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开放意识与民族精神——兼论“殖民文化”倾向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殖民文化是一个政治性、范畴性、民族性很强的概念,是人类文明进展到资本主义阶段之后发生的一种极为复杂的文化现象,也是东西方话语体系和话题体系相互交错和影响的一种文化运动。因此,在世界文明日益呈现多样性、国家和民族文化之间互相开放和吸收的现代社会历史环境下,对殖民文化问题如何认识,如何界定,如何采取科学的战略和恰当的对策,便成为思想文化战线一项重大的、特殊的、长时期的理论课题和复杂任务。特别是在坚持文化的开放意识和民族精神相一致的问题上,要有精心的思考和精当的战略,不可出现大的偏向。
   一、关于殖民文化的含义和表现
  在社会生活的多元结构中,一种令人忧虑的“殖民文化”倾向正在社会转型的缝隙中滋生起来,且有不断蔓延之势。殖民文化不是单方面的存在与行为,它是一种关系,是强权主义同被压迫民族之间的一种精神支配关系。当代的所谓“殖民文化”,从强权者方面说,是指他们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和政治渗透,利用文化输出的主导权,通过各种文化传媒,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强制性地灌输给第三世界,削弱第三世界的国家主权意识和民族文化精神,进而造成体现强权者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和霸权意识的一种文化体系与形态。因此,殖民文化的背面,是一种强权文化、霸权文化、种族文化。从第三世界来说,“殖民文化”则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受到强权国家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而出现的丧失民族精神和本土特色的文化形态。因此,殖民文化的正面,是瘫塌了民族脊梁的一种疲软文化、畸型文化、混血儿文化,没有任何独立的民族精神力量,而且常常成为强权主义者政治侵略或经济侵略的附庸或工具。
  西方霸权主义的文化殖民主义,在冷战时期,文化侵略多限于官方组织行为,硬性渗透,目标直露,手段强暴,而且同“战争边缘政策”挂钩。进入本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即“后冷战”时期,其文化侵略呈新的态势:一是全球式的文化轰炸,以各种传播媒介和现代方式向全世界倾销其文化产品;二是采用比较软化、温和的手段,似乎彬彬有礼、和颜悦色,以“对话”、“交流”、“援助”、“慈善”的方式,巧妙地灌输给第三世界;三是利用广告进行文化侵略,通过各类诱人的广告,将西方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扩散给第三世界,其中带有深刻的资本逻辑;四是文化侵略和经济掠取结合在一起。(参见刘润为:《殖民文化论》,《求是》1995、5)
  综合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代殖民文化的本质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殖民文化在终极价值上,是强权主义者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军事利益的一种新的体现。资本存在的目的在于自身的无限度增殖,资产阶级的全部生命意义在于不知餍足地乃至不择手段地追逐利润。殖民文化正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在本土之外以掠夺的方式追逐经济利益和资本利润的一种手段一种形式,因此,殖民文化是一种反人道,反文明文化形态。
  2、殖民文化在主体精神上,表现为西方种族中心论和被殖民者民族精神的衰落与瓦解。殖民主义者极力制造并宣扬西方种族优秀论和西方文明中心论,抹煞东方民族的优秀精神和对世界文明的历史贡献,对东方民族极尽丑化和蔑视。他们积极兜售为强权者利益所需要的文化精神,对被殖民者的民族心理、民族潜意识进行渗透、强暴、同化和扭曲,企图造成第三世界民族文化的整体变型。因此,当代殖民文化是一种种族式的反人性的文化形态。
  3、殖民文化在形式运动上,表现为由话语体系的演变逐步深入到话题体系的演变。“话语”是指文化理论工作者从事学理研究所凭借和使用的一整套语言符号系统,包括理论性专业性名词、术语、范畴、命题、表述形式、思维状态、文化观念及理论体系。话语体系的建立与完整,是一种学科、一种学说建立的支柱与标志,也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文化学术趋于成熟的表现。因此,殖民者的文化侵略,首先从推行自己的带有霸权特色的话语体系,破坏被殖民者民族话语体系开始,进而深入到话题体系。这里所说的“话题”,是指那些既具有民族特色而又带有普遍涵盖意义的命题及理论概括,亦即与一个民族自己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相应的,表现民族文化思维和价值系统的重大话题。因此,“话题”是“话语”的核心。一个民族失落自己的话语当然是一种祸患,但更为严重的危险是失去自己的“话题”体系,失去自己的文化思想和科学价值追求。西方霸权主义者正是沿着由“话语”到“话题”的方向来推行其文化侵略的,使被殖民者的母语在削弱,文化在贬值,意识形态逐步发生变形和变质。因此,殖民文化是一种畸形的病变的文化形态。
  当代殖民文化的特征,也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
  第一,它往往不是赤裸裸的文化侵略表白,而是伴着人类文明的相互交融和渗透,民族文化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吸收的过程中进行,潜移默化的特点很突出,因此不易防范。
  第二,它往往不是强硬灌输,而是迎合着某些民族和地区追求新奇、崇洋媚外的心理与价值需求,将经过他们编码的文化体系、文化产品通过科技手段和先进包装,利用国家之间的文化协议、国际交往规则和某些民间渠道输送进来,因此不易控制。
