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V认知观念的辨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DV价值讨论的史前背景
    在上世纪胶片时代建立起来的影像观念,曾经满足了千万人镜中观“我”、想像中实 现欲望、窥视里满足隐秘的心理需求。胶片时代哺育的艺术观念,注重群体的艺术语言 ,形成专业化十足甚或高不可攀的电影表现技巧和艺术规范。这一规范不仅在于创作人 员的行业要求、技术部门的技术指标,还在于培养了无论观者还是作者的“职业化”观 念,行业的规则、操作的复杂、分工的细致,使“电影”不仅稳固着艺术的创作名声, 而且高傲地保持着个体难以高攀的标杆,于是,电影艺术就成为影像的艺术性创造,需 要专业化培养和排斥常人的自发性“业余”创作。影像美学的深远影响和电影艺术的成 套规矩,使电影形成本有的特点,非此即彼,即便表现的是现实生活,也是透视着的生 活,不是生活本身。所以,电影公认是艺术的创作。
    开始改变胶片观念的电视,大规模的呈现非梦幻的即时性特点,由于摄像技术的简便 性和可操作性,电视的个体表现可能的范围大大扩大,新闻在场、连线直播、记录过程 等都成为现实,电视大幅度跨越了群体艺术的框框,实现了快捷方便的个性操作的可能 ,传播信息的特性如潮般逐渐漫过艺术阻隔的堤坝,不免遭致没有艺术品位的鄙薄,在 “影像艺术”的成规和高傲观念看来,电视不仅没有艺术可言,也连带没有多少文化可 谈。但电视的确给予影像艺术新的操作方式和表现技巧,更为自由的表现生活,成为电 视迅速占领家庭视觉需要的主要原因。电视纪录片的更为蓬勃发展,是电视再现生活观 念的落实化。
    即便电视在几十年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亚于电影艺术的艺术表现规则,但被艺术认可 还处在众说纷纭的比较尴尬局面。然而电视借助电子传播的迅捷优越性,也开始高傲的 睥睨一切,无论人们怎样认识,电视的机构性规则依旧坚挺,和电影不必相关的独立自 我领域特点,造就了电视的行业霸权,在洋洋自得的舆论权利主宰的背景下,电视整体 的传播规律日渐强化,不同于艺术审美规律的传播规则以强势的要求和节目栏目化要求 ,决定节目创作的框框和律令。原本朝向自由却显然更受牵制的创作,也没有逃脱无处 不在的行规节制,电视的个人独立创作空间在闪现光芒前景的同时又几乎难以撑开更为 自如的天地。
    技术带来了观念和操作变化的可能,DV时代的降临,使期望摆脱行业成规束缚,自由 表现创作欲望的人们看到了曙光。小巧灵活的拍摄机器、简单的操作方式、一定技术指 标的声画影像、自由迅捷的个体表现,使DV新时代猛然突现在影像艺术面前。而更为重 要的是观念变化,伴随DV出现的社会观念变化说明:没有什么规范是不可改变的,绝对 的观念遭到实践的重大打击,观念的变革从本质上会导致新时代的来临。比如,新世纪 最大的观念变化是中国人的认识新时代到来,上至中央政府对管理观念巨大转变,服务 人民第一次真正落到实处;以人为本的认识从上到下开始确立,诸如对收容人员法规变 化,诸如为考生着想从7月改为6月高考的时间变化等,而经历抗非典后人们认识到许多 工作不是不可以加快效率,官员不是不可以深入百姓,机构不是不可以改变传统习俗, 办事不是不可以简化手续,等等。而DV本身导致的艺术观念变化也同样是和社会观念变 化同步实现的。
        DV性质的辨析
    仅仅几年,宽泛意义的DV创作开始呈现普及之态。近年全国范围的DV创作大赛和媒体 展播活动,标志着DV时代的大众关注度,专业刊物的不断介绍证明DV的影响不可小视, 不少专事于操持DV进行创作的行家已经在业界颇有影响,DV拍摄的电视电影也有上佳的 表现,纪录片的规模化和电视机构主动采纳爱好者的新闻现场拍摄,更鼓励推动着DV创 作的行程。以鼓励大学生DV创作为己任的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已经连续举办4届大学生DV 创作大赛,从一开始的几十部参赛作品到现在的180部参赛作品,不仅数量激增,显示 了学生自主创作的热情,而且质量提高,一些作品还颇为真实感人,单个创作质量比之 当今的银幕电影和电视电影都并不逊色。证明DV创作的精神在创作中显示着实绩与更大 的天地。在DV热潮方兴未艾中冷静思考相关的问题,一些疑惑也难免产生,人们认知DV 的方式很不相同,简单层面的工具说(认为DV就是普通人可以掌握的摄制工具)、自由情 感表达说(认为DV可以表达个人不受拘束的自由情感)、代替影像说(认为DV观念取代传 统影像观念)、毁灭银幕电影说(认为DV是代替电影和电视的新的影像时代创作,他者死 亡,DV取胜)、无足轻重小道说(认为DV只是个人玩弄的小玩意儿,对于艺术创作无足轻 重),等等,都显示着认知的莫衷一是状态,而相反相成的议论也证明着新起的DV还有 着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深化的路程要走。因此,这里的观念辨析就不是可有可无的。
