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出版社意识”与精神文明建设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中国出版京10-12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方鸣19971997人民出版社的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的实际性问题。出版社既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又是一种出版产业组织,因而其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是多样化和复合型的,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有一种总体构想和大思路。增强“人民出版社意识”,是人民出版社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对策。“人民出版社意识”具有丰富内涵,是对人民出版社这样一个国家大社所应有的党性意识、企业文化意识和精品出版意识的概括和提炼。“人民出版社意识”的提出和实施,说明人民出版社的精神文明建设抓住了根本,落在了实处。   人民出版社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须解决的实际性问题  人民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大型国营出版机构,担负着出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原着、党和国家的文献与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着作、政治读物、哲学社会科学论着、通俗文化读物等各类图书的任务,建社以来共出版万余种图书期刊,发行20余亿册,是有着光荣历史、优秀传统和辉煌业绩的国家级出版社。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出版社不辱使命,昂然奋进,保持着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应有的舆论导向和出版导向作用,为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前,人民出版社也像其他国有大型企业一样,面临着机构庞大、机制老化、包袱沉重、资源分流、优势丧失等诸多问题,陷入了发展困境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生存危机。如何在矛盾和困难面前,坚持社会主义的出版方向,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版管理和运行机制,推进阶段性转移,实现优质高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从而以勇敢者和胜利者的姿态面对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继承历史、发扬传统、再创辉煌、展现出国家大社的风采?这是人民出版社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须解决的实际性问题。   人民出版社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对策  出版社作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其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是双重的。第一重任务,就是要通过其出版物,对全体人民进行教育,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第二重任务,就是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通过其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出版事业的提高与发展。无疑,第二重任务是为第一重任务服务和做保障的。  然而,出版社既是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又是一种出版产业组织,其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与其物质文明建设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因而其具体内容涉及到出版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多样化的和复合型的,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能不能形成出版社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构想和大思路,能不能把诸多的与精神文明相关的问题归结起来,概括起来,找出其中间点、连接点和关键点,使出版社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是高明的出版领导者需要考虑的对策问题。我认为,人民出版社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提出了要增强“人民出版社意识”,并通过增强这种意识,把全社的精神文明建设带动起来。   “人民出版社意识”是一种党性意识  增强“人民出版社意识”,首先就是要增强党性意识。作为国家的政治书籍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把坚持社会主义出版方向放在第一位,把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时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大局,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这就是对“人民出版社意识”的最重要的规定。  多年来,这种“人民出版社意识”已经成为对全社职工业务规范的基本准则和约束,它要求我们应该具备:  第一,优秀的政治敏感度。这种政治敏感度,就要求我们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摸准时代的政治脉搏,积极适应政治形势的要求。  第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人民出版社的书,多是一些政治书籍,出不得丝毫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在政治上有一种绝对负责任的态度。  这种政治责任感,是人民出版社在出版重要的政治书籍时不出差错的保障。  第三,良好的政治大局观。政治大局观一是要解决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一是要解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当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服从整体利益;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产生冲突的时候,追求社会效益。