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设计意识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所谓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的意识是相对于原先的教师备课意识而言的。传统的备课是将重心放在分析教材、梳理知识、强化考点等方面,其主要职能是实现与强化教材、教参、考纲的权威功能与诠释作用,缺乏教师自己的教学创意、教与学酌互动设计、学生学的激发等。用这种传统思维备课,课堂教学自然也难有大的突破。
      一、新课标的教学设计,首先是将教材作为教学活动的载体和媒介
    传统的教材观,教材就是核心,教师备课习惯于紧扣教材,深化教材知识点,以落实教学目标,由此得到的教案千人一面,有的仅是对教材剖析深化程度的差异。新课标提出“材料式”的教材观,教材只是课堂教学中可供利用的教学工具之一,教材为教学载体之一,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适应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因此,哪怕用同一教材,不同地域背景、不同学生类型,不同教师风格,其教学的设计应是百花齐放,体现教师对教学的再创造。
    新观念下的教学设计核心是“课标”的要求。教师在课前的主要任务是设计策划如何有效利用教材这一载体,使之和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环境背景相吻合,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只有灵活处理教材,充分考虑教师特色、学生特点、现实环境特征的课堂教学设计才能营造出耳目一新的课堂教学。此时教师的作用大大提升,教什么,怎么教更多的取决于教师,而不是教材。教师在教学设计的创造中也能得到更多的喜悦体验。
    如在区域地理教学中,教材可以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点,大量的自然、人文地理信息应引导学生从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获得,并在课堂上有主题、有针对性地交流丰富,教师也可提供课外相关数据、资料帮助学生梳理分析归纳,而不能唯教材是从。对一些重点国家或省区可让学生结合网络资料和自身兴趣对原教材进行再编写,图文并茂,并加入自己的思考与感想,最后展示交流。
    伊拉克战争的爆发,正值西亚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大量新闻及背景知识为主线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并从中汲取地理知识与信息,活学活用,加以分析判断。分析的问题如波斯湾石油问题、美军增兵进军路线、附近国家利害关系及态度等等。
    但对教材的新定位并不是意味着课堂教学中教材的弱化,有些教师甚至连续几节课都无须学生打开教材,这又走到了另一极端。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在教材上“点、圈、划”,将文字内容落实到地图上是十分必要的,这种训练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梳理、掌握,也培养学生地理阅读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地理概念较多的章节,如地形、中国的水系等。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从教的意识转变为学的意识
    传统备课中教师以教为主线准备教案,主要任务是明确教什么和怎么教,如何完成教学任务,而对学生的现场反映与需求考虑甚少,这样备课必然导致教师以讲为主。课堂教学设计意识要求以学为主线,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经历与活动的框架,重视学生的领悟与感受过程,为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留下解决的空间。
    如在地理多媒体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无选择地运用多媒体来“化繁为简”“大量呈现”,反而使学生的思维大打折扣,使课堂成为高科技掩护下的“填鸭”教学。这种只注重教师“讲清楚”,而无视学生“知识构建”的做法是无法适应新课标的要求的。
    好的教学设计应是学生活动与教师引导紧密相连又相得益彰。如城市环境问题的教学,传统教法教师可将城市环境问题按序罗列,再举例说明,条理清晰,事实清楚,学生也可接受。但对学生而言仅仅是单向的输入,缺乏课堂思维的活力。如以学的意识设计,该部分可以可读性强的案例形式呈现,以一个农民到城市生活中遇到的种种环境困惑为主线设计,融入大量环境问题事实,生动有趣,学生再结合生活所见所闻自由补充,小组讨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分析思考事实背后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争论中激发思维,探究中获得答案。由此课堂中学生学的气氛就浓郁得多。
    “秦岭一淮河南北河流水文特征比较”一节教学,按传统备课则是根据教材内容来让学生列表对比,学生按部就班填人即可,学生学的积极性无法发挥,课堂也就缺乏生气。如果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换个设计思路:让学生在先前气候、地形已学习的基础上,根据已知地图来推测黑龙江、长江、黄河、塔里木河的基本水文特征(流量大小、含沙量多少、汛期长短、结冰期有无),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在探究中学生须借助大量地图说明问题,寻找依据,其思维被打开,学的热情就高涨得多。活动中,学生还能感受到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征,体验地理的学习方法,至于知识点教学(秦岭一淮河南北河流水文特征)也迎刃而解,且记忆深刻,因为不但有了结论,而且还知道了其真正的缘由。
      三、教师要从知识性的备课向发展性的教学设计转变
    所谓知识性的备课是传统应试模式下,教师教学只注重命题可能出现的知识、技能等显性的知识,注重知识的反复呈现、强化记忆,由于其直指最后知识结果,无须发现过程的体验与感悟,因而被认为是一种节省时间的“高效教学”方式。学生能应付考试,甚至对教材知识背诵如流就是教学任务的终结,但其问题显而易见:即使学习成为索然无味的记忆与再现,缺乏知识的融会贯通与再创造,更无视学生情感、态度的深层次的发展需要。发展性教学设计要求从“对学生一生发展有用”的高度来认识教学,其设计应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更快更好的发展。包括注重对地理学习积极性的保护与促进,对地理学习方法的掌握与领悟,对地理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探索,对地理意识与情感的激发等。
