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百年(九):民主台湾时代(2)——政党轮替的和平实现

>>>  緬懷先烈—追憶民國歷史  >>> 簡體     傳統

2000年3月18日,台湾举行第二次总统直选。参加这次选举的选民人数超过1200万,投票率达82.69%。最后,民进党总统候选人陈水扁、副总统候选人吕秀莲当选。中国国民党在选前的分裂无疑对陈水扁的当选有很大的帮助。中国国民党内宋楚瑜、连战两派人马在选前未能整合成功,较高声望的宋楚瑜最后宣布退出中国国民党,独立参选,最终导致中国国民党选民票源分散,宋楚瑜最后以30多万票的差距落选,而连战则惨败。此次选举是民进党的首次胜利,也是台湾历史上第一次的政党轮替。

2000年的台湾是一个人心思变的时代。解禁之后,长期被压抑的“思变”精神成了社会的显学,人们不断尝到改革的甜头,也不断拉升了对未来的期望。到2000年,台湾的政治改革并未到位,旧体制的弊病日益暴露,人们对历史上的腐朽专制记忆犹新,至今仍在盛行的黑金政治更让人深恶痛绝,这时的台湾不是处在一个正面临动荡威胁的幸福祥和时代,而是处在一个渴望脱胎换骨、浴火重生的时代,人们并不害怕失去,因为在过去已经失去太多。当时,最重要的媒体大部分都掌控在甚至直接就属于国民党,国民党通过立法、审查、公股、人事等方式几乎穷尽一切手段对媒体进行限制、控制,但种种事实证明,舆论和媒体关系虽然密切但并不是一回事,掌控了媒体并不等于掌控了舆论,舆论导向也并不等于舆论效果,舆论导向可以正确地贯彻长官的意图,但舆论效果却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舆论就是那一团火苗,在点燃之前还可能受制于你,它一旦擦亮就不再属于你。

2004年3月20日,台湾总统大选再次举行,由寻求连任的陈水扁与吕秀莲以不到3万票的微小差距当选。此次选举空前激烈,由于国民党与亲民党结盟,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搭档参选,使得过去因为李登辉破坏而一分为三的国民党、亲民党、新党三党力量重新凝聚,陈水扁、吕秀莲的选情一路落后于“连宋配”。
3月19日,选前最后一天的下午忽然发生了陈水扁、吕秀莲在台南市扫街拜票时,遭到不明枪击受轻伤的重大事件,震惊全台,结果陈水扁、吕秀莲以50.11%的得票率领先。连战、宋楚瑜于2004年5月10日提出总统大选陈、吕当选无效及选举无效之诉,当选无效之诉主要是质疑陈吕以不法方式胜选,选举无效之诉主要是质疑选务机关办理大选不公,台湾由此经历了民主化以来第一次的全国性验票。最后,台湾高等法院经近半年的审理,宣判连、宋败诉。

“319枪击案”后,台湾民主开始体现其混乱的一面,统独、族群、省籍均成操纵民意的手段,而经济凋零、贪腐横行,一个成功的反对党不一定能同样成为一个成功的执政党。此外,大选是一项非常神圣不可侵犯亵渎的大选,但是竟有人不择手段,抱着非赢不可的态度,耍阴的,耍狠的,耍贱的,非常巧妙地“暂时性的”当选中华民国总统,至今其合法性,正当性,仍颇多争议,令人非常质疑,满腹疑问,疑云满天,一大堆疑问号塞满了每一个中华民国人民的脑子,久久不散。为什么一个社会会扭曲到价值如此错乱的程度?为什么不择手段的政治在全世界都已不可能发生,但在台湾却大行其道?正因台湾是如此的不同,它的非法滥权也才如此的不可思议。民进党内也都相信,只要取得政权,就有了爱怎么搞、就怎么搞的权利。这是举世罕见的“异形”式民主,只有在台湾这种地方才可能嚣张!

