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的战略思考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和中国加快开发建设的新形势,促使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发展要有重大突破。环渤海经济区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中处于重要地位,加快环渤海地区经济开发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决定性步骤。因此,应当在这方面树立历史责任感与时代紧迫感,积极探索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制定整体发展规则,以便充分发挥环渤海地区的区位综合优势,开创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从而为整个中国和亚太地区经济共同发展带来“无限风光”。
  应当认为,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与运作的过程中,打破现行的行政区划进行经济合作,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因素的增多,国内各省市之间跨地区的区域性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了长足进展。环渤海地区在进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方面,有许多非常优越的条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应当因势利导,运作整体开发与协调推进战略,加强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共同性、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联合与协作,努力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树立大商品市场观念,整合统一的地区性商品市场
  环渤海经济区内外的商品交换活动,属于区际贸易的范畴。区际贸易是指跨越区境进行的商品交换活动。对于某一特定地区,如一个大经济区、一个省区、乃至一个市域或县域,只要其商品交换活动的地域范围超越了地区界限,这种交换活动就属于区际贸易的范畴。
  由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都需要在其生产过程中投入不同比例的生产要素,而不同区域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种类、数量、比例和组合状况又不尽相同,因而不同区域发展不同产业的投入产出效果差异较大。在区际贸易中,如果每个区域都能生产和输出利用其充裕的生产要素的商品,以换取那些需要比较密集地使用其稀缺的生产要素才能生产出来的商品,那么每个区域就都能充分利用其生产要素禀赋。因此,倘若各区域都按照这一原则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就都会从中受益。
  首先,区际贸易将促使地区间商品和要素价格出现均等化的趋势。由于每一地区都输出自己含有较大的比例并相对丰裕而又廉价要素的商品、输入自己含有较大比例的稀缺而又昂贵的要素商品,或者说,都输出自己生产成本绝对或相对较低的商品、输入自己生产成本绝对或相对较高的商品,这样贸易后的商品和要素价格将会在输出与输入地区之间达到一定的均衡。当然,这种均等化趋势只是相对的,完全的价格均等化是不可能的。价格的均等化趋势说明,商品贸易能够改变地区间生产要素的相对稀缺状况。一个地区由于输出自己的优势商品,换句话说,就是输出自己相对丰裕而廉价的要素,从而使这些要素变得比以前稀缺了;相反,一个地区由于输入自己的劣势商品,即输入自己相对稀缺的要素,从而使这些要素就变得不那么稀缺了。这意味着,通过地区间商品贸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减少由于生产要素分布不均所引起的不利条件,弥补地区间要素流动相对缺乏的不足。因此,可以说,区际贸易可以有效地利用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地优势,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其次,在资源供给量固定和技术进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区际贸易能够使现有生产设备获得更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商品生产总量。由于各地区消费偏好存在着差别,而区内需求量又十分有限,因而每个地区如果都自给自足,各自生产自己需要的全部商品,那么每个地区为满足自己需要都将不得不建立一个小而全的产业体系,对其需要的各种商品进行小规模生产,这势必会导致资源严重浪费,生产设备利用不足,生产效率低下。相反,如果各地区按照要素禀赋差异和需求偏好差别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商品贸易,则可以使生产设备获得更加有效的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商品生产总量。
  针对环渤海经济区而言,要实现区域内外商品市场的整合,首先必须排除区域内部各地方间的贸易保护主义。具体措施是,废除区域内部的各种贸易关卡,终止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补贴政策,停止各种地方保护主义的变相关税,做到物畅其流。为此,应当发挥区域商业情报和信息网络作用,彼此提供信息交流与共享,互通情况,采取互设“窗口”、联展联销、代营代销、联营联销等多种形式,解决有的商品此处积压、彼处脱销的状况。在生产资料和闲置设备方面,要互相组织转让、串换、调济余缺,提高商品交换的强度。其次,必须组建和培育跨地方的区域性贸易集团公司,把贸易成本降低至最大限度,体现市场整合的优势。
  此外,由于环渤海经济区的京、津、冀位于首都圈地区,交通便利,联系广泛,腹地宽阔,故建议在天津设立贸易中心,以便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各种进出口商品交易活动,举办经济技术贸易展销会、展示会,从而促进中国北方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使外向型经济向深度广度发展。
      二、树立金融市场观念,构建统一的地区性金融市场
  目前,环渤海经济区的金融体系,还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滞后的一部分。主要表现在,本经济区的地区性人民银行需要根据中央银行信贷规模的分配而决定地方贷款的额度,而且地区性银行和非银行部门都没有融资权。因此,各地方由于发展所产生的资金紧缺的状况,使各地方政府把中央银行分配给本地的资金规模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无法形成环渤海经济区的资金大流通和大循环的态势。而事实上,越是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越需要促进资金融通。要发挥区域优势,必须充分利用资金使用上的时间差、地区差。因为分散零碎的资金,难以适应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统一要求。再者,由于地区性人民银行的行政官员是本地区政府提名任命(只是形式上须由中央银行批准)的,所以地方性人民银行的决策者往往同本地区的政府官员的行为保持一致,这样就很难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的行政权力。
