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南亚华裔青年的中西文化观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内容提要 文章分析了东南亚各国华教事业的基本情况,论述了华裔青年中西文化观冲突的原因,强调以中华文化的魅力感染青年,更好地发展华文教育,扩大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
  主题词 东南亚 华裔 青年 中西文化观
  * * *
  经过世纪的风雨,和平发展已成为当前国际关系的主流。亚太地区将繁荣发展经济放在首位,加强了本地区的合作,出现了“亚洲化”趋势。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在亚洲的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而东南亚华人无论在人口比重、经济实力、文化传播等方面都对当地的经济建设、文化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个世纪,受过良好华文教育,传承了中国文化传统,熟悉中国国情的华裔青年,无疑会成为东南亚各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一股优势力量。因此,了解现在东南亚华裔青年的文化环境,探讨他们的文化观念以及文化心态转变的因素,显然是很有意义的课题。
   一
  东南亚的华人现在已多为第三第四代,他们生在海外,长在海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西方文化,久而久之,对祖籍国文化已逐渐淡漠。
  菲律宾这个曾被西班牙统治三百余年,美国统治近百年的国家,其生活环境已相当西化,年轻一代很多人从小吃西餐,用刀叉,看外国卡通,过圣诞节,信天主教。1976年遵照宪法全面菲化后,菲律宾华校的华文课程全部取消,只能开一门“华文”选修课。学校的授课语言为英语,教材中选编了大量西方文学家作品,如:雪莱的诗歌、海明威的小说等。华裔青年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假期旅游,往往都选择英美等国家,他们非常向往西方社会。
  泰国旅游业发达。随着每年大量西方游客进入泰国,不仅将西方的科学技术、管理策略、语言和商品带入泰国,也将追求享受的生活方式、腐朽糜烂的色情业带入泰国。泰国同时又是一个充满了佛教色彩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泰国,尤其是在华人居住集中的地方被大量保留。泰国的学校既过泰国本民族的水灯节、泼水节,又过中国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既有西方宗教的传统节日又有佛教的节日,从这一点不难看出泰国东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痕迹。自70年代起,泰国企业结构出现变化,外国人在泰投资越来越多,英语普遍受到国民重视,而华文教育走向式微。现在一般的华人家庭,长辈能使用潮汕方言交谈,子女却只会听不会讲。学校实行同化政策,华文中学被取缔,华文小学只允许每周授华文课一小时,华文师资严重缺乏。在泰国,华人中的有钱阶层与平民阶层对待中西方文化的态度大不相同,有钱阶层在当地的经贸活动中占主导地位,他们出于商务的需要及崇洋心态,往往要把子女送到本国收费昂贵的基督教会学校,他们更重视子女的英文成绩,以追求西方生活方式为荣,以有实力送子女到欧美留学或渡假为荣。平民阶层大多居住在华人区,也没有能力送子女读教会学校,所以在平民家庭更多地保留了中国的传统习惯。到90年代初,政府解除了对华文的禁令,华文的实用价值得到了显示,华文教育开始振兴。
  新加坡的华人占了总人口的76%,建国后,新加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新化”政策,同时也推崇中国的儒学,在全国推行过礼貌运动和华语运动,82年还正式把“儒家伦理”编入中学课程,以期抵御西化之风的严重袭击,但是,新加坡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模式大多是从欧美移植过来的,西化后的物质文明也带来了道德危机,部分华裔青年感染了一些吸毒与生活颓废等不良习气。
  马来西亚自57年独立后,马来文被定为国语。然而与东南亚其它国家不同的是,华文教育虽然一度也出现过低潮,但是在华人社团,华文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他们不但拥有千余所华小,60所独立中学,并且创办了华文大专,在这些学校,汉语作为主要的教学语言,学生汉语水平颇高,能讲一口纯正的“国语”,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有所了解,到中国大陆来留学的学生都能马上入系学习专业,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是海外华文教育园中的一枝奇葩。
  印度尼西亚的华人约有1000万,现在能说汉语的人在四十岁以上,能阅读中文的人在五十岁以上。印度尼西亚的华文教育在东南亚地区是被政府限制最严的,没有华文学校,为了薪火相传,一度家庭教育成为学习华文的最普遍的方式。最近关于中文的禁令有所松动,华裔学生纷纷到中国大陆求学,在印尼本国也办起了语言中心,华文开始热起来,并将持续升温。
  柬埔寨曾为法国殖民地。70年代的一场劫难使柬埔寨的华文教育出现断层,几乎成为空白,不仅没有华文学校,华侨华人甚至无法公开以华语交谈。90年以后,柬埔寨的华文教育形势有所好转,复课的华校如雨后春笋。由于多年战乱,很多华裔青年没有受到中华文化的教育,在思想生活作风方面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表现得自由散漫。
   二