  第三,它往往不采取同被殖民者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直接抗衡和冲突的形式,而是尽量选择沟通和契合的方式,引发第三世界民族文化传统中一些消极落后因素的泛滥,造成一种强大的文化逆流,因此不易阻塞。
  殖民文化是当代西方强权主义者推行霸权主义和全球战略的重要形式,殖民文化对被殖民者来说,又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衰微和病变。因此,反对殖民文化的最根本的道路,就是建设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体系。
   二、关于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建构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独立的重要力量和标志,是一个民族昌盛的重要表现和景象,是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根基。因此,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文化。一个民族的文化,是在本民族长时期的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审美实践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民风民俗、话语体系、文化心理结构的集大成。一个民族可以很贫穷,甚至可以暂时失却自己的国土,但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在建设民族文化的历史进程中,应当注意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优长,但也必须有效地遏制西方文化的消极影响。西方文化中有不少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应予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科学的文化,总是具备一种开放意识和品格,注重于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吸收,以丰富和发展自己。但任何一种文化,都有自己发生和发展的实践过程,没有一种文化可以作为判断另一种文化的尺度,民族文化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只有发展历程长短、历史积淀厚薄的差异。西方文化是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反映,掺杂着许多消极的反科学的丑恶的东西,必须加以鉴别和抵制。西方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价值观念,冲击着我们的民族文化主体和民族精神体系,必将引起民族意识中落后的陈旧的丑陋的现象的泛起,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民族文化精神和文明体系的变质和瓦解。前面提到的西方的拜金主义和东方的拜神主义发生的合流,是我国当前诸多社会问题爆发的重要根源。被人们称为当今社会八大公害的暴(暴力活动)、拐(拐卖妇女儿童)、嫖(卖淫嫖娼)、赌(赌博)、假(假昌伪劣产品)、黄(黄色书刊)、迷(封建迷信)、毒(贩毒吸毒)越来越呈现蔓延和猖獗之势,其思想观念的根源,就在于这种拜物教和拜神教出现合流,造成了一种强大的文化逆流和渗透力量,严重损害着民族文化精神的主体和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使社会道德水准明显滑波。因此,建设民族文化,强建民族精神,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质与人文修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重任务。
  建设民族新文化,应遵循科学的思路、原则和价值观念。
   (一)确立科学的指导原则和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
  建构民族新文化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特别是要坚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基本指导方针,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同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要义,可以表述为:文化是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和历史实践的观念形态的本源观;文化应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旋律的本质观;文化应坚持传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历史观;文化应成为人类文明表征和优秀精神食粮的品格观;文化应服务于人民事业、现实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功利观;文化(艺术)是创造也是生产的价值观;文化事业应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观;文化事业应面向市场经济的效益观。上述要点,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念的科学体系,并由此产生了系统的、辩证的、历史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方法论。这是我们建立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的基本指导方针。
