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当代境界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哲学还能生存下去吗?哲学真的该终结了吗?当代哲人们在自我拷问。
  其实,在时代的转折点上,这个“哲学危机”或“哲学终结”问题总要被人们提出,但哲学不仅生存下去,而且革命起来发展开来。于是所谓的“危机”或“终结”的实质则是:何等形态的哲学该死了,何等形态的哲学该生出来。哲学这一人类精神的火凤凰正历经沧桑、涅@①新生新生涅@①无穷馈也。那么,在新的世纪之交,哲学的生死若何?陆杰荣先生的《哲学境界》正是对这一拷问的当代回答。在这里我一是有感而抒,摘其显要以激我之鸡鸣,二是借题发挥,结合我近年的马哲研究以引发我之马克思哲学境界观。
  人们的生活有不同的精神境界,如自然境界、宗教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哲学境界。何谓“哲学境界”,高清海老师在〈序〉中如是说:“哲学作为‘人的自我意识理论’,给人们提供的不是关于人的知识,也主要不是对人的规范、模型之类,它所能给予人们的主要就是促使人不断超越自身,升华自我的那种人的境界,即‘哲学境界’。”(见《哲学境界》,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版(序〉V页,以下引用不再注明出处而只注明页数)作者则认定,哲学境界就是对形而上学的追问,而确立与时代精神相对应的哲学境界又是形而上学的呼唤。
  问题在于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形上追问,有不同的形上哲学境界。那么当代人们的形上追求和形上境界应是什么?我认为这正是本书之创意所在。高老师点评道,该着“充分论证了哲学与人的本性的内在一体性联系,哲学在人性深层的存在根基,哲学境界对升华人性、塑造人文精神的真实意义和重要价值等问题。”作者也反复强调:“人总要寻求‘意义’,以求将其作为慰藉自己的家园,安慰自己的心灵,哲学境界提供的‘意义’就是在流动不居的现实中保持的一方净土。”我读该着,感受到作者所喷发的强烈的人文精神。我理解,作者实质上是把当代的哲学境界“意义化”、“价值化”、“人文化”,他反对哲学的知识论立场和科学化倾向,消解了传统哲学对自在自然界或客观物质界的形上追问,致力于人的意义世界、价值世界的形上创意,这种形而上学“乃是对现代人的心灵慰藉,是现代人精神的摇篮”,是为人文精神的当下哲学申辩(Ⅶ页)。故我认定作者所谓的哲学境界意指当代的哲学境界,是崇高的意义化、价值化、人文化的现代人哲学境界。
  陆着的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形而上学的深切呼唤〉。作者认为:“哲学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关于人的根本性问题’的意识。”而“所谓哲学境界,就是人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通过反思、批判的自我意识所确立的‘应然’目标的境地,……是人对自身生存活动意义和根据的表达。”(第3—5页)但是,哲学的这种形而上学追问,在哲学史上曾经是包罗万象问题的总体,“曾经成为所有知识的母体”,即科学的科学,“物理学之后”的科学。当各类知识类型各类科学不断成熟而从哲学中独立分化出去之后,哲学变得“无家可归”,随着这种知识类型的形而上学的消解,形而上学的一般意义也受到了质疑和拒斥,这就是作者所谓的“哲学成了‘问题’。”作者所谓的形而上学深切的呼唤,其立意正在于重提这个被现代哲学“消解”了的形而上学问题,为当代的形而上学找到真正的深层的定位,即对人的现实生活的终极问题的形上关怀,对人自身活动的统一意义的总体把握,对人生的价值生成的人文提升,亦即让形而上学从游戈于追求宇宙本原的自然科学旷野回到使人安心立命的人文精神家园。基于这一“深切呼唤”,作者对当代哲学、当代形而上学、当代的哲学境界给出了“消解”后的“新定”,即定位于“人的意义的集聚”,即将人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各种意义加以组合思考,把握其统一意义;定位于“人文精神深度化表现”,如“人格、尊严、自由、良心,以至价值、意义,都是人文精神的深度化表现”;总而言之,定位于“对人的问题的理论表达”,定位于“人的学问、人的理论、人的学说”,即“以反思意识的独特方式表现人对自身的存在性质、生存意义、生活价值的追求的特有的意识形式”。这就是形而上学的当代新生(第3—7页)。