  尽管东南亚各国的国情不同,华文教育的发展也不平衡,但由于世界性经济、交通、信息的发达,西方文化也就自然传入各个国家。西方文明的流入是鱼龙混杂的,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同时也有一些腐朽思想的不良产物。在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中,人们必然对此作出不同的反响,分析一下,我认为华裔青年对中西方文化的态度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第一种态度为盲目崇拜,全盘西化。由于青少年人生阅历浅,分析能力差,在多种文化并存的社会生活方式中,容易受到随机因素的困惑与干扰,容易产生拜金主义,重视物质享受,在异国文化中迷失自我,思想感情与上一代华侨华人相距甚远,再加上华文教育的衰微,使他们对中华文化茫然无知,他们没听说过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知道李白、杜甫、屈原,他们没学过“孔融让梨”、“司马光破缸”,更不了解鲁迅、郭沫若、茅盾。他们真的以为西方的月亮比东方的圆,比东方的亮。因此,对西方文化,他们采取的是不分良莠,全盘吸收的态度。
  第二种态度是当中西文化发生强烈撞击时,他们流露出犹豫彷徨,不知该何去何从。一方面他们承认自己是中国人,保有一部分中国习俗,愿意学习华文。但另一方面,他们又鄙薄他人的“中国化”,认为中国代表了贫穷与落后,他们对中国文化了解不深,只知道一些表层的文化现象,看不到它深刻内涵的魅力所在。他们从情感上倾向中华文化,不愿意数典忘祖,而理念上又追随西方文明,在对待具体事物时,还是觉得西方的一套更有价值,无法说服自己与他人,总是处在矛盾之中。
  第三种态度是能够较清醒地认识到多元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使本民族的文化与居住国文化相融合,使中华文化成为当地多元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肯定中华文化的内在力量,主张以中华文化的价值观为基本取向,他们既能看到华文日益提高的实用价值和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同时也愿意吸纳西方文化中科学民主思想的精华。
  东南亚各国华裔青年处在上述三种不同的中西文化观念的冲突之中,既是历史的必然,又是现实的必然。从历史的角度,从他们先天的血缘角度说,“我是中国的血统”、“我是中国人”的文化情结始终笼罩着他们的家庭、生活及其社会活动圈,甚至,他们往往是用中国文化的价值尺度来评价着现实社会中的生活事件,决定着他们的取舍。另一方面,从现实的角度,从他们生存的具体环境来说,人的生存为第一要义,所以,所在国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价值尺度又成了他们生存、奋斗的精要,而不可有所违背。正是在这样的矛盾冲突中,他们有时会感到痛苦,感到生存环境的严酷,思乡之情又往往引起他们对祖国的怀念;然而更多的,他们往往能在这些矛盾冲突中实行文化突围,寻找中西文化融会的生长点和发展方向,以更好地适应环境、运用环境并进而创造环境。而华文教育,正是这样一种引导他们巩固并发展中华文化,使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相融合走向多彩多元的思想文化的学习过程。
   三
  一般来说,海外年轻一代华人对华文教育,对中国文化的态度会经历一个从消极到积极的心理过程。产生这种变化的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华裔青年的民族情结导致对中华文化的依恋与认同。
  尽管多数东南亚的华裔青年是在居住国出生成长,经过几代的变迁,他们的身份早已从前辈的侨民变成了华裔,变成了华族,他们不仅受到西方语言、风俗、宗教、观念的影响,并且接受了相当西化的学校教育。但无论如何他们仍然是属于华人群体的,这一群体是渊源于中华民族的,他们身上流淌着中华民族的血液,毕竟血浓于水,华人群体无论是浪迹天涯,还是生根海外,对中华文化始终有割不断、挥不去的情缘。也正是这种民族情结,这种根的意识导致了华裔青年对中华文化的依恋与认同,也正是这一脉亲情,永远维系着华人与祖籍国的联系。
  华人子女对学习华文的态度往往是:少儿时期,不谙世事,家长让学,不得不学,处于一种被动状态。进入中学后、课业负担重,缺乏语言环境,又看不到华文的用处,感到学习汉语是沉重的负担,总想摆脱,产生了逆反心理。而大学毕业后,开始认真思索,觉得做一个华人不会华文是很遗憾的,怀着对祖籍国语言文化的浓厚兴趣,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学习华文。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他们渐渐体会到身为华人虽然可以在国外取得名誉地位上的巨大成就,但如果不懂祖籍国的语言,不了解祖籍国民族的文化总有无根浮萍之感,不知所从。而新一代的海外华人也只有把自己的民族文化作为立身之本代代相传,才能产生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因此在给华裔学生介绍中华文化时,他们喜欢追根问底,他们不满足于知道黄山、黄河、长江、长城,他们希望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基础、背景与内核,了解中华文化的发祥、演变与发展。这些内容较之他们居住国的社会文化大相径庭,但是他们容易理解,容易接受,显示出强烈的民族认同心理。
  其次,中国大陆的经济腾飞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证明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无穷。
