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有百行,以德为首。”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德育放在至高无上的重要位置。素质教育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但其核心是德育,所以,学校必须将德育置于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教育工作者,做好德育工作是光荣的使命,更是神圣的职责。然而,毋庸讳言,目前的德育过程中,重知识、重结果、重课内,轻实践、轻过程、轻课外这“三重三轻”坐而论道的现象,仍然屡见不鲜。
弗里德曼认为,“教育者或教师企图不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去掌握知识、培养品德,即将知识、品德‘加到’儿童身上”,则“任何这样的企图只会破坏儿童健康的智力发展和精神发展的基础,破坏培养他们个性品质的基础”。事实也证明,即使学生把德育内容全考好了,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认同了这些理论;把法律条文都背熟了,也不等于他们就形成了法律意识;把德育要求均理解了,同样不等于他们会自觉遵照要求去行动。这样看来,德育的确不是靠单向灌输所能奏效的,我们必须坚决摒弃空洞说教,力戒机械灌输,努力让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感动中进行,实施诗意的德育。
何为诗意的德育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这样一则旧闻:一名学生成绩极差,考试分数从未超过60分。有的任课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朽木不可雕也。数学期中考试时,他根本无法解答题目。因为无聊,也为了发泄,他在试卷上涂上了这样一段文字:“0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0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做一无用的人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0分。”数学老师面对这份没有标点符号、字迹歪歪扭扭且有错别字的“答卷”,非常恼火,怒气冲冲地把他拖进办公室,交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读了这份“答卷”后,先帮助他订正错别字,纠正语法错误,然后又帮他加上标点符号,工工整整地重抄了一遍:“零分,我的好朋友,你在慢慢地向我靠近。零分,你如此多情,难道你也把我当做一个无用的人?不,我不是一个无用的人,我是人,我也有一颗自尊心。再见吧,零分。”班主任把稍作改动的诗递给他,真诚地告诉他:这是诗,一首很好的诗。一番诚挚的交流,热情的鼓励,一下子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填没了师生之间的心理代沟,使得这位气呼呼的学生脸上露出了笑意。老师接着说:“诗贵形象,这首诗真的很形象;诗言志,从这首诗可以看出,你是不甘心与零分为伍的!”后来,这位学生不甘落后,奋发进取,带着优良的成绩顺利地进入了中学。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在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上述的旧闻中,数学老师的教育显然是“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的,结果形成了隔阂、误解、排斥、抵触,甚至是对抗;班主任则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用热情的话语鼓舞学生,激活其奋起直追的内在源动力,成效显着,令人折服。他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让人如沐春风,感受的是光明、温暖、清新、纯洁、希望、美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一行名诗),实在是诗意的德育。至此,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没有诗意的德育是单调的、苍白的、令人生厌的;德育的生命、活力、灵魂是诗意,德育的努力方向是诗意,德育的最高境界也应该是诗意。
一、弘扬对话精神。21世纪的教育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精神的交汇、思想的碰撞和意义的分享。作为教师,应当首先冲破传统束缚,放下“先生”的架子,自觉地成为欣赏者、宽容者、引导者、商讨者、促进者、合作者、分享者,可以去发现或者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赞赏,予以放大,多加表扬,因为“对于教师来说,表扬是最易使用和最自然、有效的形成动机的方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盖杰和伯令纳语);学生偶尔犯下错误,要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爱意,多一份委婉,多一份等待,一句话,要多一份宽容,“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了”(法国教育家卢梭语);尽可能地多一些和学生呆在一起的时间,与他们聊聊天,谈谈心,一起开展活动,一同玩些游戏,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分担他们成长中的烦恼,分享他们成功后的喜悦,等等。惟其如此,教师与学生之间才可能相互吸引、接近、碰撞、吸纳、融合,到达诗意的理想境地,共同享受诗意的生活,共同开创美好的人生。
二、引导自主体验。体验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的心理活动,是教育过程尤其是德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无论德育的过程是“知情意行”,还是“认知情感行为”,都少不了行为实践,离不开在实践中的体验,因此,教育学家鲁洁在《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及《德育新论》中明确提出:“德育过程涉及体验……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受教育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诗意的德育更是离不开学生的自主体验。因为,体验是内心活动,是别人所无法替代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超越……他们就容易变“要我体验”为“我要体验”,达到“教是为了用不着教”的理想境界了。为此,我们一定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体验,让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活动中,不断体会,不断感悟,不断积淀,把基本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转化为内在品质,将德育目标内化成基本素质,二是拓展宽广的体验途径,可以从课内到课外,从学习到生活,从学校到家庭到社会到大自然等各个方面,诱导启发学生“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形成一种品质,养成一个习惯,学会一种本领”。三要营造良好的体验环境,如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自由的氛围。教师要讲究教育艺术,更要建立一种新型的评价体系。因为现代价值是多元化的,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个性化的,同时,他们对同一活动的参悟能力亦存有差异,所以,不宜以同一个标准衡量各具个性的主体。只有在如此良好的体验环境中,学生才容易产生积极的、健康的、热烈的心理体验。
三、注重回归生活。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我们的学生各具情态。生活应该是诗意的生活,德育也应该是诗意的德育。遗憾的是,在平常的德育过程中,不少教师总是热衷于将德育工艺程序化,教育学生就像生产工艺产品一样,按一定程序用同样的方法,如规劝、讲解、评价、奖惩,以同一的标准如规范、要求、守则、条例,去统治、束缚学生,让他们几乎成了同一模子铸造出来的“标准件”。如此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无视学生的情感、个性、要求的所谓德育,自然不能走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所得到的,只能是厌烦、排斥、违反、消极、虚伪。正如《学会生存》里所指出的那样,学生的人格被无情地分割为两个互不干涉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世界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这岂不是德育的悲哀?教育家杜威说过:“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个基本原则”,“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组织保证继续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使人们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造成一种境界,使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德育实践也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德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要真正解决德育实效不容乐观的问题,必须把学校教育看作是学生的生活,让德育存在于新鲜丰富的生活中,回归于学生精彩真实的生活里。比如,教师可以强化人格的表率作用:地上有些纸团,弯一下腰,伸一下手,或者请大家一起动手拾;早晨到校时,有学生“昂首挺胸”、旁若无人地往教室里走,教师可以善意地、真诚地招呼一声:“×××同学,早上好!”这些虽是很细小的举止言行,但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生活,感染着学生的灵魂,自然地促成他们健康人格的形成。
总而言之,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诗意的德育是新时期的每一位德育工作者都应当努力追求的理想境界。我们应该在弘扬对话精神、引导自主体验、注重回归生活等诸多方面悉心研究,大胆探索,使德育如和煦春风,吹开学生的心扉;似绵绵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太原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张建国20032003张建国 江苏如皋市安定小学 作者:教学与管理·小学版太原G39小学各科教与学张建国20032003
网载 2013-09-10 21: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