  这一定位是历史的“必然”,当下的“应然”。于是作者进行了“人问题的追溯:哲学境界探究的历史命运”(第二章)。
  在古希腊,哲学原为“爱智”之意,哲学家自称是“爱智者”,这一界定至今为人们所尊重。但人的智慧有多方面的表现,有科学智慧、艺术智慧、道德智慧、实践智慧以至政治智慧、经济智慧、军事智慧,就是宗教也表现着人的智慧,那么,“对哲学境界的解释方向主要取决于对哲学智慧的如何界定。”(第17页)
  作者着重讨论了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对智慧的不同界定而呈现出不同的哲学形态。“传统哲学的主导倾向是将哲学境界看作知识的智慧境界:知识境界是最高的智慧;是真理的对象化与符合式的思维模式;哲学的‘真实’是超越性的绝对本质;哲学境界构成了其它科学的知识母体。而现代西方人道主义哲学则将‘哲学境界’看作哲学的感受,哲学的‘真实’主要体现为人生情感的领悟,个体的非本真的破除,精神的内在流动等等。”(第18页)
  到这里,作者创意了哲学的“真实”的概念,这简直是作者哲学境界论的幽灵所在,对此切不可“望言生义”,它既非“真理”,亦非“真在”,更非“现存”。“真实”作为哲学境界的“核心”和“实质”,作者对“真实”给出了独特的界定:“‘真实’也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确立的‘理想’,人在实践活动中设计的‘应然’,人在实践活动中所提出的‘尚未’。哲学的‘真实’总是从‘理想’、‘应然’、‘尚未’的角度出发,从超越的方面将‘现存’的东西看作‘非真实’的,即‘虚假的’,哲学境界的‘真实’是以‘理想’的‘价值命题’构建的。”我非常赞同作者对现代哲学境界的这种解释,本质上我对马克思哲学境界亦取此解释,这在后面要专门讨论。
  从这一特定的哲学“真实”出发,作者认定从泰勒斯一直到黑格尔,这一传统哲学“从基本理论取向看是将哲学所求的‘真实’视为‘真理’,真理作为最高的智慧构成哲学境界的核心内容,‘真实’之所以‘真实’,在于论‘理’,没有‘理’的‘真’不成为‘真实’,‘真’与‘理’的内在结合形成了知识(智慧)的哲学境界。”(第21页)古代视“真”为“理念”,以“理”论“真”,而“理”即求“知”,于是“哲学被称为真理的知识”,所谓“形而上学”即“物理学之后”的一种最高知识形式的东西。这一主题拖到近代,哲学的追问变成以何种途径才能获得真理和知识。“近代哲学表面上谈的是哲学,骨子里却渗透着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哲学被规定为各类探求科学知识的思维方式即各类科学的认识论。“我思故我在”,人被思维化,“知识就是力量”,人的能动本性被知识化,人的哲学境界实质上是人的科学境界。黑格尔将“知识论哲学”推列顶峰,哲学就是“绝对知识”的运动。这一知识论立场和科学化倾向极其顽固地统治着国内马哲界,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规定为科学的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思维论,规定为关于整个世界的科学、关于联系的科学、发展的科学、矛盾的科学等等,这正是“科学境界”的顽强表现(后面要进一步讨论)。唯有康德的二元论,觉悟到“人的‘真实’可以从不同侧面映现,而不仅仅等同于‘真理’。作为‘自由’的‘真实’,它应是人的最高本体或人的终极目的,这又是认知的‘真理’不能够表明的”。“自由”之真只能靠“实践理性”来表征,这就使康德真已成为现代哲学家的先驱。
  现代西方哲学一反传统的科学形而上学。传统哲学的要害正在于将“真”误解为“理”,以“理”蔽“真”,以“理”代“真”,实质上就是以“科学之理”去表达“人本之真”。对传统哲学的反叛,本质上就是揭露被“科学之理”所蔽的“人本之真”,关键在“去蔽”!如是才能痛快理解现代西方人本哲学的种种表征:海德哥尔对“此在”即“真在”(Dasein)的诠释,维特振斯坦对语言的澄清,胡塞尔的先验还原,狄尔泰对“生命”的暴露,乃至后现代主义对真理、本质、神圣、逻各斯、知识基础、理念中心的一一破碎,等等,实质上都在于要消解、悬搁、括掉遮在“人本之真”身上的“理性之理”,让人之“真在”一丝不挂。问题在于,这就能达到人之“真实”吗?
