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实在?——约翰·希克论宗教经验和宗教神秘主义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世界各大宗教都以自己的方式宣称见证了终极实在,有的宣称与终极实在诸如道、法、梵、太一合一,有的则宣称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看到了神的形象,听到了神的声音,感受到了神的临在。然而,不同宗教对终极实在的见证虽说都具有绝对性、无中介性,但它们对终极实在的描述却大相径庭。当代杰出的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John Hick,1922-)从跨文化的宗教哲学角度对宗教经验和神秘主义作了极具深度的研究。通过阐明希克在这一领域的理论贡献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宗教经验和神秘主义,从而丰富并推进我们在宗教哲学领域的理论研究。
  一、人对世界理解的含混性
  希克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外乎两个进路:一是自然主义的;另一是宗教的。无神论、人道主义、科学主义属于自然主义的进路;世界各大宗教属于宗教的进路。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认为某一种认识是唯一合理的。例如在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以宗教的方式理解世界是唯一正确的。在传统的印度,绝大部分人都认为以印度神话的方式理解世界才是合理的。自启蒙运动以来,科学世界观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进而成为世界的主导精神。科学的进步,留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宗教的退却。在这个世纪,科学世界观占有绝对的优势,宗教世界观实际上已被边缘化。现代哲学家像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雷蒙·潘尼卡(Raimon Panikkar)等对技术文明的反思与批评也正好反衬出科学主义在我们这个时代的绝对地位。
  自然主义世界观对世界的理解不同于宗教的理解,基本的区别在于前者否认世界的超越维度,更不把这世界的神秘归于某个神或超越的终极对象。宗教的世界观首先有一个超越者的预设,不管这个超越者称之为非人格的道、法、空、涅pán@①、梵、太一、存在,还是人格的耶和华、毗湿奴、湿婆、真主、天父。
  那么哪一种理解方式是对的呢?这个问题从更深意义上说不是一个简单的对错问题。希克认为我们原则上不能判定谁对谁错。它倒是让人先意识到对世界理解的含混性,这种含混性认人陷入怀疑主义,直至人失去理解的方向。着名诗人马修·阿诺德(Mathew Arnold)敏锐地意识到这一点,并反映在他的名诗《多佛海滨》中:
  信仰之海
  昔日汹涌澎湃,
  波光似锦带,缭绕寰球。
  如今衰朽,
  只听得涛声凄恻,
  退潮时奄奄一息,
  夜风呜咽,荒滩漫无际,
  浪去也,席卷平涉顽石。
  希克认为,在我们这一后启蒙的怀疑时代,我们应充分意识到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是含混的、歧义的。这世界的现象本身同时唤起又支持着自然主义的和宗教的回应。现代科学的兴起是属于无神论的,现代怀疑主义也普遍是无神论的,今日主要的后现代主义既是怀疑主义的又是无神论的。(注:作者对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尤其以过程神学为基础的后现代主义)的批评,参见王志成、思竹着:《神圣的渴望:一种宗教哲学》第4章,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事实上人们普遍从无神论的、自然主义的立场来理解世界,包括宗教现象。
  然而,希克认为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既可以以自然主义的方式又可以以宗教的方式理解。他认为传统有神论对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论证、本体论论证、道德论论证、宗教经验论证、总体或然性理论论证等都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也就是说,这些论证上帝存在的理论没能力证明,对它们作自然主义的解释也同样合理。而现当代宗教社会学(尤其杜尔凯姆)、宗教心理学(尤其弗洛伊德)以及“恶”对有神论的挑战也不能否证上帝的存在。