出版物既是商品,又是精神食粮,既要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又必须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出版社既是生产企业,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特别是人民出版社,它不是一家普通的生产企业,也不是一家一般的出版社,而是国家的政治书籍出版社,因此必须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表率。许多“打擦边球”的书,虽然会有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在人民出版社就是找不到出版的机会。  多年来,通过增强“人民出版社意识”,加强人民出版社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人民出版社职工的党性意识提高了,政治素质提高了,好书出了无数,坏书不出一种,成为出版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人民出版社意识”是一种企业文化意识  人民出版社作为一家建社40多年的国有老企业,企业文化的气息是浓厚的。应该说,这是一笔丰厚的无形财富。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民出版社特别注意让这笔无形财富发挥作用,使之成为一种明确的和自觉的“人民出版社意识”,从而提高人们的爱社意识、群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  爱社意识,就是要全社职工熟悉人民出版社的光荣社史,认识人民出版社的优秀传统,了解人民出版社历史上几代出版家的创业史和光辉业绩,从而为自己能成为这个光荣大社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可以说,爱社意识是“人民出版社意识”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意识的核心和基石。  群体意识,就是要形成一种为职工整体所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将全社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之下,形成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励人们齐心协力地实现奋斗目标。  责任意识,也就是主人翁意识,使人民出版社的职工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想领导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积极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把全社工作做好。  进取意识。所谓“人民出版社意识”绝不是一种“老大意识”,但却应该是一种“一流意识”。一流不是保出来的,是创出来的。优秀的传统应该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是自满的包袱。这就要提高全社职工的进取意识,锐意改革。这些年来,人民出版社的改革举措已全面铺开,特别是进一步深化了出版机制的改革,完善了宏观管理体系。  应该认为,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人民出版社意识”则是把人民出版社的企业文化的内涵浓缩、提炼、结晶,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点睛之笔。   “人民出版社意识”是一种精品出版意识  作为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曾经出版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前,作为一个国家大社,人民出版社同样有责任推出更多的精品图书,以满足新的历史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因此,精品出版意识是“人民出版社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精品出版意识,简而言之,就是要出好书,出精品。要把出好书,出精品落到实处,除了要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以外,还一定要涉及到出版观念和出版体制的变革。因此,讲精神文明建设,讲“人民出版社意识”,都不是一句空话,从促进出版观念和出版机制变革的角度来看,是有着丰富内涵的。  精品出版意识是近些年才提出来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观念、新意识。它不仅仅是说一句“出好书”就完了的,也不仅仅是一种质量意识,它还包含了这样一些内容:  市场意识。我们所说的精品图书并不是刚出版就被抛进化浆池和垃圾场的那些图书,也不是公费买公家发的那些图书,而是真正走向社会、进入市场、影响大众的好书。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没有市场意识,就谈不上出精品图书。市场意识并不是出精品图书的全部条件,但却是它的必要条件。  策划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一本好书能不能成功,和出版者的策划意识密切相关。以对图书整体性的把握和创造性的设计为其特征的策划意识,就成为精品出版意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包装意识。作为商品,图书走向市场必须有良好的包装。一本好书,既是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也是物质文明的实际展现;既能反映人们的审美心理和精神趋向,也能表现时代的设计工艺和印制技术水平。精品出版意识,一定是含有优秀的包装意识在内的,它是策划者对图书整体性把握和创造性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人民出版社在进一步提高图书质量的同时,大力提倡以市场意识、策划意识和包装意识为其基本内涵的精品出版意识,并使之归入人民出版社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构想之中,充实和丰富了“人民出版社意识”的时代内容。同时通过推出各种精品图书系列,显示了作为一种精品出版意识的“人民出版社意识”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推动出版事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人民出版社的精神文明建设抓住了根本,落在了实处  精神文明建设要有对策,要落在实处。提出“人民出版社意识”,以及围绕着增强“人民出版社意识”所做的一系列文章,就说明人民出版社的精神文明建设抓住了根本,落在了实处。这就使得人民出版社在困境面前,始终能以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克服困难,继续前进,成为精神文明的表率。从1992年始,人民出版社已连续4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人民出版社在继续出好马列经典着作和各类政治书籍的同时,又不断推出各种图书精品,如《中国通史》、《中国全史》、《东方书林之旅》、《哥伦布学术文库》、《民国学术经典文库》、《佛教画藏》等等,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短短几年间,所出图书就获得各种奖励百余项。  尽管道路是坎坷的,人民出版社的发展也还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但是,从我们自己来说,不管面临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有责任把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因为,“我们是人民出版社!”