    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地理教学中学生须形成的重要意识。有关这一观念的教学,几句话学生即可理解,结果放在嘴边甚至应试当毫无问题。但此观念是否真正渗透在学生的意识情感中,能否用此思维考虑并解决相应现实问题等,按知识性备课方式教师无须过多考虑,因此相应课堂教学也就显得简单机械,其教学效果也较表面化。但在发展性的教学设计思想下,处理这一内容,其课堂就有一个全新的呈现:做捕鱼的游戏,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捕鱼(以筷子夹黄豆代替),捕三轮,每一轮代表一代,每一轮之间的加“鱼”代表鱼的繁殖,并累计总分。如第一轮多捕,后代就无“鱼”可捕,成绩落后。在游戏中学生思考怎么做才能取得最高分,通过讨论,便能领悟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要考虑其更新,做到可持续利用。游戏是低年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在欢乐的游戏中体验感悟,其对学生的影响是深层次的,全面的。这种教学设计下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生机勃勃的。
      四、要从“施工图纸”式的教案向“预案”式的教学设计转变
    传统优秀教案可谓精致入微,教师每一句话,学生每一句答,多少教学环节,每个环节多少时间都精心安排,教师“按图施工”,不逾越即是一堂好课,没有顾及学生可能出现的课堂“意外”情况,一旦碰到“意外”则手足无措,老道的教师也想尽办法让学生钻进自己备课设计中“下的套”。但教学过程毕竟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可预见的特点。新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提倡“预案”式,设计不必面面俱到,主要思考教学实施中的大方向、关键内容,把握整体目标走向即可。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师生互动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类似“活动分割房”:课前设计主要是建构房屋主体框架,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活动分割,分割的依据是学生的反应。真正将教案转变为学案,以学生为转移,促进学生的学。
    另外“施工图纸”式的教案必然是教师按设计来提问,学生作答,从指导思想上就忽视了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也就只可被动相随。久之,学生的创造力被抹杀,积极性被削弱。“没有问就没有学生真正的学”,“学常常以问而起”。“预案”式的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提问,师生共同“随问而动”,在争论质疑中,最后做到“拨云见日”,解惑释疑,甚至可以没有真正答案,学生带着问题课后再探究。好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而持续地学。
    如在地理教学中鼓励学生研读教材重要段落并自由提问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设计方式。如针对中国地理“气候复杂多样”一段,学生就提出很多有价值的问题,如:什么是气候的垂直变化?为什么热带、亚热带都称带,而青藏地区为“青藏高寒区”?哪些高大的山脉成为气候的屏障了?有质量的问题则代表了学生的深入思考,提出有质量问题的过程也是学生对良好学习方法的体验。在教师组织下,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更是充满智慧的探究过程,需要前后知识的联系,对地图的解读,对问题的争辩。由于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的,从心理层面上也更有探索的价值与愿望。
    在上海市新教材“河流与水系”的教学中,学生针对教材中“直接流到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一句提出质疑,“苏州河流人黄浦江,是什么河”,学生在深入周密的研读、思考、讨论后发现了教材中的瑕疵。
    当然学生能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有质疑精神的条件,是教师平时要在教学中不断鼓励,并营造宽松的学习气氛。而要真正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无解),需要教师的较扎实的教学功底,巧妙的引导水平,更需要教学勇气与先进的教学思想引领。由于“预案”式的教学设计融入了学生与教师对课堂的共同构建,给予了课堂教学以自由、平等、鲜活的生机。
    总之,树立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设计意识是实现课堂教学转变的关键一环,是课改得以成地理教学沪A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王玮20042004教学评价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三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新课程中,实施评价改革的一些方法与措施。呈现方式/不完满/对话文本/编制2003年5月15日下午,着名教育家吕型伟教授应邀与上海市教科院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征得作者同意,特将那次谈话发表,以飨读者。张伟远朱梅萍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To Have SucceededTo expand one's inner horizons is the aids of education.But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dominated by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utility for a long past time.It had led the higher education to being a appendage of material products and losing independence of reshaping people's spirits.So the higher education is degenerating increasingly.In order to save the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crisis,we should become startlingly clear horizons education.王玮航 上海市实验学 作者:地理教学沪AG32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王玮20042004教学评价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对评价与绝对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三个不同角度阐述了在小学数学新课程中,实施评价改革的一些方法与措施。呈现方式/不完满/对话文本/编制2003年5月15日下午,着名教育家吕型伟教授应邀与上海市教科院研究人员进行了座谈。征得作者同意,特将那次谈话发表,以飨读者。张伟远

网载 2013-09-10 21:36:19

[新一篇] 新自由主義與當代資本主義階級結構的變遷(下)

[舊一篇] 旅游出版物的選題開發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