  在民族文化发展和衍变的历史长河中,先进的思想圣哲、文化学者、理论权威们总是试图建立一种独立的文化思想和观念体系,作为民族文化的主体思想或主体精神。这种历史性的尝试,是极其必要的,也极其富有成果,成为民族文化历史长河的主干道,勾画了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建构民族文化主体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四位,即孔夫子、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1、孔夫子。作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其学说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被视为文化正宗,奠定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和精神支柱方面的重要根基和基因,至今仍有深厚的影响。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注意缓和社会矛盾,强调以德治国,以礼兴邦。在伦理思想上,提倡以“仁”为最高道德标准,包含着尊重人的意义。在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上,孔子主张“和”,“君子和而不同”,意谓人与人之间应各自保持不同意见,但又能互相合作,不相冲突。这是一个很深刻的观念。在天道观上,相信天命论,但不多谈天道。在认识论上,主张学而知之,不耻下问,敏而好学,实事求是。在教育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放教,学思结合,首创私人讲学之风,并开美育思想之先河。孔子思想和学说的核心部分(即仁、德、礼、和、教),构成了他身后两千余年华夏民族的文化主体思想,影响之深,延续之久,史无前例。这中间,自有政治、经济、历史的各类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孔子学说本身,具备一种博大的文化内涵,具有一种因时而变、善择他家学说之长的自我调节、自我丰富的意识与品格,同人类的本质、意识、心理、道德、信仰、追求等多有契合与相互激发之处,同欧美资本主义文明、现代社会伦理思想也多有吻合和启发之点,从而使儒学干预历史和现实的功能具有超阶段的力量。在新的世纪之交的历史转变时期,在人类精神文明因物质与科技的发展与膨胀而面临新的混乱和改造之际,中外有识学者仍把人类与东方文明的新曙光寄托在孔氏儒学的再度兴盛上,又一次证明了儒家学说的博大与精深,也展示了中华民族思想道德文化的伟大生命力和历史延伸性。
  2、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的思想和学说,特别是他的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思想,体现了东方传统文化和西方先进思想的融合,成为一个时代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思想,其意义亦甚为深远。在中国社会面临巨大变革的历史关头,孙中山在政治上创立了三民主义思想理论体系,在中国奠定了民主主义的思想基础;在自然观上,把“以太”(最初系由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设想的一种“最纯洁”的元素,十七世纪后被物理学界引用,认为“以太”是传播能量的一种机械媒质,没有质量,刚性极大,绝对静止,无所不在。此概念已被现代科学所放弃)作为世界的根源,强调世界的形成是由以太(粒子)到地球,由生元(细胞)到生命,由生物到人类的过程;在认识论上,主张“知难行易”,知识应随着事物的增加而不断更新;在历史观上,认为求生存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在道德伦理观上,主张“天下为公”,并注重融汇中西,对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体系中的仁、智、勇、忠、孝等范畴做出了富有时代精神的解释,对西方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博爱等进行了相应的申发和吸纳。孙中山对建构中华民族崭新的文化精神的重大贡献,就在于它高扬文化变革的大旗,完成了从民族传统文化向民族现代文化变革的历史过渡或历史中介的任务,因此我们也可以称孙中山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的文化观念和文化精神,代表了近代民族危亡中志士仁人御侮图强、纳新求变的历史觉醒,表达了中华民族探求真理、奋发作为的生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作为一种民族发展振兴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总是与每一历史时期或阶段民族的历史任务紧密相联的。孙中山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批判与引伸,对外来精神文化的辨识或选取,其价值标准的核心就是是否有利于民族解放的历史任务的完成。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孙中山成为中华民族近代先进文化精神的杰出代表。
  3、毛泽东。1993年,陕西师大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论说毛泽东丛书”,共七本小册子,其中有吕明军的《冲突与融合——毛泽东的文化观》。该书从早期文化观、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文化观、晚年文化观、文化性格等五个方面,论评了毛泽东关于文化的本质、功能、发展阶段,关于文化冲突、交融、发展,关于文化发展规律、新文化建构、文化方针政策,关于文化与革命、文化与人民、文化与生活的关系等的基本理论、观念及思想体系。毛泽东的文化观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纷繁复杂,变异鲜明,要做出精当的论评殊非易事。该书作者力求站在当今时代的峰巅来论说毛泽东的文化观,并同其他六本小册子分别论说的人民观、民主观、实践观、国情观、社会主义观、伦理观等,构成毛泽东大文化观的体系,从翔实的史料中引申出自己的命题和论辩,显然是很有意义的。