    1、根本价值。在认知DV的诸种概念中,认为DV仅仅是一种便捷的摄像工具的认识不在 少数,常人认为DV就是可以操纵的摄像工具的欣喜感,遮掩着更为深入的理性认识。其 实,跨越简单层面的认识来看,DV精神意义的存在应当是个体艺术的自由创造,也是广 泛的自主创作的途径,既是不拘一格的艺术想像力显示,也是多样化创新的情感表现。 从这一意义上看,DV其实是一种新时代的标志,进入个体精神世界的展示可能时代,和 在长期形成社会道德规范和约定俗成观念的基础上,承认个人精神创造和意志力表达可 能合理性的时代。所以,DV价值其实不是简单的工具扩大的现实性可能,而在于观念形 态的扩展和某种精神自由意志的真实显露。也正因为如此,未必DV创作或新纪录运动就 会带来影像革命的具体实现而巨大跃进,其实也可能直截了当的暴露委琐的精神状态, 显示软骨或变态的现实人格缺陷,以及整体群落甚至社会阶段性的精神缺失,当然,更 可以显示宽泛创作群落的积极精神和社会整体的自由发展进步情态。所以,DV给予我们 接近真实的世界呈现,让人们睁开眼睛看世界,实现直接意义的更好的沟通心灵价值, 是DV最为可贵的地方。所以我们强调:“DV就是一个走向沟通的开放世界的桥梁”。
    2、DV创作的普泛性意义。自然,DV给予了自由的创作空间,不受成规约束的大胆创新 ,锻炼延伸眼光的心灵需要,记录青年人的情感显现。DV带来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 是普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普通大学生,能够透过它来看生活,表现生活感知,传达对 世界的看法,DV像他们延伸的眼睛和耳朵,附着于形体而形随心动。所谓DV新时代,并 不意味着每个人操持的DV拍摄就会如何出色,但它给予常人、更多人介入拍摄的现实可 能,而且其给予人更为自由无拘束的表现生活的态度和可能性是最为重要的。从几年来 大学生电影节DV创作拍摄整体来透视,年轻人对生活的感觉拍成DV作品,哪怕是只言片 语,都会是让人感到真实性,不仅是影像,还在于支配影像的情感心理。当然年轻人拍 的时候要扩大生活面,是显然需要忠告的东西。而拍摄视角就很重要,因为它某种程度 呈现的是不一样的态度和情感。众多人都在实践DV,有的人采取新闻的角度,有的人是 情感投射角度,还有的是纪录片的创作。多样的创作都应当可行,关键是你要表现出新 世纪大学生群体创新的东西。对于DV创作而言,不一定要苛求拍得多么完善和“艺术” ,但肯定要拍出自己的观念,拍出对生活的渴望和认识。对大学生拍摄,最重要的就是 这种创新的意识,然后踏踏实实把它实现。影像之外的生活很宽广,有很深的内涵可以 挖掘。DV动手的一个意义就是会发现生活的丰富性实际上隐藏在细微末节的地方。细节 的东西能投射出拍摄者的心胸和情感。所以,DV其实是实践的艺术,过程证明价值,过 程显现精神。
    3、DV表现的艺术理想状态。DV是艺术创作而不仅仅是原始记录,这是确定DV意义很重 要的认识。有人望文生义的认为DV就是个体的玩乐手段,无关创作,所以和艺术没有牵 扯关系,这不免似是而非。其实随意的自然记录、自我的生活记录固然也是一种DV使用 功能,但不是DV的真正意义,而DV概念的存在就是新的创作,个性的精神表现,进而是 艺术创作,实现情感认识的艺术表达。包括记录的精神含义,也是艺术精神的一种体现 。如果把DV作为纯粹意义的个人工具来认识固然不错,因为作为厂家出售的DV就是机器 ,但人们谈论的“DV”实际上是作品概念,于是DV既是自由精神的个体体现,但也是艺 术创作。以为艺术个性只能是个体独一性的体现,与艺术创作共同规律隔绝的观念,绝 对没有掌握艺术精神。一般意义的艺术创作,其恒定判断物包括精神层面的无限创新和 精神想像力,也包括表现内容折射的创作者精神世界的内涵。艺术个性与艺术通见规律 之间不是矛盾抵触,而是更高意义上的相通。于是,愈是无所拘束的个体意志表达也愈 有艺术精神可以追寻。