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览室也可以当语文课堂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我们常说:语文教学不要太急功近利,要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我非常认同这一点,然而我又感到非常困惑:现在的中学生哪有时间来看书?不看书又怎么谈得上欣赏和品读?而不会欣赏和品读又如何真正学好语文?上学期初,我惊喜地发现,课表上多了一门“新鲜”的课——“阅览课”。这可是个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积累文化文学知识的好机会。
  一、课前准备
  对师生双方来说,在宽敞的阅览室上课还是第一次,因此,上课前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充分认识学校开设阅览课的意义。阅读动机和阅读热情是提高阅读效率和保证阅览课顺利进行的基础。应该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以一种积极的阅读心态,而不是为摆脱在教室上课的“偷闲”心理来阅读。当代中学生热衷于流行音乐和网络游戏,往往比较浮躁,如果有机会让学生读到一些触及心灵的优美文学作品而获得真切的感悟,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将是非常有利的。
  教师绝不可借此“放羊”,而应把阅览课当作一堂新形式的课来认真准备。我非常认同: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而得益于课外。通过阅览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归纳总结能力,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透过书本来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了解生活,这正是回到了语文学习的本质。
  其次,具体策划各个环节。
  1. 选择合适的书籍。图书馆每学期都会购进一大批新书,在适合学生看的书籍中,只有一小批适合在每周一节的阅览课上读。本学期,我们选择了《中外名人快读》(四川人民出版社)作为高一年级的阅读文本。之所以选这套书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1)体例。编者把历史上近二百个中外名人分为七大类:政治领袖、哲匠宗师、英雄志士、文学名家、艺术大师、科技精英、经商奇才。这与我国汉代司马迁撰写的《史记》的体例——纪传体相似。通读此书,可以加深对纪传体的认识,并体会人对历史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对每个人物的介绍篇幅约两千字,可以使读者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达到“一册在手,古今名人我知道”的效果,这也比较符合高中学生的阅读心理。(2)内容。走近名人,了解名人,从来就是青少年通往成功的重要途径,特别是每位名人小传下设置的“生活故事”栏目,文字生动,教益颇深。例如,“明王朝缔造者——明太祖朱元璋传”中就有这么四个小故事,我给它们起了四个名字:①敢作敢为的放牛娃;②从牧童到和尚;③和尚从军;④了不起的马皇后。这四个故事由点到面,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盖世英豪、政治领袖的面貌。通过这些名人的日常生活行为,透视其人生发展轨迹,从而引导我们当代人的生活,这对于中学生来说,远比简单的说教有意义。
  2. 布置摘记任务。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构建知识的过程,这一过程要求学生把新的信息和已有的知识网络联系起来,以达到积累的效果。在学生看书之前我向他们提出了要求——做摘记,摘记包括四项内容:(1)记下这节课你阅读过的人物名字(包括朝代和国籍);(2)用一百字左右记录下他的成就和业绩(如有黑体字的概述,可直接抄录);(3)记下一两句你最欣赏的传世名言(既可作为人生向导,又可为议论文写作积累引证材料);(4)在读完每个名人的传记后,请写下几句心得。鉴于每个学生的阅读速度不同,摘记求质不求量,但要在课后定时检查。
  3. 安排阅读时间。上学期,我任教的两个班的阅读课安排在周三的上午第四节和下午第一节,没想到无心的安排也有其合理性。一上午的三节课难免引起紧张和疲惫,当学生们身心放松地走进阅览室的时候,其阅读期待最强,阅读热情也最浓。而下午第一节课的安排主要考虑到有一个午自休,两段时间相连,学生的阅读时间可长一些,而且以一本好书为下午学习的开局倒不失为一良策。我认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更好地意识到教学的复杂性,需要对教学的内外环境进行评估和把握。
  二、过程调整
  (一)形式互补
  如何让学生在一学期大约十五节课的周期中,保持持久的阅读热情,安心静心地坐在那里看书,确实需要动一番脑筋。我曾尝试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自阅式,三百多页的书不要求从头至尾地读,而是鼓励学生随意翻阅,翻到感兴趣的地方,就注目细读。这是一种自我开发式的阅读,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第二种是互荐式,把前阶段读到的精彩内容推荐给伙伴,诱发伙伴产生也去读一读的念头,引起共同的兴趣。这是一种合作式的阅读。第三种是分类式,一开始就把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分成一组,研读一类名家的传记,如让钟爱文学的去读文学家们的传记,让喜欢探讨哲学的去读哲匠宗师们的传记,让喜好艺术的去读艺术大师们的传记,这是一种带有一定研究性的阅读。这几种方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关键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本里去,进而获得一种阅读快感,随后再以这种快感进行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从而营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教师的职责便是在这一过程中仔细观察及时调整,努力组织好整个班级的阅读。
  (二)心得交流
