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视野,走向深入  ——近期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的现状和分析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从80年代初至今,独生子女一直为学者所关注。中外学者不仅注意到了海外华人的独生子女研究(注:1993年8~9月,美国夏威夷东西方文化研究中心,召开了“中国儿童社会化学术交流研讨会”,对居住海外城市华人的儿童社会化进行了研究。详见《当代青年研究》,1995年第5期。),而且更多地关注于中国大陆的独生子女。
  据统计,从1980年到1989年,国内一些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共发表有关独生子女的论文和研究报告72篇,其中,从教育学、心理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占了绝大多数。
  为把握近期我国独生子女研究状况,笔者全面检索了90年代有关独生子女研究文献,结合80年代的研究成果,从研究的角度与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目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和分析。
      1.研究的角度
  独生子女是一个综合的社会现象,它引起了各学科的关注,主要学科有:心理学及其分支学科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及其分支学科儿童教育学、社会学及人口学。从研究的成果数量看,据对1990年~1996年《全国报刊资料索引》所列索引统计表明,与80年代的研究成果相比较,以教育学、心理学角度为主体的研究状况未发生根本转变。(见表1—1)
  表1—1从不同学科角度研究独生子女问题的文章数及百分比
      总计       教育学    心理学    80-90  90-96  80-89  90-96  80-89  90-96篇数   63   52   32   18   22   13比例  100%  100%   51%   35%   35%   25%      社会学     人口学       80-89  90-96  80-89  90-96篇数    5    9    4   12比例   8%   17%   6%   23%
  从上表可以看出,独生子女问题令人关注,继续受到各学科的高度重视。与80年代相比,从社会学、人口学角度研究的成果所占比例有增多趋势,说明独生子女问题受到了社会学界、人口学界的进一步关注,同时也反映出社会学学科在我国起步较晚、尚不成熟。研究的这种学科分布,除上述因素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制约。(1)从研究领域看, 社会学研究领域甚广,在目前中国社会变迁与转型的过程中,专家们更关注于一些影响全局的宏观问题,如社会保障、社会分化与社会流动、人口老龄化、农村城市化、国有企业改革等等,而忽视了独生子女的研究。(2)从资料的搜集看,由于教育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较长, 在各自领域均有多种刊物,如《学前教育研究》、《心理发展与研究》、《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幼儿教育》、《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大众心理学》等等,另有各地师范、师专学报及教育学院学报,而专业社会学学术刊物,只有《社会学研究》、《社会》、《当代青年研究》、《青年研究》等较少的几种。因而从文献搜集的方便上看,心理学、教育学更具优势,许多关于独生子女研究的社会学论文,分散于各种社科刊物而不便整理搜集。更由于社科研究中,研究视角的综合互补,导致许多论文很难精确地划分出应属于哪种学科。因此,本文所述各学科文献数量的分布情况仅能作为一种参考。
      2.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结论
  90年代以来,上述问题仍然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但是在研究的深度、广度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在研究视野及领域上有了新的拓展。
  (1 )关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上究竟有无差异及有哪些差异的研究
  1980—1989年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的结论有两种,一种认为由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所处的特殊地位,由于独生子女父母及家庭所具有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而他们与非独生子女相比,有不同的特点。另一种认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心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上不存在明显的差异。
  对于究竟存在哪些差异的问题,多数结论是:独生子女在身体素质、智力状况上优于非独生子女,而在品德个性和行为表现上不如非独生子女,也有的学者认为在品德个性及行为表现上与非独生子女无显着差异。
  9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这一问题继续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在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分析的广度、深度方面都有了较大突破。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项。
  1990年,中美学者合作对北京、安徽、甘肃和湖南四省市4000名在校小学生的抽样调查,(以下简称四省市调查)。该调查研究了中国独生子女在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德智体发展上的差异,并从独生子女成长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环境等因素分析了形成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的主要原因。
