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加工贸易倾向(注:本文所称的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和外商独资企业。)
从1979年到1997年我国已协议利用外资6450.01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3483.48亿美元。(注:国家统计局,1998, 《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第138页。)这些外资中有60 %用于对工业的投资,对房地产和公用服务业的投资大约占1/4,其余投资于商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科技及技术服务业等。(注:1998年1月6日,《经济日报》。)国家外资政策对于外资工业企业有明显的出口鼓励倾向(如在出口退税和通关手续上予以优待等),目前外资企业产品的大约60%用于出口。(注:桑百川,1998,《正确对待外资企业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问题》,《国际贸易问题》,第3期。)同时, 对于这些企业的原材料和设备进口也给予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因此伴随着外商直接投资额的增长,外商投资进出口总额也快速增长,比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的增速还快,从进出口总额增长的贡献率整体来看呈增加趋势(表一),成为保持总额增长的重要力量。1996年和1997年三资企业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分别为47.30%和46.95%, (注: 国家统计局,1998,《中国统计摘要》,中国统计出版社,第133和142页数据。)接近一半。但是,若按贸易方式对我国进出口总额进行分类,可以看出总额连年快速增长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加工贸易的迅速崛起。1986年,加工贸易仅占总额的15.6%,而到1996年加工贸易进出口额在总额中达50.5%(表二)。那么,外商直接投资与加工贸易之间的联系,从统计数据来看:(1)从生产方面考虑,大部分外资是用于工业,同时, 占外资第二位的房地产业基本不用进口,两者相加已达外资总额的85%以上,因此可假设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全部是用于工业领域产品生产的原材料(机器设备可以视作特殊的原材料),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因其只占全部生产产品的60%,所以用每年的出口除以0.6 可得外资企业产品总产出(表三)。由表三可以看到,总产出与总进口之比很低,若再考虑外资利用了内地的部分资源则投入产出比将更小,这说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从总体来讲是一种大进大出的生产方式,这正是加工工业的特点。再将以上数据与我国近几年加工贸易增值系数进行对比可发现二者有着类似的变化,在1992、1993、1994三年都较低,而在1995和1996年却都有所上升。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在生产方式上是以加工组装业为主。(2)从贸易方式上分析, 数据表明(表四)加工贸易出口一直是外商投资企业出口的主要方式,所占比重达80%以上。加工贸易进口数字是以贸易方式进行统计的,其中已扣除投资进口和内销进口,所以相比于外商投资企业的总进口要小得多,但两者之间的比例较稳定地维持在50%以上,若再加上工业投资进口中用于外销的部分(经验比例35%,即35%×60%=21%),则用于加工贸易的进口可达总进口的70%以上,表明加工贸易无论在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口和出口中都已占很高比例,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的主要贸易方式。以上两点分析表明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投资格局,或者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有明显的加工贸易倾向。从实际情况来看,也确实存在着大部分中小外商投资企业主要从事加工贸易的事实,沿海地区尤其普遍。
表一 全国和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商品总值统计 (亿美元)
年度 全国进出口总额 外资企业进出口总额 比重(%) 贡献率(%)1986 738.46 29.85 4.04 —1987 826.53 45.84 5.55 18.161988 1027.84 83.43 8.12 18.671989 1116.78 137.10 12.28 60.341990 1154.36 201.15 17.43 170.431991 1357.01 289.55 21.34 43.621992 1655.25 437.47 26.43 49.601993 1957.03 670.70 34.27 77.281994 2366.21 876.47 37.04 50.291995 2808.48 1098.19 39.10 50.131996 2898.80 1371.10 47.29 301.361997 3250.6 1526.2 46.95 44.09
资料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
表二 加工贸易进出口与我国总进出口的对比 (亿美元)
年度 我国进 加工贸易 比重 出口额 加工贸易 比重 进出总 进出口总 (B/A) (C) 出口总额 (D/C) 额(A) 额(B) (D)1991 1357.0 575.1 42.4 718.4 323.9 45.11992 1655.3 708.5 42.8 849.4 396.2 46.61993 1957.0 -804.3 41.1 917.4 442.5 48.21994 2366.2 1043.5 44.1 1210.1 569.8 47.11995 2808.5 1320.0 47.0 1487.8 737.1 49.51996 2898.8 1463.3 50.5 1510.5 841.3 55.7年度 进口总额 加工贸易 比重 (E) 进口总额 (F/E) (F)1991 637.9 251.2 39.41992 805.9 321.3 38.81993 1039.6 361.8 34.81994 1156.1 473.7 41.01995 1320.8 582.9 44.11996 1388.3 621.9 44.8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和《中国统计年鉴》各年计算。
表三 加工贸易增值系数与我国外资企业投入产出比 (亿美元)
