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建设的基本思路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廉政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要求从严治标,重在治本,标本兼治,通过全面抓好惩处、监督、防范、教育等工作,达到人不敢犯、人不能犯、人不忍犯,以良好的党风政风促进民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顺利建立和运行。
      一、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以德养廉,以达到“人不忍犯”。
  加强廉政建设,最根本的是要抓教育人的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德”是无产阶级政党最突出和最有力的政治优势。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依靠“德”所产生的自律和互律来育廉,就不但能使人知廉耻、知荣辱,而且人心归服,自觉遵守党纪国法,从思想上消除贪念,达到“人不忍犯”。
  1.进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念和价值观。要使每个党员干部都认识到,不论自己职务多高,权力多大,都是人民的公仆,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要正确对待权力,决不能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发财的手段,作为自己或小团体捞取好处的工具,也决不能把党的原则和国家利益当作商品来交换、出卖。立党为公、掌权为民,这是对每个党员干部最根本的要求,也是正确的权力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只有真正树立了这样的权力观和价值观,才能在权力和金钱面前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在新形势下的自我净化能力,自觉抵制腐朽生活方式的侵蚀,永做廉洁奉公的模范。
  2.进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教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苦乐观。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纽带。党的干部任何时候都要忍得清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种不顾国情民意,讲排场,比阔气,追豪华,只能冷落和失去民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并不否认党员干部个人正当的物质利益,但艰苦奋斗的传家宝丢不得,奢侈之风长不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得之于艰难”,要防止“失之于安逸”。淡薄金钱的人,可能是平凡的,但还不至于平庸;追名逐利的人,可能会富有,但永远不会伟大。一切孜孜于利之求、营营于物之欲者,均自苦,亦苦人,均自累,亦累人。自古以来,没有几个当官的人是死于饥寒的,但贪财触犯刑律受到法律制裁被处死的每个朝代都有。我国历史上最大的贪官、明代的严嵩和清代的和坤,最终得到的是抄没家产和千古骂名。至于那些“三年清知府,十年雪花银”的知府大人们,历史对他们的记载只是一片空白。因此党员干部对历史的殷鉴,世人的警策,切不可闭目塞听,一定要自律、自爱、自重,千万不要因贪图享乐而被糖衣裹着的炮弹所打倒。
  3.进行党纪国法教育,树立法制观念和惧诫意识。党纪国法是党员干部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保持政令畅通,维护安定团结,搞好廉政建设的必要保证。事实证明,法制观念淡薄是导致腐败现象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党员干部甚至存在“经济要上,纪律要让”,“谁遵纪守法谁吃亏”“小节无害”等错误思想认识,一些人不是自觉地用党纪国法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而是抱“侥幸”心理放纵自己。因此,进行反腐倡廉教育,要通过各种渠道,普及党纪国法知识,强化党员干部的法制观念,常存“惧诫”心理,自觉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二、建立健全各项廉政制度,堵塞漏洞,监督约束,以达到“人不能犯”。
  “廉政建设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要把廉政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抓住容易产生腐败问题的部位和环节,逐步建立一套严格的、完善的廉政法律法规体系,使腐败分子欲犯不能。廉政制度的建设要抓住腐败的本质特征,把重点放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上:
  1.建立约束机制。通过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来规范公务人员的工作行为,使权力和职责统一起来。这些规章制度包括:一是党内生活制度,包括组织生活和党内民主生活制度。目的在于增强党性观念、纪律观念、组织观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强化党内约束。二是基本工作制度,包括岗位责任制、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党政机关内部管理制度等,用以规范工作行为,避免一些因无制度约束或制度不完善有机可乘而以权谋私。三是权力制衡制度,包括民主决策制度、资金调拨的“双签”、“三签”审核制度、“征、管、查三分离”制度、近亲回避和地域交流制度、特殊部门的岗位轮换制度等。四是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评议制度。领导干部离任时,要分别由上级审计部门实行财务审计,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听取群众评议等进行考察。通过制订和实行以上约束性的制度,使权力分解交叉,互相制衡,使公务人员从亲缘关系中解脱出来,避免一些人在裙带关系的掩护下以权谋私,为所欲为,同时也有利于及时发现和揭露问题。
