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朴之中显新奇  ——'98高考历史问答题评析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在历史高考命题中,作为测试考生综合能力的问答题,一直处于不断改革和探索过程中,'98的问答题,是对20余年来,问答题命题改革成果的继承和创新。其以常识性知识寻求切入点,加强了对史实和能力的考查;设问指向明确;减少了考生审题失误;重视史论结合,将史实、史论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了历史知识、历史学科能力和思想认识的和谐统一。题目既贴近中学历史教学实际,又坚持了能力考查的方向,对今后的高中历史教学和高考复习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首先,突出了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所谓历史阶段特征,是指对某一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总体反映,是对这一时期诸多历史现象高度概括后的认识。“明清时期的文学艺术和科技题”、“美国独立战争和拉美独立革命题”都突出了历史阶段特征的考查。这与'97那种大跨度、高概括式的专题式问答题是大相径庭的。这种变化,一方面是从反猜题的角度,针对那种以上一年高考命题作为本年复习模式滞后观念而采取的举措。另一方面,突出历史阶段特征的把握,可以考查出考生概括全局、加强知识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结构化和认识历史内在规律等综合能力。正因如此,在考试说明中,把“再认、再现历史阶段特征”作为十项能力要求之一,命题专家也多次强调要重视历史阶段特征的掌握。从历年高考命题看,'93“三股进步潮流题”、'95“反法西斯局部战争题”、'96“唐文化题”等,都是着重考查历史阶段特征的。只有全面、牢固掌握明清时期阶段特征,才能正确认识文艺和科技两种文化现象特征,进而从政治、经济方面总结导致两种不同走向的深层次原因。北美和拉美独立革命发生的时代、地域、背景更是近似的,只有把握住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特点,从资产阶级革命的多样性出发,才能概括两次革命的特点和形成的原因。今后的高考复习,应克服投机心理,在阶段特征的掌握上下功夫。
  第二,突出了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98两道问答题的史实含量都是比较高的,明清文化题,知识分值达12分;北美和拉美独立题的知识分值也达10分。两题都突出了对史实掌握水平的考查,体现了中学教育的基础性特点。通过考查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对隐性知识的挖掘、对知识深广度的拓展等,反映考生掌握的知识量及知识的准确性、知识的结构化和体系化。高考命题的这一变化,首先是为了调控试卷难度。通过降低主观题特别是问答题的难度,克服往年问答题得分低,Ⅰ、Ⅱ卷难度失衡的状况,使各题的难度与试卷整体难度力求一致。实践证明,这一目的基本达到,两道问答题的难度有了明显改观。更重要的是,今年的问答题突出历史学科特点,引导考生在知识把握上下功夫。我们应看到,这几年强调历史学科能力,克服偏重知识内容和死记硬背,实现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能力考查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上,存在矫枉过正的倾向,曲解了能力型考试的要求,人为地割裂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还有的题目,过分强调理论认识和理论概括,史实含量过低。题目设计与高中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教学实际严重脱节。命题专家早已告诫我们:“没有什么纯粹的单一的知识考查,也没有独立的抽象的能力考查。”离开知识的再认、再现,离开知识载体的能力是不存在的。从实践看,只有基础知识的扎实、广泛,提高能力的可能性才越大,展示能力的区域才越宽广。那种片面强调能力,离开知识侈谈能力,既不符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也是对能力考试的歪曲。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看,对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作了较妥当的处理。能力要求中,都蕴含着知识要求。对知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今年的问答题,要求考生对繁杂的知识内容,按照设计指向,准确再忆、再现明清文学艺术和科技状况,北美和拉美社会经济状况,这些知识都直接源于课本。这对于沉缅于各种资料、挣扎于题海的人来说是一次警钟。中学历史课本是教学的基本材料和基本论据,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且高考“无论在知识和能力要求上,都不会超出大纲,现在的教科书也能够适应考试的要求”。
  命题专家也一再提醒考生,可以放心地去拼教材。我们应该扎扎实实的搞通教材,全面、精确地掌握基础知识,注意知识的拓展和延伸,真正做到知识与能力的并重。
  第三,突出了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强调了史论结合。'98问答题的另一个显着特点是继续坚持了历史学科能力的考查,而对能力的考查又明显地分成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进行。第一层次考查的是“是什么”,即历史现象、事件的内容、表现、发展过程等,但这些知识又不是机械照搬,考生必须依照要求对史实进行归纳、综合、概括才能得出结论,实则考查了归纳、概括能力。第二层次考查的是“为什么”,即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条件、特征等,实际上是考查了分析、认识能力。第三层次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一能力要求在'98高考问答题有两种具体表现:48题考查了文化科技和政治、经济关系的理论,而且这一理论作为试题答案的有机构成;49题则考查了生产力是决定因素这一原理,要求运用这一理论分析、认识、阐释北美、拉美不同历史现象。这些能力要求,都是通过史论结合进行运作的。史论结合是'98高考能力要求的最大变化。高考对史论结合赋予特殊的含义:史,就是考生已掌握的史实和试卷上提供的各种材料;论,则是指考生已具备的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史论结合把对史实和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起来。'98的问答题对史论结合作了最恰当的运用,设问和作答都是围绕史论结合的运用展开的,通过渗透生产力是决定因素、文学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等理论认识,巧妙地把史实和史学观点、史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了。这与前几年那种把理论原理硬性照搬的做法是大不同的,为中学历史教学真正使考生学会史论结合,用理论分析认识问题,培养初步史学研究能力起了良好导向作用。
  第四,突出了德育功能的考查。'98问答题在体现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的考查方面,达到了新的境界。试题从学科特点出发,注意在知识和能力的考查中体现国情教育、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等内容。如48题,通过明清时期文学艺术繁盛等历史现象的考查,加强了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49题则渗透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内容。试题还注意了历史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以史为鉴”的史学教育功能。如48题,要求考生分析明清科技停滞不前的社会原因,可以使考生深刻领悟到目前我国强调“科技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问答题较好地体现了思想性和知识、能力考查的高度统一。我们要适应这一实际,认清历史教学的任务,把落实知识、培养能力、进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此外,题目和答案的开放性进一步增强,体现了灵活的变通性。为引导考生思考,答案规定“文字表述和所举事例,不一定与本参考答案雷同,评分时应灵活掌握”。还作了酌情加分的规定。这种“半开放”比往年也是一种进步,有利于考生充分展示思维空间,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无疑会产生导向作用。
  '98高考问答题,坚持了'96以来“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避免了大起大落,在平稳中巩固成果,继续创新和发展。我们应从中吸取借鉴和示范作用,在大纲和教材上下功夫,在把握阶段特征和构建知识体系上下功夫,在学科能力培养上下功夫。
  
  
  
中学文科参考资料南宁11~13G32中学历史、地理教学袁兆桐/荆立霞19981998山东 袁兆桐 荆立霞 作者:中学文科参考资料南宁11~13G32中学历史、地理教学袁兆桐/荆立霞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43:54

[新一篇] 干熱河谷區生態系統退化及恢復與重建途徑  ——以云南金沙江典型區為例

[舊一篇] 廣告的真實性問題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