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失业的存在形式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一、失业存在形式的一般划分
  关于失业存在形式的划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西方经济学家均有所涉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将失业区分为三种存在形式:流动的、潜在的和停滞的。流动的失业是指暂时找不到工作的临时失业者;潜在的失业主要是指农村中的过剩人口;停滞的失业是指没有固定职业、依靠干些杂活勉强维持生活的劳动者。而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存在形式的划分和讨论则更加广泛而深入。西方各学说流派在阐释失业理论的时候,对失业存在的形式都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如凯恩斯以前的经济学家庇古认为,在完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失业有“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两种存在形式;凯恩斯学派的创始人凯恩斯则系统论述了“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形式;作为货币学派的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现代社会只存在与“自然失业率”有关的失业形式;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指出,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非公开性失业”的存在形式。显然,西方各学派对失业存在形式的划分及含义的理解存在极大的差异。
  西方经济学发展到当代,通过对各学派失业存在形式划分的借鉴和批判,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多地形成了一定的共识,那就是,根据失业的生成原因来划分失业存在的基本形式。当然,这其中还存在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和五分法的区别:
  失业存在形式的二分法是指,根据失业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失业分为两种:结构性失业与周期性失业(注:梁小民:《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89页。)。 结构性失业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存在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于劳动市场的结构特征所引起的,是一个动态的经济中难以避免的,它的存在与充分就业并行不悖。属于这种失业的有由于正常的劳动力职业(或单位)转移引起的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为了寻求更好的工作而离职引起的寻找性失业;由于劳动力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一致引起的结构性失业,等等。周期性失业是指超过结构性失业的那一部分失业,是由于产量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而引起的,它的变动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关。按照凯恩斯学派的分析,产量低于充分就业的水平是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所以,周期性失业也被称为需求不足的失业。
  失业存在形式的三分法是指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将其结构性失业区分为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注:保罗·A ·萨缪尔森等:《经济学》(第12版),中国发展出版社1991年版,第349~350页。)。这里的摩擦性失业指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区、职业或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不停地变动而引起的;构性失业是由于工人的供求特征不一致而产生的。这就是说,失业存在三种基本形式: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
  失业存在的形式的四分法则是将失业区分为四种存在形式: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需求不足性(或周期性)失业和季节性失业(注:Ehrenberg, Ronald G. and RobertS. Smith(1991), Modern LaborEconomics,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P585~601。)。这里的季节性失业近似于需求不足性失业,它是由对劳动力需求的波动引起的。然而,这种对劳动力需求的波动是有规律的,并能被很好地预期,在一年中的某季节发生。
  失业存在形式的五分法是目前西方经济学中较为普遍使用的更为具体的失业存在形式的划分方法。按照这种划分方法,失业包括五种:摩擦性失业、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注: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法及社会保险研究室:《失业保险的理论与实践》,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第114~115页。)。具体来说,它们的基本含义分别是:
  1.摩擦性失业:由于求职的劳动者与需要提供的岗位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差而形成的失业。如青年毕业后不能及时找到工作,工人转移岗位时出现的工作中断等。
  2.季节性失业:由于某些行业生产条件或产品受气候条件、社会风俗或购买习惯的影响,使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
  3.技术性失业:由于使用新机器设备和材料,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新的生产管理方式,导致社会局部生产节省劳动力而形成的失业。