  希克在《宗教之解释》(注:约翰·希克着,王志成译:《宗教之解释:人类对超越者的回应》,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二部雄辩地证明:我们对世界既可以作自然主义的解释,也可以作宗教的解释。在论证过程中,上帝的存在与不存在在论据和论证上都不可能偏于某一方。
  世界的含混性理论是希克理解世界及宗教现象的基点。他一直持开放态度。他说,面对同样的现象:如诺威奇的尤利安(Julian of Norwich)看到流淌着血的十字架苦像、室利·罗摩克里希那(Sri Ramakrshna)看到伽利(Kali)女神,既可以视为绝粹的幻象,没有任何的真实性,也可以视为真实的。
  希克虽然没有否认人认识世界的含混性,但他个人却站在宗教的理解一边。他的吉福德(Gifford)讲座,就是要在这一自然主义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中为以宗教的方式理解世界作论证或者说辩护。他在最新一部着作《第五维度》(注:John Hick,The Fifth Dimension,One world Publications 1999。中译版也将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中明确认为自然主义的理解方式是不理想的。所以,在解释宗教神秘主义问题上,他不是斥其为虚幻不真的,而是予以明确的肯定。
  二、宗教批判实在论与宗教多元主义假设
  希克没有说世界本身的含混性,而是说人对它的理解具有这样的属性。希克以此为前提选择了宗教的理解方式。但当我们以宗教的方式理解世界时,发现宗教理解本身也是含混的。我们需要有一种合理的方法来解释人为什么会在对世界的宗教理解中产生含混性。
  希克认为,人在以宗教方式理解世界时会以不同方法去看待,一是宗教素朴实在论;另一是宗教批判实在论。
  素朴实在论是一种认识论模式,它认为我们的认知系统能准确无误、如其所是地把握对象。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认识论模式:首先,被认识对象客观地“呈现”;其次人的认识中介是完全独立的和中立的,不会干预对象。以一张白纸为例,白纸之所以白是因为纸呈现出白色。我们之所以知道这张纸是白的,是因为我们用眼睛去看那纸,那“白”于是直接地呈现在我们的眼中。
  但认知科学的发展早已表明这种简单的认知模式是不对的。首先“白纸”不白,其白是相对于我们的视觉而言的。纸以其固有的方式呈现,我们只对为我们所感知的光波加以转化而判其为白。这“白”是我们主体人对客体(纸)的作用作出回应的产物。
  宗教中的素朴实在论则以为信徒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神之临在,在幻视、幻声中看到、听到的对象就如其所是的样子。例如,传统的持朴素实在论的基督徒相信,《圣经》上说的每一个字都是真的,相信天使长着两只大翅膀,伊甸园里有一棵智慧树,一条蛇,地狱里有熊熊火焰。传统的持素朴实在论的佛教徒认为西天就是死后可去的遥远的地方,距这地球“十万八千里”,饿鬼时时想吃东西,却又吃不到,地狱阴森可怕,天堂快乐无比,天堂里的人要什么有什么,只是也难免一死。传统的持素朴实在论的毗湿奴信徒相信《往世书》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真的,神用眼一瞥就创造物质世界,牛奶之洋的奶就如我们所饮用的奶,等等。
  一个持素朴实在论的人在宗教上不一定持同样的立场,很可能是否定宗教的。而宗教上持这一立场的人在自然研究领域不一定持同样立场。但这两者又有共性,都认为所见、所听的就是对对象本身的直观把握。
  希克认为,科学中的素朴实在论和宗教信仰中的素朴实在论都是错误的。当然它关注的是对后者的批评。希克坚持的是批判实在论立场。在研究自然对象上,批判实在论更加合理、正确,而对待宗教现象问题上,也认为以批判实在论理解比较合理、正确。
  希克认为,我们所面对的宗教现象很多、很复杂,如果判定它们都是对终极实在、神的直接认识,那么各种宗教或宗教内部不同人、不同时期的宗教经验和宗教现象就会彼此冲突。事实上,一种宗教经验可能是完全虚妄的,说它虚妄既可以从自然主义的角度判定,也可以从宗教的角度判定。例如传统宗教徒很容易断言自己的宗教经验是真实的,其他宗教的经验是虚妄的。但这样的判断可能是彼此的,故有可能彼此的宗教经验全都虚妄。但只要坚持以宗教的方式理解世界,我们的宗教经验总有其真实的一面。这种真实性既发生在自己的宗教中,也发生在其他世界宗教中。