  作者面对这一“突破”进行了“学理”上的辨识。作者认为,这一哲学的冲突和分裂根据在于人的本性的二元分裂,“真理”和“真在”是人的自身两重性矛盾的不同侧面。作者畅开了这一对立的种种表现:直接性与间接性、时间性与非时间性、对象性与非对象性、内在性与外在性、看与说、有与无等等的对立。而哲学境界的“真实”正是不同侧面的统一,问题关键或者说决定作者的哲学倾向之点,则在于统一于何方!在我看来,作者是让“真理”统一于“真在”、“科学”统一于“人文”、“自明”统一于“自足”、“实然”统一于“应然”、事实统一于“价值”、“限有”统一于“意义”。在具体的讨论中,作者强烈地反对哲学的科学化、真理化的倾向:“哲学曾经扮演过真理的看护者角色,有着‘科学之科学’的‘盛誉’。科学的‘真理’成为追求‘真实’自明性与精神性的楷模,哲学将众多学科统括于自身的‘真理’之中,哲学的‘真理’裁决、评判、推进知识的‘母体’。然而,包罗万象的哲学在不断分化出其它学科的同时,也使自身曾经十分稳固的‘真理’的‘真实’不断被消解下去。哲学终于发现,‘精确’、‘自明’的‘真实’即科学的‘真理’原本不是哲学的‘对象’,而是知识类学科的内容。”(第36页)就是说,看护者“丧失”了看护的对象,哲学作为科学真理的守夜人该“下岗了”,哲学要经营更重要的“产业”。这一真正“真实”的“产业”,作者如是说:“哲学的‘真实’是人的升华的‘真实’,理想的‘真实’,憧憬的‘真实’。这种‘真实’更多地表现为‘乌托邦’,表现为‘浪漫’,表现为‘超脱’,表现为意识的‘指向’,表现为绝对的‘应当’。”那么,作为科学的真理,它的最高价值只不过是给哲学所创意的价值观念提供事实而且仅仅是事实而已(第36、40—41页)。
  作者的这种将哲学规定为意志指向、价值取向、意义走向、理想方向的倾向,决定着作者的哲学思想的价值主义、理想主义、意义主义甚至于意志主义、唯心主义的倾向。但我要说,哲学作为价值观念、理想蓝图、应然未来,只要是建立在实践和事实的基础上,说这是“唯心主义”,那也是一种合理的“唯心主义”,而在这一领域中的“唯物主义”恰恰是“拜物教”价值观念。我正是如此理解马克思的现代哲学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厘定”当代哲学境界的“位置”,“界划”哲学与科学、宗教、艺术的“界限”,作者在第三章中进行了这一厘划工作。
  作者认为:科学的“真实”是指知识性的“真理”,它的理论的固有模式是主观表象与对象的“符合”;宗教的“真实”是设定的“真实”,是超越世界的精神表现,与科学的“真实”相比更能体现人的精神性存在的超然表现。两者之“真实”正是人的世界矛盾性的双重化表现,都是人的“真实”的片面表达。前者面对的是“实然”、“必然”、“合规律性”、“对象性”的存在;后者面对的是“应然”、“可能”、“合目的性”、“非对象性”的存在。作者认为,哲学的“真实”是要表征人的“真实”的全面性、完整性,它不是“符合”对象,而是在与“对象”相联系之中超越“对象”。作者虽然指认哲学的“真实”是“应然”和“实然”的统一,但这一统一的落脚点在“应然”,他明确讲:“讲‘境界’就是讲‘精神’,讲人的本性,讲人的品位,讲人的终极问题,实质上就是讲人的‘超越’,人的‘自由’,人的‘意义’,人的‘理想’。”并说“哲学的境界不是迎合‘时代’,不是指称‘现实’、而是表征时代的‘精华’,确立‘现实’的评价根据”。对作者的这一哲学厘定,人们会批评其带有“非科学主义”的“信仰主义”、“理想主义”以至“准宗教”的思想倾向。我只想说,这一倾向是“未来性”的。随之作者讨论了马克思对问题的回答,我将在最后讨论。
  作者在第四章揭示了“哲学境界存在的根据”。古典哲学的境界是从人之所来的初始本源去追求最高的本体,得到的是非人的自然本体和理性本体。现代哲学拒斥和消解了这一本体,使哲学“沦落”为“科学”和“方法”,故马克思有“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去解释世界”之综据。这一“解释”仅是对象世界(客观世界和思维世界及相互关系)的“描述”、“复制”,贯穿着表象符合对象的思维模式。哲学在现代以科学真理的名义来表达人的“真实”,那它是“无用”的,“软弱的”,“可有可无的”。哲学去干“科学”所干的事,肯定远远“无能”于“科学”。但哲学只是在这个意义上“无用”、“无能”、“可有可无”。一旦哲学按照实践的方式去理解人的本性,那么实践所贯注着的人的目的、人的价值、人的自为性质、人的超越特征、人的应然理想、人的意义世界,就成为哲学境界的应有之意。作者正是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人的生活,获得哲学境界的新的依据:“首先,从实践方面去理解‘生活’,哲学境界是对既定符合式思维对象的超越”;“其次,从实践方面去理解‘生活’,就是要在对‘生活’给予否定性活动的理解中去确定哲学的境界”,“第三,从实践方面去理解,就是从人文精神角度去把握生活……哲学境界品位与人文精神追求的最高需要是一致的”;“第四,以实践方面去理解‘生活’,人所面临的世界就是不断地向人的历史生成的过程……实践的理解,就是‘以人的方式’的理解去反思‘生活’,使‘对象’的性质更符合人性的性质”。(第68—76页)