就艺术精神而言,从近几年优秀的年轻人DV创作中可以领悟到最 为重要的是对现实人生的人文关怀。自由意志的种子落脚在人文关怀的土壤上就能有丰 硕的收获,DV天然钟情于现实记录,但把握嘈杂的自得其乐记录与表现艺术韵味的差别 ,就在于能否表露创作者的人文关怀意识。比如《甘蔗》,记录的是探家女大学生走过 悠长曲折的小路,回到家乡,顺带为4~5个孩子补习功课,有一个每天与弯腰外公一起 走街串巷卖酱油的男孩,被呀呀读书声吸引,期望中被她邀来听课,孩子孤僻但渴望知 识,老师教学中启发孩子们说自己的喜爱物,却被天真的学生问出自己喜欢甘蔗,于是 ,他怀着激动要求爷爷给一点钱买了甘蔗,却被老师误解为好吃零食不专心上课,藏在 石缝中的甘蔗又被其他孩子瓜分。为了实现对老师感激之情,他去向另一个欠爷爷酱油 钱的孩子讨要1元钱,这个孩子家长病重,自己只有3毛钱给他,善良的讨要者退还3毛 钱,沮丧地回家,发现辛劳的爷爷放在桌上的甘蔗,兴奋地赶到老师家喊着老师的孩子 ,却被告之她刚离开返回北京学校,奔跑的孩子远远看着三轮摩托载走了心爱的老师, 怅然不已。这一学生习作似乎不动声色地记录着生活的状态,但乡村生活的艰窘与真实 、老人劳作的周而复始与善良、孩子情态的质朴与真情、小老师教学的认真与朴直等都 带着不动声色地直白表现,特别是孩子内心世界的努力感恩、好心却遭至误解的委屈、 童真笨拙而执拗的表达,都格外动人心弦,记录中饱含着创作者对人的生存状态和情感 的关怀抚慰。DV乃至于其他艺术共同的准则不是稀罕世界的猎奇而是人本情感的关爱。
    4、DV创作应当注意主要问题。DV不是必然的艺术创造,前已述及DV其实更可能明显暴 露创作者艺术情态包括缺憾的精神状态或现实人格缺陷,或者折射社会整体群落的精神 缺失。事实上,作为创造性视觉体现和不拘一格的青春想像力,DV的要义不是技巧的完 善,而是多样的艺术创造力。从根本上说,年轻人创作的幼稚不是技术上的单纯,而是 一开始就唯唯诺诺的老套思想抄袭,和刻板的形式崇拜模仿。当然也有刻意遵循已经成 功的年轻人创作的现成“规律”,比如选取沉重政治题材(因为容易引起关注和显示“ 深刻”),刻意表现生活阴暗面(以为这里有猎奇的吸引力、“新鲜”的表现领域),关 注城乡结合部与小城镇边缘生活(因为的确已经有不少相近表现对象的引人注目成功作 品),追踪单一化个体的琐碎表现(因为这和个体直接感受有关,容易抒发简单层面的认 识)等。DV没有表现的界域,也不需要刻意的沿袭成规,但艺术创造应当避免明显容易 造成问题的东西,从几年来通见的创作问题来看,主要包括:(1)没有细节的过程,一 些作品局限于生活流程的单向记录,没有发现的细节光彩,自然不会呈现吸引人的特色 ;(2)没有情感关怀的记录,一些作品记录的真实性无庸置疑,但呈现在其中的是没有 人格精神的抚慰和没有人文关怀深度的现象而已,自然不可能产生动人的力量;(3)没 有起伏与节奏的情节,好的表现对象可能就是不动声色的故事,但表现的平铺直叙与没 有快慢变化的节奏会影响节目的效果;(4)没有多元音响的空间,DV的纪实性与现场感 和所表现生活的浑融状态应当相匹配,自然空间的多元音响再现是重要的因素,单一化 的声音对于记录真实性会造成影响。
    总之,在观念上我们应当认清DV不仅是休闲玩弄的机器,而应当是艺术创造性的表现 舞台,独特的青春发现是支持艺术创造的天然支柱,所以对DV的热情是青春的重要体现 ,而不拘一格的表现形式自然是青春创造性的必然,我们会在成功的DV中发现大量现实 生活的纪实作品,也可以看到形式不拘一格的实验性创作,包括戏剧性强的剧情小品比 如《等》,与散文性抒情的诗画创作如《渡》这样的意韵之作。而更好的作品是对生活 的思考和真切情感的自然流露,于是,自如的技巧表现就会适时而生。
    
    
   电影艺术京108~110J8影视艺术周20042004主持人:本报记者 吴娟
    谈话参与者:
    尹鸿: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郝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影视编剧
    劳凯声:教育学博士,北师大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策划人:本版主编 汪澜
    主持人的话
