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特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的嬗变及其效应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由经济、政治、文化互动而催生的社会转型进程中。这场由改革开放所引发的社会巨变,犹如时代春潮涌动,在人们的心灵、意识深处唤起如涛的回声,观念变革成为一个时代的共有话语。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试验区”、“窗口”,在社会转型中率先跨出一步,特区人的心理、观念尤其是意识形态观念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并对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产生巨大的效应。
   (一)经济特区社会转型与意识形态观念的嬗变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对现时代有这样一段描述:“我们生活在一个关键的时代,处于新旧交替的两个时代的中间。虽然夹在这两个时代之间的时代是摇摆不定的。但是,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发酵的时代,里面充满了各种机会”。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这两个时代的交接处——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进程中。这种转型,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以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基本保证,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由传统的、落后的、封闭的、贫穷的社会向现代的、民主的、开放的、富裕的、文明的社会跃迁的进程。
  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走在“转型”的前列,经济的发展、体制的转轨、利益的分化、结构的重组、财富的增长、实践、交往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文化观念的更新…,显然,经济特区正在经历一场伟大的、全面的、深刻的整体性社会变迁。
  社会转型必然伴随、内蕴着思想观念的更新与转型,固有的思想观念必须革新调整才能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的需要,但思想观念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深深地根植于一个社会的、国家的、地域的、民族的甚至是村落的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历史流传中。一种文化观念一旦形成,便会以某种传统、习俗、情感、信念等文化心态和以某种宗教的、哲学的、政治的、伦理的、审美的理性化意识模式存在于特定时代的主体——人们的心灵深处,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无意识和思维定势。因而,转型时期思想观念的革故鼎新比经济、政治的变革显得更为迟缓和滞重。但在另一方面,思想观念作为社会存在的反映,往往又能够透过时代历史表面的喧嚣把握社会变革发展的内在本质和规律,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因而又具有超越社会存在的品格。因此,它既可能成为社会变革、转型的障碍性因素,也可能是社会改革进步的创造性灵魂和精神先导,历史上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思潮和文化观念的更新,往往是社会转型的催化剂。经济特区,在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中,不仅以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起世人瞩目,而且以思想观念的急遽嬗变引起人们深刻的关注。初到深圳的人不仅会为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高楼大厦眩目,而且会被建筑工地上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大字标语震撼,在心灵深处回荡着新时代的跫音。
  特区社会观念的变化是全面、丰富、多层次的,但意识形态观念的变化是观念变革的主导和核心,它体现了特区社会观念变革的主旋律和基本走向,也是引起人们争议最多的一个内容。
  特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的变化,较为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历程中诱生出特区人普遍的商品经济观念和市场意识,视市场、商品、金钱、竞争、致富为资本主义“洪水猛兽”的极“左”意识形态以及视逐利为“小人”行为的传统封建意识被人们所抛弃。这种以“以经济主义”、“物质主义”为特征的意识形态观念,在理论意识的层次上,表现为特区人对“生产力标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走向的理解、拥护和认同,在具体的观念层次上,表现为重实利、轻虚文、重实惠、轻理想的功利主义意识。
  2.中国社会在转型时期,政治与经济直接相关,经济变革首先必须借助于政治上的决策和保障。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社会转型的“先行者”对政治尤为敏感。
  在特区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政治最集中地反映了经济变革的要求,最直接为经济操作所用。对于政治问题、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特区人更多的是把它放在经济发展、物质利益的实现的座标中加以理解和评判的。