年度 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 外商投资 出口÷ 出口值 进口值 增值系数 企业出口 0.61991 323.93 251.17 1.290 120.65 201.081992 396.16 312.34 1.268 173.56 289.271993 442.46 361.84 1.223 252.37 420.621994 569.84 473.66 1.203 347.13 578.551995 737.06 582.94 1.264 468.76 781.271996 841.35 621.96 1.353 615.10 1025.17年度 外商投资 外商投资 企业总进口 投入产出比1991 168.90 1.1911992 263.70 1.0971993 418.33 1.0051994 529.34 1.0931995 629.43 1.2411996 756.00 1.356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海关统计》和《中国统计年鉴》各年计算。
表四 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进出口与外资企业总进出口的对比 (亿美元)
年度 外商投资 外商投资 比重 外商投资 外商投资 比重 企业加工 企业总进口 (%) 企业加工 企业总出口 (%) 贸易进口 贸易出口1993 193.03 418.33 46.14 212.60 252.37 84.271994 280.83 529.34 53.05 305.80 347.13 88.091995 370.57 629.43 58.87 420.63 468.76 89.73
资料来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所课题组,1997年,《简析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加工贸易倾向》,《国际商务》,第3期。
二、外贸目标与引进外资的理论分析
外贸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是建立在丰厚稳定的外贸利益的基础之上的,但是,按静态比较优势进行分工的发展中国家获得的外贸利益往往是不稳定、不持久的。原因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比较优势产品是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产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已逐步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同时原料节约和替代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减少了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如1973年石油危机后,发达国家立即开始着手研制一系列的低耗产品以减少对石油的需求)。以上两个因素导致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价格不断下降,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外贸利益朝不保夕,缺乏后劲,往往只有靠出口规模的扩大来维持现有的外贸增长,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有限。而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则愈来愈高,价格也随之有上升的趋势,外贸利益相当稳定并持续上升,世界范围内的马太效应日益明显。这种按传统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来发展外贸的作法对发展中国家显然不利,其结果只能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不能满足以外贸促发展的要求。
发展中国家要实现以外贸促增长的夙愿,只有在于追求动态比较利益。动态比较利益来源于动态比较优势,动态比较优势模型是在1965年由两位日本学者提出的,它指目前虽不存在但可以创造出来的后天比较优势,这种比较优势会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而不断发展,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征。动态比较优势产品往往是目前具有静态比较优势的产品的边际产品,是比它们的技术含量稍高一点的产品。在发展的过程中,比较优势产品的资本、技术含量会不断提高,新的比较优势会产生新的贸易机会和分工,按新的分工进行贸易得到的就是动态比较利益。由于新的比较优势产品中技术含量的不断上升,改善了贸易条件,所以动态比较利益相对于静态比较利益而言较为稳定,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更大,并能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本世纪初的美国,六十年代末的日本,都是因为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大变革的机遇,重建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贸易取得丰厚利润,促进了本国经济跳跃式发展。再如七十年代的亚洲“四小龙”,它们借助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技术改造创新的时机大量引进技术,摆脱了人口少、资源匮乏的禀赋束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并实施出口替代战略,出口资本、技术密集的初级产品,从而以其价格优势占领了这些产品的国际市场,一跃成为新兴工业国家。
动态比较利益要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前提,利用形成的比较优势进行出口贸易就可进入一个贸易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贸易进一步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途径有:(1 )贸易保护。生产这部分产品的产业在国内发展时,适当的贸易保护是必要的,在具有一定竞争力后再推向国际市场,但是这一点往往会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责难,尤其在我国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前夕,采取保护措施更要小心谨慎;(2)引进技术。 产业结构升级以技术进步为条件,而先进技术往往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发展中国家要想节省时间,短期内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创造新的动态比较优势的目标,就必须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引进技术的途径一是技术贸易,二是吸引外资。直接引进技术往往价格昂贵,而且被引进方要求条件高。因此引资是发展中国家获取技术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捷径。这种通过吸引外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创造动态比较优势,从而发展外贸,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过程可以图示如下:
