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问题与对策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中图分类号]F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657(2001)03-0024-05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信息技术(IT)的集成化和信息网络化的不断发展,使得IT得以迅速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尤其是Internet/Intranet/Internet技术和电子商务(E-commerce)的广泛应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时代向网络经济时代转变,标志着全球信息化社会的形成,信息化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世界潮流。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主体和骨干支撑力量,没有企业信息化,就谈不上国家信息化。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要适应全球化激烈的市场竞争,主动地对市场做出快速响应,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必须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
  一、企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制造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方法等结合而成的内涵十分丰富的集成系统(见表1)。所谓企业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企业过程再造为基础,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化,不断提高信息资源开发效率,以提高企业信息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这一概念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1)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以IT与先进管理思想的结合应用为基础;(2)企业信息化是依赖IT对企业内、外部信息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集成的信息系统;(3)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持续改进的动态过程;(4)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从应用的范围看,可分为企业信息化的后端办公系统(Back Office)和前端办公系统(Front Office)。其中,前端办公系统是以CRM(客户关系管理)为核心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如:SCM、E-commerce、CSCW、EMS、CIMS、CDSS等;后端办公系统是以企业运作机制为核心的信息管理系统,如:MIS、MRP II、DSS、JIT、ERP、OA、OLAP、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嵌入式软件技术的应用等。这两个系统相互制约,前端系统依赖于后端系统而存在,后端系统由于前端系统的存在而更有价值。从发展的角度看,企业信息化又可分为三个发展水平不同的层面。一是利用计算机实现对产品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控制,应用电子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是利用计算机系统实现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化,提高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效率:三是利用互连网发展电子商务,在虚拟化的市场空间中推进电子商务应用。因此,企业信息化纵向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层面,横向则是向利用Internet/Extranet开展E-Commerce的延长。
  表1 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和技术
  附图F311i10.JPG
  目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高水平是E-commerce。E-commerce是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电子化商务管理的过程。它的功能和作用在于:(1)改变了企业内部的运作基础。网络技术和EDI技术将企业内部连接起来,使采购、制造、财务、市场、服务等各部门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内部联系,大大地降低了企业内部的管理成本;(2)降低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包括企业的采购成本、单证费用、通信费用以及企业间的协作成本。在Internet/Extranet技术支持下,企业通过与供应商之间的网络使供应商能够即时获得库存信息,通过快速响应系统及时对库存进行补充,使企业可以最小批量进货,实现“零库存”,例如使用网络为基础的线上采购程序应用系统(Web based Production System)就是E-commerce B2B模式的典型应用;(3)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模式。网络营销改变了传统的商业“游戏规则”,使大规模生产(Mass Production)让位于大规模订制(MassCustomization)。按订单生产(Make to Order)方式使企业为消费者随时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成为现实。
  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有两大任务:一是硬件建设,即企业信息网络支持平台的建设;二是软件建设,即网上信息资源的组织与管理。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企业信息化建设就是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成可使任何人、在任何地方、使用任何平台、在任何时间都可任意存取企业信息的集成式信息系统。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工业生产领域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国际化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的生命周期不断缩短;顾客需求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模式逐渐成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因而,企业传统的规模化和标准化的经营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的持续发展要求。为适应以"3C"—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和IT为特征的外部环境,多个企业间组成联盟,以“虚拟企业”的形式来进行资源整合,共同抵御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由此便产生了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模式,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一场以“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s Planning,ERP)系统应用为主体的管理手段革命。ERP是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工具。
  ERP系统是综合应用了C/S体系、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面向对象技术(OOT)、图形用户界面(GUI)、SQL结构化查询语言、第四代语言/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网络通信等信息产业成果的信息资源管理系统。面向SCM的ERP系统以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为基础,以SCM的思想为核心,强调对供应链上的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的管理。ERP吸收了JIT和全面质量管理(TQM)等先进管理思想,利用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决策系统、网络等一系列技术,能较好地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混合型制造环境。ERP采用C/S体系和分布式数据处理技术,Internet/Intrnet/Extranet、EDI、工作流等新的信息技术,可对整个供应链实施跨平台操作的信息集成管理。