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散文诗的整体美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I20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02)4-0064-07
  一、诗文融合——认识散文诗的一把钥匙
  对散文诗的认识,大致有如下一些观点。
  1.诗文相加论。持这种观点的虽未明确指出诗文相加等于散文诗,但认为散文诗“可 分”为诗的内容加上散文的形式。滕固在《散文诗》①(注:《文学旬刊》,1922年, 第27期。)中说:“……散文诗,是‘用散文写的诗’。诗化的散文,诗的内容亘于散 文的行间;……”这种观点后来被总结为“诗的本质”加上“散文的形式”,广泛流传 ,甚至作为散文诗的定义写进辞书。
  需要指出,滕固尽管在文章中写了以上的话,却是在中国主张散文诗文体独立的第一 人。在以上文中他说:“散文诗与普通文及韵文诗的界限,却很难分;我在此地再说一 下,譬如色彩学中,原色青与黄是两色,并成绿色,绿色是独立了。……散文与诗是二 体,并成散文诗,散文诗也独立了;……”前后联系起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矛盾 :既然散文诗只是诗的内容(诗的本质),而常识告诉我们: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 的特殊属性,是事物得以存在的根据,散文诗如果没有自己的特殊属性,怎么可能“独 立”于诗之外呢?充其量只是诗的一个品种、一个分支,而不是文学的一个品种罢了。 再者,将散文也看作是散文诗的一个“原色”,这是恰当的。因为大量的散文诗作品表 明,散文所能进入的内容,散文诗也以自己的特有方式有所吸收了,因而散文诗的“独 立”不能不首先是因为在内容上存有区别于诗和散文的根据。如此,说散文诗有诗的本 质与说散文诗有散文的本质其实是一回事。
  还有,认为散文诗与自由体诗内容无异、本质相同,则意味着两者之间仅仅是形式上 的差别,那么,就必然认可将一首自由体诗用散文形式排列就是散文诗;将一篇散文诗 分行排,则就成为“自由体”了。事实上,一篇真正的散文诗一定有一些是一首自由诗 包含不了的内容,如此作者选用散文诗表达才有它的意义,这正如楼肇明所言:“它采 用散文不分行的外壳,却使先前诗歌表达不了或难以表达的思想内容也得以顺畅的表达 。”②(注:《世界散文诗宝典》,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因此,只有 寻找出散文诗在内容上不同于诗的根据,进而将内容与形式结合起来考察,才可能认识 散文诗。
  2.先诗后文论。有一种意见认为散文诗是先有诗后有文。他们的本意是散文诗失之于 文尚可,失之于诗则不成。这种观点实质上仍是将诗与文分开了。时间上的先后,等于 空间上的相加——诗与文仍处于游离状态,结果真的出现了余光中先生所指责的“非驴 非马”③(注:《剪掉散文的辫子》,《余光中散文选集·第1辑》,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7年版。)
  首先,我们认为对“拼凑”的散文诗的批评是必要的。不可否认有的作品是“拼凑” 了两者(诗和文)的弱点,如余光中在《剪掉散文的辫子》一文所言:“往往,它没有诗 的紧凑和散文的从容,却留下了前者的空洞和后者的松散。”余光中批评的勇气值得尊 重,但他倒澡盆时将孩子与污水一起泼掉了——在本文中他恰恰是不分青红皂白全盘否 定了散文诗文体!作为学贯中西的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对多少既有诗美又有散文美的 散文诗作视而不见,避而不谈,我们只能表示遗憾。
