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基本认识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城市化问题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重大问题,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如何协调合理发展的大问题,也涉及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农村人口适度转化和人类生存空间高质量化的根本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城市人口绝对量较大的国家。伴随着市场经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已经出现并将继续经历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最近一段时间,城市化问题引起了经济学界、地理学界和城市规划学界许多专家学者的兴趣,形成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共同关心的热点。深化城市发展问题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城市化的内涵、概念及其重要性等问题的认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关于我国城市化的比重、速度以及城市化道路等问题,根据对我国国情研究及国际经验,提出如下三个方面不成熟的思考,作为抛砖引玉的初作,供领导和专家们参考。
      一、中国的城市化要考虑自己的国情
  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结构,是长期存在的城乡差异的二元社会结构,改革开放后,此种差异在许多地区有扩大的趋势。为了解决农村人口转化、解决农业现代化问题,解决经济持续增长,减少、避免重复建设,节约耕地,保护环境,持续发展,还应加大推进城市化力度。要“积极开展城镇体系规划,建立全国多层次的城镇布局网络,将未来6~7亿城市化人口合理分布在近1000座城市和近2万个建制镇中,依托这些城镇建立经济增长点,社会文化活动中心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心。”[1]
  城市化(Urbanization)是从西方国家引进的专有名词,在工业化过程中,是人口集聚、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提高的一个现代化标志。在我国也有几种称呼,如城镇化、都市化等等。由于人们对城市化概念的不同理解,因而对城市化也有不同解释。但对城市化基本内涵的理解目前已经比较一致,主要指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农村地区变为城市区域(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并伴随着建筑景观的出现、市政设施完善化,建成区日益扩大的趋势。城市化的表现主要有城镇数量的增多、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的提高以及居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很重要的是城市生活质量的现代化)等。关键问题是,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工业化引起的,城市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过程而来的,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经济动态发展的客体。
  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资料进行计算分析,我国建国后将近50年中,由于工业化的进程,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城市化比重由1949年的10.6%增加到1997年的30%左右,50年内增加20个百分点,每年才增加0.4个百分点,“文革”期间,经济停滞,城市化过程也很缓慢,几乎每年仅有0.1~0.2个百分点,城市发展处于低潮时期。然而改革后每年增加0.65个百分点,有些年份却增加1个百分点(但主要在沿海开放省区),这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高潮时期[2]。
  中国城市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城乡经济共同繁荣、沿海与内地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与世界水准仍有较大差距。近两年来,我国城市化水平仅有30%左右(包括城市中的暂住人口、建制镇中的亦工亦农人口等称之为稳性城市人口),而世界各国的平均水平已达到45%,发达国家达到70~80%;发展中国家也有50~55%。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国土广大(但沙漠、荒漠、高原不适宜人类居住的面积超过40%),经济发展处于上升时期,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也在不断增长。然而我国人口多,农村人口基数大,土地资源中耕地少,各地自然灾害较多。1986~1995年全国耕地平均每年受灾面积5033万hm[2](公顷),中低产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67%。人均经济实力和人均资源总量远不及发达国家。90年代中期我国人均耕地近0.11hm[2]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25hm[2]的44%,全国还有666个县(区)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0.05hm[2]的警戒线[3]。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合理分配,要重视我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保护,不能造成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局面。因此,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应当慎重地考虑我国国情的特征,特别是人多地少的特殊情况。
  我们认为,在相当一个时期内(今后半个世纪内),我国城市化水平应当界定在50~55%为宜,而不应该盲目追求西方国家不同国情的高指标、高比例。这是对中国的农村人口基数大、有限的耕地资源、投资规模及有限的财力、物力以及城市环境容量、人口、交通压力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得出的比较合适的城市化比例。若欲将城市化水平提高到70~75%,就脱离了中国的国情。
      二、城市化比重的提高有一个支撑体系
  中国城市化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战略与战术问题,涉及面广;整个过程也是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工业化过程以及人口就业、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及其生态环境质量等密切相关,确立城市化速度与合适的城市化目标,还要从城市发展的支撑体系来考虑。