  2.建立监督机制。历史经验证明,失去监督的权力最容易产生腐败。防止腐败、反对腐败,必须切实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特别是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和重点人员的监督。建立监督机制,首先要完善监督网络。监督网络主要由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组成。组织监督,其实质是权力监督,包括党内监督、上级主管部门监督、人大监督、政协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职代会监督和其他职能部门监督,其中强化党内监督最为重要。党内监督要求建立和制订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措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干部个人和家庭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领导干部财产收入申报制度、领导干部党风廉政状况考察制度等。群众监督,主要是要进一步推广和完善“两公开一监督”、“举报信箱”、“投诉电话”、“领导干部接访日”、“热线专线电话”等。舆论监督,主要是建立重大事项及时通报、反面典型曝光、新闻单位参与热点问题采访报道制度等。把组织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对权力产生强有力的约束作用。其次,要掌握监督的重点。对党政领导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经济管理等掌握重要权力的部门,对掌管人、财、物,尤其是土地、工程项目、户口等容易出问题的岗位,对领导干部、对手中有一定权力而工作独立性较强的人员以及对外从事涉外经济等活动的人员,要加强监督力量的倾斜,不能避重就轻。第三,要掌握科学的监督方法,做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检查相结合、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事先通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全面听取情况与个别了解情况相结合、听取领导层意见与听取基层群众意见相结合等,提高监督的实际效果。
  3.建立公开机制。政策公开、政令公开、办事公开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反腐保廉的有效措施。实行公开,才能把党员干部置于群众监督之下,群众监督才有依据,才能防止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行为,保持清正廉洁。建立公开机制,对社会和群众,一是公开职能职责,二是公开工作纪律,三是公开办事规则、程序、时限和结果;在单位内部,实行用人公开(包括干部提拔、人员聘用、岗位变动等)、财务公开(包括收入、支出情况和企业的盈亏状况等)、分配公开等。建立公开机制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流于形式,要真正方便群众办事,有利于群众监督。
  4.建立奖惩机制。奖惩机制要与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相配套。
      三、逐步提高公务员的生活待遇,以俸养廉,以达到“人不必犯”。
  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与收入较低密切相关,因此,以俸养廉是许多国家和地区廉政建设的成功经验之一。在我国,曾经有人提倡过“高薪养廉”,这是值得探讨的。不容回避的一个事实是,党政干部待遇长期偏低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不利于党风廉政建设。因为政治地位高待遇和生活水平的低待遇,必然会使党政官员产生贪污受贿的心理冲动,正如马克思指出的那样:“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我们提倡党员干部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把党和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但是我们并不否认个人的物质利益原则,党员干部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清教徒,应当在人民群众利益得到普遍增长的同时,得到属于自己的一份。“添水万担,用水一瓢”,这是无可非议的。“君子受财,取之有道”,也可理直气壮地提倡。我们的党风廉政建设决不能仅仅建立在思想道德和制度上,满足于“人不忍犯”、“人不能犯”,而要争取达到“人不必犯”。要根据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状况,遵循“横向比较相对平衡,纵向发展与物价上涨基本同步”这一基本原则,逐年增加公务人员的工资收入。同时,要制定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解决公务人员的生活福利和生活困难。此外,可以借鉴新加坡推行公积金制度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廉政公积金制度,稳定公务员队伍,约束公务员保持廉洁。
      四、严肃党纪国法,加大查处力度,严惩腐败,以达到“人不敢犯”。
  党风廉政建设要靠教育、靠制度,也要靠惩戒。要发挥党纪国法的威力,严肃查处一批大案要案,对腐败分子严惩不贷,以达到“重一奸之罪而止境内之邪”。惩治腐败应用重典,已被实践证明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措施。只有加大查处打击的力度,才能产生一种震慑力量,使人欲犯不敢。近年来,腐败现象呈蔓延之势,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与我们对腐败分子的查处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有很大的关系。一些部门对腐败现象,不是像铁匠那样敢于硬碰硬,而是当木匠,睁只眼,闭只眼,当瓦匠,和稀泥,大案抹小,小案抹了,助长了腐败的歪风邪气。历史和现实经验证明,“舞弊者得利,则效仿者至;舞弊者受罚,则接踵者绝”。因此,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以查处案件为突破口和中心环节,加大执法执纪力度,勇于冲破金钱、权势、人情对办案所形成的诸多干扰和阻力,刚正不阿地伸张法纪,扶正祛邪,力求收到惩一儆百之效。
  查处案件要抓大案要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中央的指示精神,坚持以查办党政领导机关、领导干部和司法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经济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着重查处领导干部贪污受贿、以权谋私案件,执法执纪人员徇私舞弊、贪赃枉法、执法犯法、执纪违纪案件,以及法人违法违纪案件。以此为重点,抓住线索,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迁就,按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管牵涉到谁,都按党纪国法惩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样,才能取信天下,获得民心。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冯生*
  
  
  
学术研究广州37-39D4中国政治周文媛/钟剑辉/陆世强19961996 作者:学术研究广州37-39D4中国政治周文媛/钟剑辉/陆世强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44:00

[新一篇] 康有為與理學初論[*]

[舊一篇] 建安詩歌與《詩經》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