  由于这种强烈的政治经济实用的倾向,使特区人对政治既持着相当的敏感性又存在着政治意识淡化的两极变通。特区是政治最热最敏感的地方,一举一动牵动全局,体现着改革方向。特区改革中的经济问题首先就是政治问题,不从政治意识形态上对特区的改革开放、市场化方向予以肯定,特区的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行为就没有合法化的依据。特区除了其地域优势外,经济改革先行的优势首先是政治的优势、政策的优势。这就决定了特区人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特殊的敏感性,善于运用特殊的政策、政治优势来为经济服务,促进经济的改革与发展。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是对特区改革开放在政治上的支持和定性,特区人相当敏锐地把握、运用这种政治上的机遇和优势,掀起新一轮的思想解放和经济改革的旋风。但在另一个方面,由于对政治的经济实用的理解和运用,特区人对空泛的政治口号保持着相当的冷漠。
  在特区人的政治观念中,有强烈的“恐左”意识和“反左”意识。思想解放与“左”的思潮的冲突构成转型时期政治观念冲突的主线。“左”的思潮主要表现在以改革开放要问姓“资”姓“社”为名来否定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说,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的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明确地回答了那些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特区人从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和好处中深深体会到,如果不突破“左”的思潮、教条主义设定的禁区和框框,改革开放就迈不开步子,就没有特区今天经济的繁荣、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的富庶。因此,特区人在政治观念上对“左”的观念、传统的教条主义极为反感,更加注重于从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运用邓小平同志“三个有利于”标准来理解社会主义,来为自己的改革开放实践定性定位。在特区的政治意识中,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得到普遍、一致的认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而经济特区正是这种思想体系的“试验田”、“检验所”。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是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的思想,关于判断姓“资”姓“社”的“三个有利”标准,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关于改革开放胆子再大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思想,既是经济特区改革开放、市场化转轨的思想先导、政治旗帜,又是对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政治权威性说明和合法性定位。因此,它必然伴随着特区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凝结生成为特区人最基本、最核心的主导性政治意识形态观念。
  3.转型期特区人的法治观念亦存在一种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状况。
  一方面,特区经济关系市场化、开放化、自由化,呼唤着契约化、法制化,特区人的法治观念顺应而生。但在另一方面,特区在走上市场化和开放化的同时,滞后的体制性因素和传统观念的作@①,又使人们希望利用某种特殊的行政干预和政策优势来超越正常的法律约束,从而能绕过“红灯”获得某种超市场的权力性、政策性的“超额利润”。如,“看见红灯绕着走”、“用足用活政策”等等这些作为特区经验在另一方面却蕴含着某种从传统到现代之间的法治盲区,反映了某种追求权力性、政策性资源,急功近利的投机实用意识,而这种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建立现代化的、契约化的、法治化的经济秩序是相悖的。
  4.特区市场经济的发展冲击了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传统伦理意识和以集体主义为本位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使道德体系出现某种“失范”、“滑坡”。但在另一方面,又培育了特区人追求公正、平等、自主、自立、勤奋、进取、宽容等现代道德观念,开启了塑造一个健全进取的现代人格的新的伦理价值取向。
  市场经济激发了长期以来被传统的伦理意识形态所压抑的个人欲望,而这种欲望又没有新的权威性的伦理体系加以“套牢”,一下子显出道德的贬值和信仰的空缺。一方面,社会发展的自由度、自主度、开放度日趋提高,对道德主体的自律性、对道德主体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社会生活和实践日益复杂化、快节奏化,围绕着市场经济行为功利价值取向,人们无暇从快节奏的“经济人”行为中解脱出来去“三省吾身”,进行自觉的道德修养,充当“道德人”的角色。导致人们对培育自身道德义务、道德良心、道德修养的轻视和忽视,造成个体自觉扬善抑恶力量的软弱。由于商品交换的原则日益深入社会主义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伦理行为带上很浓的商品交换色彩,从而导致传统道德意识的沉沦,道德虚无主义的泛起,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被推向极端,变成急功近利的投机心态。社会正义感、责任感、义务感淡化,美丑、善恶、荣辱、是非观错位,坑蒙拐骗、假冒伪劣、黄赌毒等沉渣泛起,成为一些人资本“原始积累”最便捷的行当。人们的道德心理麻木,迷失于追求实惠、金钱的市场喧嚣中。以往的道德典型不再具有榜样的感召意义,投机钻营者被视为“能人”,在“良心一斤多少钱”的诘难声中,传统的道德意识形态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以致于一些人惊呼有着几千年道德文明的民族面临着道德的全面“滑坡”,疾呼重建以传统伦理精神为核心的“人文精神”。
