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32(2002)05-0129-03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国家重点投资建设和扶持的、拥有先进技术装备的、承担重点领域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的专业实验室。它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至今我国共建立了200多个不同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而这些实验室大多数都处于我国东部,西部地区只有为数不多的实验室分布在少数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内。如何改善我国西部地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管理,促进其正常运行与健康发展,并发挥其成为我国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重要基地的作用,以更有力地促进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持续、稳定发展,是摆在我们科技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难题。
一、西部地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现行管理模式
西部地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于各自不同的历史、环境及学科等原因,其现行管理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独立自主型。完全新建或从原来的学院或研究室中抽调人员和仪器设备重新组建的实验室、这类实验室在科研业务和行政管理、经济管理上自成系统,完全独立。二是与院系合一型。在原来学院或研究室基础上扩充建立起来的实验室,学院的所有内部资源都可被实验室所用,通常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实验室主任与学院院长为同一人。三是部分独立型。学院或研究室内只有部分人员作为固定成员,其所承担的科研项目均属于实验室,实验室的科研内容、仪器设备与院行政管理不完全独立。
二、从实际出发,探索一条适应我国西部地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健康发展之路
西部地区各个重点实验室都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实验室建设运行的内部规律,找寻一条适应我国西部地区特点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健康发展之路。
(一)上级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的支持是重点实验室运行的基本前提
在高等学校中的重点实验室都是依托所在学校建设的。上级主管部门在制订重点实验室运行的基本方针时,还应根据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给予指导和帮助。所在单位应将重点实验室工作纳入学校的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基地建设的统一规划中;把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运行作为本单位的大事来抓,在经费资助及后勤保障等方面向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倾斜,为重点实验室提供较好环境和条件;把重点实验室作为队伍建设、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依托基地。
(二)必须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科研工作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这是国家建设重点实验室的重要标准之一,也是衡量重点实验室运行模式的标准之一。重点实验室必须立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把研究工作和国民经济长期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使研究工作在高层次上面向经济建设;一方面,要使研究工作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保持在本学科领域的领先地位,积极探索和研究自然规律;同时要在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若干根本性科技问题上展开研究,争取获得大的突破,为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但是,就西部地区的重点实验室而言,要想在基础性学科领域内有重大突破难度较大,而东部一些高校在许多学科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我们定位在应用基础研究是比较准确的。近五年来,重庆大学光电技术及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应用基础研究为主,承担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九七三项目、国防预研基金项目、八六三项目,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三)培养并留住一批高水平的优秀科研骨干
培养一批高水平的人才,尤其注重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这是国家建设重点实验室的根本目的之一。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科研队伍建设重视程度不够,待遇和职称评定以及定编定岗等问题没得到很好解决;加之当前市场经济的冲击,许多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往往“孙雀东南飞”,纷纷被东部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公司吸引过去,不愿留在西部,导致西部地区人才严重流失。所以我们制定出一些切实有效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期望培养并留住一批高水平的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第一,重点实验室所在依托单位和重点实验室可设立中青年教师基金,根据所在重点实验室的学科方向,资助实验室内的中青年人员作为科研项目启动资金,通过专家遴选为其在今后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及部省市项目作前期准备。
第二,重点实验室应组织中、青年学术骨干参加重点实验室已承担的各类国家级项目,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中培养和锻炼中、青年学术骨干;形成高水平的学术骨干队伍,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使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成为重点实验室最活跃的生力军。
第三,重点实验室应创造一种宽松的能促人奋进的学术氛围,保证项目立项竞争、人员晋升竞争等方面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这是重点实验室能否真正具有活力的关键,也是实验室能否真正稳住高水平科研人员的关键所在。
第四,重点实验室应尽力为各类科研人员争取和提供各种提高学术及业务水平的机会,帮助他们争取和拓展合作与交流的渠道,这有利于稳定并吸引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并主动利用国际合作和来重点实验室的访问学者的机会,进行学术交流、共同研究,紧紧跟踪国际前沿。
(四)坚持“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行访问学者计划,搞活实验室建设
重点实验室作为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国家队”,决定了其发展目标应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而正是在重点实验室认真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方针,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发挥重点实验室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其中在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组织和参加国际会议、承担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特别是组织并牵头承担国家重大基础项目是重点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工作。
