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五大派智者的生死哲学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生之欲望和死之忧患,打自开天辟地以来就成为人类最难摆脱的至大困惑。先圣孔子“未知生焉知死”的哲言,启发一代代人认真探究生命价值,深切感悟人生真谛,正确抉择处世道路。在中学语文教材若星汉的优秀篇章里,古代五大派智者的生死哲学有不同程度的渗透,这对正在构建世界观的新一代莘莘学子,不无裨益和启迪。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李耳、庄周无愧为古代大智。他们眼中的生死两相贯通:生为暂来,死为暂住,都不过为自然大化演变的不同形式;短暂人生白驹过隙,从无形而有形、有形而无形,终于完成对某种天然束缚的解脱而还原为死的状态。道家智者既不执着于生,亦不悲观于死,听其生死,一顺自然,成为“生死齐一”的“真人”。《论语》中的荷diào@①丈人隐居田园拒绝出仕,抨击“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孔子,留宿子路“见其二子”,故意让他体味田园生活的恬静之美和天伦之乐。庄周则虚构庖丁解牛的寓言,借以阐明保身尽年的养生之道,规劝世人在“技经肯綮”般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里回避一切矛盾,顺应自然,做到“游刃有余”,啬守精气,好让刀刃始终如新发于硎。至魏晋之际,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都笃好老庄的虚无之学。鲁迅在纪念左联五作家时,就曾提到向秀为他的好友嵇康写了《思旧赋》。
  法家生死观显然带有极其浓重的政治色彩,他们狂热地致力帝王事业,冷酷地对待一切生命,为推行法治勇于赴死。《五蠹》的作者韩非,集了法家的大成。《过秦论》中提到的商鞅,辅佐秦孝公“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横而斗诸侯”,他醉心于“伏尸百万,流血漂橹”的功业,全然不怕自身五马分尸的惨烈,最终以身殉了秦王的国,殉了自己的道。
  墨家智者贫穷时保持廉洁,富贵时常思行义,生活中体现兼爱,坚决反抗“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信陵君窃符救赵》中读到为魏公子无忌献奇计、继而自刎以送魏师的侯嬴,《荆柯刺秦王》里读到悲歌易水、就车西去终已不顾、孤胆锄暴虽身被八创犹倚柱而笑箕踞以骂的荆轲大侠,连同田光、高渐离以及先前读到的专诸、聂政、要离、唐雎,都是些不畏强暴、义不惜身的奇士。司马迁、刘向并未为我们留下荆柯等辈研读墨家经典的记载,大侠们的活动也并未为我们留下任何纪律约束和组织网络的蛛丝马迹,但他们侠骨义胆、可歌可泣的事迹使我们不能不联想起墨家智者一诺千金、赴汤蹈火的豪言壮行。史学大家绘声绘色的生动描述,使我们又莫不恍如身临当时惊心动魄的壮烈场面。无论大智大侠,其所孜孜以求者,一样是高尚的品格和事业。他们活得好生清苦,死得何其慷慨!
  中国古代最大智者恐怕无过于儒家。他们从阴阳对立统一规律,引出互渗互变互通的生死辩证法思想:生命发展过程亦即死亡过程,而死亡的瞬间又意味着其它生命形态的开始。他们坚信深邃而无所不包容的天命,带着伟大的使命感去求索真理,开拓自我生命行程的道德价值,致力于学业,致力于事业,致力于他人,致力于社会,把所有生命力付诸改变现实的操作,期盼创造超乎生死的不朽价值。他们“舍生取义”,他们“杀身成仁”,他们替天行道,他们不懈奋争,无不遵行“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处世准则,活着就努力创造某种永恒之物,或精辟的言论,或崇高的品德,或伟大的功业,济苍生,照汗青,最后为释去重负趋向永恒的安息而欣慰瞑目。孔子周游列国,千方百计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认为‘不仕无义’:应该感恩人君,尽责人君,扶颠扶危,济世安民。孟子教导学生“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大于死者”,千万不要失了自己的本心。历代儒者莫不严遵先师教训,韩愈、柳宗元、黄宗羲、方苞等等概无例外。诸葛亮南征北伐,病死五丈原军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儒将周瑜在群英会上舞剑高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他为开创孙吴的江东帝业心力交瘁,赤壁鏖战之后不久就撇下恩爱相许的小乔撒手西去。范仲淹奉行“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信条,一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不惮层见错出的危恶境界,于九死一生的颠仆中将死置之度外,表现出“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灼热爱国情怀。方孝孺宁愿灭十族也不为朱棣草诏,被鲁迅誉为“台州式的硬气”。明末反阉党的斗争中,左光斗为弹劾魏忠贤受尽炮烙等酷刑,宁死不屈,大义凛然。史可法感叹“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此后他身先士卒,公而忘身,惟恐上负朝廷下愧先师。周文元等五位苏州“匹夫”,虽然“素不闻诗书之训”,也能“激昂大义,蹈死不顾”,更可见儒家生死观渗透民间之广之深。
  释家(即佛教)智者以非理性主义的态度宣传他们的生死观。他们以生为悲,痛感生命时时处处受苦受难,视死如归。主张通过苦修以“无我”达到个体涅pán@②的“有我”,熄灭生死轮回之火而进入佛国天堂。全祖望《梅花岭记》有“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以悟大光明法蝉脱,而不知忠义者圣贤家法,何必问出世入世之面目”的一段议论。鲁迅写《为了忘却的记念》,引用钱彩《说岳全传》中秦桧杀害岳飞后追捕道悦的情节作类比,道悦念着“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坐化了。鲁迅诙谐地说:“我不是高僧,没有涅pán@②的自由,……于是就逃走。”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逐渐受到广大士庶的信奉,佛、道、儒三教同时都可为封建统治者所用,因而在士大夫身上往往能看到它们和谐交融的特点。陶渊明深结佛缘,他的着作《桃花源记》里我们则不但看到道家祖师“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构想,而且看到了儒家经典“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的大同境界。
  千古以来,漫长开阔的历史时空里演出了一幕又一幕活剧。形形色色的生死哲学,引发了人们形形色色的生死实践,层层相因地积淀而为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瑰宝。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分析并适当补充介绍五大派智者人生智慧的内核,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理解,更有利于他们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树立。江泽民主席号召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繁荣中华、创造辉煌乃四有新人义不容辞的大任。学习优秀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珍视之,探究之,以之为修身之通鉴、处世之元龟,正确的生死观必然升华为对神圣祖国执着的爱、炽烈的爱,进而激励青年一代勇于为祖国为人民作无我的奉献和无畏的牺牲。历史长河滚滚滔滔,顽强拼搏,只争朝夕,我们的生命哲学永远是斗争哲学。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艹下加条
    @②原字般下加木
语文月刊广州G31中学语文教与学秦吟20032003秦吟 上海市浦泾中学 作者:语文月刊广州G31中学语文教与学秦吟20032003

网载 2013-09-10 21:57:28

[新一篇] 我國區域經濟政策的回顧與展望

[舊一篇] 我國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現狀及問題探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