  但在另一方面,“道德完善作为人类解放的一个内在方面,只能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关系的状况促成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363页)。随着特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使人从封建的依附性伦理关系中解放出来,催生了人们追求个性的独立、自主、进取以及平等、公正等现代道德观念和品格。从这个意义上说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特区社会道德进步奠定了基础。从具体内容看,道德观念和道德素质的进步表现在:(1)劳动、创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开拓、进取精神奋发;(2)自主、自立、自强自律的道德主体意识觉醒,独立人格开始形成,权利和责任意识不断增强;(3)市场经济强化了公平、平等、自由、互利互惠、合作协调观念,一方面使个人作用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强有力的经济纽带增强人们之间的互助合作精神;(4)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契约经济,随着特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规范化,不断强化了特区人的诚实、守信、责任和服务等道德意识;(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蕴着一种新的道德原则:即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行为应以有利于增进集体利益为前提,把个人追求的目标和社会发展的目标统一起来,为特区社会确定一种个人与集体与社会相统一的新道德提供了契合生长的基点。
  从经济特区道德观念演变的过程和趋势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特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的基础上将逐渐确立一种新的道德观念形态来填补“失范”的状态,这种新的道德观念将以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为核心,融合了传统伦理的精华和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精神,以调节个人、集体、社会(国家)利益相互统一为目标的道德思想和伦理体系。比如,将儒家文化中的强调以群体和谐为本位的伦理意识运用于企业经营而形成的企业文化在特区正方兴未艾,厦门特区把“开明、守信、开拓、竞争、奉献”、深圳将“开拓、创新、献身”作为特区精神,其所蕴含的现代道德意识正逐渐地被特区人所认同而成为行为的动力和准则。这种新的道德观念在重塑社会伦理价值,弥补社会差异、不平衡所造成的心理失衡,为社会发展的调控、规范、导引以及塑造现代的“道德人”等方面将充当重要的职能。
  5.文化审美情趣媚俗与高雅两极相争,封建复古主义意识、港台低俗的消遣性文化情调、西方注重表现个性的“牛仔裤”式的文化意识与追求崇高的社会主义文化审美意识等的多元性存在构成特区复杂多样的文化景观,凸显出蕴涵于其中的意识形态观念的冲突。
  特区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为文化的大众化、商品化、市场化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一个以文化工业生产、复制的市场化为特征、以市民为对象、以现代传媒为手段的大众文化正运用而生,构成特区文化审美的基本氛围,它不断地塑造着市民大众的文化审美意识和情趣。
  由于大众文化注重现实的娱乐和消遣,其主流是感性的经验心态和过分世俗化的生活追求。这种务实的文化精神,从一定意义上是对过去的那种守旧的文化心态和对未来空泛承诺的文化理想的冲击和否定,客观上使文化更贴近于市民大众社会生活和市场经济,使文化创造、解释和享受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使大众获得文化平等意识。同时,多元文化的并存,使特区人在文化审美意识上具有多样、宽容、开放特点,文化的感性化、个性化使特区人在享受文化之余亦获得审美意识的主体性自觉。这正是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所在。
  但是,文化工业化、市场化中所创造、复制的大众文化在适应市场经济过程中,所产生的功利主义、享乐主义、感性化追求造成了在审美意识上对时代主旋律的疏远和偏离,而流于低俗。大众文化凸现出一种文化的流行化、快餐化、批量化、模仿化、娱乐化、平面化、包装化的特色,缺乏深沉的文化底蕴、高雅的审美情趣而趋于媚俗。高雅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屈从于世俗,世俗又降格为媚俗。港台的“酒巴”文化和歌星被传媒塑成特区文化的“流行色”和空前高大的偶像。由于缺乏体现时代主旋律和人生理想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有力导引,出现了比阔、斗富的畸形的文化消费现象,封建迷信、巫术、算命堪舆星相文化、“帝”、“皇”、“霸”等皇权意识、崇洋、媚洋、假洋的殖民文化和黄色文化吞噬着大众心理的空间。
  在这样一种工业化、市场化、大众化的文化审美氛围中,呼唤着理性化、高雅、健康、科学、体现时代发展主旋律的社会主义文化审美意识的导引,使大众文化走上健康的轨道,实现文化审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调适和谐共存发展。
  6.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市场经济为个人能力的发展和人性的需求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可能性空间,使特区人逐渐确立起自主、自立、自强的主体性意识和追求实在人生、自由人生、创造人生和富裕人生的价值取向。但在另一方面也出现了将市场原则推及人生价值上,导致物欲的膨胀,轻贱精神价值和集体价值,向物质金钱和个人主义倾斜,失落了崇高的人生理想,使人生蒙上一层缺乏深度和力度的阴影。理想主义式微、英雄主义没落、伦理价值迷失、意义世界消解,沉沦于物质的感性占有与体验,在找到物质、金钱栖息所后,丢失了精神家园。