ERP的电子商务功能利用Internet/Extranet把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下游分销商(客户)、物流运输、服务以及往来银行等各环节一体化整合起来,构成一个电子商务供应链网络,促进了供应链向动态的、虚拟的、全球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运用SCM的核心技术—CRM预计客户需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使资源在SC网络上合理流动来缩短交货期、降低库存,并通过网上自助交易方式来降低供、产、销成本,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新的商机,从而使得ERP系统能够支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情况下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持续化发展的要求,进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信息化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获得竞争优势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一方面,信息技术与制造的结合所形成的各种企业信息技术,如CAD/CAM、CAPP、FMS、AM等,实现了企业开发、设计、制造、营销及管理的高度集成化,使企业生产经营趋于并行、敏捷、智能和虚拟化,极大地增强了企业对市场响应的柔性、敏捷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发展以及各种信息系统如ES、GDSS、CSCW、EMS等的应用,使企业实现了跨地域的同步信息交换,在获取、传递、利用信息资源方面,变得更加灵活、快捷、广域和开放,从而提高了决策者的信息处理能力,拓展了决策者的思维空间,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随意性和主观性,增强了决策的理性、科学性,显着地提高了决策的质量。此外,企业信息化不只是计算机硬件本身,更为重要的是与管理有机结合。即在信息化过程中通过转变传统的观念、提高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建立良好的管理规范和管理流程,构建扎实的企业管理基础,实行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三)企业信息化是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条件。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将更多地融入全球经济,走与世界接轨的发展道路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世界贸易一体化的进程中,电子商务将面对诸如关税与税收、统一商品代码、知识产权保护等一系列新问题需要各国的对话与合作。这一切都是构筑在企业信息化基础上的。没有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就失去了发展的根基。所以,在当今的竞争不再是规模经济的竞争而是速度经济的竞争的形势下,要着力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尽快建设企业的Internet/Extranet并与Internet相连接,实现企业的网上信息收集、网上发布产品信息、网上产品销售、网上售后服务等功能,共享全球资源,增强企业与外界的交流,让企业融入国际竞争之中,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掀起了高潮,90年代以来迈进了一个发展的新阶段。企业信息化建设使联想、海尔这样的现代企业得以迅速发展。但是就目前发展水平看,我国仍有许多企业处于工业化进程中,不仅没有从战略高度进行信息化建设,而且基本的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完成,与国际企业存在着落后10到20年的很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存在着拉大的趋势。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企业内部的问题,也有企业外部的问题。
  (一)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内部问题。当前,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关键问题:(1)高层管理者更迭频繁,企业信息化R&D战略的政策连续性差;(2)系统庞大、功能复杂、投资巨大、实施周期长、见效慢;(3)IT在企业中的普及和推广不够,致使信息技术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匮乏;(4)企业后劲不足,资金短缺,实施条件不成熟;(5)管理基础工作跟不上,规章制度不完善等。
  (二)影响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外部问题1.我国网络基础设施落后。尽管近几年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远不能适应企业信息化发展所要求的网络环境。目前,美国的宽带主干网传输速度已达到了622兆字节,互连网端点间的传输速率为40千字节,而我国四大互连网带宽不足200兆字节,端点间的传输速率仅为1千字节,这个水平还不如美国Intel公司一家的网络带宽。网络带宽不足,传输速度慢,资费昂贵严重制约了我国信息化建设的进程。2.配送体系不完善。配送系统尚未形成完全的产业体系。在物流环节上,还远未达到物流现代化(即物流的社会化、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的要求,物流技术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体现。目前,网站与供应商、配送商之间,大多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沟通的(如B2C的网上购物送货方式主要通过速递系统或普通邮寄方式完成),效率较低,无法实现供应过程的全程电子化。3.还存在着诸如网络支付滞后时间长;易遭“黑客”、病毒攻击;法律法规不配套等方面的问题。
  四、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企业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企业自身的主观努力。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使能器”,企业则是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动力源,二者合力才能更快、更好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一)营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良好环境。发达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政府的支持、鼓励与引导至关重要。政府的作用主要是改进和完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环境,包括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配套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网络安全以及法律法规的制定等,从而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提供长期的优质服务。
  1.重视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前提。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各种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信息传输设备研制、信息技术开发等设施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建设一个宽带、高速、大容量、高水平的国家信息主干网,以改善和解决目前网络带宽不足、传输速度慢、网络通信费用过高的问题。
  2.加强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解决网上购物、交易和结算中的安全问题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开展电子商务的关键。制定和完善安全认证体系,以确保网上交易合同的有效性,防止系统故障、计算机病毒和“黑客”攻击,确保交易内容、交易双方账号及密码等不被非法者盗取和识别。
  3.建立网上协同作业体系。E-commerce需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协调统一,网上协同作业体系建设的快慢直接影响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因此,为保证E-commerce效率和效能的充分发挥,应加快建立网上银行、网上税务、网上商检、网上认证、网上运输体系、配送系统等方面的E-commerce配套体系,实现物流现代化。
  4.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企业信息化和E-commerce需要一整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作保障。政府应制定和颁布内容包括:电子合同的有效性、有效的电子文件的规范、电子签名的合法性和其他身份辨认程序、知识产权的保护、商标权和域名的保护、企业和个人隐私的保护等的法律法规,以保证电子交易双方能按照共同的规则进行交易。
  5.实施政策倾斜,如提供拨、贷款,税收政策优惠等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
  (二)建立企业内部良好的信息化运作机制,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针对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企业应化大力气,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
  1.统筹规划,制定正确的企业信息化R&D战略。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信息基础结构、数据标准化以及网络的联接、使用、维护等多方面的建设。因此,必须坚持“谨慎规划,重点突破,逐步推进,尔后集成”的原则,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分清轻重主次,有计划、有步骤,分秩序地规范建设,以避免盲目性。在统筹规划时,可采用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方法来确定企业信息化目标,识别影响企业信息化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确定各关键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最后制定出正确的企业信息化R&D战略。