  既然实践内含着哲学境界的批判否定、超越现实的评价尺度,那么哲学境界的逻辑则是不同于科学的“本然逻辑”和宗教的“神然逻辑”的“应然逻辑”。科学的对象性思考方式所使用的“本然逻辑”所追问的是“是什么”,目的是把握对象的“本质”,是把握“物”给定“本质”的“物本逻辑”,不存在“应然”问题。“神”是纯粹的客观现实性,它所构想的一切都被设定是“现实的”,亦无“应然”问题。人作为既非“物”又非“神”的“类存在”,其本性在于超越“现实”设计“尚未”,这就有个“应然”问题。“应然逻辑”就是对“未来”的“筹划”、“运思”、“创意”、“设计”,于是表征“尚未”的理想就成为应然“逻辑”的核心内容和独特手段。形式逻辑和知性分析失效了,在这里只能操持辩证法,而辩证法在本性上是批判的、否定的、革命的,故是“理想性”的。“理想表征着生活中的最高价值。”(第76—80页)
  人以应然本性运用“应然逻辑”去表征具有最高价值和终极意义的“尚未”之理想,作者认定这就是当代哲学“形而上学”之真义,亦即形而上学在当代存在的根据。形而上学的本意是“超越”,不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在知识之后的“神圣学术”。“传统的形而上学是‘事实’的形而上学,随着‘事实’从形而上学中分离出去,形而上学似乎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事实”的离去,剩下的恰恰是超越事实、非事实的“理想”境界和“意义世界”,这才是形而上学的精神家园。是否可以说,当代和未来的形而上学正是如此的“意义形上学”、“价值形上学”,而决非“知识形上学”。正是形而上学所提供的意义整体和价值整体,为人的活动、人的生存、人的理想提供了统一的哲学根据。这就是作者在“拒斥形而上学”的嚣闹声中所要显扬的新形而上学即“意义形上学”。
  确定了新形而上学意义境界的根据之后,进入了“问题的核心:哲学境界的实质内容”,“核心”何在?在对“真实”的寻求。
  前面提及,所谓的“真实”是作者特意创造出来的哲学术语,是哲学寻求的核心内容。这一追求在人的历史生成中得到了形形色色的“真实”,如人类原初天人未分的圆满“真实”、宗教的超越自然世界的天国中的“真实”、科学理性的世俗功利“真实”、个体内在精神体悟的“无蔽”“真实”。但这些“真实”不过是生成中的人的矛盾侧面的分裂表达,都不是作者要寻求的哲学境界的“真实”。作者采用了对立而统一的辩证法对人的真正的“真实”给出了他的综合理解:“‘真实’的含义就是指人在自身的实践活动基础上以反思批判的方式为其生活的整体性提供意义根据。”解释开来:“真实”是指人借助于实践展开的人性固有的内在尺度,即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真实”是指超越必然王国的自由领域,作为“人文精神”的哲学境界所面对的“真实”是“自由王国”,它在物质生产的“必然王国”的彼岸,这才是哲学所追求的主旨;“真实”是指人所特有的否定性的肯定性质,既是对生活经验层面的否定性评价根据,又是人的肯定性统一意义的“终极”基础,既消解“对象”的自存规定,又肯定了“为我”的自为价值;“真实”是指批判现实的可能性,是从可能方面把握人从“实然”到“知然”再到“应然”的历史生成;“真实”是指基于事实命题之上的价值命题。总之,作者在统一物种尺度和内在尺度、必然与自由、为他关系和为我关系、现实和可能、实然和应然、事实命题和价值命题、表象世界和意义世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对立时,他最终是把哲学境界的精神实质归结于内在尺度、自由、为我、可能、应然、人文、价值、意义的总体表征上。这强烈地再次涌动出作者的非科学化的价值化意义化哲学倾向。