这本小册子侧重于对毛泽东的文化观进行分析和阐释,而对这种文化观所包含的民族文化精神却着笔不多或思索不深,但透过这本小册子的史料轮廓,我们可以领悟到毛泽东文化思想所揭示所包蕴的民族文化精神,主要是:第一,在探求真理和民族解放道路的历史进程中,实行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包括民族传统文化的实际)相结合,建立实事求是的民族精神;第二,在艰苦的革命斗争进程中,坚持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建立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愚公式的民族精神;第三,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面对国际上敌对势力的封锁和压力,建立自主自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毛泽东是中国现代民族文化精神的伟大创始人,其文化思想和民族尊严意识将放射着持久的光芒。
  4、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创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及思想体系,较为完整地阐述了中国当代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时代特点、逻辑体系、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世界性的意义。邓小平关于中国当代民族精神的建设,其要义可概括为四个“统一”: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统一,实事求是同解放思想、敢于改革和创新相统一,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同经济、科技、文化对外开放相统一,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相统一。四个“统一”构成了中国当代民族精神的逻辑内容,其中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相统一,是当代中国民族精神的本质特征。因为从社会主义精神涵义来看,总是具有丰富而广泛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内容和形式;而从爱国主义的精神涵义来说,又总是以社会主义为其前提和核心的。(参见奚法人:《试论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载《文汇报》1995.12.30)邓小平所确立的中国当代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思想,具有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伟大凝聚力量,具有推进全民族成员积极奋进的伟大激励力量,具有价值取向和价值整合的鲜明功能。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中国当代民族文化精神的建立,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精华不断继承的过程,是对民族领袖和文化先行者的思想文化理论不断普及和深化的过程,是对各国科学文化的现代化成果不断吸取的过程,是对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成果与经验不断积累与总结的过程,也是民族化和现代化高度融合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的理论与文化思想,对中国当代民族精神的建构和丰富、对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文化建设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
   (二)建立民族文化艺术的价值体系。
  文化艺术的价值,简言之,是指文化艺术作为一种普遍而又特殊的形态存在,对人类社会实践和社会文明所发挥的作用与效益,对文艺审美主体需要的满足程度及文明导向方面的综合功能与效应。
  民族文化艺术的价值,需要建立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价值体系。有了这个体系,民族文化和文化精神才能真正建立和挺立起来,才有承受吸取外来优秀文化成果、经受外来文化冲击的巨大能量和力量,才有走向世界文化之林的基础与可能。因为文艺的各种价值功能,对外部具有强大的伸展与建构新兴边缘学科的机能,其内部本身也处于互相依存、互相协调、互相冲撞、互相激发的状态。因此,必须科学地把握这种价值体系及其内部结构,科学地加以调控和导引,才能充分展示文艺的审美功能和文明优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文艺的服务职能作用、文化规范作用、文明导向作用和人文素质功能。
  文艺的价值不是单一的,而是呈多重形态,可以归结为六个方面:认识功能、教化功能、审美功能、功利价值、消闲功能、文明载体功能;并对应地形成六对艺术审美范畴,即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利与害、雅与俗、文与野。这样就突破了以往关于艺术审美的三大功能、三对矛盾范畴的认识,在理论上丰富了,在实践上也有利于正确认识和解决文艺的功利性(商品性)问题,俗文艺的地位和改造问题,历史古迹与文物的开掘、展示、保护、宣传以及价值评估问题等,这样,现实艺术创作、艺术生产、艺术鉴赏的许多困惑问题,就容易解释清楚;相应的文化艺术政策(包括文物工作的地位、方针、政策)就会更为完整和科学。
  在文艺价值的多重结构中,各类价值既是互补,又是有序的。在文艺价值结构体系中,审美价值是主旋律,教育(认识)价值和商品价值是其重要的双翼(教育价值为文化支柱,商品价值为生存支柱),消闲娱乐功能是总体价值实现的心理与机制基础,文明载体价值则是历史性的文化品格,各种功能在以独特的方式和力度作用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这一深层范畴上,取得协调和一致。
