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伦理学会第12届学术研讨会综述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2004年10月19~24日,由中国伦理学会、江西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等单位主办的“中国伦理学会第12届学术研讨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和井冈山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110多篇。会议围绕“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这一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会学者普遍认为,民族精神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对民族的每个成员的成长和进步,具有十分重要和深刻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形势下,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民族精神界说
    关于民族精神的概念。多数学者认为,民族精神首先是一个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和精神支撑,是该民族在长期共同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陶冶下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民族精神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精神风貌、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具有对内动员和聚集民族力量,对外展示和树立民族形象的重要功能。
    此外,部分学者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渗透在思想文化、思维模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心理结构、语言文字之中的共同的价值观。还有学者从“公共理性”和“公共精神”的角度切入,认为所谓“民族精神”,实质上就是一个民族所一致认肯的“公共精神”。
    关于民族精神的内涵。有人认为,民族精神包括一个核心、四个组成部分。一个核心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四个组成部分就是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有人提出,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可以从五个历史阶段来把握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第一阶段:中国古代,如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第二阶段:中国近代,如林则徐禁烟、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第三阶段:中国现代革命战争时期,如“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第四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如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雷锋精神等;第五阶段: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五种精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64个字的“伟大创业精神”等。有人认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厚德载物、和谐兼容;爱国奉献、勇担责任;天人合一、共生共荣;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等。它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代民族精神表现为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自主科学发展的精神。它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开放参与、兼收并蓄;天人协调、保护自然;自强创新、自主发展”三个方面。
      二、民族精神的思想资源
    中华民族的伦理文化和道德精神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的思想资源。有学者认为,先秦儒家伦理精粹,如崇仁重义、尚礼贵诚、重智尚勇、贵和执中、自强厚德、爱国奉献、治世理想、内圣外王等方面,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在学者提出,道家倡导的抱朴守真、弃诈去华、宠辱不惊、顺应自然、率性尊道、柔弱慈让、超然物外、不与物迁等主张,与儒家的自强不息、忠孝并重、群体优先等伦理思想相互补充,深深地渗透到中国民众的心理性格之中,成为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文化经历了多元发生、互相冲突、交汇融通、并存互补的漫长过程,形成了中国古代道德理想主义与道德现实主义相结合的特殊伦理文化结构。儒、道、释一致要求通过个体的自我修炼,来消解自我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冲突和对抗;“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儒、道、释三家处理义利矛盾的共通的基本方针和基本策略;儒、道、释共同主张“天人合一”,要求人类的活动与自然界的运行保持和谐。这三个方面的民族伦理道德文化传统,即“正德”、“利用”、“厚生”。中国古代这种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而且也是整个人类的文化瑰宝。
      三、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多数与会学者认为,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的原则,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抓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贯穿于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始终。
    有学者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科学理论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教育事业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主要阵地;文学艺术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舆论氛围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力武器。
    有学者从未成年人视角指出,弘扬民族精神的关键是引导该民族全体人员(包括青少年和党政干部)形成文化自觉意识。当前未成年人的道德问题之深层原因是成人世界的价值困惑。成人世界一定程度上丧失了中国人的文化生命和根基,不仅缺乏民族精神,更重要的是缺乏自己民族文化的底蕴和人文精神与素养,缺乏文化自觉意识,对中西文化的异同认识不清,对中华民族文化缺乏认同和敬意。所以在研究未成年人道德教育规律的同时还要研究成年人的价值问题,让未成年人从小具有文化自觉意识。
    有学者从公共理性视野进一步指出,公共精神教育是培育和建构民族精神的当代形态的不可或缺的理论维度,民众公共精神的缺乏是中国传统伦理本位文化培育的结果。置身于全球化、市场经济与现代“公民社会”背景下,必须以“公共理性”改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用理性”和实用精神,以“公共精神”改造传统宗法血缘的伦理观念及其伦理精神。
    有学者从具体操作方面主张,要重视伦理道德的技术方面的研究,注重伦理操作性。他们认为,家庭是培养个体成员民族精神的第一阵地和最佳场所,通过家教文化灌输民族精神,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最好形式。因此在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中,除了发挥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作用外,特别应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创造具有民族精神的现代家教文化,使我们的后代在家庭中汲取民族精神的素养,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
    在同时举行的中国伦理学会会员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学会理事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陈瑛研究员当选为中国哲学动态京36~37B8伦理学曾建平/韩玲20052005笔者曾将唯识学区分为有为依与无为依唯识学两支,本文予以了详细分析,其中着重分析了“有为依”、“无为依”二概念。并且讨论了奘传唯识对瑜伽行派唯识学本来面目的遮蔽,以及唯识思想与如来藏思想的关系等。《道教在巴蜀初探(上)》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5期。赵声良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冢繁体
      @②原字山下加豆右加页繁体
      @③原字般下加木   WANG Zhong-wu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s,Shandong University,Jinan 250100,Shandong,China曾建平 韩玲,江西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江西 南昌 330027 作者:哲学动态京36~37B8伦理学曾建平/韩玲20052005笔者曾将唯识学区分为有为依与无为依唯识学两支,本文予以了详细分析,其中着重分析了“有为依”、“无为依”二概念。并且讨论了奘传唯识对瑜伽行派唯识学本来面目的遮蔽,以及唯识思想与如来藏思想的关系等。《道教在巴蜀初探(上)》载《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5期。赵声良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冢繁体
      @②原字山下加豆右加页繁体
      @③原字般下加木

网载 2013-09-10 21:56:42

[新一篇] 培根的實用觀及其啟示

[舊一篇] 基礎教育課程管理的文化分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