在重点实验室实行访问学者制度,将大力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观念的引进。国外学者来重点实验室工作、访问带回了大量国际最新的资料、信息、材料等,对重点实验室专家的研究起了很大的帮助和推动作用,提高了研究水平。同时,访问学者计划的开展实施也促进了高校的学科建设与基地建设,对科研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从1999年开始,重庆大学由教育部批准世界各国的访问学者41人;2001年学校出资200万元继续实行访问学者计划,又新批访问学者29名。另外,2001年,为了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挖掘西部地区高校人才潜力,推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高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水平,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教育部在“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专项基金”中设立“西部高等学校高级访问学者计划”。重庆大学作为20所对口支援高校之一,对贵州工业大学进行对口支援,现已批准5项。
(五)大力提高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副主任的管理水平,严格进行规范化管理
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副主任是懂得管理科学理论,了解与实验室研究内容有关的科学知识、懂重点实验室运行规律并掌握现代化管理手段的愿管理并敢于和善于规范化管理的管理专家。从来源上看,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副主任大多是所在单位的科技人员,他们在了解与实验室研究有关的科学知识方面一般不会存在问题,但在管理科学理论的掌握和实验室管理实践经验的积累方面还尚待增强,所以应大力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严格进行规范化管理。
第一,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副主任应抓好每年学术委员会的工作。首先,向学术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通报一年的工作,特别是向非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委员的成员通报,借用非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成员中的专家、院士在本学科的学术地位、审查重点实验室的工作;其次,要求学术委员会主任或学术委员会准备高水平的学术报告,讲述本学科世界发展的最新前沿,为重点实验室的学科方向提出建议,使学术委员会为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方向把好舵。最后,在学术委员会开会期间,组织好3-4位本实验室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做好学术报告,使中青年学术骨干在重点实验室的发展过程中得到培养和锻炼。特别是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借用学术委员会中的院士、长江学者在国际学术界活动的经验,国际着名学术杂志的编辑、特约评审员和国际同行业着名学会高级会员的学术经验,帮助、指导和评审重点实验室里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工作和论文,争取在较短的时间里培养一批优秀学术骨干。
第二,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副主任要抓好访问学者的推荐、遴选工作。教育部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行访同学者制度,是促进重点实验室贯彻“开放、流动、联合、竞争”八字方针、使重点实验室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做好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的推荐、遴选工作是重点实验室的重要任务。推荐好的访问学者,特别是海外高水平的访问学者、长江学者、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承担者来重点实验室合作研究,共同写论文,能大大提高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水平。遴选访问学者,必须结合重点实验室的主要研究方向,遴选那些在这个方向上学术造诣深、学术经历丰富的专家学者来重点实验室进行重大基础或应用基础研究;在遴选访问学者时必须注重出成果,那些硕果累累、不论是学术论文(指在同行世界着名学术刊物上的论文)还是发明专利、实用成果都很多的学者应是实验室的首选;大力提倡访问学者与重点实验室固定在编人员共同进行国家重大基础性、应用基础性项目研究,在共同申请专利、共同发表文章、共同在国内外申请科技成果奖励。
第三,重点实验室主任和副主任应根据学术委员会确定的重点实验室的发展方向及其定位,做好重点实验室的日常工作。重点实验室的工作要瞄准国际前沿,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科技部提出重大基础理论研究和对国民经济建设有重大意义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建议,并组织重点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参加到各部委组织的对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全局性的、牵动面大、覆盖面大的重点项目中去,参加各类重点科学研究;要组织好访问学者的管理、服务工作,做好论文、成果的组织工作,以及各类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工作。
总之,重点实验室要成为国家队,管理工作也应站在国家各个层面上来思考和进行,使重点实验室真正成为“国家队”中的一支生力军。
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129~131N1科技管理谭进/朱明君/雷达/王开成20032003本文就我国西部地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归类,并提出了一些适应于西部地区重点实验室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的基本管理要点。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 country/key laboratory/managementManagement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in West of China TAN Jin,ZHU Ming-jun,LEI Da,WANG Kai-cheng (The Scientific and Research Division of 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The article analyzes and sorts the management mode of State Key Laboratory in West of China,and broaches some basic manag-ement key points of adapting to the Laboratories running heal-thily and developing well.谭进(1975-),女,湖南桃源人,重庆大学科研处干部,主要从事科研管理研究。重庆大学 科研处,重庆 400044 朱明君 雷达 王开成 重庆大学 科研处,重庆 400044 作者:重庆大学学报:社科版129~131N1科技管理谭进/朱明君/雷达/王开成20032003本文就我国西部地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归类,并提出了一些适应于西部地区重点实验室健康运行和良性发展的基本管理要点。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 country/key laboratory/management
网载 2013-09-10 21:3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