  特区人在价值观方面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政治、伦理的价值本位向物质经济价值本位的偏移。传统的中国社会是政治、伦理主导型的社会,政治和伦理价值化,造成政治型、伦理型的人格特征。进入80年代后,传统的政治、伦理的人生价值取向开始向经济价值取向转化,由注重精神价值向注重物质价值、追求实用、实惠、实利的偏转。市场经济所注重的是人的效用价值,这种效用价值是用金钱、财富等物化尺度来衡量的,由此导致价值评价上的实用化、功利化和价值体验上的感性化、物性化。特区人生活在竞争的现代社会里,对价值的认同需要适应这种竞争机制。因此,他们并不注重于抽象的精神理想,更注重的是人生所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务实而不图虚名,他们奔波于现实的经济快节奏运转中,无暇对人生进行理性的自省和思索,这些固然能培养一种务实、求实的人生态度,但在另一个意义上,亦使人生由于缺乏高层次的精神追求而流于浅陋和平庸。
  由注重人的身份、地位的价值向注重人的能力的价值偏移。由于市场经济所重的是人的效用价值,个人的身份、地位并不为特区人所看重。对个人的价值评价,更主要的是看他在市场经济中创造和占有财富的能力如何,如人的创造才能、经营能力、交际能力以及掌握运用知识能力等等。学习“有用”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能力以便服务和充实人生成为特区青年一个共同的价值观念。
  由集体价值本位向个体价值本位的偏移。传统的国家至上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人生价值观趋于弱化。表现在公与私的关系上,公有观念淡薄,私有观念抬头,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主张“毫不利已,专门利人”被认为是迂腐、“傻冒”,而主张“主观为自己”但并不反对“客观为他人”则被认为比较切实。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现代市场经济的成长与发展和弘扬个人的自主性及其相应的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密切相关。特区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把个体从封建伦理本位和权力本位的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确立了个体的主体地位,促进独立人格的形成,凸现个体存在的价值、意义和对自身利益追求的合理性,把发展自身的独立、自由、自主、丰富性和创造性作为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这对于长期被压抑和束缚而造成个性单一人格萎缩的中国人走向现代化的进程来说,无疑具有开创性的积极意义。
  而且,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还含蕴着一种新的价值判断,即在社会主义制度的规范和意识形态观念的调节下,个人和他人、集体、社会、国家关系的和谐发展。个体在追求和创造财富中有利于增进群体的整体利益,并以维护、不损害、增进群体的利益为前提,而社会整体发展的活力也必须建立在个体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发展之上。把“一部分先富”和走向“共同富裕”、把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协调起来的价值观念,正在特区人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市场经济过程中凝结生成。
   (二)经济特区意识形态观念嬗变的特点及其效应
  纵观经济特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嬗变的状况,可以从中概括出几个特点。
  第一,与特区转型期多元的经济结构相应,存在多种性质意识形态观念复杂交错矛盾并存的特点。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意识形态方面,特区社会都不再是一种纯粹单一的、封闭的、静止的社会,而是一种复杂多元的、开放的、变动着的社会。既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导引规范、宣传教育以及适应现代社会、现代市场经济的改革意识、开放意识、时效观念、竞争观念、创新观念、民主公平、自由、法制等意识形态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也有封建宗法观念、封建迷信的抬头、资产阶级的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蔓延。往往是进步中夹着退步,现代观念和传统意识的交错。
  第二,特区的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给特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人们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新观念、新思维,推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的开放、更新和进步。另一方面,由于转型期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当未健全、完善,在旧辙被打破而新轨尚未立的情况下,容易诱发长期被压抑的物欲膨胀,导致精神观念方面产生种种消极因素和负面影响。
  第三,在特区社会转型过程中,意识形态观念具有突出的过渡性质,与转型时期新旧体制的转换接轨的历史过程相适应,呈现出一种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破与立、转化和接引、易变与过渡的特点。具有特区特色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观念,还正在过渡形成中,特区人只有继续根据特区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自觉地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才能进一步优化特区的文化观念,进而形成深厚而不是表面浅层次的观念优势。
