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要注重研究科技进步  ——列宁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启示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是近代经济特别是现代经济的推进器,它促进生产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大特征,影响了各国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许多崭新的经济现象,以至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改变了原有不少经济规律的作用,并要求人们尽快认识新的经济规律。邓小平敏锐地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本质现象,为现代经济发展和经济科学的深入研究指出了方向。追溯历史,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经济进入新阶段之初,列宁的经济理论研究就特别注重考察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重大影响,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有益的启迪,以推进经济科学的创新。
      “经济学家要永远向前看,向技术进步这方面看,否则他马上就会落后”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发育时期的市场经济开始变为发达的市场经济。那时作为革命家和经济学家的列宁,就充分肯定了“技术飞跃进步这一不容怀疑的事实”,对当时的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了这样的判断:“自然科学进步神速,正处于各个领域都发生深刻的革命性变革的时期。”(注:《列宁全集》第2 版第43卷第30页。)
  他在投入革命之初,用大量的时间研究新的经济现象,参与经济理论领域的大论战。他发现,当时的经济研究中,有许多人不注重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忽视由此产生的经济变革,或者跳不出老框子,只能用一些陈旧的观念看新问题,或者跳到另一个极端,认为资本主义的本质已经改变了。他在研究土地问题时,发现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前身是民粹派)的经济学家陶醉于歌颂小生产者的优越性,忽视技术进步对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形式的重大影响,把马尔萨斯的“土地肥力递减规律”作为他们的理论基础。列宁有针对性地提出:“经济学家要永远向前看,向技术进步这方面看,否则他马上就会落后。”(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5卷第120页。)又说:“科学和技术每前进一步, 都必不可免地、毫不留情地破坏资本主义社会内的小生产的基础,而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任务是研究这一过程所表现的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一切形式”,证明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是无出路的。(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 17卷第15页。)
  列宁的经济论着昭示,他正是这样做的:研究经济现象的变化首先要研究它的生产力基础,而研究生产力发展又要首先研究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他认定,技术进步是其他一切进步的动因、前进的动因。他还对商业性农业和大机器商品生产中技术进步的巨大变革作了实证性分析。他特别用技术进步和农业集约经营的事实彻底批驳了“土地肥力递减规律”,认为市场经济所选择的不是这一个反科学的“规律”,而是农业的集约化。
  列宁在研究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时,查阅了大量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资料。他首先研究了发达资本主义形成的生产力基础,特别是最新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过程以及科技进步的特点。19世纪60年代以后,先后出现了发电机、内燃机、电动机、新的炼钢法和机器切削加工等新技术。与之相适应,出现了电力业、汽车制造业、石油开采业等许多新兴工业部门。资本家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就得及时地采用这些新技术,增添新设备,从而扩大生产规模,加速了集中。对此,他作了这样的概括:“生产的社会化有了巨大的进展。就连技术发明和技术改进的过程也社会化了。”(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27卷第340页。)同时,他研究了经济的发展已由粗放经营方式向集约经营方式大跨度、大面积的转轨趋势,主要表现在规模经济、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使得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
  在研究过程中,列宁对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公式作了重要补充,突出了技术进步的因素。在讲到马克思的公式时他特别提到:“这个公式没有考虑的正是技术进步。如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 卷中所证明的,技术进步表现于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比值逐渐缩小,而在这个公式中却是把这个比值当作不变的。”(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1卷第64页。)列宁批驳了民粹派对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公式的曲解,把技术进步因素纳入了马克思的公式。为此,他在马克思公式的基础上重新进行推导,并作了文字说明。他得出的结论是: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消费资料生产。(顺便说,由于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那时列宁作出的关于有机构成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提高的论点,现在看也应当重新审视,这也是“科技——第一生产力”经济规律的作用改变了原有经济规律的作用。)
  联系现实,即将来临的知识经济时代(或科技经济时代)呼唤经济学家像列宁那样去关注科技进步,认真研究科技进步所引起的经济生活的重大变化,进而实现经济科学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揭示科技与市场的互动关系:科技进步是市场扩大的基础,市场机制是科技进步的动力
  列宁经济理论的一大贡献在于沟通了科学技术同商品经济的有机联系,把科技进步引入市场理论,揭示了科学进步同商品经济的互动关系。列宁把市场形成和扩大视为社会化的第一个表现,把市场作为专业化分工之间的社会联系的基本形式,同时突出了技术进步对专业化和市场扩展的推动作用。这样,就把技术进步——专业化——社会联系——市场形成和扩大的过程联结成一个运动系列。其中技术进步和社会分工都属于生产力范畴,表现生产力发展同市场的相互关系,特别是技术进步起着重大的作用。