  我要求学生在读完一篇名人传记后写下自己的心得,三言两语或长篇大论均可,主要不在于记下“他是谁”或“他的贡献有哪些”,而在于记下“历史上的他在我的心目中是怎样的人”。一些学生抓住文中感人至深的名言,联系自我的学习及时代思潮发表感想。一些学生更有批判精神,比如,有学生就书中有关拿破仑的评价提出异议,称赞拿破仑具有牛犊顶橡树的精神;另一学生指出在“以身殉国的诗人——屈原”一章中,编者选用日本话剧的剧照不妥,屈原是爱国诗人,我国历代许多画家作过他的画像,从这些画作中选择会更好些。但也有不少人云亦云的现象,缺少深层次的体验和心领神会的倾吐,这时我便特别注重启发和引导。
  (三)内外迁移
  在营造“我思故我读”的阅读氛围的同时,还可创造一些条件,开拓阅读视野。在读完《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传》后,我让学生吟咏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体会诗词中所抒发的以救国救民为己任的理想抱负和豪情壮志。然后请学生观赏纪录片《诗人毛泽东》,再次走进毛泽东传奇般的人生,知晓诗词背后的动人故事,理解史传中“他对中国革命的不可争论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这句话的真正含义。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整合日益普遍,课内外知识的迁移也越来越方便。教师应努力让学生在这场学习的革命中成为主人,学得有趣,学得有效率。
  三、课后作业
  一学期的阅览课已结束,《中外名人快读》的阅读也将告一段落,于是我布置了一个作业:在读过的名人传记中选择一位,运用想象的笔法,创设一个虚拟的时空,走近名人,并与之交流,写一篇《与××对话》的文章。布置这个作业有以下两个想法。(1)针对当今中学生的知识现状,让每个人选择一个角度写写自己所理解的名人,还是可行的。但如果想通过阅读一个名人近两千字的传记,引发他们做一些学术性的研究,然后撰写一篇论文,有些不切实际。因为这需要大量的文化史、思想史方面的背景知识,虽然从图书馆和网络上可以查找到相关资料,但只适合少数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不宜于全班学生参与。(2)激发他们的兴趣。我至今仍不能忘记,当我说完这个作业后,我看到学生们眼中迸发的热情和期待。的确,这不同于一般的读后感,十六七岁的少年渴望理解和尊重。在文字空间中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与大人物平等地站在一起,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以较自然的方式发表自己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与见解,这是很好的激发其好奇心、发挥其创造力的做法。
  附:学生习作一篇
  一个金黄的世界
  ——与凡·高对话
  长长的画廊里,空荡荡的,我凝视着眼前的《向日葵》,似乎有一个旋涡将我吸了进去,越来越深,而光线却越来越明亮。一晃眼,我已置身于一个金黄的世界。我被围困在向日葵花丛中。那么长,那么高,仿佛盖过我的头,我用手轻轻拨开它们,向前走去。在花圃的深处,我见到一个没有左耳,面容憔悴的男人,我无法相信,却也不得不承认,他就是凡·高,疯狂的凡·高。
  我有一些畏惧,远远地问:“您是画向日葵吗?”
  他表现得很冷漠,甚至没有将视线从画板上移开:“没错,这就是向日葵。”
  “为什么您画向日葵呢?”
  “你没看见吗?这金黄色,那么明亮,正是我无法得到的。”
  我渐渐走近他:“可见您毕竟是向往光明和希望的,不是吗?为什么不试着改变自己的性格,让自己活得很快乐呢?”
  他不屑地说:“你也一定认为我是疯子吧?我的所作所为你们不会明白,这是我生活的艺术,人生的艺术。”
  我实在无法想象一个一时不悦就割下自己耳朵的人居然将自己的行为称为艺术。真是太不可理喻了:“难道艺术家就可以失去理智吗?这样只会让你离阴暗越来越近。”
  他瞥了我一眼,似乎想将我这个满是疑问又毫不客气的小姑娘看清楚:“人生是一趟巡礼旅程,人的一生有许多苦难,我们在这人生的大海里借神的使者,爱的天使获得慰藉,但可别忘了,神透过人生那些平凡的事物,让你了解更深的事物,你能明白吗?”
  我摇摇头……
  “就如我的生活,虽然充满磨难,在许多人眼里甚至很荒唐,但我所获得的呢?别人是看不到的。”
  我想我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了,在别人心目中他和疯子没有区别,可在他自己的世界里,或许别人才是疯子。
  他低下头,画笔不断将新的色彩抹上画板,此刻他一点也不疯狂,他如此专注,如此宁静,我感到一阵眩晕,我又站在这条长长的画廊,依然空无一人……
  评语:热烈奔放的向日葵和凡·高阴暗冷漠的性格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小作者并未迷失其中,而是发出了对艺术人生之意义的质问。看得出读了凡·高的传记后,感触很大,思考很有深度。
  四、实践反思
  应该说本学期的阅览课教学研究还是有所收获的,它让我认识到只要认真地对阅览者、阅览书目、阅览行为进行研究,做到课前积极准备、课中善于发现、课后及时反馈,就会收到一定的成效。当然,收获之外,也有问题存在。(1)高一的学生在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上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不但注意力集中,而且能够随时调整,时而十目一行地精读,时而一目十行地泛读,而有个别的学生却仍然只会用手一行一行地指读,不会阅读。这种个体差异其实很正常,但作为教师应该更好地进行分层指导。(2)有学生提出,平时基本没时间进阅览室翻阅报纸杂志,能否在阅览课上留出部分时间来自由阅读。这种要求很合理,以后应通过这样的泛读使学生从大量的信息中快速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这为阅览课教学研究提供了另一个视角。(3)有的学生在阅览课上根本坐不住,如何使这些学生对阅读发生兴趣是个更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小学教材教学京16~18G311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严庄20072007
严庄,上海市第十中学,上海 200000
作者:中小学教材教学京16~18G311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严庄20072007

网载 2013-09-10 22:01:07

[新一篇] 閱兵 史話

[舊一篇] 陳獨秀與東西文化論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