  最后,作者将“问题”延伸到“哲学境界的内在精神”上,所谓“内在精神”即是作为‘精神的存在’的人的“人性精神”,是人的最高精神品位的“人文精神”、“自由精神”、“理想精神”、“批判精神”,这就是作者所理解的哲学境界和精神家园。“画龙点睛”,作者终于精点出自己的哲学境界:“精神形上学”!限于篇幅我不能再对这哲学四大精神一一展示。这里我只想说,作者面对在现代化进程中和商品化大潮下所涌动的功利化趋向、声色利货浪潮、唯物质财富主义、唯科技理性主义、拜权拜金主义等等生活现实,以极大的热忱和透明的真诚来“阐明形而上学的意义,诉说哲学境界之必要,陈述哲学意义之真实,告诫人文精神之可贵,强调终极关怀之重要”,这是非常可贵的“逆潮流”精神。人们尽可将这一“超越物质升华精神”的哲学倾向指斥为“主观唯心主义”,但我想说,作为价值观念和理想境界理解的哲学,这种“精神形上学”(就叫“唯心主义”吧)比“物欲形上学”(该叫“唯物主义”)要来得“清高”、“净洁”、“真实”、“善良”和“美丽”。我还想说,作者所诉的“哲学境界”是“亲”马克思哲学的,或者说他的立论的主干根据正来自对马克思哲学“真经”的理解。以下我将“借题发挥”以陈诉我对马克思哲学境界的理解。
  近年我在国内马哲界独树“实践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哲学观,大力拆解形形色色的唯物主义解释系统,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的唯物主义”、“科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实践的历史的辩证的人道的唯物主义”,尤其是把传统教科书解释系统的基本内容全部驱逐出马克思哲学,招来了十几位学者的尖锐批评和无情驳斥。我为何竟敢于此“有恃无恐”?其“恃”何在?在于我对马克思哲学文本之“真实”的理解。我正是基于这一“真实”,获得了如下的马克思哲学的境界观:
  第一,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划界思维”即对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现代哲学与科学技术的“划界”,认定马克思哲学的研究领域只能是“应该怎样改变世界”的问题。
  马克思有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首先是对“解释世界”的传统哲学和“改变世界”的现代哲学的划界。那么世界就无须解释吗?但这是现代科学的任务,故这也是对现代哲学和现代科学的划界。恩格斯更直接而具体地将现代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现代历史科学界划开来。他认为,到现代,哲学从“自然”和“历史”这两个领域中被驱逐出去,这两个领域中的研究已归于“实证科学”了。又认为,这两个领域中的总的联系问题已是实证科学自己的事情了,关于这一总联系的哲学思辨已是“多余”的了,即把握总联系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是实证科学而不是哲学。那么哲学留下了什么,恩格斯认为留下了研究思维规律的“形式逻辑和辩证法”。问题又在于到当代,哲学又从思维领域中被驱逐出去,这个领域已归思维科学、认知科学、心理科学、形式科学这类实证科学了。那么哲学只能退居于“改变世界”这一“实践”领域。问题还在于现代技术工程学解决的正是“改变世界”的问题,充满着“实践精神”,也不是哲学的专有领域。于是我认为马克思哲学的专有领域只能是“应该怎样改变世界”的问题,即为人的实践创意价值取向和意义指向。
  第二,根据马克思的划界思维和对现代哲学问题的回答,我对马克思哲学给出了“价值化”、“意义化”、“理想化”的解释。在此我与杰荣同志对现代哲学境界的理解发生强烈的共鸣。
  杰荣将当代哲学境界之核心的“真实”界定为“人在实践活动中确立的‘理想’,人在实践活动中设计的‘应然’,人在实践活动中所提出的‘尚未’,……是以‘理想’的‘价值命题’所建构的‘真实’,是在寻求人的生活的统一意义。作为现代和后现代的马克思哲学境界也正是为人的未来实践提供应然性的理想性的价值观念,即创意超越资本社会的共产主义哲学理想。由此我将马克思的学说划分为科学实证观点和哲学价值观念两大类别:前者有经济科学、历史科学即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及科学方法论、科学认识论等,这是实证性的、求是性的、描述性的、合必然性的、合规律性的科学理论和方法,马克思用“唯物主义”所意指的正是这类科学学说;后者有实践的人道主义、自然人道主义即哲学共产主义,为各类科学技术执定的价值观念如经济哲学、历史哲学、技术哲学等,作为价值观念理解的马克思哲学不应该是“唯物主义”的(作为价值观念理解的“唯物主义”实质上就是“拜物教”意识形态),而只能是人道主义的。