  人所共知,资金是国民经济运行的血脉,加快环渤海经济圈内部开发的动力源泉之一就是资金的有效循环。因此,树立区域内大金融市场观念是十分迫切的。应把国家给予沿海城市试验而又行之有效的金融改革政策扩展到环渤海地区,允许环渤海经济圈采取各种形式,拓宽经济建设的筹资、融资渠道,有效地吸收国内闲置资金和引进外资,以利于缓解大规模发展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
  必须认定,大金融市场观念的价值取向,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大金融市场,所以要相应地开放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形成全区域统一的市场交易和结算网络,从而促成区域内的货币、资本等要素的自由流动。因此,环渤海经济区要加强各类金融市场的建设。
  首先,要建立区域性的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区域性的货币市场的发展目标是,要尽快成为全国同业拆借、票据贴现中心和短期国债交易中心。区域性的证券市场的发展目标是,积极争取在北京或天津组建北方证券交易所,同时把大连、青岛作为备选市场逐步建成区域级的次中心市场。
  其次,要根据现实条件逐步建立跨国的环渤海地区货币市场和证券市场,加快同业外汇拆借市场和短期外币债券市场的建设,联合开展外汇同业拆借活动和发行短期国际债券,争取与国内的外资银行、境外银行开展同业拆借业务。
  再次,要加快培育离岸金融市场,在允许国有商业银行和一些国际知名度大、资信度高的银行开展在岸和离岸业务的同时,采取灵活措施,吸引外资银行进入,积极探索创办区域性与外资银行合作的开发银行,组织银行进行互惠性投资。
  应当指出,建立大金融市场不仅能够缓解本区经济发展建设资金不足的矛盾,而且能够自然地培植区域金融中心。环渤海经济区金融体系的构造要“强化中心,培育两翼”。即北京要发挥各大银行总部集中的优势,逐步建成国际化金融中心。而作为环渤海经济圈两翼的辽宁、山东应着力把大连、青岛培育成为区域性金融市场。只有资金流在区域内畅通无阻之际,统一的大区域的整体优势才能体现出来。
  环渤海经济圈的合作与开发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撑,因此除了建立大金融市场以外,还必须积极探讨建立环渤海经济圈共同开发基金的事宜。开发基金应该主要由环渤海各地市根据经济实力提取,以用于推动环渤海地区重点合作项目的进程。为了充分吸引区域外的资金和加速区域内资金的融通,还要考虑仿效亚洲开发银行的做法,设立环渤海开发银行,以促进区域内资金的集中投入;并形成区域外资金向区内流动的导向。
      三、树立大人才市场观念,促成区域内劳动力自由流动
  应当认定,劳动力资源是经济区域发展的重要条件。因为劳动力是生产力的主体,掌握生产工具的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动的因素。生产工具靠人去掌握,劳动对象靠人使用工具进行加工,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业及第三产业均需靠人去操作。显然,没有劳动力,社会生产就无法进行。
  从另一方面来看,劳动力是社会分工的主体。产业部门分工就是人的职业分工,地域分工就是人的职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产业分布的实质正是从事各种职业劳动力的分工,经济区域也是由从事各种职业的劳动力组合而成的。可见,劳动力在经济区域形成、发展过程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
  还要看到,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经济区域发展,是以一定规模的劳动力为前提的,否则就保证不了经济区域的发展,而劳动力的素质则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劳动力的素质是一个综合概念,它包括劳动力的科学文化水平、心理状态、劳动技能和体质等。劳动力的素质标准是以生产力与科学文化的发展水平为依据的。随着科技革命的不断发展,人的因素对经济区域发展的作用愈显重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将成为未来智能型社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自古至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劳动力的流动一直未曾停止。目前,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但它的积极作用远远大于它的消极影响。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劳动力的流动速度和流动规模不断提高和扩大。这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经济与社会价值,而且对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水平、繁荣与活跃城乡市场都起到积极作用。
  从整个环渤海经济区来看,本地区人才资源丰足,文教事业发达,劳动力素质普遍较高。按照商品生产统一性要求,要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顺利地进行扩大再生产,就要允许劳动力在按劳分配原则和工资规律作用下,有自主选择职业的自由,形成相应的流动机制。因此,环渤海地区为了顺应经济发展的形势,必须建立人才交流和培训中心,广泛吸引人才和培养人才,为本地区输送源源不断的智力流。
  在人才交流方面,要开通各种渠道,鼓励人才合理流动。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内人员流动的频率,远低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水平,大致为后两者的40%。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环渤海经济圈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程度。所以,环渤海经济区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可以设定,环渤海经济圈劳动力流动的目标模式,应该是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形式,或者说是由宏观计划指导下的市场调节模式。