  宗教批判实在论认为,我们的宗教经验虽然千差万别,有人的主观因素的介入,但无疑肯定有一客观的质。这客观的质是什么呢?虽然在希克看来是剔除了人的主观影响之后所留下的那东西。但这东西若无主观的介入是否能为人所知呢?从批判实在论立场看,这是可能的,也即纯而又纯地把握是可能的。所以希克在早年提出末世论证实的观念(注:参见王志成着:《解释与拯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年版,第2章。)。他认为人的经验最终可以在末世得到完全的证实——那些相信上帝存在的人最终可以消除对上帝存在的任何合理的怀疑。
  换言之,宗教神秘主义所宣说的终极状态本质上是可以得到证实的(注:John Hick,Problems of Religious Pluralism,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5,Chapter 8.)。但是这样一种理论并不是现实的,而是有赖于末世的实现。这本质上无助于我们在最终意义上理解现实的宗教现象、宗教经验本身。希克在批判实在论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宗教多元主义假设。这一假设为全面地、现实地理解世界各大宗教现象、宗教经验,包括宗教神秘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希克的宗教多元主义假设受到康德(Immanuel Kant)的知识论、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enstein)关于认知的理论的启发。康德区分了本体(物自体)与现象,本体是不可知的、超范畴的,但它作用于人,并为人所回应而形成现象界。康德本人没有将他的这一认知模式运用于宗教,但希克以为它也适用于宗教分析,认为宗教所言及的终极实在本质上是不可言喻的,希克称之为实体(the Real),而各宗教所宣称的终极对象,如人格的耶和华、天父、真主、毗湿奴、湿婆等,非人格的道、法、空、涅pán@①、梵等都是现象。
  希克认为我们对于实在的作用之理解不是原本的,从认知上说是一个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看作”(seeing-as)的过程,而希克则更愿意称之为“体验为”(experiencing-as)的过程,这一观念适用于一切感知方式。当实在作用于我们主体时,如果我们以“你—我”的模式去回应实体的临在,我们就会将它体验为人格的,如犹太教的耶和华,基督教的天父,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印度教的毗湿奴、湿婆等;否则就会将它体验为非人格的冥想对象,如道教的道,佛教的空、涅pán@①、法,印度教的梵等。
  我们一旦将终极实体的临在体验为人格的神或非人格的形而上对象,这就构成一级的宗教经验。不同宗教传统围绕这些核心的对象而形成一个宗教文化系统。一般地说,第一代创造人所言的宗教经验为一级的,而其继承人的宗教经验则属二级的,再之后为三级的宗教经验。
  希克所持的宗教批判实在论旨在阐明宗教经验是存在的,但这不等于说所有的宗教经验都是原原本本的,反映实体本身的。事实上,任何宗教经验中都有人的主观因素夹在其中,因而宗教素朴实在论是错误的。不过,科学中的批判实在论会承认人可以尽最大可能地排除人的主观因素,从而获得对对象本身更为真实的认识,因此宗教的批判实在论也当持这一观点。在排除了人的主观因素的宗教经验中,依逻辑应留有客观的质,这个质是不依人的主观因素为转移的。但希克似乎在这一问题上不能贯彻到底,因为他倘若这样坚持,必定和他的多元主义假设相冲突。
  希克承认,也许某一种宗教最终证实是对的,如基督教,但我们的经验告诉我们,从我们人的有限立场出发无法证实某一种宗教的经验会最终被证实是正确的。希克立足现实,大胆地提出了他的多元主义假设,肯定世界各大宗教都是对终极实在同等有效的回应。而在回应中由于受到各自文化的影响,对实体的回应形态千姿百态。
  希克站在宗教批判实在论的立场肯定了宗教经验的存在之合理性,同时又意识到其中包含人的主观因素,其极端形态也许是虚妄的宗教经验。宗教素朴实在论无法排除虚妄的宗教经验,而宗教批判实在论则能够。但希克这一理论无力摆脱所谓纯粹的宗教经验之质的难题,希克便以多元主义假设解决了这一难题。在他的多元主义假设中,各大宗教的终极实在不是一个本质实体,而是一个个的现象,是实体的临在和人的主观回应共同的产物。
  三、统一性神秘主义和沟通性神秘主义
  许多人认同希克在宗教经验问题上的哲学立场和具体分析,但他们以为神秘主义者所说的可能不适合于希克所分析的。例如佛教中观哲学就认为禅师所见证的是实相(实体)本身。希克在他的吉福德讲座中以及在他的《第五维度》一书中系统地阐明了统一性和沟通性这两类宗教神秘主义的宗教经验,认为神秘主义者的宗教经验和普通所讲的宗教经验一样都受到人的认识模式、文化传统的影响。