  4.结构性失业:由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生产形式和规模的变化,劳动力结构不能与之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
  5.周期性失业:由周期性经济危机对就业产生的影响而形成的失业。
  显然,上述失业存在形式的五分法具有划分清楚、概念界定明确、便于操作的优点,因此,目前我国学术界大多采用五分法中的称谓,并遵循其基本含义的界定。
  此外,现代西方经济学中还存在其他一些失业的划分方法,如主要根据失业的意愿可将失业划分为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和摩擦性失业三种(注:厉以宁:《经济学的伦理问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81~82页。)。这里的自愿失业是指有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货币工资水平而自愿沦为失业;非自愿失业是指人们愿意接受现行的货币工资水平,但仍然找不到工作岗位;摩擦性失业是指由于季节性或技术性的原因而引起的失业。不难发现,这种失业的划分方法尽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且在概念的理解上也较为明确,但在具体操作上十分困难。对于现行货币工资水平是否被愿意接受本身就是一个非常不易了解的问题,且随着时间、条件、人群的不同,这一问题变动更加不易把握,因而,在实际统计和区分操作上很难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这样,人们对于这种失业的划分方法特别是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的称谓只是在理论分析和定性描述上偶而涉及或借用,不作为具体分析和定量研究的基础。
  应当指出的是,上述西方经济学对失业存在形式的一般划分是立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而言的,就是说,只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上述几种失业存在形式的划分才是适用的,相应地,上述失业的一些基本存在形式也才能够被明确区分开来,并具有实际意义。
      二、发展中国家失业存在的主要形式
  上面在分析西方失业存在形式的一般划分时,主要涉及公开性失业。但在论述发展中国家失业存在形式的情况下,就不能不涉及非公开性失业,因为发展中国家失业的严重性不仅表现为公开性失业率较高,而且更加表现为非公开性失业规模十分庞大。发展经济学习惯上将公开性失业称为狭义的失业,将公开性和非公开性失业统称为广义的失业。实际上,非公开性失业就是指劳动力的就业不足。表1 列出了发展中国家1960~1990年期间主要年份的就业和失业数据,从中不难看出,所有发展中国家狭义的失业率均在10%以下,但包括就业不足在内的广义的失业率很高,广义的失业率一般是狭义的失业率的3~4倍。可见,对发展中国家失业存在形式的划分,不应忽视对非公开性失业或劳动力就业不足的划分。唯有这样,才能全面清楚地说明发展中国家失业的存在形式。
    表1 1960~1990年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和失业 单位:千人
  项 目  1960年   1970年   1973年   1980   1990年所在的发展 中国家*就  业**  507416   617244   658000  773110  991600失  业   36466   48798    54130   65620  88693失业率(%)  6.7    7.4     7.6    7.8   8.2非  洲就  业**  100412   119633   127490  149390  191180失  业   8416    12831    13890   15973  21105失业率(%)  7.7    9.6     9.8    9.8   9.9亚  洲就  业**  340211   413991   441330  516800  660300失  业   24792   31440    34420   43029  59485失业率(%)  6.8    7.1     7.2    7.7   8.3拉丁美洲就  业**  66793   83620    89180   106920  140120失  业   3258    4527    5820   6618   8103失业率(%)  4.7    5.1     6.2    5.8   5.5失业和就业不足(%)所有的发展中国家*          27     29非  洲   31     39     38亚  洲   24     26     28拉丁美洲        20     25
  
  注:*不包括中国。**包括就业不足。
  资料来源:转引自[美]迈克尔·P ·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204页,略有改动。
  到目前为止,对发展中国家失业存在形式的划分,有两种得到了人们普遍的认同(注:谭崇台主编:《发展经济学》,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94~196页。)。一种划分是由克里希纳(R·Krishna)提出的。克里希纳认为,发展中国家主要存在两种形式的失业:公开和非公开的。公开性失业可以定义为零工时零收入;而非公开性失业有四种计量标准,即时间标准、收入标准、意愿标准和生产率标准。按照时间标准,如果劳动者在一年中劳动的天数或时数低于被定义为充分就业的天数或时数;按照收入标准,如果劳动者在一年中获得的收入低于某种必要的最低额;按照意愿标准,如果劳动者愿意工作的时间大于他目前工作的时间;按照生产率标准,如果劳动者从目前就业中退出来而不减少产出。总之,如果劳动者符合上述标准中的任何一条,则可以被归为非公开性失业的行列。
  另一种划分是由爱德华兹(E.O.Edwards)提出来的。 爱德华兹曾经指出(注:迈克尔·P·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年版,第208~209页。):(发展中国家)除了大量的失业人数之外,还有许多人可能通过扩大的家庭体系挣得微薄的收入,故有必要考虑就业的范围:第一,时间,那些就业的工人希望每天、每周或每年都能工作更多的时间;第二,工作的强度,增加对健康和营养的考虑;第三,劳动生产率,在生产过程中,常常没有足够的补充资源可供生产使用。甚至这些也是影响工作效率的最明显的方面,象内在动力、看法和文化习惯(如反对女人工作)这些因素也必须考虑到。爱德华兹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利用不充分或劳动不得其用即广义的失业区分为五种存在形式:
