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易风教授致函本报称  我国经济理论界的分歧有不少是原则性的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本报讯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吴易风近日至函本报负责人说,“《经济学消息报》刊载了《经济日报》1996年4月15 日《中国经济改革不容逆转》一文。拙文是对《逆转》一文所作出的反应。希望也能在贵报以某种形式与读者见面。”
  吴易风教授说,一位学者在《经济日报》上发表的那篇文章没有引用被批评者的任何一句话,也就是没有拿出任何证据,便劈头盖脸地批,扣上一大堆反对改革的帽子,诸如“极力给正在进行的改革泼冷水,散布怀疑和不满情绪”,“认为该国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断定中国的改革已经走上了歧途,资本主义复辟已是现实的危险”,“是不是要中国的改革逆转”,“对改革开倒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难怪读过那篇文章的人议论纷纷,有的说:“这不象一个学者写的学术文章,倒象是一份大字报”。
  吴易风认为我国经济理论界在市场经济问题上存在一系列意见分歧,其中有不少是原则分歧。
  首先,关于市场经济和基本社会制度的关系。一种意见认为,市场经济是同一定的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必须严格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不应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其次,关于所有制。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必须起主导作用。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市场经济只能以“非国有经济”作为基础和主战场,国有企业应当实行“非国有化”,实即私有化。
  第三,关于分配制度。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人收入分配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市场经济的个人收入分配只能“按贡献分配”,即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应按劳分配。
  第四,关于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一种意见认为,市场机制的作用存在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另一种意见认为,市场经济能自行调节,无须进行政府干预。进行宏观调控就是向计划经济的复归。
  这些分歧,都是重大的原则性分歧。请设想一下,如果不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如果不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如果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如果不坚持社会主义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那就谈不上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此可见,在市场经济问题上的两种改革观,实质上关系到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建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问题。     (张伦忠)*
  
  
  
经济学消息报成都⑴F1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张伦忠19961996 作者:经济学消息报成都⑴F13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张伦忠19961996

网载 2013-09-10 21:34:29

[新一篇] 吳文藻與西方社會學的中國化

[舊一篇] 周立波:民間文化與主流意識形態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