  首先来考察统一性神秘主义。
  中观哲学主张,人的心灵在开悟的经验中完全超乎自我以及自我与环境打交道中发展起来的概念工具。莫蒂(Murti)就说,人的心灵能获得对终极实在的统一性直觉:“理智变得如此纯粹、明朗,以至实体和理解实体的理智之间不可能存在区分。”(注:转引自希克着,《宗教之解释》,第343-344页。)“心灵……在这一状态与真实的……难以形容的终极经验没有什么不同,而实体和对实体的认识的理智在这种状态也是没有区别的。”(注:转引自希克着,《宗教之解释》,第343-344页。)“直觉到的事物就是绝对者。”(注:转引自希克着,《宗教之解释》,第343-344页。)
  这种统一性认识是独一的、最后的,与所有其他知识有着根本的区别。铃木大拙(D.T.Suzuki)就说:“船若就是按事物本身了解事物的本质”;它“完全照原样……认识实在”(注:转引自希克着,《宗教之解释》,第343-344页。)。
  又如不二吠檀多认为,在我们真正的存在中,这种存在现在为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经验产生的错误观念所模糊,我们等同于自身与梵同一的普通的阿特曼(Atman)。一个人经历多世,在长期的灵性成长中,通过克服自我性就可以获得解脱,并进入永恒的梵之实在的统一性意识中。因一个人也就像认识自己一样以相同的、直接的理解力而认识梵。不二吠檀多的哲学代表商羯罗(Shankara)用空气和罐子的比喻来表达梵我合一:如果有许多土罐,其中只有空气,而你一旦打破罐子留下的是空气,不受限制的整体,“罐中的空气与处处的空气同一。同样,你的阿特曼与梵同一。”(注:转引自Hick,The Fifth Dimension,P138.)他还说“我是实在,没有开始,没有可相比拟的东西。我不是虚幻的‘我’、‘你’、‘这个’、‘那个’的一部分。我是梵,独一无二,无尽的喜乐,永恒不变的直观。”(注:ibid.,pp.138-139.)
  希克认为佛教和印度教之间对终极实在的见证有区别。佛教,尤其大乘佛教认为,轮回与涅pán@①同一,而不二吠檀多则视现象界为虚幻。另外希克认为统一性神秘经验存在内在的认识论难题,原则上是不可克服的。希克说,一个神秘主义者宣称自己已体验到与无差异的梵或法合一时,使用的必定是隐喻性语言而非字面语言。因为,报导的因而也是记得的经验即使不能充分为语言所把握,依定义是报导者生平中的一段插曲。神秘主义者经历过这经验,因而能回忆起这经历过的经验。但在这种情况下,神秘主义者不能作为独特的拥有记忆的意识之流中止生存。在字面意义上,个体同一性没有丧失。倘若神秘主义者的有限意识在终极实在中已被消解,犹如一滴水成为海洋的一部分,那就没有不被打破的有限意识的线索,继续经验并因此回忆它。希克由此认为,如果个体同一性确实在梵、法的海洋中消失,那必定是一种没有返回的状态,因而也不可能有一种为依然在世的神秘主义者所报导的存在状态。(注:转引自Hick,The Fifth Dimension,P141)。
  再来考察沟通性神秘主义。
  根据这一类型的神秘主义,神在这样的时刻似乎通过视觉、听觉和/或光幻觉与神秘主义者相遇。希克认为,这此特定时刻的经验和其他宗教经验一样具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论特征,即他在多元主义假设中提出的,都是超越的实在的影响/作用/临在和神秘主义者的精神气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当然它们不同于一般的宗教经验,因为这种影响/作用/临在取代了通过自然的、历史的外在世界的传递,是在神秘主义者心灵深处被直接理解的,然后又由他/她的心灵以种种形式表达出来。
  以神秘主义者尤利安夫人为例。她的神秘经验很复杂,且经历很多阶段。其中主要采取了三种为人所熟知的形式:首先有她所称的躯体的或物质的幻象,它们显然都是些幻觉,如她见到十字圣像上流淌下来的血,而其他在场的人是看不见的;其次有她所称的灵性的或内在的幻象,如她看到圣母马利亚,但她所见的并不在物质上呈现出来;再次,她心中形成一些话,她相信都因基督而来的(注:转引自Hick,The Fifth Dimension,P124.)。
  希克认为尤利安之所以采取这些形式,呈现这些内容,是与她的信仰、个人气质有关。
  一般地说,总是天主教徒见到马利亚,总是毗湿奴信徒见到克里希那而不是相反。这一事实可以强有力的表明,由神秘传统带来的独特观念与意象、历史与神话的主题以及各种期待已提供了建构经验的材料:如天使、基督、克里希那、伽利女神的形象,或者宝座、莲华、心、云彩、十字架、新月的形象。