  其次,我们对诗与文比较生硬地结合起来的作品表示宽容。在相当多的散文诗中,作 者先诗后文或先文后诗不那么明显,但是能让读者读出哪些段哪些句是诗的,哪些段哪 些句是文的,我称之为诗与文的“交错”。这些作品尽可称为散文诗。作为一个存在着 无数发展可能的文体,出现种种情况都属正常;能注意到诗与文的结合,尽管结合得不 那么好,我想应该有它存在的理由。
  3.诗与文的一体化融合。本文作者赞成散文诗是诗与文一体化融合的产物,认为同时 具有诗美与散文美这两者之美的才能称为真正的散文诗。我想先用比喻将诗、散文、散 文诗区分、比较一下。散文——自由自在、姿态万千的树;诗——只有主干和主要枝叶 的树;散文诗——人工修剪过的有自由又有限制的树。
  我想略作说明。散文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随意。鲁迅在《怎么写》中说过:“散文的体 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不妨。”随便写,就没有什么“界限”不可逾越; 就是信马由缰,纵横弛骋;就是骑、站、卧、正、侧、倒立(在马上)等等,姿态万千。 诗的主要特点是文字紧缩,形象精练,一以当十。艾青说:诗之紧缩有时“像炸弹用无 比坚硬的外壳包住暴躁的炸药”④(注:《艾青全集·第三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 1年版,第27页。)。散文诗既有诗的紧缩,又有散文的从容、舒展,并使两者浑然一体 ,因此,它有“人工修剪”(即“做”)和自由延伸的双重特征。我在评郭风散文诗《叶 笛》时说:“《叶笛》的旋律是美的。……像淙淙的水流在堤内奔涌,是自由的也是限 制的。”
  既然散文诗有自由又有限制,缺少其中一美都会影响到整体。在此意义上,我想也不 必将只表达瞬间感受的小诗拉入散文诗。像泰戈尔的《飞鸟集》和冰心的《繁星》、《 春水》中的小诗,都是“顿悟”、“瞬间”的感受,固然具有诗美,但还显示不出“自 由美”(即是从容、舒展无拘无束的心灵抒写之美),因此,还说不上融合进了散文美, 不宜看作散文诗。而百字以内的绝句式的散文诗,散文美是不欠缺的,与“小诗”存在 区别。
  二、由局部美的文字我们不能断定是否散文诗
  整体美是相对于局部美而言的。局部美的文字我们不能断定是否散文诗。本文主要讨 论的局部,是那种常见的、限定在“一般”(即篇幅适中,往往一章即成一篇)篇幅中的 局部,是一篇中的一个自然段或一个诗句,从这样的自然段和诗句中,我们能否认识散 文诗?回答是否定的,正如阅读中从一个人物的几句话、几个动作我们不能断定是散文 还是小说文体一样,一段或几句诗意的语言可能来自小说,来自散文,来自剧本,来自 小诗,而未必就是散文诗所独有的。比如:
  ①它生存在燃着的烟卷上,它生存在绘着的百合花的笔杆上,它生存在破旧的粉盒上 ,它生存在颓垣的木莓上,它生存在喝了一半的酒瓶上,在撕碎的往日的诗稿上,在压 干的花片上,……
  ②我想这一盏盏华灯,多像一朵朵盛开的山花,人们多像蝴蝶飞来绕去,扇动着亮亮 的翅膀;我想这一盏盏华灯,多像一穗穗成熟的高梁,人们多像拿着磨了又磨、闪光发 亮的镰刀,正在唱出嚓嚓嚓的亮亮的歌声……
  ③是高尔基的暴风雨前的海吗?是安徒生的绚烂多姿、光怪陆离的海吗?还是他亲自呕 心沥血地翻译过的杰克·伦敦或者海明威所描绘的海呢?也许,那是李姆斯基·柯萨考 夫的《谢赫拉萨达组曲》里的古老的,阿拉伯人的海吧?