  1.公开性失业。这种失业包括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自愿失业指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人拒绝考虑这种工作而暂时处在闲置状态;非自愿失业指积极寻找工作但仍无工作可做的人。
  2.就业不足。指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少于他们希望工作的时间。
  3.表面上是在工作或愿意工作,但利用不充分。这种失业包括:第一,变相的就业不足。一些人看起来全天在农场、工厂和政府部门工作,但实际上他们提供的服务只要更少的时间就能完成。第二,隐弊性失业。有些人因找不到工作不得不选择非就业活动,典型地就是去接受教育和从事家务劳动。如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本想参加工作,但因就业机会缺乏而被迫继续上学;妇女本来愿意参加工作,但因受传统风俗习惯和道德因素的影响而找不到工作,她们不得不围着灶台转。这样,教育机构和家庭就成为这些“愿意就业者最后的场所”。第三,提前退休。这种现象在公务员中特别明显,而且呈上升趋势。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尽管人们的寿命在延长,但退休年龄却在逐渐下降,这主要是为更多的年青人创造就业和提升的机会。
  4.损伤。这是指本来在整个工作阶段都能工作的人,但由于营养不良或缺乏正常的卫生保健而身体欠佳,从而他努力的强度被严重地损伤,或者以致于不能做全日工作。
  5.生产无效益。指本来有生产性的劳动者,但因补充性的物质资源不充分,生产率极低,生产出来的成果甚至还不能补偿他们的生活必需品。
  不难看出,上述划分的后四种形式的失业可以全部归于非公开性失业的行列。显然,爱德华兹对发展中国家失业存在形式的划分,与克里希纳相比要详细、具体、全面得多。尤其是对于非公开性失业的划分,爱德华兹的分析更是“入木三分”,因此人们在研究发展中国家失业存在形式的时候,对爱德华兹划分的介绍和借鉴要更广泛和频繁一些。
      三、当前中国城镇失业存在形式的特殊性及其主要存在形式
  当前,我国尚处于转型发展时期。一方面市场经济有了初步的发展,西方经济学所区分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失业存在的几种主要形式,在当前中国城镇的实际生活中均程度不同地存在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从一种职业(单位)转移到另外一种职业(单位)的间隙时间失业越来越多;青年学生学校毕业后暂时找不到工作而失业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摩擦性失业)。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行业或产业会逐渐衰落,衰落行业或产业中的工人面临失业的危险;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停产、亏损、被兼并的命运,这些企业中的职工有可能加入失业的行列(结构性失业)。同时,技术进步也会引起排斥工人的后果(技术性失业)。此外,我国的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这样,周期性失业的存在在所难免;企业生产的季节性在城镇地区当然也会存在,因而,季节性失业的存在也是无庸置疑的。总之,转型发展时期中国城镇失业的存在形式已经初步具备了市场经济的特点。
  另一方面,中国还属于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因而,发展经济学所归纳的发展中国家失业存在的基本形式,在当前中国城镇地区同样也存在。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城镇不但存在着一支规模不小的公开性失业队伍,而且还潜伏着数量十分庞大的非公开性失业。就中国城镇非公开性失业而言,就业不足的形式主要集中在效益不好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单位,这些企业单位的职工实际工作的时间远远低于他们愿意工作的时间,尤为典型的是,甚至有些单位对部分职工长期放假。表面上在工作或愿意工作,但利用不充分的形式更是十分普遍;政府机关中的工作人员尽管全日制上班,但满负荷工作的时间很少(变相的就业不足);一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因为就业困难不得不继续上学,有些妇女也因为就不了业不得不走向厨房(隐蔽性失业);在中国,提前退休的现象比比皆是。此外,中国城镇以损伤和生产无效益形式存在的非公开性失业也较普遍,尤其是以生产无效益形式存在的非公开性失业使得多国有企业人浮于事、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时,会使企业走向破产、倒闭的行列。显然,转型发展时期中国城镇失业的存在形式也有着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的特点。
  正是当前中国城镇失业存在形式的上述两方面特点,才决定了其所具有的特殊性。为此,国内学者和有关部门对失业存在的形式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不同角度的划分。仅就公开性失业而言,有的学者依据失业产生的直接原因将其区分为总量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流动性失业三种存在形式(注:周文夫:《失业:我国现阶段不可缺少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机制》,《中州学刊》,1989年第3期。 ):总量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在总量上大于需求引起的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社会劳动力素质结构或区域结构与社会劳动力需求结构不相适应而导致的失业;流动性失业是由于劳动力在流动过程中受到某种阻滞而形成的转移性失业。
  也有的学者从失业的社会经济条件入手,分析了各种失业的存在形式(注:王在安:《失业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现象》, 《河南经济》,1988年6月27日。):①原始性失业。指由于资金和资源不足,难以给新增就业人口提供就业机会,从而引起失业。②技术进步性失业。在同量资金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的技术构成提高,使单个劳动者可以推动更多的生产资料而引起的失业。③流动性结构失业。生产社会化和社会分工发展必然引起旧产业衰亡、新产业兴起,导致劳动力在部门、行业、企业之间转移,由于时滞、技术转换摩擦等原因,可能引起失业。④企业生产弹性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变化激烈,企业的生产规模以及企业对生产要素包括对劳动力的需求具有较大的弹性,对劳动力的吞吐有较大的伸缩性所引起的失业。⑤企业代谢性失业。任何企业的寿命都是有限的,有的企业在竞争中破产,有的企业例如矿业企业则会因资源枯竭而关闭,代谢性失业是由这种企业破产或关闭所引起的。⑥人口生产过剩性失业。人口增长超过了扩大再生产所需要增加的劳动力数量而引起的失业。