2008年3月22日,台湾大选结果揭晓:中国国民党籍候选人马英九、萧万长获胜,得票765.87万张,得票率为58.45%;民进党籍候选人谢长廷、苏贞昌得票544.52万张,得票率为41.55%。国民党自从2000年败选之后,再次执政,台湾的民主也开始走向成熟——台湾选民抵制住煽动和诱惑,表现出了成熟和理性,让全球华人对民主有了信心;一个威权的政党因推行民主失去政权之后,在民主的浴火中完成自身凤凰涅磐,再次卷土重来。见出胜负之后,两个互相掐脖子的政党至少在口头上取得了共识:赢了,是民主赢了;输了,不是民主输了。只要按程序完成大选,真正当选的就不是一人一党,而是民主制度……

有史以来,在华人世界,终于有了第一个羽化为民主政党的前独裁政党,它就是国民党。国民党要感谢蒋经国,是他主动开放党禁报禁,主导了台湾民主化进程,使它避免了做历史爬虫,并羽化为一只美丽的蝴蝶。其次,台湾民主经受住了考验,度过了“实习期”,全球华人有了指望。对台湾民主的最严峻考验,来自于民进党倡导的策略性民粹主义,这种民粹主义以挑拨族群冲突,张扬本土化为特征,其实是把台湾民众和民主制度作为赌注来博取一党一人私利。让人欣慰的是,台湾选民抵制住煽动和诱惑,表现出了成熟和理性,让全球华人对民主有了信心。

台湾地区民主的成熟,最大的价值,不仅是回答了华人世界能否实行民主的疑虑,说明即使是没有所谓个人主义传统的华人地区,一样可以实现民主,不一定会在打乱战的混乱中难以自拔,更重要的是,它以它的实践告诉世界,一个威权的政党,在推行民主失去政权之后,只要做的好,能自我反省,对民众足够地卑谦,体察民情,失去的,还可以拿回来,而且是具有充分合法性的拿回政权,在民主的浴火中,完成自身凤凰涅磐,变得更加强大。

台湾进入第二次政党轮替 ,在华人社会是前所未有的纪录,它再一次颠覆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规律,在中国历史上这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政治现象 。这次选举结果否定了极端的台独诉求,这说明台湾社会的政治发展演变,已更趋于理性和成熟。台湾从1949年到2008年所发生的一切,或许会给我们提供除了08年选举之外更多更深思考的空间。

当初,曾有一位西方记者问周恩来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周恩来巧妙的回答说:“有,中国的妓女在台湾!”。今天,假如还有西方记者问温家宝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民主?”,我想,温家宝也应该回答:“有,中国的民主在台湾!”。

马英九就任总统后,两岸关系迅速解冻。继1993年和1998年两次“汪辜会谈”后,大陆的海协会与台湾的海基会首脑在2008年再度握手。6月中旬,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江丙坤率团首先造访北京,大陆方面对此无比重视,在双方就相关问题磋商结束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还会见了江丙坤。11月初,大陆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回访台湾,在台北与海基会进行了年度的第二次会谈。期间,总统马英九在台北宾馆会见了陈云林,陈云林赠马英九以《骏马图》,借以肯定马总统在海峡两岸关系上的历史性贡献,而马英九则回赠陈云林一枚瓷瓶,媒体对此津津乐道——因中国人赠礼,尤其是赠瓷器、玉器一类,往往讲究成双成对,而此次马英九只送一件,乃是送给大陆“一个瓷器”——“一个China”。2008年底,两岸三通实现。

民国百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今天终于结束了。如果说在写这一系列的过程中,有一些写得很粗略、很笼统的话,我想那应该就是“民国百年(九)”这部分。历史的真相往往不是在事情发生后就立刻大白于天下的,甚至在几十年、上百年后可能仍是个谜,这便是我无法也不愿把上世纪90年代以及本世纪头10年的台湾历史写得太详细的原因——很多东西我也不知道,很多东西我知道,但可能是片面的、是错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无论在写作时如何措辞,也不管对中华民国这100年是持肯定、怀疑或是否定,我本人都不希望看到一个5000年历史的泱泱大国的分裂与内斗。但是,在要求别人按我们的规矩和原则办事的同时,我们是否也该多想想,我们的主张、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现状是合理的吗,是值得别人羡慕并向之靠拢的吗?如果我们无法将自己的价值观输出,被别人主动的、心甘情愿的接受,那么我们就永远无法得到别人的承认,这个国家也永远无法真正的统一。也许要走的路还很长,但我们至少应该表现出一种“进步”的趋势或者叫加速度,如果一味的原地踏步,那么再过1000年,中国也只能还是现在这个样子。


三鉴斋 2011-05-10 20:26:39

[新一篇] 民國百年(九):民主臺灣時代(1)——選舉之路

[舊一篇] 是誰粉碎了侵華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叫囂?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