  读了以上引文,我们不会否认是散文诗语言,然而都不是出自散文诗作品。①是戴望 舒诗作《我的记忆》一段中的几句,无疑是有散文美的诗句,笔者引用时故意将分行排 列的诗句连成“散文体”了;②是刘成章散文《转九曲》中的几句;③是王蒙小说《海 的梦》中的一段。这些有散文诗味的诗句“独立”出来,为什么不是散文诗?——我曾 经认为有一种100字以内的绝句式散文诗,如李耕的以《爝火之音》为总题的许多作品 ,以上引用的①②③不也在百字以内吗?事实上,字数多少,不是衡量文体归属的一个 基本条件,譬如不能说28个字的韵文都是七绝一样,成为散文诗的基本条件不只要有散 文诗语言,而且还需具备其他一些必备条件,这就是要相对独立地(或说较为完整地)表 达作者一个比较典型的思绪。
  散文诗的整体美体现了散文诗的实质。其实质就是用比较自由的形式、比较细腻地抒 写比较典型的思绪。“比较自由的形式”是说散文诗不像诗那样要求每行字数相等或相 差不多、大体整齐;散文诗句式可长可短,分行分段自由,如李耕的一些散文诗(例见 后),有的一两个字一行,有的几十字一行,任作者自由驱遣。散文诗每段字数、句数 也可由作者自由安排,不过诗人的手段、诗人的精明处是在“自由”中创造出美来。“ 比较细腻地抒写”是指散文诗有着不同于诗也不同于散文的艺术表达方式。我们已知散 文中可以细述细描,有的作家总结小说(“广义”上的散文)就是“说小”,就是往“小 ”处“细”处写。而诗则不能细描、细述。黑格尔在《美学》中早就指出:“诗的任务 并不在于按照显现于感官的形状,去详细描绘纯粹外在的事物。如果诗以此为主要任务 而不使这种描绘反映出外在事物的精神联系和旨趣,它就变得冗长乏味了。诗尤其要避 免在描绘细节上和自然界现实事物比赛详细的程度。”⑤(注:《美学·第三卷》下册 ,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32页。)散文诗“融合”诗和散文两者的特点,形成了独 特的表达方式,我将其归纳为“在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这四种表达方式中存在明显 的‘二律背反’的选择与整合”。拿描写来说,既可选用简笔,也可选用工笔细描一番 。但运用最广泛的还是两者的整合,即工笔、简笔在创作主体作用下的融合。经过选择 尤其在“整合”后,散文诗便有了“较为细腻地抒写”方式。波德莱尔在《巴黎的忧郁 》卷首题词中也说:“总之,这还是《恶之花》,但更自由、细腻、辛辣。”“比较典 型的思绪”指思绪入诗的价值和相对完整性。不是什么思绪都有写入诗的价值。自我欣 赏、自娱自乐的“作品”与拿出去给人看总应有些差别,因此,写入散文诗的思绪也存 在着“选材”是否严的问题:琐屑的没有意义的事敷衍成篇,自然无“严”可言。思绪 的相对完整性指诗作者创作的目的性得以实现。散文诗创作总是根植于作者的意念表达 (我们也见过无病呻吟之作,严格意义上无情思之表达,只有光亮华丽的文字是不能称 散文诗的),而意念的无论是委婉、曲折地表达还是明朗、直接地书写,都会受到因果 律的支配——有的写了感触的起因,有的写了思绪缘何波动,有的端出了结果却将原因 省略,有的只写事物的起因及发展高潮却将结果省略……总之,外界与心灵,心灵的昨 天、今天、明天之间的联系都可能产生散文诗,而只有关于生命、关于社会的爱过、喜 过或是怒过、恨过、哀过的心里颤动的链条被截取下来,才可能发酵成佳酿——好的散 文诗不可能不是抓取典型情绪创造的产物。
  三、散文诗整体美的构成因素
  1.内容与形式契合之美。内容与形式的契合,也许是一切文艺创作的基本要求。古希 腊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了“有机统一说”。到了贺拉斯,则进一步提出并论述了“合式原 则”。所谓“合式”,就是从形式到内容都应当和谐统一、合情合理。如果脱离作品内 容而随意卖弄词藻,“摆得不得其所”,其段落则被他认为“大红补钉”。散文诗的内 容与形式的契合,在于首先要建构充分地表达作者情思的形式。形式与内容的不契合, 或者是形式阻塞着内容的延伸,形式束缚着内容的延伸;或者选定的形式不能充分地表 达作者的情思。我们称前者是内容的锁链,称后者是内容的牢笼。
  陈东东有一篇《海》,写得比较洒脱,一些意象也较新奇。全诗两部分,后一部分是 :