附图
在外贸走上取得动态比较利益的轨道之后,也需要外资的积极参与,注入新的活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取得更大的外贸效益。
三、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倾向的局限性
目前,我国已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投资格局。加工贸易成为外贸、外资相连接的载体,要评价外资引进成效和外贸成果就必须对加工贸易进行实证分析。通过理论分析,我们知道引资与外贸目标的实现都要与产业结构升级相联系,但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投资格局对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是有限的,理由有三:
(一)加工贸易引进的技术质量不高,产品增值率低
加工贸易的特点是出口与进口直接挂钩,表现为大进大出,因此对加工贸易引进技术要结合进口进行分析,不能因其出口的是精加工、高技术产品而以为其引进技术也是高质量的。在我国,目前加工贸易贡献的出口增长中大部分仍是服装、纺织和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仅有的部分高技术、深加工产品的出口往往也存在加工过程短暂、增值不高的问题,这一状况可以从表三中的加工贸易增值系数上得以反映。增值系数是一个可以综合反映加工贸易出口产品中的零部件、材料等中间投入品国内供给的程度和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的指标。若零部件和材料大部分可由国内企业供给、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高则增值系数高,反之则低。由于我国加工贸易零部件、材料大部分都是外资企业从国外进口,所以增值系数可以认为只反映了加工过程中技术含量的高低。从表三可以看出,近几年加工贸易在进、出口中比重都有所上升,但增值系数始终在1.2—1.3之间,附加值实现状况很不理想,至1996年加工贸易出口值达841.3亿美元,而进口值为625.9亿美元,这种大进大出模式表明我国加工贸易相当部分尚处于典型的简单加工和组装的发展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加工贸易对国内中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小,对经济的贡献有限,而且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会逐渐失去发展后劲,因而对于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大。
(二)加工贸易波及效果差
一项产业是否具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还要看它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即该产业对国内其他产业的推动作用有多大,这是大国在确定战略产业时必须考虑的问题。若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企业中间投资品由东道国提供,且其最终产品的技术含量较高,属于高科技产品,那么它所需的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间投入品的技术含量也必然相应要求提高,这样自然会带动东道国提供中间产品的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这就是所谓的技术“溢出效应”。当这些技术改造在大范围内进行时,产业结构将随之改善。然而,在我国,实际情况是加工贸易不但技术含量低,而且中间投入品没有实现国内供给替代,而主要依靠进口,加工贸易通常只是个别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形式。即便具有一定的贸易规模,也主要局限于部分地区和少数相关企业,整体规模的扩大对其它企业、地区的辐射作用不大。因而加工贸易的发展不能给国内企业发展带来新的市场,更不要说通过加工贸易带动相关工业发展以实现工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了。
(三)加工贸易产品出口易受到反倾销待遇,对我国相关产品出口不利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有了长足发展,贸易保护战不断加剧的今天,过多出口价格较低的加工工业品只能增加国外对中国的反倾销起诉和贸易磨擦。据统计,近几年中国遭遇反倾销起诉的产品中,来自外资企业的占了相当的比重,这种状况无疑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商业信誉,使内资企业生产的相关产品的出口受到影响。以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的机电产品出口为例,加工贸易是促进近几年机电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1996年机电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额为362.7亿美元, 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75.2%,比上一年增长18.4%,其中出口净增长额为56.2亿美元;电子产品出口额有90%来自加工贸易。(注:段敏,1997,《中国电子报》4月5日。)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机电产品反倾销案件的不断增多,80年代我国平均每年接到6起反倾销指控,1990到1994 年上升到每年25起,其中大多集中于机电、轻工、纺织等产品上。(注:梅新育,1995,《关于中小企业降价出口商品的体制根源及改革》,《国际贸易问题》第9期。)除此之外, 各主要产品进口国纷纷制定各种规定给我国有优势的制成品出口设置障碍,如欧盟1995年宣布进口电器必须具有CE检验的合格证明等,这些都将不利于今后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增长。
从以上论述可见,加工贸易对于促进产品结构升级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足以成为追求动态比较利益的主要贸易方式。事实上,加工贸易的发展正是我国静态比较优势的体现,外商在选择我国作为加工基地时是从全球范围内进行考虑的,主要是利用我国相对便宜的劳动力,因而外资企业成为加工贸易出口的主体是合乎情理的,这也体现出我国目前的比较优势产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目前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格局显然是与我国贸易上要实现动态比较利益和利用外资以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这两个目的是不一致的。