  城市化的支撑体系包括哪些条件呢?我们认为,应当考虑城市化所需要的用地、水资源、能源、交通、区域性基础设施投入,以及城市环境容量、质量等问题。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城市用地是任何一个国家城市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数量少,世界上一些国土较大的国家,人均耕地都比中国高得多,如美国人均耕地0.91hm[2],加拿大2.05hm[2],澳大利亚1.52hm[2],俄罗斯1.9hm[2],而中国仅有0.11hm[2]。处于工业化初期和步入城市化快速成长期的中国,各类建设用地需求膨胀。目前666个城市建成区总面积达1.955万km[2],1.7万个建制镇占用土地16.4万km[2]。但中国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本身的改制(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等占其67%),其次为乡镇企业,农村居民点占用了大量耕地。各地的开发区规模过大,交通建设占地、农村居民点改造以及乡镇企业占地不合理、不集约,增加了保护土地、耕地的难度,客观上也影响了城市化进程[4]。鉴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和经济发展需求,城镇要适度发展,城市规模不要盲目扩大,要认真执行科学合理的城镇总体规划(北方小城镇人均用地指标不超过100m[2],南方小城镇规划采用85~95m[2];而目前我国小城镇人均用地实际超过153m[2],有些市、县甚至更多)。今后小城镇(包括建制镇、乡镇和县城)应当集中紧凑地发展,尽量利用一些低平的山坡地、岗地作为建设用地,应当学习日本城镇建设、节约用地的经验,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城镇发展以及城市化过程中,也要考虑水资源的约束条件及支撑能力。我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4亿m[3],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只及世界人均量的1/4,且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每年有60%以上降水集中在夏秋3~4个月内,洪涝和干旱灾害频繁出现。我国城市缺水的重点地区不是处在干旱与半湿润的“三北”地区,而是东南湿润多雨地区的沿海城市和华北平原部分城市。根据水利部1993年预测,我国缺水城市约300个,其中严重缺水的城市114个,沿海地区占48个(主要是淡水资源),“沿海缺水城市中,尤其以渤海地区最多、最严重,共有严重缺水城市25个,占全区一半多。环渤海地区2000年城市总缺水量将达60亿m[3],若不能及时建设较大规模解决城市用水的引水工程,则势必严重制约这些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5]城市用水不仅要考虑足够数量的供水,还有城市用水的质量问题,目前我国许多城市水质下降,影响到人民生活的安定。所以,城市化速度过快、比重过高、水资源条件将对城市的正常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城市发展的支撑体系中还有交通、能源与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制约。现在城市中的交通问题十分严重,这里暂且不作具体的讨论。当前影响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因素中,还有一个环境容量的大问题。我国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10%左右,城镇人口增长速度超过3%,城市不断向区域环境倾泻的废物越来越多,环境的反作用也表现得日益强烈。例如,我国城市中的生活垃圾年产量达一亿多吨,人均年产垃圾440kg,据统计1996年全国城市垃圾、粪便清运量达13755万吨,由于多数填埋场下无防渗透、无密封设施,常使得城市郊区、农村方圆数平方公里的地区环境均受严重影响。1995年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121.6万个,占乡镇工业企业总数的16.9%,废水和固体废物排放量达59.1亿吨和3.8亿吨,分别为县及县以上工业企业排放量的28.7%和22.4%;SO[,2]和烟尘排放量分别为441.1万吨和849.5万吨,对城市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规范小城镇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城市化进一步深入提高的重要条件之一。
      三、我国城市化道路如何走?
  我国城市化道路问题,很多学者历来都认为,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但关键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力如何吸纳、消化?城乡一体化如何考虑,最终是否能将近10亿多的农民70%转移到大中小各类城市中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
  根据今后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和到下世纪中叶国民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适应本世纪内国民经济年增长率保持8~9%,第二产业增长10%以上,第三产业增长11%左右,预计中国的城市化还将持续增长,并有时加快。根据建设部的远景规划:“到2010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全国大陆地区设市城市达1000个左右,建制镇达2~2.5万个,城镇人口年均增长达4~5%,全国大陆地区城镇人口将达到6亿多,城市化水平均45%。”[6]我们认为,城市化比重可能偏大了些,也就是说,今后15年内将有2.7亿人口要进入各类城市与建制镇,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的数目达1600万~1700万人,那时,城镇人口压力、就业安排、城镇有限空间以及城市环境问题就会突出出来。这么多新增的城镇人口往哪里安置?如果都放在大城市里,除原有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34个还得发展外,还要新建至少200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这是不可能的。仍然把他们固定在农村吗?也不行。统计表明,从1991年到1997年,我国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从3.87亿人减至3.47亿人,6年中农村劳力减少4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60万人,按此速度15年后全国富余劳动力约1亿多,为了促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为了既要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维持社会安定,安排好众多城乡人口的就业,维持城乡良好的生态环境,唯一可选择的道路,就是要协调好大中小城市(包括建制镇、乡集镇)的适度发展,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促进现代化的发展;同时将农村剩余劳动力(2010年将近2.7亿人;203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人口高峰的16亿人,如果那时城市化水平达到60%的话,还得安排剩余劳力3.2亿人)合理安排到各大中小城市里,以及建制镇要吸纳60%左右的农村人口,如果不建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的多层次的城镇体系网络,要将几亿人安排在城市中谈何容易。[7][8]
  今后半个世纪内,中国城市化进程应考虑如下几个因素:一是工业化已进入中期阶段,在沿海地区应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走集约经营、内涵挖潜、产业转换、提高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道路,为数众多的富余人员将从企业分离,全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将减缓,产业结构转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这将影响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二是增加城镇人口,扩大用地规模必须投入巨额资金,特别是城市规模扩大了,建成区范围内的各种市政设施、管线工程、交通道路以及房地产业都需要多资金投入;第三,城镇人口增加对土地、水资源、能源和环境质量等方面产生巨大需求。因此,根据上述各种因素与制约条件,我国应当有序、健康、科学合理地实现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比重、速度应当适合中国的国情,使城市现代化持续稳步地实现。
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太原5~7K91中国地理姚士谋/陈振光19991999 作者:中国方域(行政区划与地名)太原5~7K91中国地理姚士谋/陈振光19991999

网载 2013-09-10 21:41:55

[新一篇] 關于中國古文字產生的討論  ——圖畫、記號、符號,古文字的三個來源

[舊一篇] 關于中國文化產業現狀的思考與建議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