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及其本土化反思”笔谈  3.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路径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一、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
  现代社会工作制度的建立和运作、社会工作方法与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社会工作实务的推进模式与技巧、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和使用等等,无不与一定的理论、知识相联系。那种认为社会工作所涉及的仅仅是具体、细致甚至琐碎的实务而不涉及理论的观点,以及认为仅凭爱心、热情、甚至怜悯就能做好社会工作的观点,无疑是对社会工作的误解,在实践中会产生不利的结果。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历史表明,理论对社会工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否有“一个理论体系”是衡量一个专业能否成立且获得社会承认的重要标志。格林伍德(E. Greenwood)在1957年提出,作为一门专业,其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有五个:(1)一个理论体系(a body of theory),即有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或专业知识、技术;(2)专业的权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3)共同信守的伦理守则(code of ethics);(4)社会或社区的认可(sanction of the community);(5)专业的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他认为当时的社会工作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可以称为一个专业;但是其专业化程度还不高,尚待于进一步发展成熟。在他提出的五个衡量标准中,其中第一个条件即是是否有“一个理论体系”,可见,理论对于一门专业的重要程度。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有了一套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进而对社会现象做出有说服力且符合逻辑的解释,一门专业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同时,也正是由于理论体系发展的系统化、复杂化,掌握这种理论体系所需要经过的教育和训练就会越长、越困难;而一旦掌握了这种理论,一个人也就可能成了一个专业的权威。一项事业发展的专业化程度关键就是看这项事业的理论发展程度如何;一项事业所能达到的社会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赖于其理论发展的程度①。
  其次,社会工作理论对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解决案主问题能力的培养产生着重要影响。社会工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毕业后能胜任社会工作的职责。社会问题非常复杂,社会工作者所从事的服务范围广、种类多,社会工作对象的特点及问题各不相同,且不断变化,在有限的训练中不可能教会学生应对如许众多的问题。而要解决上述矛盾,就要使学生通过系统的社会工作理论训练,掌握应对各种社会问题的方法。
  有的学者对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的层次作了细致的分类②,对我们训练社会工作学生很有启发意义:(1)懂得如何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及程序;(2)懂得如何解决多种类别问题的方法及程序;(3)懂得如何选择适当的方法及程序来解决面对的不同问题;(4)懂得设计和所面对问题相适应的解决方法及程序。只具有第一层次解决问题能力的人不能担任社会工作者,只能作为辅助人员。具有第二层次解决问题能力的人能够担任社会工作助理人员,其工作任务由督导人员指派。具有第三层次解决问题能力的人能够担任社会工作者,但由于社会问题多种多样,他在实际开展工作时,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至于第四层次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是一种理想的境界,是社会工作训练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一般来说,经过社会工作训练能使学生达到第三层次的能力,应该说基本完成了任务。而要使学生获得由第二层次能力上升到第三层次的能力,其主要因素便是对理论的把握,特别是那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问题的成因、知道解决问题的条件、明白解决方法与问题之间关系的理论。而要由第三层次能力上升到第四层次能力,更需要懂得建立及修改、完善理论,使其协助人们解决千变万化的问题。
  由此可见,理论对社会工作者能力的训练至关重要。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建立并提供适应不同训练要求的社会工作理论。
  二、本土理论供给不足制约着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
  首先,外来理论不可能完全满足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需要。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结构,从与社会工作实践联系的紧密程度来看,不少学者倾向于将其划分为两大层次,但提法稍有不同。提姆斯(N. Timms)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理论基础(外借理论)和实施理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理论来自其他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医学、医学、经济学等,它便是人们通常所称的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第二层次的理论即实施理论,来自社会工作实践经验的积累,是直接用于指导社会工作实践与达成社会工作目标③。大卫·豪(David Howe)则将社会工作理论划分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for social work)与“社会工作的理论”(theory of social work)两个层次,前者是指社会工作理论中用来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那部分内容。后者则是指社会工作理论中用来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那部分内容。比较可见,两种划分是基本一致的,只是提法不同而已④。
  第一层次的理论抽象程度较高,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的社会福利理论、福利经济学等就属于这个层次。第二层次的理论又可分为介入模式理论及实践理论两个具体层次,前者是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等进行一般说明,像个案工作中的危机介入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等。后者涉及社会工作的具体技巧与操作方法,像自由联想法、批判式提问法等便是属于该层次的理论,其抽象程度最低。
  毫无疑问,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中体现社会工作一般规律的内容是具有普适性的,不仅适用于西方,对中国同样适用,可以为我国社会工作理论建设所借鉴。同时应当特别指出,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形成于西方独特的社会背景,尤其是受西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影响,这些理论与中国独特的社会背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不可能全盘照抄。
  其次,本土理论研究的滞后制约着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社会学的恢复重建进程,专业社会工作的教育及实践在我国也得到了恢复发展。自1987年国家教委批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四所高校设置社会工作专业至今,据教育部统计,截至2007年底,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已经达到211所,每年招收及毕业的本科生各在一万人左右。虽然二十年来,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取得了快速发展,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也取得了一定进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即将在全国展开,但由于本土社会工作理论建构严重不足,在专业教育及实务中采用的理论、方法及技术技巧主要或基本是借用西方的,这种局面已极大地制约着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社会工作职业化难以顺利、深入推进。推进社会工作的职业化需要一定的理论准备,其中对社会工作概念的本土界定就至关重要,影响社会工作就业领域(部门)及就业岗位的认定。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论述,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都是社会工作人才的用武之地,这样,我国社会工作的外延就要比西方宽泛得多。但目前我国教科书关于社会工作概念的界定基本是借鉴西方的,即将社会工作主要界定为一种专业服务,显然不符合我国的实际。