  但海是父性的。它同时又匆忙和繁盛,一切荣耀都归它所有。它比天气更多变化,比 大地有着更多的出产。但海是父性的。它可以容纳所有的名词,甚至太阳,也自它打开 的天灵盖上升(太阳跟海怪一起上升)。但海是父性的。被海的环状闹市区围拢的,是骑 着剃刀鲸争先的巨人的体育场,逆着死亡旋转的海盆。在绝对的中心,光辉的塔楼如一 枚鱼刺,使世界的咽喉充血,几乎点亮了嘶声一片。那光辉的塔楼中一双神圣的手正打 开,放送真理的白腰雨燕。但海是父性的。对于诗歌,它是这样一个名词——不是诗歌 的躯体里包藏着海之心,而是海这颗心脏涌流出诗歌。
  “但海是父性的”,这一判断是警语,是对海本质属性的一种揭示。围绕这一判断, 诗人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暗示了“父性”的形和神:第一层次从与“天气”、“大地”的 比较中,来说明海的丰富;第二层次、第三层次分别从说明和描述的意象中来显示海的 包容、阳刚、雄悍之气象;第四层次则是阐述了“海”对于诗的派生意义——海是诗的 父性,没有海便没有诗。我们读后会认为是一篇抒情散文诗,根据是“海是父性的”。 我们读后印象较深的也是“海是父性的”这一句,因为它是重复出现的。然而,又感到 诗篇不能充分地开拓我们的思维,原因正在于诗篇的“形式”束缚了诗人的情思。那么 ,有没有可能在字里行间读出诗人漫游的无拘无束的情思呢?有的,这就是重创形式。
  事实上,“但海是父性的”在诗中已四次出现,如果我们将这四句分别排成一行,结 果就大不一样,不仅使这一句更加突出,加强了情感容量,也使作者表达的情思在有限 制的句式中获得了广泛拓展的可能:短句后是空白,空白正是作者的不写之写,正是作 者的寄不尽意于言外。而现在作者的排列却是在短句后紧挨着其它文字,作者的情思随 着短句的停止而停止,随着内容的转换而“具体化”。既然作者没有寓“海是父性的” 比文字提供的更丰厚得多的内容(诗的形式正是这样向我们昭示的),那么,我们在欣赏 中只能跟着文字“走”,要突破文字的限制而走向无限的想象,其实是很难的。可见, 诗的形式如果限制了作者的情思,其实也就限制了读者的想象时空。反之,形式与内容 契合,首先表现在形式不束缚情思。形式规定着内容,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形式 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如果我们建构了充分地表达作者情思的形式,那么,形式中也就存有大于情思的可能 。我们已经认同了“形象大于思想”,那么,为什么不能认同形式大于情思?在散文诗 创作中,形式大于情思的也不难寻觅。鲁迅的《这样的战士》,“但他举起了投枪”, 凡5次出现,而每出现一次都单独排列一行,于是我们读出了“这样的一种战士”的果 断、勇敢、坚韧和克敌制胜的信心。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形式的力量!试想,如果不是反 复出现同一句式,只是在结尾出现一次,战士的“形象”肯定要逊色多了。至少,“战 士”的韧性战斗精神无从体现。卢启元在分析这篇作品“采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 时说:“这种写法好处很多,结构上自然划分段落,显得章法整齐严密;内容上以少胜 多,隽永精粹,留给读者想象补充的天地;气韵上节奏明快,干脆利索,给人精神的感 奋;语言上一唱三叹,余音缭绕,给人缕缕不绝的回想。总之,这种‘一言以蔽之’的 写法,带给作品诗的简洁美、含蓄美、音乐美。”⑥(注:徐志超、卢启元:《中外散 文诗名篇大观》,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第177页。)“好处”确实如卢文所言, 但仅仅看作是采用了“重复”的修辞手法是远远不够的。不妨设想:让“但他举起了投 枪”不单独作一行排列,会有这样的效果吗?肯定没有。同是“重复”,因排列不同而 大异其趣!可见,只有从“形式”上来认识,才可能准确地、完全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不仅如此,“形式大于情思”的命题也无法从修辞学角度来讨论,而必须着眼于作品的 构思。
  内容与形式的契合,还在于内容与形式的浑然天成,“形式”有时是随着情思自然“ 流”出来的,有时是作者“做”出来的。“做”也是能够且必须达到与内容和谐的,不 和谐而堕入“玩形式”,散文诗失去真诚,必然“玩弄”了读者失去了读者。
