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的本质的再认识

>>>  史地研究雜志方面文獻收集  >>> 簡體     傳統


  内容提要 人的本质首先表现为劳动和社会关系。劳动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前提。其次,需要也是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既是客观的又是一个丰富的范畴,它包括人的物质需要,也包括人的精神需要,由此还决定社会关系。再次,人的最深层的统一的本质,就在于人的创造活动、实践活动。人作为一个类的本质应该具体表现为:人的自为性、意识性、社会性、历史性、主体性。而这几个方面的充分发展则是通过人的创造活动、实践活动来反映的,只有在现实的实践创造活动中,人的本质才能得到现实的发展。
  作者简介 高梅,1963年出生,新疆师范大学马列部讲师。
  * * *
  人是什么,人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又相当复杂的问题。历史上,思想家从不同角度对此作出了各种不同的阐述。早在两千年前,我国着名哲学家荀子就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看法,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贵为天下贵也。”把“义”看作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标志。差不多与荀子同时,古希腊的着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人是社会的动物”、“人是政治的动物”的观点。前者着眼于人的个体与动物的区别,后者着眼于人的整体与动物的差异。这些说法虽然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因素,反映了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但只是表象的描述并没有从根本上真正揭示人的本质。人有没有本质,能不能规定和表达人的本质。从人与它物的相互关系来考察和分析人的本质,就不难看出,人的本质应该表现为:自为性、意识性、社会性、历史性、主体性。而这五个方面的充分发展则是通过人的劳动和社会关系、人的需要、人的社会实践来反映的。
   一、劳动和社会关系是人的本质
  关于人的本质,首先要回答人作为一个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征是什么。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第一次提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的内在规定(或内在本质)的观点。马克思深刻指出,劳动的本来意义是人的“生命活动”,这就是说,劳动是人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第一个前提。正是通过劳动,使类人猿的机体、四肢、大脑逐渐变成人的机体、四肢和大脑,使动物的自然属性提升为人的自然属性;通过劳动,人们又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丰富多样的人际交往,使动物的群体性上升到人的社会性;通过劳动,在分工和合作中产生了语言、符号和文化,这就为意识的进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物和推进器,从而使动物处在萌芽水平的智能跃进成了人的意识,思维和理性。这是马克思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的开端。
  劳动作为人的本质,准确的说法是: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或人的类本质。对于一般的动物和事物来说,揭示出类本质、找到它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就够了,而人则不同。劳动不是人的个体所固有的特性,人作为孤立的个体并不具有这些特性,并不能从事现实的劳动。所以对人的本质研究,仅仅了解劳动是人的本质还不够,因为它没有考察到一定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撇开了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的不同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因此,劳动只是人的“一般本质”。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在承认人的一般本质的前提下,还要继续揭示不同的劳动条件造就不同的个人。因为“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①],因此,马克思主义所阐发的人的本质不仅仅是着眼于人和动物的不同,更注重在这个或那个经济形态中人所从事的现实活动。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指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命题。这里马克思并没有否定劳动是人的本质的观点,而是进一步指出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主要是指单个人(个人)的本质。把个人作为一定社会关系的载体,把人与人相区别,就是说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可以进行人的“国民性”、“民族性”、“阶级性”的现实思考。把人看成是社会的人,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是人的“现实本质”。
  人的本质属性,根本特征是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其它一切属性、特征都是形成于劳动之中,由劳动派生的。因此,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是人的一般本质,具有不变性。人是劳动的动物、实践的动物,这种思想从总体上适用于任何时代。社会关系的总和作为单个人的本质,是人的现实本质、是可变的。随着社会关系的改变,人的现实本质也会发生变化。那么社会关系的改变,人的本质的变化的动因是什么呢?这就是由生产力决定的人的需要。
   二、需要是人的本质
  第一,人的需要是一个丰富的范畴。