    “暴力”和“美学”,原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它们结合成 一个新的词——“暴力美学”,并逐渐演化成为一个流行的概念。不少热门影视作品、 新版卡通书、动画片、电子游戏纷纷以此作为招揽,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不仅与时尚和 消费有着密切的瓜葛,也成为被争相阐释和检审的对象。“暴力美学”是如何产生的? 其确切的特征和内涵是什么?对于与他相关的文化现象我们该如何评价和看待?本期文化 视点栏目,邀请到三位专家就这个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对动态中的“暴力美学”现象有 所触摸和把握。死亡/虚幻/虚构/Death/Illusion/Fiction此文原为作者2003年9月12日在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上的讲话,发表前作者做了删改。方辉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市 250100
    
    
      ——On the Theme of the Film Zhou Yu's Train
  Liu YingThe film Zhou Yu's Train presents us a scene of“running—getting lost—death”.Love,as a way for people's self—salvation and escaping from thecruel reality,has encountered a complete failure.Love itself becomesnihilistic and evasive and can hardly be achieved.This essay,through thedemonstration of the inevitability of death and the analysis of severalgroups of images,makes a comprehension of the thematic meaning of the film— —the deconstruction of love and the disposition of the living dilemma.教 作者:电影艺术京108~110J8影视艺术周20042004主持人:本报记者 吴娟
    谈话参与者:
    尹鸿:文学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郝建: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影视编剧
    劳凯声:教育学博士,北师大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策划人:本版主编 汪澜
    主持人的话
    “暴力”和“美学”,原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词,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它们结合成 一个新的词——“暴力美学”,并逐渐演化成为一个流行的概念。不少热门影视作品、 新版卡通书、动画片、电子游戏纷纷以此作为招揽,与之相关的文化现象不仅与时尚和 消费有着密切的瓜葛,也成为被争相阐释和检审的对象。“暴力美学”是如何产生的? 其确切的特征和内涵是什么?对于与他相关的文化现象我们该如何评价和看待?本期文化 视点栏目,邀请到三位专家就这个问题展开探讨,以期对动态中的“暴力美学”现象有 所触摸和把握。死亡/虚幻/虚构/Death/Illusion/Fiction此文原为作者2003年9月12日在当代北京史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上的讲话,发表前作者做了删改。方辉
    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市 250100
    
    
    

网载 2013-09-10 21:25:30

[新一篇] CEPA:香港地區經濟轉型的新契機

[舊一篇] EPR論證之哲學意蘊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