  第四,特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的嬗变从主流、大方向上看,体现了时代精神的、现代的、进步的、社会主义的。我们看到,在特区意识形态观念新旧振荡、冲突交流中,一个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整合力量导引特区文明转型的进程,这就是在特区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进程中,它时时刻刻都受到邓小平同志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牵引。因此在特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方面,尽管有人从不同的角度说它“滑坡”或说它“爬坡”,尽管特区客观上存在着多元的思想文化的交锋,而且确实存在许多负面因素,但其基本的特点、其主旋律是不容置疑的:即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始终是特区社会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思想旗帜和理论指导,它得到特区社会普遍的认同,是特区意识形态观念的主流、主旋律。
  经济特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变化的特点构筑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区精神文化的基本面貌,形成了继特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先行优势地域优势、政策优势之后的另一优势——观念优势。它有力地促进了特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进了特区社会与人的现代化。我们既要在转型的历史座标中来透视、理解、把握、评判社会意识形态观念的嬗变,又必须看到,社会转型如果离开了思想观念等“文化力”的支撑,这种转型、变革也是难以持久的。
  江泽民同志在1994年6月视察厦门特区时指出:“特区已经进入了提高整体素质,增创特区优势的新阶段。增创特区新优势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充分发挥特区在思想观念方面的变革优势。这种优势是在特区改革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对特区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效应。
  首先,特区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必然伴随着社会秩序在一定范围内的紊乱和价值的失落,社会利益结构的分化和调整,导致社会心理失衡。要驾驭复杂的改革进程、抚平社会心理的失衡和焦灼,仍需对社会群体和个体具有感召力、凝聚力的意识形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特区在社会意识形态观念方面积极的变化,在重塑特区社会价值、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入侵、弥合社会差异而造成的心理振荡、调控和导引特区社会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特区意识形态观念变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左”的意识形态否定比较彻底。有人说特区意识形态“淡化”,准确地说,应该是指对“左”的意识形态的冷漠和“淡化”,特区人以其求实精神在实践中对传统意识形态的虚假和空想的东西进行了时代性的否定。这种“淡化”、“否定”有利于特区社会从“左”的羁绊中解放出来,推动了特区改革开放和市场化的步伐。
  复次,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安东尼奥·葛兰西在谈到意识形态的社会作用时,称之为“社会水泥”,指出在保持整个社会集团的统一中,意识形态起了团结、凝聚的“水泥”作用。特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对社会发展巨大的促进效应最集中地体现在邓小平同志的理论中。它是把特区人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的“社会水泥”,对特区社会转型和进步起着强有力的意识形态指导,起着排除干扰、稳定人心、凝聚社会、明确方向、统一行动的作用。
  再次,推动了特区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现代化进程。社会文明进步是包括经济、政治、制度、文化和人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过程。社会进步最终必须体现在人的发展上。特区在社会意识形态观念方面积极的变革,构成特区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又引导推动着特区社会文明进步和特区人不断走向现代化,塑造出具有主体意识、主人翁意识和创造精神的特区人,具有自由、自立、自主、自律精神的特区人,具有改革进取、开放宽容心态的特区人,具有民主参与意识与遵纪守法意识的特区人,具有强烈的时代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社会公众意识的特区人,具有崇尚知识、科学求真精神的特区人,具有在创造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特区人。这样的特区人,正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出下加崇
  
  
  
理论学习月刊福州15-20F14特区与开发区经济林默彪19971997 作者:理论学习月刊福州15-20F14特区与开发区经济林默彪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59:19

[新一篇] 經濟師經濟學的科學性質和研究方法探

[舊一篇] 結構優化:實現教育“兩個轉變”的關鍵之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