  近年来,亚洲地区四小龙的崛起和中国大陆经济的飞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思考。一些学者认为是传统文化的动因推动了现代化的进程。事实上这些国家与地区都处在中国文化圈中,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点上。许多海外人士认为这一经济现象与文化因素有着必然联系,东亚地区这种现代化的模式显示了中华文化思想的主流——儒家传统的力量。亚洲四小龙的经验表明:儒家学说培养起来的人际关系和自身素质能够成为安定社会的力量,对建立一种敬业精神、群体精神,对创造稳定的投资环境都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儒家学说所提倡的道德理性与自我完善,可以克服西方物质文明带来的精神危机。这些国家与地区的国民价值观与中国人有很多近似之处,保有中国的传统文化心态。同时在政治、法律、教育等方面又接受了一些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与流传世界各地的西方文化互补共存,相互融合,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优势,由此可见,在促进东亚经济发展成功的多种因素中,中国文化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发展科学发展生产力的精神动力,这使得中华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其永恒魅力之所在。
  人们经常说中国人天生会做生意,在海外经商的华人通常在生意上都能获得较大的成功,这种特殊的才能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由于社会的影响,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传承了中国文化中儒家学说道家学说的精华,形成了一种民族的思维方式及行为规范。他们重视发扬群体的作用,重视发挥人的自身价值,重视自我道德的完善,懂得艰苦奋斗,懂得遵守纪律,懂得和气生财,产生了一大批蜚声海内外的卓有贡献的企业家。
  亚洲四小龙及中国大陆经济飞速发展的巨大成就和众多海外华人在各国商贸活动中的成功实例,从国家与个人两个方面印证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力量。这一现象引起了华裔青年的高度重视,从而使他们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日益强烈的兴趣。
  第三,随着中国的强大,华文的实用价值越来越高,逐渐为世人所青睐。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中华民族之情愫正是通过华文载体传播世界的,因此推广华文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必要手段。人们是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在华大学习的几个菲律宾学生都说,没学华文之前,只是读美国小说,从来不了解中国文学,到了中高级阶段,接触到古今优秀文学作品,他们才惊奇地发现中国文学之美妙。人们通过汉语的学习,可以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了解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可以看到列祖列宗的艰苦创业,知道先哲先贤的行为准则。
  出于旅游的需要,商务的需要,教育的需要,求职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华裔学生来中国学习汉语,经过一段正规的学习之后,回到他们的所在国,运用所学的汉语及中国文化知识从事经贸文化等事业,对当地的建设事业起到积极的作用。例如,华侨大学毕业的海外学生无论在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家多是事业有成,其中也不乏来中国投资者。因此,又吸引了更多的华裔学生来到大陆,探索中华文化之奥妙。总之,汉语热必将掀起中国文化热,而中国文化一定会伴随着汉语热走向世界。
  综上所述,完全可以预见,下一个世纪中华文化将在世界上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年轻一代海外华人中加强华文教育,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在华裔学生中传播中国文化知识,我想除了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导人文化因素外,还应该开设一定数量的文化类课程,让华裔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
  历史把人类带入了世纪之交,站在世纪之交,回顾过去,中华文化世世代代哺育了炎黄子孙,而炎黄子孙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情有独钟;展望未来,古老的中华文化将更加年轻,更加繁荣,更加活跃,积极推动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为此,我们有理由预见:在21世纪多元多彩的人类文化中,中国文化的价值将会为世人所瞩目。
  (金宁,华侨大学集美华文教育中心副主任)
   参考文献:
  吕飞亚:《新加坡〈儒家伦理〉课程探析》厦门大学。
  赵吉惠:《论儒学前景与21世纪人类文化走向》、《中国文化研究》(11)。
  邵汉明:《现代新儒学评估》、《中国文化研究》(11)。*
  
  
  
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泉州37-40,46D42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金宁19971997 作者: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泉州37-40,46D421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金宁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47:42

[新一篇] 論“新詩形式的兩個來源”

[舊一篇] 論東坡詞的“雅化”及其對詞史的影響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