  还有的学者从闲置人口的角度概括了失业存在的三种形式(注:阎海琴:《论“失业”》,《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8年7期。 ):①原始型闲置人口。这是指从一开始参加工作到目前为止没有更换工作单位,而最初的生产条件又容纳不了的那部分有职业无活干的劳动力人口。②新兴型闲置人口。这是指原来并没有任何生产条件可供其就业,从其离开学校之后并直接涌向社会、加入到闲置人口之中的劳动力人口,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待业青年人口。③再现型闲置人口。这是指第二次(或若干次)处于闲置状态的那部分人口,它主要是由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或在企业单位之间转移所引起的。这部分闲置人口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动型,另一类是被动型。前者是指那些以离开农村为第一目的,或者“跳槽”到更理想单位,或者主动流动到曾经宜于单位和本人双方的工作单位的劳动力人口,而目前却被闲置起来了;后者是指那种本人不能够且不努力适应原有或新有职业的人员,或者那些不能连续适应新的技术革命和新的社会需求的劳动力人口。
  此外,国家统计局1995年1 %人口抽样调查将城镇失业区分为三种形式(注:全国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1995年全国1 %人口抽样调查调查员手册》,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年版,第87~88页。):一是“从未工作、正在寻找工作”。这是指在劳动年龄内(16岁到55岁)具有劳动能力、过去和现在都没有就业过、正在以某种方式(如:进行了待业登记、登广告、到招聘单位应聘等)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二是“失去工作、正在寻找工作”。这是指劳动年龄内(16岁到55岁)具有劳动能力、过去曾从事过固定性或临时性工作,或其他有收入的工作和劳动,因种种原因中断就业,现在没有从事任何有收入的工作或劳动、且正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三是“企业停产、等待安置”。这是指由于企业经营管理问题造成停工、停产、整顿或转产而暂不能工作,且与原单位还有某种隶属关系,随时有可能返回原单位继续工作、调查前一周未做其他工作、也没有寻找工作、在家等待安置的人。
  不难发现,上述国内学者和有关部门对失业存在形式的划分比较粗糙、可操作性差,且有些划分的种类之间还有交叉重复的现象,因此,这些划分很难对当前中国城镇失业存在形式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也不能作为深入研究或定量分析的基础,也就是说,这些划分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笔者在承认处于转型发展时期的中国城镇失业存在形式一方面具有市场经济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有着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类似的特点的基础上认为,根据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可将城镇公开性失业区分为以下三种直观的存在形式:
  其一,登记的失业。它是指有城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16岁以上及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的人员。这种失业主要包括进行过失业登记的从未工作过的城镇待业青年和企业分离出来的部分富余人员以及停产、破产、倒闭企业的少数职工等。多年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城镇地区失业人数及失业率,就是指登记的失业及其失业率。如1997年中国城镇地区登记的失业人数为570万人,失业率为3.1%。
  其二,“下岗”的失业。它主要是指由于企业经营方面的问题等造成停工、停产、整顿或转产而暂不能工作,又没有找到其他工作,同时也未去进行失业登记的“下岗”人员。“下岗”的失业主要由实际“下岗”人员中未再就业的人员构成。据有关学者的估计(注:胡鞍钢:《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管理世界》,1998年4期。 ):按未再就业人员占下岗职工总数的40%和再就业人员占下岗职工总数的60%的低估算,1997年“下岗”的失业估计为480万人; 按未再就业人员占下岗职工总数的60%和再就业人员占下岗职工总数的40%的高估算,1997年“下岗”的失业估计为720万人。
  其三,流动的失业。它是指离开农村进入城镇,没有找到工作而又不愿回农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目前,全国跨乡以上区域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6000万人。尽管还没有可信的资料表明,到底有多少流入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但由于城镇地区登记的失业和“下岗”的失业的存在和数量的不断扩大,以及城镇地区所能提供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岗位的有限,流入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找工作肯定会越来越难。而绝大多数流入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不愿再返回农村的。这样,流动的失业将会呈现出增大的趋势。
  
  
  
江淮论坛合肥10~15F102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郭庆松/何敏常20002000 作者:江淮论坛合肥10~15F102劳动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郭庆松/何敏常20002000

网载 2013-09-10 21:49:10

[新一篇] 試論四十年代小說創作的精神探尋

[舊一篇] 試論學分制功能的現實意義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