  为此,首先要催化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筹建一个区域内大范围的人才交流市场,通过发挥市场功能,有效地调节劳动力的供求,其次要改革户籍制度,弱化户籍关系对劳动力流动的约束,破除户籍制度把人限定于地方的法规,拆除人才部门所有制的藩篱,尤其要弱化对国营部门职工的限制,允许非重要职位的职工停薪留职或进行季节性的暂时流动。这样有利于缓解国营企事业单位人浮于事的现象,使庞大的行政机构消肿,促进劳动生产率和办事效率的提高。最后,还要大力推行跨地区高等教育的就学制度,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的智能型、开拓型、复合型人才。
      四、强化群体优势,促成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
  应当指出,第二产业在环渤海地区国民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而第一产业基础较好、第三产业薄弱又是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基本特征。在第二产业内部,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现象十分严重。而在重工业内部,还存在着原材料粗加工、初级产品比重过大,最终产品中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比重过小的弊端。而原材料工业的重点建设也未能有效地促进轻工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依然是轻工业的主体。面对环渤海地区这种不协调、不合理、低层次、趋同化的产业结构,必须通过对其进行有效的调整和转换,从而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其向高层次发展,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根据国家规划,环渤海地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是:(1)汽车、电子和高新技术产业;(2)钢铁、石油化工、重型机械等优势产业;(3)以煤炭和电力为中心的能源开发;(4)交通、通讯和水利等重要基础设施的建设;(5)金融贸易、信息咨询、房地产和旅游等第三产业;(6)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可喜的是,中央政府关于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的战略部署,为环渤海地区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环渤海地区各省市应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最终促成本经济区具有群体优势的产业发展格局。
  一是要利用科技人才优势,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环渤海地区未来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和在国内外市场经济中增强竞争力的先导产业。环渤海地区城市密集、人才荟萃,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城市拥有一大批全国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等学府,综合科技实力居全国第一;因此也有条件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然而,与之不相称的是,本区科技含量较高的产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其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足10%。这就要求,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在高速公路两侧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带,这样既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能带动高速公路两侧地区的快速发展;要在科技人才优势突出的城市,进一步建设高科技开发区或科学公园,发展高效益、易运输、不污染、资源消耗少、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要以沿海港口城市为中心,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港口高科技产业群体,重点研究开发那些替代进口产业方面的高科技产品。
  二是要利用现有工业优势,积极发展主导产业。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机床、重型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的生产基地,投资类电子产品在全国也占重要地位。可以说,机电工业是提高环渤海地区工业结构水平的主导产业。然而,目前这些产业仍存在着技术落后、产业结构层次低、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的状况。鉴于这一点,今后环渤海地区机电工业的发展,应以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不仅使其成为该地区具有突出产值比重的主导产业和出口创汇支柱部门,而且还应确保其在全国的技术领先水平和最大生产基地的地位。为此,要利用传统机械工业的基础和较强的电子工业实力,发展以数控精密机床、自动化与智能化仪器、仪表等为主的机电仪一体化产品;要利用现有机械工业的基础,完善并发展以冶金、矿山、工程、石化等为主的大型成套设备与重型机械设备制造业;要利用现有电子工业的基础,加速发展以集成电路和电子计算机为主要产品的投资类电子产品;要大力发展以轿车、轻微型和重型汽车为主的汽车工业;要大力发展轻纺工业以及外向型较强、附加值较高的轻纺产品。
  三是要利用区位和资源优势,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环渤海地区近期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也是发展国际化经济的先决条件之一,因此应成为宏观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产业。建国以来,环渤海地区的第三产业一直滞后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即使是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京津二市,也仍未达到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40%的平均比重水平。然而,事实上,环渤海地区发展第三产业有着明显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因此,在调整产业结构方面,可以打破三大产业的一般顺序,抓住机遇,利用优势,实现超常规发展。在以后相当长的时期中,要使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明显高于第一、二产业的发展速度,用2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或接近50%的目标。