四、调整外资结构,建立动态比较优势
(一)对存量进行调整
对于已经存在的外资加工贸易企业主要是进行中间投入品市场的挖潜,扩大波及效果。已经发展起来的加工贸易在我国沿海地区已形成了一个以电子、轻工、纺织为主的中间投入品需求市场,通过沿海地区加工贸易企业每年进口额来看这个市场规模很大,需求面向中上游产业,最终产品销售国际市场,因此只要因势利导,把国内企业生产的产品打入这一市场,就可以为中上游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机会,而且可以以加工贸易方式为载体,把中上游产业带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实现从下游产业向中上游产业的延伸,这对于整体产业结构升级和比较优势的建立具有战略意义。
辽宁世界贸易组织咨询中心对沈阳、大连30个从事加工贸易的外商投资企业进行调查,有16个企业表示愿意转向国内采购料件,还有9 个企业表示目前没有转向国内采购的意愿,只有3 个企业的外方母公司不允许其另辟采购渠道。调查过程中,外商反映国内市场存在的信息、政策、运输方面的障碍和生产技术上的差距是阻碍国产中间投入品进入加工贸易市场的主要屏障。针对此种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1 )在加工贸易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建立中间投入品供求信息库,以方便供需双方的联系沟通,创造市场机会;(2 )为使国内企业生产的料件和零件在质量、规格和成本等方面适应加工出口的要求,国家应扶持企业工发、试制新产品或向用户提供试用品,对这些项目在信贷上给予优惠; (3)对企业从事出口生产和为加工贸易提供的料件在进口关税征收上应一视同仁,海关对于进口保税商品在零件厂和组装厂之间的流通应提供便利;(4)加工贸易企业采购国产料件出口应实行全额退税, 以发挥国产料件的价格优势,从而牢牢把握这一市场。
(二)对增量进行调节
1.取消优惠政策。外商投资加工贸易之所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加工贸易方式比一般贸易能得到更多的政策优惠,国家对企业以出口为目的的进口料件予以免征关税,1996年4月以前, 外商投资企业还可以享受对进口机器设备等物品免征关税等优惠,此外还有许多地区规定有特殊政策。这些政策建立主要是为了促进吸引外资,加工贸易的迅速发展也说明引资政策是有成效的。但是,由于这种方式本身的原因和我国客观环境的限制,它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有限,因此可以说这种引资成功只是表面上、数量上的成功,实际上却是失败的,它有悖于我国引进外资的目的。优惠政策对外商投资的引导作用直接造成目前粗加工生产能力的发展过剩的局面,同时还为不法分子利用其倒卖内销原材料、进行走私提供了便利,造成很大的危害。优惠政策继续执行势必妨碍今后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进一步发展,弊大于利,应尽快取消。政府要想保持政策的一贯性以鼓励制造业的发展可以规定对某些进口料件一律免征进口关税,而不管它是否用于出口商品生产,不必实行特殊的加工贸易政策。
2.引导外资投向,建立动态比较优势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走向,尽管不同国家在各个不同发展时期对吸引外商投资制定了不同的政策,但基本方式都是围绕各自的优先发展产业加以调整,目前我国的引资政策也开始从以往的地区优惠政策逐步转向与产业倾斜相结合的鼓励、限制和禁止外商投资的政策。1995年6月,国家计委、外经贸部联合发布了《指导外商投资方向暂行规定》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两个文件,目的就在于正确引导外资产业投向,尽快改变目前外商投资集中于“短、平、快”项目的局面,规定的颁布有助于加快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但这两个文件下达后并没有产生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没有配套的政策手段,缺乏规范的地方政府行为,因此在今后外资引导工作中应加大力度,并且尽快出台相应的规范各地政府行为的法规,以改变各级政府官员的目标函数,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背景下使各地优惠措施与外商投资相结合,促进不同产业的相对均衡发展和具有潜在比较优势产业的优先发展。
现代财经津43~49F52外贸经济、国际贸易戚自科19991999利用外资是我国获取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捷径;而实现动态比较利益作为对外贸易的目标又要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前提。因此,理论上评价外资利用效果和外贸得益就必须要分析外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由于自然禀赋条件和外资政策的引导,目前已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投资格局,但是加工贸易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上作用有限。因此,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倾向制约了外资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外贸得益逐年增长只是静态比较利益实现的结果,追求动态比较利益的目标因而会落空。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对外资的存量、增量作相应的调整。加工贸易/外商投资/比较优势/比较利益/产业结构升级作者单位:北京商学院 作者:现代财经津43~49F52外贸经济、国际贸易戚自科19991999利用外资是我国获取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捷径;而实现动态比较利益作为对外贸易的目标又要以产业结构升级为前提。因此,理论上评价外资利用效果和外贸得益就必须要分析外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由于自然禀赋条件和外资政策的引导,目前已形成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商投资格局,但是加工贸易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上作用有限。因此,外商投资的加工贸易倾向制约了外资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外贸得益逐年增长只是静态比较利益实现的结果,追求动态比较利益的目标因而会落空。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对外资的存量、增量作相应的调整。加工贸易/外商投资/比较优势/比较利益/产业结构升级
网载 2013-09-10 21: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