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推行贷款新分类法的积极作用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银行在实现自身的“两个根本转变”过程中。在信贷管理方面逐渐暴露出管理的粗放和与未来发展目标不适应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如:信贷资产质量评估的方法存在缺陷;信贷风险标准不规范统一;信贷及管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等等。积极采用并推行新的贷款分类办法,是十分明智的,也是金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新的贷款分类办法将对信贷资产质量管理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可以培养良好的信贷文化
  良好的信贷文化,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基本保证之一。所谓良好的信贷文化,包括三个层次的内涵:(1 )各级信贷管理人员要具有保证资产质量的意识;(2)要就风险达成共识;(3)在前两个基础上采取可接受的行为标准。
  传统的方法,仅要求信贷管理员按照帐面数值,依据贷款逾期时间长短来判断贷款的质量。信贷员无需关注借款人资信状况、财务状况等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对贷款质量的影响。而是仅仅注意一下期限就足够了。新的贷款分类方法,要求每一位信贷管理员都要积极参与贷款的分类,根据所掌握的一切有关借款人的资料,充分发挥主观判断能力,最大限度地利用管理资源。通过参与贷款分类,首先是增强了信贷员的风险意识,信贷员为了正确评估一笔贷款,就要尽可能地去了解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判断这些情况对贷款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这一过程无形中就使信贷员的风险意识得到了加强。而且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在对相同类别的贷款进行比较之后,进一步对贷款质量和对风险的判断标准形成共同标准,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化解风险。
  所以说,新的贷款分类方法,可以在全行范围内建立一种良好的信贷文化氛围,这对于银行今后的贷款管理和风险防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可以全面、真实地反映信贷资产的质量
  全面、真实地了解信贷资产的质量,是有效管理的基本需求,而过去的方法只能借助于贷款的逾期时间进行判断,对于非贷款资产和贷款中尚未到期的部分无法反映出其资产质量的真实状况。
  由于新的贷款分类方法是根据借款人状况等综合因素作出判断,所以不仅能够反映已到期的贷款质量,还可以对未到还款期的贷款,以及银行其它非贷款资产的质量作出预测。这就突破了传统方法的局限性。
      三、可以及时追踪资产质量的变化情况
  风险因素变幻莫测,在走入市场经济以后更是如此。这就要求贷款分类方法要能及时地反映风险情况的发生和变化,而不是等到已经产生不良后果的时候才去补救。
  传统方法中主要可识别的变量就是逾期时间的长短。可是我们知道,贷款的违约事实是由很多易变的复杂因素决定的。而表现出来的结果却相对稳定,具有滞后性。所以说传统的方法不能显示出贷款质量的内在运动,达不到现代管理的要求。
  新的贷款分类方法要求信贷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借款人的情况等管理信息,并且要定期地和不定期地进行考核和分类,可以充分揭示贷款内在运动规律,及时发现甚至预测各种不利情况的出现,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和代价。不仅如此,贷款所处类别的变动更可以明显地反映出贷款质量的变化。因此新的贷款分类方法具有动态的监测功能和预警作用。
      四、可以明确管理重点,提高管理效果
  如果完全摒弃对贷款质量的定量分析,那么对于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全面管理的高层管理者来说,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风险集中因素仍然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在贷款分类中适当地引入定量分析,在对风险因素量化、加权和汇总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因素实际比重和标准权数的比较,找出影响某一区域内的贷款质量的集中风险因素,可以全面了解影响贷款质量的风险因素,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加强对这些风险因素的控制,达到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目的。
      五、可以进一步合理利用、分配管理资源
  “人的管理是一个银行最可宝贵的资源”。而目前存在的管理资源不经济分配现象,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的分配和贷款的额度、比例、风险程度的不对称性,如:对于高风险和低风险行业、项目、区域投入相同人力等,造成了本来就十分紧缺的管理人才资源的浪费。
  有了新的贷款分类,在对全行信贷资产的分布、风险的程度有了较全面了解和准确认识之后,就可以合理有效地分配管理人员,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六、可以明确高风险区域的分布
  为了合理有效地分配管理资源,有必要对行业、地区的风险程度和高低有一个比较准确、直观的认识。以往所谓的高风险行业、高风险地区,往往是根据欠息额、逾期额等违约纪录得出来的,通过贷款分类,发现违约纪录并不能完全体现贷款质量的实际状况。
  在对贷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提取特别呆帐准备金的做法,赋予每一类贷款相应的折算率,由此计算出贷款的实际价值。按照贷款现值和原值之比得出“现值率”,再根据分析的需要,在地区、行业等不同的范围内进行排序,找出真正的高风险地区、高风险行业,为全面认识贷款的风险分布,有效管理信贷资产打下了基础。
  
  
  
金融时报京③F62金融与保险王鑫/纪红/郑杰19981998 作者:金融时报京③F62金融与保险王鑫/纪红/郑杰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39:51

[新一篇] 銀行個人理財產品的法律分析

[舊一篇] 銀行監管與中央銀行的關系探討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