  概括地说,不管是合一性的还是沟通性的神秘经验,神秘主义者直接体验到的东西不是实体本身,而是各自作为法、梵、神被显明的实体。因为,有大量证据表明,一个人在不同宗教导师的指导下,并参与其宗教生活,他就会依其宗教所提供的方式与终极实在合一或沟通。例如,如果一个神秘主义者在天主教听告司铎指导下祈祷、冥想多年,并领受圣体灵粮,阅读《圣经》和天主教灵修经典,他可能直观到天主,但不能达到与梵同一,也不可能达到禅宗里讲的开悟。可是,如果一个人在信奉不二论的古鲁指导下修习多年瑜伽,冥思《奥义书》,在某个时候可达到梵我合一的境界,并成为生前解脱者,但他不可能有佛教中的开悟,也不可能达到有神论的“看见神”的境界。还有,倘若一个人在禅师指导下参禅多年,并全然进入禅宗生活,他有可能获得开悟,但他看不见神也不可能进入梵我合一的境界(注:参见《宗教之解释》,第346页。)。
  由此可知,不同传统中的神秘主义者不可能摆脱其文化的限制。宗教经验和神秘的宗教经验都只是实体的表现形式而非实体本身。因此,多元主义假设可以有效解释各种宗教经验,包括神秘主义的宗教经验。
  四、简评
  我们已基本上厘清了希克为以宗教方式理解世界之可能所做出的理论贡献。他首先基于人类对世界认识上(不是事实上)的含混性,为以宗教方式理解世界争得与以自然主义方式理解世界同等的合法权利。其次,通过阐明宗教的批判实在论和宗教多元主义假设,使我们有可能科学地(实证地)、辩证地(非意志主义地)和系统地理解世界各大宗教现象。再次,沿着这一思路,希克更进一步地考察宗教中的核心之一——神秘主义,证实神秘主义经验本身与一般宗教经验具有共同的认识论结构,即也是终极实在的临在和人对之回应的产物。
  毫无疑问,希克对宗教的哲学性分析是深刻的,它为我们科学地理解复杂的宗教现象提供了新视角。尤其值得肯定的是,希克始终承认,对任何宗教经验,包括神秘宗教经验作一自然主义解释同等看似有理。这是真正的开放态度。希克个人的选择在我们看来具有非认知的、意志的色彩,这一点我们也应理解。至于希克所论述的宗教批判实在论和宗教多元主义假设,如前所述,我们认为具有内在的张力(注:关于这一张力,我已在《宗教、解释与和平:对约翰·希克宗教多元论哲学的建设性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中已有论述。)。
  希克在提出他的多元主义假设中并没有自命是唯一可取的或没有其他合理的假设了,在这一方面,我们确实认为可以提出或许更具有解释功能的理论假设(注:参见《神圣的渴望:一种宗教哲学》。)。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般下加木
《浙江学刊》杭州141~145B9宗教王志成20012001本文系统考察了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在探索宗教经验和宗教神秘主义方面的基本理论贡献。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含混性理论,即我们既可以以自然主义方式又可以以宗教方式理解世界,为肯定宗教经验及宗教神秘主义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宗教批判实在论与宗教多元主义假设可以促使我们辩证地、科学地认识宗教经验和宗教神秘主义;统一性和沟通性神秘经验本质上与一般宗教经验一样都具有共同的认识论结构,即都是终极实在的临在和人对之作出回应的产物。终极实在/宗教批判实在/多元主义假设/神秘主义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平的渴望:多元宗教视域下的宗教间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王志成,男,1966年生,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杭州 310028 作者:《浙江学刊》杭州141~145B9宗教王志成20012001本文系统考察了宗教哲学家约翰·希克在探索宗教经验和宗教神秘主义方面的基本理论贡献。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含混性理论,即我们既可以以自然主义方式又可以以宗教方式理解世界,为肯定宗教经验及宗教神秘主义提供了理解的基础;宗教批判实在论与宗教多元主义假设可以促使我们辩证地、科学地认识宗教经验和宗教神秘主义;统一性和沟通性神秘经验本质上与一般宗教经验一样都具有共同的认识论结构,即都是终极实在的临在和人对之作出回应的产物。终极实在/宗教批判实在/多元主义假设/神秘主义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平的渴望:多元宗教视域下的宗教间关系研究》阶段性成果。

网载 2013-09-10 21:47:32

[新一篇] 要學會發現

[舊一篇] 觀感與期望  ——也談長篇小說創作現狀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