——这就是“人民出版社意识”的简单、平凡、深刻与伟大!       作者:中国出版京10-12Z1出版工作、图书评介方鸣19971997人民出版社的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着诸多的实际性问题。出版社既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又是一种出版产业组织,因而其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是多样化和复合型的,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需要有一种总体构想和大思路。增强“人民出版社意识”,是人民出版社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对策。“人民出版社意识”具有丰富内涵,是对人民出版社这样一个国家大社所应有的党性意识、企业文化意识和精品出版意识的概括和提炼。“人民出版社意识”的提出和实施,说明人民出版社的精神文明建设抓住了根本,落在了实处。   人民出版社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须解决的实际性问题  人民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家大型国营出版机构,担负着出版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经典原着、党和国家的文献与文件、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着作、政治读物、哲学社会科学论着、通俗文化读物等各类图书的任务,建社以来共出版万余种图书期刊,发行20余亿册,是有着光荣历史、优秀传统和辉煌业绩的国家级出版社。在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人民出版社不辱使命,昂然奋进,保持着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应有的舆论导向和出版导向作用,为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前,人民出版社也像其他国有大型企业一样,面临着机构庞大、机制老化、包袱沉重、资源分流、优势丧失等诸多问题,陷入了发展困境甚至是一定程度上的生存危机。如何在矛盾和困难面前,坚持社会主义的出版方向,深化出版体制改革,努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版管理和运行机制,推进阶段性转移,实现优质高效,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从而以勇敢者和胜利者的姿态面对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继承历史、发扬传统、再创辉煌、展现出国家大社的风采?这是人民出版社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所必须解决的实际性问题。   人民出版社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对策  出版社作为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其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是双重的。第一重任务,就是要通过其出版物,对全体人民进行教育,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和良好的舆论环境;第二重任务,就是要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通过其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出版事业的提高与发展。无疑,第二重任务是为第一重任务服务和做保障的。  然而,出版社既是全社会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传播者,又是一种出版产业组织,其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与其物质文明建设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因而其具体内容涉及到出版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多样化的和复合型的,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能不能形成出版社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构想和大思路,能不能把诸多的与精神文明相关的问题归结起来,概括起来,找出其中间点、连接点和关键点,使出版社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够做到牵一发而动全身,是高明的出版领导者需要考虑的对策问题。我认为,人民出版社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对策,就是提出了要增强“人民出版社意识”,并通过增强这种意识,把全社的精神文明建设带动起来。   “人民出版社意识”是一种党性意识  增强“人民出版社意识”,首先就是要增强党性意识。作为国家的政治书籍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党性原则放在第一位,把坚持社会主义出版方向放在第一位,把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放在第一位,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必须时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维护大局,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宣传纪律。这就是对“人民出版社意识”的最重要的规定。  多年来,这种“人民出版社意识”已经成为对全社职工业务规范的基本准则和约束,它要求我们应该具备:  第一,优秀的政治敏感度。这种政治敏感度,就要求我们紧跟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摸准时代的政治脉搏,积极适应政治形势的要求。  第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人民出版社的书,多是一些政治书籍,出不得丝毫偏差。这就要求我们在政治上有一种绝对负责任的态度。  这种政治责任感,是人民出版社在出版重要的政治书籍时不出差错的保障。  第三,良好的政治大局观。政治大局观一是要解决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一是要解决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当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服从整体利益;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产生冲突的时候,追求社会效益。