17 20:46:27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