  灵焚的《飘移》、《异乡人》是三题一组的散文诗,彼此独立成篇,又互相发生关联 。组诗不乏探索意义,但在《房子》中,一到四章都用文字表达情思,第五章标题为《 从此》,正文用一个大的正方块代替,除此什么也没有。王光明赏析此篇认为“是不是 无主体的隐喻?它是人现代境遇的象征吧?”“我想是的。”⑦(注:王光明:《中外散 文诗精品赏析》,花城出版社,1991年版,第251页。)我们从上下诗文和此章题名看, 也可认为“物主体”代替了“人主体”,这就是人创造了物,而物又挤压了人,从而使 人附属于物直至丧失存在的意义;也可认为由“夜的故事”经过“触及”、“审视”、 “裂变”后,到达了“无故事”……“人”生活在荒诞的状态中:“揭开自己像揭开生 日蛋糕上的一层玻璃纸。我们互相走进去——/就迷路了。/天地靠得太近太近,我刚想 说什么,却发现你不在了。”“从此”即归于不可言喻的“无故事”状态。总之,我们 可以断定这个作者过多地受到存在主义哲学的影响,却无法把握“正方块”符号的真正 涵义。诚然,诗的内涵多向度性也是诗美的实现途径,诗的解释也不必强求一律。诗无 达诂。但是,诗在提供多向度解释的语言符号时,同时应为理解、解释提供依据。这样 ,读者在理解解释中才能有审美的享受和“发现”的愉悦。否则,他们只能对诗的多向 度性作臆测、猜测,谈不上“享受”和“愉悦”。我对灵焚诗中的“正方块”的理解还 是基于臆测。如果说我的理解有些正确因素,那么,王光明在“臆测”后作肯定的结论 ,是不是可信呢?
  问题出在诗人为读者理解诗提供的根据不足。诗篇的所谓根据正是意象的有机结合, 正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灵焚的《从此》虽然是《房子》的一章,并且《房子》后还有 《异乡人》,似乎容易理解它的涵义,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从此》也是相对独立的 一章,不能依靠相邻部分的解释来旁证它的意义。自身的意义主要从自身的符号中发生 、引申。《从此》只有外形式,没有内形式和内容,因此生发、引申不出确切涵义,不 能算为成功之作。
  散文诗的内形式指与内容紧密联系的结构方式,外形式指字、句的排列方式和外表图 形。外形式虽然也关涉到内容、影响着内容,但只有当外形式、内形式都与内容和谐统 一时,才能决定着内容——一旦形式发生变化,内容即发生变化;一旦形式消失,内容 也不复存在。虽然,形式本身又是由内容确定的。如果灵焚的那一章《从此》不仅仅出 现外形式,还有与外形式关联的内形式和内容,恐怕我们欣赏中就会避免“千人一式” 的主观臆测了。
  李耕的散文诗《暴雨》,也许为我们提供了外、内形式与内容“和谐”的好的例证。
  鸟巢!
  坠落。
  在不可回避的遭遇中此鸟巢恰恰筑在遇雷电而裂析的枯枝上。
  泥墙!
  坍塌。
  隐居于洞穴的蛐蛐惊于此生虽未从此了结大概又需迁徙去其它墙角。
  岩峰!
  无恙。
  毕竟是一条经历过冰川纪遇风暴而不颤遇地狱而不屈膝的铁汉子。
  诗用整体性象征,人类在“暴雨”袭击下几种状态凸现于我们面前。诗中短句斩钉截 铁,字字千钧;长句如进入停靠站的火车,缓缓推进,最后稳稳地停留在站台之下。诗 人的情思生发了内形式;诗人的情思和内形式又驱动着外形式恰到好处的诞生。外形式 虽然受限于情思和内形式,但是,外形式——建行和分段的空行却明显有“做”的痕迹 。以前说到,散文诗的完成离不开“做”,李耕的高明在于将这一篇“做”得那么“和 谐”;三个自然段轻重和谐,长短句交错和谐,语势急缓和谐。
  散文诗的和谐,其实就是多样统一。多样统一包括在作品中传达的作者主要情思和次 要情思的统一,作品表达的主要思想和次要思想的统一,作品所表达的清晰情思与模糊 情思的统一;还包括内容与形式的浑然天成——自然生成的形式与内容统一,“做”成 的形式与内容统一;再有包括形式上的千变万化,在变化中显露出规律:或是整齐一律 ,或是对称均衡,或是对比的比例适宜。仅有单一,就谈不上和谐;仅有变化而无规律 ,那是无秩序的“乱”变,也谈不上和谐。只有既是千变万化的,又有规律可言,才谈 得上“和谐”。和谐是差异的统一,矛盾的统一,变化的统一。正如公元前二世纪希腊 哲学家和数学家斐安所说:“和谐是杂多的统一,不协调因素的协调。”⑧(注:转引 自《美学百科全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年版,第552页。)
  2.形式上的“统一”之美。散文诗形式上的统一,既然是变化的统一,那么,究竟有 哪些规律可言呢?