  艺术所表现的是人类的情感和审美趣味,这种审美情趣取决于民族的心理素质和文化习俗。民族诸要素,特别是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将长期存在,民族差别将长期存在,因此民族特色,将是艺术的永恒品格。进一步说,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民族精神的结合,将是艺术的坚实的根基。因为任何民族都有自己传统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体系,这个体系是长期的文化淀积而形成的,它包容着民族的命运、发展历史、语言、习俗、信仰、文化、群体关系、生产方式、审美趣味、价值追求、地域特色、经济结构及其演变等。这显然是一个民族艺术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
  现代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吸取当代科技、文化、经济的发展成果,吸取其他国家、民族的成功经验,而形成的全民族的信仰、目标、精神和价值追求。这种现代民族精神,既包容了共同的民族心理素质,又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水平与特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民族性、价值性,无疑这又是民族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传统民族文化应演进为现代民族精神;现代民族精神必须继承传统民族文化。传统民族文化是艺术发展的精神支柱;现代民族精神是艺术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民族精神的结合,乃是艺术发展和繁荣的最深厚的、永不枯竭的根基。
  艺术的民族化,应主要体现为:充分反映民族的生活内容;体现民族的情感与审美特征;描绘民族的地域风情、习俗习惯;展示民族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和文化风貌;突出民族语言的风格和习惯;采用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艺术格调。
  艺术民族化的基本特征是多方面的。一是从文化形态来说,民族化艺术始终是传统民族文化同现代民族精神的结合,是一种不断变革、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状态;二是从文化思想来说,民族化艺术重在凝聚和弘扬民族灵魂和全民族的优秀道德传统与价值观念,始终存在着一个体现民族精神的文化链条;三是从文化结构来说,民族艺术从内容到形式到风格,都是一个多重网络,展现着民族创造精神和风格的多样化;四是从文化形式来说,民族化艺术总是以民族语言为其形式灵魂,包含着强烈的民族信仰,如民族语言风格、艺术形式风格、民族信仰象征等(蒙族的马、西藏的鹰、傣族的孔雀、汉族的龙等);五是从文化走向来说,民族化的艺术总是同民族的与现代化相联系着,从艺术的内容到形式,从艺术创作到艺术生产、艺术鉴赏,都受到现代化目标的吸引,带上浓重的时代性特点。
  艺术的民族文化价值,在于它以独特的方式弘扬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和民族自尊心,扩大民族文明载体,推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的民族精神和开放意识具有历史的一致性。这是文化的一种品格,也是文化建设中必须把握住的一条重要原则。在我国当代文化建设中,围绕警惕殖民文化和发展民族文化问题,要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
  1、坚持警惕殖民文化同实行改革开放的一致性。
  2、坚持反对殖民文化同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一致性。关于合资企业、产品商标、商品进出口、营业经销方式与艺术问题等,国家都有明确的政策和法规,切不可把经济活动中的一些涉外现象都看作“殖民文化”。
  3、坚持清除殖民文化同提高国民素质的一致性。殖民文化的最后实现,还在于被殖民者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失衡与失落。因此,对殖民文化的有力抗衡,根基还在于本民族国民素质的综合提高与优化。
  4、坚持抵制殖民文化同积极吸收外来话语成分的一致性。我们要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与尊严,不允许一些不伦不类的语文现象污染祖国和民族的语言文字。但同时,民族的语言文化又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积极吸收外来语汇。汉语词汇按《辞源》和《辞海》统计,大约在20万个左右,而英语词汇至少在60万个左右。因此要提倡学习外语,把外语中优秀的成分吸收到汉语中来。民族语言文字的不断丰富、发展和纯洁,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走向兴旺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者单位:吉林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江文
  
  
  
社会科学战线长春148-154G0文化研究邓也穆19971997 作者:社会科学战线长春148-154G0文化研究邓也穆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57:45

[新一篇] 數字時代的管理革命

[舊一篇] 文化素質教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融合的起點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