  2.强调企业领导者的参与。企业领导者应充分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对管理模式、组织结构、思维方式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创新和变革。经验表明:领导者的重视、支持和参与不够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由于领导者拥有实现企业目标的人、财、物等方面的控制权,能够决定投资、组织结构调整、人员配备、确定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水平等。因此,只有领导者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才有可能实施和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说,企业领导对企业信息化的支持与参与是企业信息化起步与成功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
  3.建立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长期不断连续改进的过程。有必要建立一个企业信息化决策管理机构来全面统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这个机构既是企业领导者的主要咨询机构,又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最高决策机构,其人员由各方面的专家组成,如管理专家、规划专家、系统分析员、运筹专家、计算机专家等。在项目决策时,由该机构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详细的调研、论证,细心听取和尊重专家、建设人员、业务人员等各方面的意见,增加决策的透明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民主性,争取开发一个,应用一个,成功一个。
  4.实施有效的企业过程再造。业务流程重组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实施企业过程再造(Commerce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技术,以业务流程为中心,运用IT优良的品质:运行速度快、庞大数据库和打破常规的能力,来突破现有组织职能结构和界限的制约,从过程的观点而非职能的观点来重新思考企业的活动,以保证信息自由、平等、无界限地传递、获得,减少部门间合作成本,提高组织的信息获得与联合能力。在进行业务重组的过程中,实施BPR应是:(1)面向技术变化的、面向全球的、面向顾客的、面向员工的业务流程;(2)从企业全局出发对业务流程进行彻底的改造;(3)注重信息的作用,采用IT的新技术、新观念、新思路对业务流程进行创新,使其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4)突破传统的组织框架,使重建后的组织成为面向流程的,以团队为中心、扁平化的、精简高效的组织模式。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只有在BPR思想的指导下,并加入到企业持续变革的过程中,才可能使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巨大投资获得卓有成效的回报。
  5.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落实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企业信息化的建设是一项投资大的综合性工程,包括软件、硬件、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管理咨询、系统维护等各方面的投资。因此,在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时,必须对其进行包括技术、经济、财务等诸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做出详细的投资预算,并使资金落实到位,才能保证企业信息化的顺利实施。有资料表明,80%的企业认为资金投入不足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的首要因素。从目前的总体情况看,企业信息化尚缺乏稳定的投资渠道和长期的投资策略。为改善这种状况,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基金。实施多渠道、全方位的融资,以使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充足的资金;(2)执行“专款专用,不得挪用”的办法,保证企业信息化建设资金的专项使用。
  6.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队伍。企业信息化是应用新技术的发展过程。企业信息化的实现需要一大批不仅精通专业知识,能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推动企业内部信息化建设,而且还具有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作为支撑。这就要求企业通过加强人才培训、技术交流与合作等方式来造就一支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知识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复合型”信息技术人才队伍。
  7.扎实做好信息资源的基础管理工作。企业信息化要求企业必须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包括财务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合同管理、计量管理等,做到数据准确、完备、客观、及时,为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提供足够的基础支持。
  8.制定和完善企业信息化工作规范。为使企业信息化正规化,要及时地制定企业信息化工作规范。明确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工作程序、工作要求以及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等。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收稿日期]2001-02-18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长春24~28F31工业企业管理綦振法/徐福缘20012001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企业信息化/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Enterpris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Internet/Intranet/Extranet/E-commerceAnalysis on the Significance,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of Enterpris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Qi Zhen-fa 1,Xu Fu-yuan 2(1.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 Shanghai,Shanghai,200093,China;2.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Institute of Shanghai,Shanghai,200433,China)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technologies in computer,network and telecommunications.the enterprise's informationconstruction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afeguards of realizingthe ongoing development and enhaneing the competitive competencein enterprises.Aetive counter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mote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terprise information.綦振法(1964-),男,汉族,山东省平度市人,山东工程学院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MIS,工业工程。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200093 徐福缘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上海 200433 作者:《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长春24~28F31工业企业管理綦振法/徐福缘20012001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企业信息化已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化发展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的对策措施,推动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进程。企业信息化/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电子商务Enterpris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Internet/Intranet/Extranet/E-commerce

网载 2013-09-10 21:30:39

[新一篇] 泰國的對外開放與市場開拓

[舊一篇] 淺析外國直接投資在越南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