  (2)社会工作教育难以实现稳定、持续发展。近些年以来,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展,设置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也在急剧增加,社会工作教育的规模已达到了空前的水平。但是,由于理论准备不足,社会工作专业培养的人才的对口就业部门、岗位不明确,所学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也难以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运用,许多学生对这个专业的前景感到茫然⑤,更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了和社会工作无关的职业。
  (3)社会工作学科难以取得在学术机构应有的地位。建国初期社会学、社会工作被取消,与当时这些学科的西方化色彩过于浓厚有关。1980年代后期社会工作学科在高校得以恢复重建,但专业教育中采用的理论、方法等主要来自西方,对本土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实务模式的总结与传授严重不足。一个起源于西方的学科,如果不加以本土化的改造,久而久之是很难在高校立足的。
  (4)社会工作专业难以取得国家和社会的最终认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出了“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战略部署。固然,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大量的社会工作专门人才,但通过专业训练的这些人能否真正担当起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任,能否取得适当的职业地位及待遇水平,则取决于他们是否具备了解决所要面对的各种社会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训练单靠取自西方的理论、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本土化了的社会工作理论、方法的训练,他们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解决本土社会问题的能力,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才能最终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可。
  三、以本土社会工作理论推进专业社会工作的建设
  首先是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或基础理论的建构。在1960年代之前,西方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主要借自其他学科。这种局面在1960年代之后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开始了社会工作理论的整合化努力时期。这种努力代表了社会工作理论发展的趋势,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其所取得的结果尚是有限的。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的建构,既要注重吸收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成果,又要注重整合化的基础理论的建设。就前者而言,我国近期以社会学为基础同时吸收多学科成果、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现实、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逐步形成的社会建设理论,对社会工作的本质、地位、作用、领域、方式方法等都有比较明确的论述,无疑应当成为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理论基础的重要内容。
  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建设对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借鉴西方形成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框架,吸收马克思主义及其本土化思想成果中关于社会福利问题的论述,批判继承中国传统社会福利思想,紧密结合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工作实际,在此基础上经过不断地理论概括,是可以最终形成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在当前,对社会工作内涵和外延做出符合本土实际的界定,对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其次是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的建构。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西方社会工作的实施理论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必须加以本土化的改造。同时,本土非专业意义的社会工作也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方式方法、实践模式,经过总结提炼,也可以成为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的组成部分。
  西方社会工作实务中经常采用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基本方法,有的在我国的实施空间就受到一定的限制。总的讲,由于“差序格局”的存在,中国人对陌生人难以产生真正的信任,由社会工作者对单个的案主提供服务就难以取得明显的效果。此外,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不发达、社会服务需求却又十分巨大的大国,个案工作方法就很难在大范围内全面实施,只能作为其他方法或社会政策的辅助方法。西方社会工作中普遍遵循的“案主自决”原则、“个别化”原则、“为案主保密”原则,由于社会及个人双方面的原因,实施起来会遇到种种困难与障碍。因此,对西方社会工作实施理论加以本土改造是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本土非专业意义的社会工作传统、经验加以科学地总结、提炼,也是建构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实施理论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国传统的利用家族、亲友关系解决单个家庭、成员面临的困难的办法,就是民间解决弱者生存问题的有效办法,可以加以挖掘、提炼。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利用行政手段解决人们生存、发展问题的模式,利用党团组织、群众组织解决困难群体生存问题、心理(思想)问题的模式,只要我们善于总结、科学改造,可以发现一些可为专业社会工作所采用的本土方式方法与模式。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对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及提供模式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当加以认真的分析研究,探索在这样一种社会管理格局下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模式和方式方法。
  快速的社会转型提出了发展社会工作的需要。在起源于西方工业革命和市场经济实践的专业社会工作被证明是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的有效途径,而本土非专业社会工作难以满足这一需要的情况下,在我国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初期,借鉴西方社会工作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是必然选择。随着这一进程的推进,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加以本土化改造及对本土社会工作传统加以科学提炼又成为一种现实的要求,目前我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无疑,“建构本土特色”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而从“建构本土特色”过渡到“超越本土特色”,即使本土社会工作理论上升为一种国际化的理论或成为国际化的社会工作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则将成为中国社会工作学者的不懈追求。
  注释:
  ①殷晓清等:《当代社会工作》,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第73-74页。
  ②罗致光:《社会工作与社会科学理论的运用》,载周永新主编《社会工作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18-19页。
  ③T. Douglas, Group Processes in Social Work: A Theoretical Synthesis, John Wiley&Sons,Chichester,1979,p.1.
  ④参见李迎生主编《社会工作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1-92页;王思斌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历史与现状》,《中国社会工作》1996年第2期。
  ⑤吴亦明:《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框架的构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社会科学沪75~77C4社会学李迎生20082008
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
李迎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系教授。(北京 100872)
作者:社会科学沪75~77C4社会学李迎生20082008
社会工作/本土化/理论建构

网载 2013-09-10 21:32:44

[新一篇] “中國社會工作發展及其本土化反思”筆談  2.中西社會結構之“異”與社會工作的本土化

[舊一篇] “五四”文學審美心理研究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