  需要,在心理学、经济学或社会学上各有不同含义。它的哲学意义应是最高的概括,而它的生理学意义则是共同基础。生命的本质即新陈代谢就意味着生命体对外界物质的需要、摄取和同化。大自然既然创造了人这样一个复杂的生命体,它也就同时赋予它以无限丰富的需要。人的需要以吃穿住用等直接物质需要为基础,但决不局限于物质需要。人是有思想、有激情而能动地存在着,不断丰富的精神追求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因此,只有摆脱了纯粹物欲制约的需要才能称之为人的需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曾经指出:“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本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支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支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②]任何人只要反省自我和客观地观察别人,都会发现人在生活中不仅需要物质文化产品,而且需要友谊和同情,需要交往和审美,这些甚至已经固定为人的内在感情;同时人还需要自尊、自立、自信和自我实现,这些则表现为人的意志。还有些人,他们以追求真理、英勇创造、献身事业为终生的最高需要,这些高层次的需要使他们成为品性高尚的人。人在多大程度上脱离动物界而成为“真正的人,纯粹的人”,社会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合乎人类本性的社会,基本标志不是别的,正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的丰富程度。所以,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的人理解为具有十分丰富的需要的人,即占有自己的全部丰富性本质的人;同样,马克思也把全部历史理解为人的需要不断发展史。
  第二,人的需要又是客观的。
  凡是人需要的都是人的需要。它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需要的主体——人是作为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的客观存在物。需要是人的生命存在、发展和延续的直接反映,是人体包括人脑机能的客观要求。因此,它本质上是自然物质长期进化的产物。对人来说,满足自身的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其次,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是客观的存在物。人所需要的对象不是虚无缥缈的幻影,而是实实在在的客观的东西。再次,满足需要的手段和方式也是客观的。生产劳动是人满足自身需要的最根本的手段和方式,这种劳动是人所从事的物质性的实践。因此,人的需要是受着满足需要的方式即受着生产方式,归根到底是生产力状况制约的。马克思说:“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③]人只有在生产自身需要的对象时,才生产出自身新的需要和新的品质。生产给予需要以需要的规定性、需要的性质,因为需要是对于需要对象的知觉所创造的。在广义上讲,生产借以制约需要的,除了它提供需要对象的性质和能力,还包括由它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所决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现代生活中人的许多需要在古代是不可能形成的,而未来社会人的新的需要现在也无法想象。
  所以,人的需要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是历史地改变着的人类本性。正是人的需要的这种严格的客观性质,使马克思主义的人的本质学说与一切唯心主义的和旧唯物主义的人的本质学说彻底划清了界限,具有了科学性。
  第三,人的需要也决定着社会关系。
  “没有需要,就没有生产”[④],人的需要推动着生产的发展;人的低层次需要的满足,即追求高层次的需要,从而促使生产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得到提高;而在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中,又使人产生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又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社会关系和人的需要之间,一方面,正是需要和满足需要的活动,把人们必然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种种生产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追求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⑤]这就是说,人们的社会关系是由人们的需要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人们的社会关系一经形成,又反过来决定需要的性质,使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这是因为人的需要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的活动而产生,只有在社会关系和共同活动中才能满足的需要,而且每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取决于整个社会需要的满足。社会的需要促成了社会关系的形成,而社会关系又促进了社会需要。人的需要和人的社会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我们不能撇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撇开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抽象地说“人的需要”。如果说,“劳动是人的本质”揭示了人的一般本质,“一切社会关系总和”揭示了人的现实本质,那么,“人的需要”则把两者贯穿起来,将人的本质的各个要素综合起来,并进一步揭示了人的本质实现的内在矛盾。
  总之,人的需要是一个丰富的、客观的,并决定社会关系的范畴。正是这些范围,构成了人的本质特性。我们只有认识到人的需要的这些特性,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不同表达的内在联系即统一性,才能真正理解为什么马克思将人的需要确认为人的本质。