出版物既是商品,又是精神食粮,既要遵循市场运行规律,又必须遵循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出版社既是生产企业,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既要追求经济效益,又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特别是人民出版社,它不是一家普通的生产企业,也不是一家一般的出版社,而是国家的政治书籍出版社,因此必须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做出表率。许多“打擦边球”的书,虽然会有较为可观的经济收益,但在人民出版社就是找不到出版的机会。  多年来,通过增强“人民出版社意识”,加强人民出版社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人民出版社职工的党性意识提高了,政治素质提高了,好书出了无数,坏书不出一种,成为出版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   “人民出版社意识”是一种企业文化意识  人民出版社作为一家建社40多年的国有老企业,企业文化的气息是浓厚的。应该说,这是一笔丰厚的无形财富。在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人民出版社特别注意让这笔无形财富发挥作用,使之成为一种明确的和自觉的“人民出版社意识”,从而提高人们的爱社意识、群体意识、责任意识和进取意识。  爱社意识,就是要全社职工熟悉人民出版社的光荣社史,认识人民出版社的优秀传统,了解人民出版社历史上几代出版家的创业史和光辉业绩,从而为自己能成为这个光荣大社中的一员感到骄傲和自豪。可以说,爱社意识是“人民出版社意识”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意识的核心和基石。  群体意识,就是要形成一种为职工整体所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将全社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的指导思想之下,形成一种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励人们齐心协力地实现奋斗目标。  责任意识,也就是主人翁意识,使人民出版社的职工认识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想领导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积极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把全社工作做好。  进取意识。所谓“人民出版社意识”绝不是一种“老大意识”,但却应该是一种“一流意识”。一流不是保出来的,是创出来的。优秀的传统应该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是自满的包袱。这就要提高全社职工的进取意识,锐意改革。这些年来,人民出版社的改革举措已全面铺开,特别是进一步深化了出版机制的改革,完善了宏观管理体系。  应该认为,企业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人民出版社意识”则是把人民出版社的企业文化的内涵浓缩、提炼、结晶,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点睛之笔。   “人民出版社意识”是一种精品出版意识  作为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人民出版社曾经出版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面前,作为一个国家大社,人民出版社同样有责任推出更多的精品图书,以满足新的历史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因此,精品出版意识是“人民出版社意识”的题中应有之义。  所谓精品出版意识,简而言之,就是要出好书,出精品。要把出好书,出精品落到实处,除了要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以外,还一定要涉及到出版观念和出版体制的变革。因此,讲精神文明建设,讲“人民出版社意识”,都不是一句空话,从促进出版观念和出版机制变革的角度来看,是有着丰富内涵的。  精品出版意识是近些年才提出来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观念、新意识。它不仅仅是说一句“出好书”就完了的,也不仅仅是一种质量意识,它还包含了这样一些内容:  市场意识。我们所说的精品图书并不是刚出版就被抛进化浆池和垃圾场的那些图书,也不是公费买公家发的那些图书,而是真正走向社会、进入市场、影响大众的好书。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没有市场意识,就谈不上出精品图书。市场意识并不是出精品图书的全部条件,但却是它的必要条件。  策划意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一本好书能不能成功,和出版者的策划意识密切相关。以对图书整体性的把握和创造性的设计为其特征的策划意识,就成为精品出版意识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包装意识。作为商品,图书走向市场必须有良好的包装。一本好书,既是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也是物质文明的实际展现;既能反映人们的审美心理和精神趋向,也能表现时代的设计工艺和印制技术水平。精品出版意识,一定是含有优秀的包装意识在内的,它是策划者对图书整体性把握和创造性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近年来,人民出版社在进一步提高图书质量的同时,大力提倡以市场意识、策划意识和包装意识为其基本内涵的精品出版意识,并使之归入人民出版社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构想之中,充实和丰富了“人民出版社意识”的时代内容。同时通过推出各种精品图书系列,显示了作为一种精品出版意识的“人民出版社意识”在精神文明建设和推动出版事业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人民出版社的精神文明建设抓住了根本,落在了实处  精神文明建设要有对策,要落在实处。提出“人民出版社意识”,以及围绕着增强“人民出版社意识”所做的一系列文章,就说明人民出版社的精神文明建设抓住了根本,落在了实处。这就使得人民出版社在困境面前,始终能以良好的精神文明风貌克服困难,继续前进,成为精神文明的表率。从1992年始,人民出版社已连续4年获得中央国家机关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称号。人民出版社在继续出好马列经典着作和各类政治书籍的同时,又不断推出各种图书精品,如《中国通史》、《中国全史》、《东方书林之旅》、《哥伦布学术文库》、《民国学术经典文库》、《佛教画藏》等等,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短短几年间,所出图书就获得各种奖励百余项。  尽管道路是坎坷的,人民出版社的发展也还需要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但是,从我们自己来说,不管面临多少艰难险阻,我们都有责任把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因为,“我们是人民出版社!”——这就是“人民出版社意识”的简单、平凡、深刻与伟大!

网载 2013-09-10 21:54:00

[新一篇] “人本”管理初探

[舊一篇] “以人為本”的哲學意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