  他把市场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同技术进步直接联系起来,提出:“技术必然引起生产的各部分的专业化、社会化,因而使市场扩大”,“市场量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市场发展的限度决定于社会劳动专业化的限度。而这种专业化,按其实质来说,正像技术的发展那样没有止境”。(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1卷第80、79页。)列宁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论断,就在于紧紧抓住了包括社会分工在内的社会化的整个链条。由于社会分工的扩大,才能使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互为市场;而社会分工是技术进步的结果和新的动因,属于生产力自身的运动和发展,它是无止境的,而且超越社会制度,从而也就决定了市场发展的无止境性。
  过去讲,社会分工是商品—市场经济的基础。但就社会分工而言,它本身又同一定的技术进步直接相连。自人类摆脱以生理特征为基础的自然分工以后,开始形成了不同程度的专业化,即社会分工,这种专业化都以一定的技术水平和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一定程度为基础,就连原始的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即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第二次大分工),都与不同人群拥有不同的技能相联系。随着技术的提高,专业分工逐步加深。进入工业经济社会,科学技术同社会分工的关系更加明显,已成为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列宁对此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把市场的规模大体划分为与技术进步历史相适应的三个阶段,即:(1 )小商品生产——地方小市场。(2)手工工场——地方大市场。(3)大机器工业——巨大的全国市场乃至国际市场。而与市场发展相联系的上述三种工业形式,“首先是以各种不同的技术结构来区分的。小商品生产的特征是完全原始的手工技术,这种技术几乎从古至今都没有变动。手工业者仍是按照传统方法对原料进行加工的农民。工场手工业采用了分工,分工使技术有了根本改革,把农民变为工匠,变为‘局部工人’。但是,手工生产仍旧保存着,在这种基础上生产方式的进步必然是十分缓慢的。分工是自发地形成的,像农民劳动一样是按照传统学来的。只有大机器工业才引起急剧的变化,把手工技术远远抛开,在新的合理的基础上改造生产,有系统地将科学成就应用于生产……在工厂所支配的工业部门中,我们看到彻底的技术改革和机器生产方式的极其迅速的进步。”(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3卷第499页。)
  当代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证实了科技进步同社会分工向深度、广度发展的相互关系,20世纪以微电子技术为主要代表的科学技术使得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宏观到航天技术,微观到生物工程的基本粒子的研究,进而形成了一大批新产业,扩大了市场的容量,也不断调整市场经济的结构。20世纪知识经济的降临,将出现新水平的社会分工,成为新的国际市场的基础。有鉴于此,应当明确一种观点,科技——第一生产力乃是商品——市场经济发生、发育的重要因子,它决定着社会分工的广度和深度。
  按照列宁的论述,社会经济联系也是商品经济存在、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就社会经济联系而言,科学技术不断提供着联系的新手段。特别是当代,从交通到通讯,从商品流通到货币流通,从人流、物流、技术流到经济结算,从单机电脑到因特网,从企业内部的总装配到跨洲际的机件组装,从一个国家的股市到全世界金融市场等等;过去靠单个企业生产的产品,现在需要靠一批企业;过去靠许多企业分别生产的产品,现在形成联体式的制作过程和企业形式(如托拉斯)。所有这些都是由科学技术进步创造的新的联系形式(包括农业产业化)。这一切推动着世界各级市场的逐步融合,促进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世界联系更加紧密。90年代后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表明,现代信息手段加速了全球金融的联系,加快了资本市场交易速度,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往往形成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这种新水平的市场关系带来了正面效应,也必然产生负面效应。这就表明,社会化的程度进一步向深度、广度扩展,现代科学技术乃是它的根基。
  从另一个侧面看,世界上科学技术之所以发展如此神速,同发达市场经济的机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也是列宁的一个重要观点。他说:“技术进步是商品经济引起的;为了取得这种进步,业主必须有闲置的过剩的[对他的消费和生产资料的再生产而言]货币资金。……这些资金完全来自资本。”(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1卷第433页。 )在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推动着科技的加速发展。他在《泰罗制就是用机器奴役人》一文中写道:“资本主义不可能有一分钟原地不动。它必须前进再前进。危机时期特别尖锐化的竞争(同我国的一样),迫使不断发明新手段来降低生产费用,而资本的统治则把所有这些新手段变成进一步压榨工人的工具。”(注:《列宁全集》第2 版第24卷第398页。 )这实际上就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科学技术的压力和动力。同时,他还关注金融资本对技术进步的支持作用。他说:“当然,拥有亿万巨资的大银行企业,也能用从前远不能相比的办法来推动技术的进步。例如,银行设立了各种专门的技术研究会,研究成果当然只能由‘友好的’工业企业来享用。这一类机构有电气铁路问题研究会、中央科学技术研究所等等。”(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27 卷第360页。)
  对于上述论证,我们可以概括为这样的公式:技术进步——专业化——社会化——市场扩大——技术进步。我们可以把它视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一条规律。认识它和掌握它对于揭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奥秘,自觉地掌握市场扩展的法则和完善市场体系,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努力探寻将科学技术纳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的总公式
  对于科学技术同社会主义的关系,列宁作了长时间的研究,他特别关注在新制度下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早在夺取政权之前,他就提出要把银行、科学院、试验站等现成的机构拿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这篇纲领性文献中,列宁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紧紧联在一起。他说:“没有各种学术、技术和实际工作领域的专家的指导,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不可能的,因为社会主义要求广大群众自觉地在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基础上向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迈进。社会主义应该按照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方法——具体些说,用苏维埃的方法——来实现这种迈进。”又说: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苏维埃共和国无论如何都要采用这方面一切有价值的科学技术成果。社会主义能否实现,就取决于我们把苏维埃政权和苏维埃管理组织同资本主义最新的进步的东西结合得好坏。”(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34 卷第160 —161、168、170—171页。)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同先进科学技术结合;二是利用科学技术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这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列宁虽然没有作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的表述,但他总是把提高劳动生产率同科技进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列宁试图把这些思想概括为一个公式:“乐于吸取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34卷第520页。)