   三、社会实践是人的本质
  人的最深层的、统一的本质,就在于人的创造活动、实践活动。从这种意义上说,人就是他的创造活动、实践活动;人的创造活动、实践活动就是人自身;人的创造活动、实践活动怎样,人的本质也就怎样。我们要发现人的本质,只有在人的创造活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揭示。
  第一,人的实践活动、创造活动是人、人类、人的本质现实生成和存在的基本前提、客观基础。
  人作为一个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和任何生物、动物一样,必须依赖于外部世界才能生存下去。但是,人之为人,他天生是一个自为的存在物,而不是一个纯粹被动的自然存在物。因而人不像其他动物那样仅仅以纯粹的自然存在物的角色生存在自然界,仅仅依靠自然界的现成“恩赐”来维系其生命、满足其需求,相反,人必须以自为的主体角色、通过自己的活动,变革自然对象,创造属人的产品,才能作为“人”而得到满足和生存下去。人类一开始创造历史,就是一个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实践活动和创造活动,一旦这种活动中断,整个人类世界就将不复存在。所以,人的生产活动,创造活动是人作为人而存在和发展下去的首要前提,是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人的本质得以生成的现实基础。
  第二,现实的创造活动、实践活动是人和人的本质现实存在的方式。
  人的生命、人的内在结构、人的本质力量只有在人的功能性活动中,才能得到现实的存在、现实的确立和现实的展示。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正是通过对对象世界的改造,人才实际上确证自己是类的存在物。这种生产是他的能动的、类的生活。通过这种生产,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创造物和他的现实。因此,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的生活的对象化。”[⑥]人的实践创造活动,实质上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的展现,实践创造物则是人的对象化、物态化了的本质力量。现实的人不是抽象封闭的实体,人的属性、本质只有通过人的现实的实践活动,才能现实地存在和现实地展现出来;人和人的本质也不是完全难以把握的神秘莫测的“自在之物”,而是在人的活动和人创造的对象物中公开地展现着的,因而人和人的本质是可以被人们和主体自身所认识、所直观的,这样,人的活动、人的创造、人的实践不但是人和人的本质现实生成的基础,而且也是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本质得以存在的基本方式。可以说,凡是一切现实存在的人,都是活动着的、实践着的、创造着的。正因为如此,马克思始终一以贯之地把现实的人理解为人的现实活动、感性活动,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是人的本质特性。
  第三,只有在现实的实践创造活动中,人的本质才能得到现实的发展。
  人和人的本质是一个开放的、变动的、历史的和发展的系统。但人和人的本质的自我丰富和自我完善,只有在对象性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提供现实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因为,人们的实践活动、创造活动不但为自己提供了满足生理需要、维持生命存在的物品,而且,人们在活动中巩固、积累和增加了新的知识;发展了新的需要和新的能力;激发了人们追求新的理想的情感、信念、乐趣、意志;此外,由人改造后的外部世界的对象物,又为新的活动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条件。正是如此世代延续的实践活动、创造活动,才使人类在不断改造外部世界、不断创造出新的外部人化世界的同时,人的知识、人的需要、人的能力等人自身的本质也不断地得到改造、进化,不断地提高到一个又一个新的历史水平,人的本质越来越完善、丰富和全面起来,从而不断地增加人的新质和不断形成新的人。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不断地向着自由、全面的方向发展。因此,人的实践过程越有深度和广度,人的活动方式越丰富多样,人和人的本质也必然越丰富和全面,人也就越能全面自由地占有自己的本质和调动自己的本质。这就是在人的活动、实践基础上人的自我丰富和完善的发展规律。
  从总体上讲:人的本质往往是一定时代的思想文化产生和存在的核心结构,也是相当大程度上构成一定社会的生活方式的理论基础。因为,人的本质直接规范着人们的思想、信念、追求;直接决定着人的价值和意义;直接指导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行为方式;也直接引导着培养什么人,塑造什么人的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新人的社会。因此,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去全面地探讨人的本质,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建设和发展,具有重大而迫切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24、514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第55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94页。
  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80—81页。
   (责任编辑 赵方)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乌鲁木齐33-37B1哲学原理高梅19971997 作者: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乌鲁木齐33-37B1哲学原理高梅19971997

网载 2013-09-10 21:43:35

[新一篇] 對中國學者研究科技史的初步思考

[舊一篇] 對人類文明興衰與生態環境關系的反思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