  ①句群与单句交错。整段散的文字与单名交错,给人以错落有致的美感。需要指出的 是,有的散文诗只一个整段和一个单句,这其实不能形成形式上有“统一”美感,倒是 给人轻重失衡的不谐和感;形式的“统一”美感,依赖于整段与单句交错两次或两次以 上。如鲁迅的《这样的战士》,单句和整段的散句交错5次以上;又如郭风的《白云》 单句“云啊,云啊”出现两次,整段散句出现四次,二者相交,便有了形式美。相交不 是机械地固定的相交,即是一个短句之后必定接一整段散句,如果这样,就是完完全全 形式决定内容,而不是二者的相互制约,相互决定了。事实上,鲁迅的《这样的战士》 ,在第一个短句后出现了三个整段,然后又出现了另一短句;郭风的《白云》,在第一 个短句后出现三个整段,在第二个短句后,只安排一个整段后便结束了全篇。我们看重 形式,但又不是形式主义者,因此在“做”散文诗美的形式时,切不可忘记在形式的外 衣下,是否“包装”了你所要表达的情思。
  ②散句与散句相对。唐大同也写过一篇散文诗《白云》,与郭风的《白云》完全不同 :郭风是由天上的白云生发了联想,表现了童真、童趣;唐大同则由我国少数民族“洁 白的哈达”联想到白云,“美丽而传神地绘出一个民族善良真诚的灵魂”;郭风在形式 上选择了整段与单句交错,唐大同在形式上用的是散句与散句相对。唐大同的《白云》 由两部分组成,中间空一行以示作者一目了然的分段。细比较两部分,会清楚它们的每 一散句(是有诗味的散句)都是相对应的:句式相同,字数大体相等甚至完全一样,因此 而有大体相当或完全相同的节奏。仅就“形式”而言,郭风和唐大同的同题散文诗《白 云》,都有“统一”之美。
  散句与散句相对的“统一”之美,没有什么机械的模式。只要在一篇诗作中,在主体 部分或在全篇的大部分中,都出现了散句与散句相对,那么诗篇已经给人以“统一”之 美。这是严文井的《阳光》:
  阳光是匆匆的过客,总是去了又来,来了又去。
  他不愿意停留。不,他也曾暂时在一些梦里徘徊。
  他徘徊在沙漠的梦里。沙漠梦见了花朵、云雀、江河和海洋。
  他徘徊在海洋的梦里。海洋梦见了地震、小山、麦浪和桑田。
  他徘徊在老人的梦里。老人梦见了骏马、青草、角力和摔跤。
  他徘徊在婴儿的梦里。婴儿梦见了母亲的歌声、乳汁、胳膊和胸膛。
  每个带黑色的梦都闪亮。每个梦都保持着一分阳光。
  阳光是个不倦的旅客,他总是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他不能只在梦里徘徊。
  他在梦的外面驰骋。
  他制造一个个梦,更制造一个个觉醒。
  他驰骋,在梦的外面驰骋。
  诗中不只“他徘徊”等四个散句相对,还有“阳光是匆匆的过客”与“阳光是个不倦 的旅客”;“总是来了又去,去了又来”与“他在梦的外面驰骋”等句都是重复出现, 都是散句相对。而“来了又去”与“去了又来”在句式上也是宽泛相对。严文井的《阳 光》主体部分四个相当(只在第四句增加了一个修饰语)句式和相同节奏,已经给人以形 式上的“统一”之美了,加之在首尾有另一些散句相对,整体形式上获得了寓变化于统 一的成功。
  有的散文诗作在句式、节奏的变化中之所以不能产生形式上的“统一”之美,原因在 于句式的散乱,毫无规矩,也就谈不上规律,也就无美可言。有人问,散文诗创作要守 规矩,遵循规律,还有“自由”吗?我们讲的规矩,并不是具体的条条杠杠,而是大体 上要遵循的规律。古人论文体所说的“定体则无,大体须有”也适用于散文诗。散文诗 如果连“大体”也无,我在这里试图建构美学那就完全是“多余”的事。散文诗的创作 “自由”,非但是不否定“规律”的自由,而且是必须遵循规律的自由。
  ③“铁板一块”与浑然天成。我们读过不少的散文诗,见到既不是整段与单句交错, 也不是散句与散句相对,而是没有对偶、对仗、互相对应的散句;然而依然获得了形式 的“统一”之美,何故?这是因为我们读出了作者的情思在文字间或潺潺或急促流淌, 其作品在不知不觉中浑然天成了铁板一块!