  不久,他组织了200多名专家,集体制定了“全俄电气化计划”,在理论上进一步概括出一个公式:“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注:《列宁全集》第2版第40卷第156页。)实质上就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先进的生产力,而先进的生产力又是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
  在这一指导思想的引导下,当时的苏维埃采取了发展科学技术、引进科技成果、利用各种专家的具体措施。列宁晚年大力倡导“文化革命”,其中包括利用和发展科技事业的内容。
  现在看来,列宁的公式中所缺少的恰恰是市场经济机制,直到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才萌生了利用市场机制的想法。我们继承和发展列宁的公式,应当把“科技——第一生产力”经济规律引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完整的公式应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科学技术。三者的关系是:优越的社会制度、灵活的经济运行机制、先进的生产力要素(即第一要素)结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现在看来,三者缺一不可。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教训表明,仅有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没有富有生机的经济运行机制,照样发挥不出应有的比较优势,无法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竞争,所以要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取向。然而,要进一步实现赶超战略目标,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还必须注入先进的生产力要素,带动社会生产力大系统的整体快速前进。打个比方说,有了坚美的车体和优良的机械,还必须有优质的燃油,方可保证高速、安全行驶。这样,三条重要的经济规律就结合为一个体系,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价值规律(及供求规律)、“科技——第一生产力”规律形成了巨大合力,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教兴国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统一。
  把科学技术及“科技——第一生产力”规律作为完善社会主义经济总公式的一个基本要点,完全符合邓小平理论。
  第一,邓小平概括的“社会主义本质”,首要的内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二,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明确指出:“中国要发展,离不开科学。”只有发展“第一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邓小平指出了市场经济与科技进步的联动机制,认为不搞市场经济,没有竞争,没有比较,连科学技术都发展不起来。产品总是落后,也影响到消费,影响到对外贸易和出口。可以说,制度、机制、动力三者互为条件。
      经济学家应当像列宁那样关注和研究当代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巨大影响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在知识经济的新纪元即将到来之际,经济学家更应认真研究科技进步所引起的经济生活变革和由此引起的经济学变革。社会实践是理论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实践有了新的跨越,理论也必须有新的重大突破。在这方面我们应当向列宁学习。
  第一,学习他对科技进步的热情关注,而不能漠不关心,到头来知之甚少,就会落后,赶不上时代的要求。从列宁的论着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热情地关注和研究每一项重大科技成果,作了大量笔记。
  第二,学习他从实际出发,敢于根据新的现实作出新的科学概括的态度和方法。他并没有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书来束缚自己的手脚,没有满足于已有的结论,而是坚持在实践中探索,面对现实,研究历史事实的演进。
  第三,学习他的科学方法,在详细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全面研究科技进步引起的整个经济变化,避免片面性。
  今天,我们面临的科技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加巨大。经济学家应当认真领会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述,进一步深入探索科学技术在经济生活和经济学中引起的重大变革,使经济学在新的时代得以创新。诸如以下若干问题值得深入研究:(1 )“科技——第一生产力”规律为经济规律体系增添的新内容;(2 )它对生产力经济学的突破;(3)它对市场经济理论的推进和深化;(4)它对价值、价格、成本的新认识;(5 )科技资本和人才资本的形成及其运作原理;(6)它对扩大再生产理论的拓展;(7)它对“回报递减”规律的修正;(8)它对产权制度和分配方式的影响;(9)当代世界经济理论的新发展;(10)知识经济阶段基本经济规律的探索;(11)它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上的创新和丰富。
  有的经济学家提出,我们现在的经济学缺少创新。我以为,研究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及规律对经济生活和经济学的巨大推动作用,正是经济学创新的一个突破口,并且由此可以进而探索和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京24~28A1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杨承训19991999作者: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员 作者:马克思主义与现实京24~28A1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研究杨承训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1:59:18

[新一篇] 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中的幾個辯證關系

[舊一篇] 經濟學的歷史使命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