  第三,依据马克思《巴黎手稿》的哲学精神实质及《资本论》手稿的自由王国理论,我认为马克思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的现代形态而是人道主义的现代形态,如实践的人道主义、自然·人道主义、“人的社会与社会的人性”的人道主义、“自由个性”的人道主义、“自由王国”的人道主义、全人类彻底解放的人道主义。马克思的人道主义恰恰是通过扬弃劳动实践对人性的“异化”、资本社会对人的关系的“物化”及“拜物教意识形态,从而实现人的全部丰富本质的真正占有,这是马克思为世界劳动者和进步人类所寻找的生存发展的崇高意义。”
  第四,根据马克思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人的自身能力的发展是人的真正目的”、“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论述,我认为马克思哲学真正体现了现代和后现代的人文精神,马克思的人文精神是对人的真实本性、人的崇高品位的确认,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的设计,是对人的实践活动的应然尺度的规范,是对人的意义的形上寻求,是对人的未来的理想憧憬。
  第五,根据马克思的“自由人的联合体”、“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国际共产主义”的崇高思想,我认为马克思的哲学境界是超越了自然境界、宗教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宇宙境界的人类大同境界,这是未来人类在天地人合一中在你我他联合中将要实现的“应然境界”。应该看到,在和平发展的当代,全球意识和国际化精神在不断张扬,这正是马克思哲学境界的当代显现。我乐观地认定,在马克思哲学境界的感召和率领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在且必将不断走向高潮。
  第六,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展示了人类现存的六大矛盾即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存在与本质之间、必然和自由之间、对象化和自我确证之间、个体和类之间的矛盾和斗争,这些矛盾和斗争的真正解决则要靠积极扬弃劳动的异化即人的自我异化以实现人性的全面复归,这即是完成了的自然·人道主义。应该看到二十世纪的人类科技和人类实践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生产力和人类普遍交往的发展,同时带来了一系列的全球性危机,带来了人文精神的傍落和价值观念的迷失,这正是科技和实践的异化,故马克思为人类所创意的自然·人道主义或生态·人道主义的哲学境界正是二十一世纪人类的哲学境界。故二十一世纪才是马克思哲学的“人文复兴”、“境界展示”、“价值弘扬”、“意义明显”、“理想实现”。
  收稿日期:1999—11—09
哈尔滨师专学报15~21B1哲学原理丛大川20002000世纪之交的哲学生命力究竟在哪里?“哲学境界”观提供了一条进路。在新时代反思马克思哲学观, 会发现其中心视野只能是“怎样改变世界”,这是人道主义的现代形态,具有当代人文内涵,是走向未来的应然境界。新世纪将是马克思哲学的“境界展示”。哲学境界/当代哲学/马克思哲学丛大川,大连水产学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 辽宁·大连 116023 作者:哈尔滨师专学报15~21B1哲学原理丛大川20002000世纪之交的哲学生命力究竟在哪里?“哲学境界”观提供了一条进路。在新时代反思马克思哲学观, 会发现其中心视野只能是“怎样改变世界”,这是人道主义的现代形态,具有当代人文内涵,是走向未来的应然境界。新世纪将是马克思哲学的“境界展示”。哲学境界/当代哲学/马克思哲学

网载 2013-09-10 21:34:37

[新一篇] 哲學的建構與現代性的反思  ——現代性反思的哲學意義

[舊一篇] 哲學的性質和功能:科學和人文雙重思維向度的分化與整合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