  这是英国查理·兰姆的《穷亲戚》:
  一名穷亲戚是什么?——那是天底下最不亲不戚的人了,——一种迹近渎犯的相应关系 ,——一件令人作呕的近似事物——一桩缠人要命的良心负担,——一个荒谬已极的身 边怪影,愈是当你好运的太阳当头高照,它就伸得愈长,——一位不受欢迎的提醒人, ……
  这是赵敏的《风筝》:
  田野上,春风漾起了只只风筝。
  “妈妈,为什么他们老把线提着,不让风筝飞得更高更远?”
  “因为天上有乌云,有风暴!”
  “怕什么呢?风筝不是有翅膀吗?”
  “因为它的翅膀还很嫩很嫩!”
  “妈妈,我的翅膀也很嫩很嫩吗?”
  “是呀。”
  “为什么您不用线把我提着呢?”
  “提着你呢!你先看妈妈的眼睛——”
  孩子看着妈妈的眼睛,一头钻进妈妈的怀抱里去了。
  《穷亲戚》虽然每句多少字不等,但句式大体相同,且一气呵成,因此形成了形式上 “统一”的美感。《风筝》的句与句字数不等、节奏不同已无关紧要,因为一问一答占 了主体部分,同样形成了形式上的“统一”美感。有的散文诗一会儿叙述,一会儿描写 对话,一会儿生发议论,因为没有“大体”路数没有规律,因而没有形式上的“统一” 之美。有的散文诗全用散句,各散句互不相对,但由于各段文字大体相当,便也形成“ 相对”的美感,由此使全篇形成了“统一”之美。有的散文诗,以自作与引用(引用他 人诗文)相交错,如果各各都在两段(句)以上,也使诗篇具备了形式上“统一”之美。 有的散文诗竭尽变化之能事,如鲁迅的《希望》有整段与单句交错,有散句与散句相对 (以重复同一散句表现),有自作与引诗、引文相交错,可谓千变万化,但又不觉突兀, 感到彼此是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样的作品美的形式给你极大的愉悦,吸引你阅读、探究 和参与“创造”。
  散文诗整体美的构成因素,正在于离不开美的形式,离不开美的外在形式和内在形式 。正如一个人的价值、风度如何不主要取决于服饰,也不主要取决于谈吐言辞,然而, 一套得体的服装,妙趣横生的谈吐,不正是可以显示他或她有待发掘的价值和翩翩风度 吗?
  
  
  
南京社会科学64~70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张彦加20022002本文不赞成散文诗是“诗的本质”、“散文的形式”,也不赞成先诗后文之说,而认 为是诗与文一体化的融合,因而同时具有诗美和散文美。从局部的美的语言不能认识散 文诗。散文诗的整体美包括内容与形式的契合和形式上的“统一”。散文诗/内容/内形式/外形式/整体美江苏省行政学院 南京 210004 作者:南京社会科学64~70J3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张彦加20022002本文不赞成散文诗是“诗的本质”、“散文的形式”,也不赞成先诗后文之说,而认 为是诗与文一体化的融合,因而同时具有诗美和散文美。从局部的美的语言不能认识散 文诗。散文诗的整体美包括内容与形式的契合和形式上的“统一”。散文诗/内容/内形式/外形式/整体美

网载 2013-09-10 21:48:21

[新一篇] 論效率與公平的對立統一關系

[舊一篇] 論數字生命的實在論地位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