同时,必须强调,今后环渤海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应突出开发投资环境的基础功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引导功能以及直接获取较高产出效益的产业功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重视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科技信息咨询业的发展,以改善投资环境;要建立发达的商贸业,加快金融、保险业的发展;要充分利用滨海旅游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逐步建成环渤海地区以渡假、疗养和观光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圈;还要利用沿海开放城市的区位优势,发展新兴的房地产业。
  四是要利用农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环渤海地区农业资源十分丰富,历来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区。该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光照充足,灌溉便利,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因此,要充分利用这里的农业资源优势,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的内外部环境,调整农业的内部结构,提高农副产品的深加工程度,切实做到因地制宜,快速发展农村经济。总之,必须努力把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潜力转化为产业优势。环渤海地区3省2市,要在国家统筹规划指导下,依据经济发展规律,分工协作,在互补基础上实现区域产业的优化组合,以解决经济结构雷同和重复建设、重复生产的问题,促进地区经济健康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协作战略升级的目标。
  除此之外,要实现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加强国家政策干预。环渤海经济区的区域联合是多层次、全方位、大跨度的,不能依靠自发进行。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排除地方行政制约、培育区域经济中心等,都需要国家加大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力度。(2)完善区域协调机制。建议由中央及各省市政府、产业界、学术界组成权威性区域协调组织,负责研究和协调环渤海地区各省市间区域合作和共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3)加快制定环渤海经济区全面发展的总体规划,从战略上确定各省市的政策措施,以利于扬长避短,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
  在环渤海地区加大和强化经济一体化措施的同时,还应当看到,由于环渤海地区处于东北亚的中心与结合部位,所以它的经济腾飞和其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程度密切相关。据此,环渤海地区必须面向东北亚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区域经济的国际化进程。着眼于这一点,环渤海地区的各省市必须努力做到如下几点:一是改善对外开放条件,完善对外开放格局;二是加快引进外资步伐,提高对外开放质量;三是大规模开发滨海地带,积极拓展对外经贸新途径;四是实施产业结构合理化、现代化、高级化战略,加速走向世界市场的进程,从而开创出国内外两个市场对接到位、利益互动的局面。
东北亚论坛3长春57~61,66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李靖宇/马平19991999环渤海地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创造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的务实性举措,必将对中国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引擎性的带动效应,所以已引起国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环渤海经济圈初具规模的情况下,必须在其内部加快一体化进程。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面向21世纪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价值定位,其中最主要的是下功夫整合统一的区域性商品市场,构建统一的地区性金融市场,促成区域内人员合理流动机制,特别是要努力树立全区域的产业群体优势,以求最终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升级的宏大目标。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思考/务实性举措李靖宇:教授;马平:助教 辽宁师范大学东北亚研究所 辽宁省大连市 116029 作者:东北亚论坛3长春57~61,66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李靖宇/马平19991999环渤海地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创造中国第三大经济增长极的务实性举措,必将对中国乃至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引擎性的带动效应,所以已引起国外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环渤海经济圈初具规模的情况下,必须在其内部加快一体化进程。为此,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面向21世纪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目标进行价值定位,其中最主要的是下功夫整合统一的区域性商品市场,构建统一的地区性金融市场,促成区域内人员合理流动机制,特别是要努力树立全区域的产业群体优势,以求最终实现环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升级的宏大目标。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战略思考/务实性举措

网载 2013-09-10 21:30:44

[新一篇] 環渤海地區區域經濟開發的現狀與展望

[舊一篇] 現代化進程中的雙刃劍  ——“東亞模式”的兩重性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