  学者们的分析,不仅注意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表现出来的差异,而且注意到了分析形成差异的宏观因素,认为由于目前的独生子女多分布在城市,城乡差别的因素转化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导致城乡学生在考试成绩、营养摄入、身高体重等方面有较大差别。认为“那些外行人在评价独生子女时没有控制地区因素(笔者注:不区分城市、乡村),他们只是看到的是高大的、聪明的儿童缺乏传统品德,如较自私、不爱劳动的城区儿童,这解释了为什么许多中国人认为独生子女是小皇帝的原因。”(范丹尼,鲍斯顿,1996)有的学者还进行了独生子女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城乡差异的比较研究,以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品行差异比较研究,认为“虽然独生子女并不象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不懂礼貌、不尊敬长辈、自私;但是,他们在意志、性格和节俭等方面确实不如非独生子女。”(解振明,黄鹂,马振伦,1996)。有的则认为,“从总体水平看,独生子女个性无显着特异性,独生子女个性发展在某些方面的确弱于非独生子女,但远不象人们普遍担心的那么严重,独生子女个性发展明显存在着两端性。”(黄鹂,1996)
  这些研究无论是在研究方法方面,还是在理论分析、解释及结论方面都非常科学严谨、深入细致,具有较高的信度,避免了以往研究中笼统、抽象、无实证材料的议论或简单化的百分比的罗列对照。
  一项对山西省晋城市415名4—6岁(其中217名独生子女)的行为的调查表明:独生儿童的各项行为问题均多于对照组,其中以任性、好发脾气、挑食、胆小懦弱最突出。在性别差异上,男童行为问题多于女童(王彩萍等,1991)。
   浙江医科大学对杭州市区的五所小学和浙江省德清县的三所小学1025名儿童的调查表明,在杭州市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个性、生活习惯、家长对孩子态度、身体状况方面无显着差异。但作者认为,这一结果并不可靠,因为调查中城市的非独生子女样本容量太少,难以说明问题。而在农村乡镇,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上述各方面则存在显着差异(浙江医科大课题组,199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北京市远郊区平谷县三个乡的九个自然村的302名4~6 岁儿童进行了幼儿性格发展与家庭教育关系的调查研究,表明:儿童的优良性格品质与父母的良好的教育方式有密切关系,农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性格特征上无明显差别。与1992年浙江的调查结论明显不同(林国彬等,1993)。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西安市10所小学787 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个性品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在某些个性品质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存在差别,独生子女较非独生子女,自我中心比较强烈,独立性和学习动力也较强(范存仁等,1994)。
  一项对厦门市1—5年级的821名学生的调查表明,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行为方面(合群性、听话等)并无太大差异,独生子女学习成绩优于非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家长能以更理性的方式教育孩子(胡荣,1996)。
  对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较而具有的个性缺点,多数学者认为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后天生长的环境不同,尤其是他们的父母和长辈对他们的教养方式不同。独生子女不可能是天生的“小皇帝”(风笑天,1991),独生子女的优缺点并非与“独生”俱来的,问题的关键是环境(穆光宗,1991)。
  以上可看出,90年代以来,学者对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性的研究走向了深入、成熟、理性,他们的研究不再是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差异性,而是就社区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以及在哪些方面的差异作出深入、客观的分析,以探求科学的解释和结论。
  (2)关于独生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重点研究了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宏观社会环境对独生子女教育的影响。较之80年代,90年代的研究不仅集中地探讨了家庭对独生子女教育的作用,而且还分析了社区环境、学校对教育独生子女的影响。
  根据1990年中美合作四省市调查资料,所作的一项家庭与独生子女社会化的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的家庭规模,增加了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互动时间及频率,使得独生子女父母在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更为重要;独生子女父母的角色中增加了“家庭教师”和“同龄伙伴”的内容;电视已成为可与家庭和学校相提并论的另一重要因素(风笑天,1996)。
  另一项有关家庭与学校环境对中国小学生智育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表明:城市学生家庭较农村学生家庭,在父母文化程度、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对于女的课外辅导程度、家庭图书拥有量方面均有很大差别(翟南宾,鲍斯顿,1996)。有的研究认为,独生子女智力成长的优势是他们所处环境优势的一种表现,在社区环境中,城乡差异方面的城市优势;家庭环境中,独生子女家庭的优势;学校环境中,重点与非重点学校方面的重点学校优势(解振明,顾宝昌,1996)。
  有的研究论述了家庭教育方式、夫妻关系、亲子间的正常交往对家庭教育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李芹,1992)。广州市841 户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调查表明,单亲家庭子女的家庭教育结构失衡,表现在“由双亲教育变为单亲教育,由父母对子女协调教育变为不协调的教育,由家庭、学校、社会三者教育的配合变成不大配合”,使子女教育难度加大(广州市家庭教育研究促进会,1994)。
  一项对江苏省4775名独生子女的调查表明,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思想道德品质、文化教育、职业要求)都很高,城镇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比农村的父母更强烈;劳动力培养费用中重物质投资轻智力投资成为普遍倾向;劳动力培养费用中的家庭投资大幅度增长(潘立新,1993)。
  还有一些研究认为家庭及学校对孩子偏重智力培养,轻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认为“独生子女家务劳动教育是儿童未来参与社会的素质准备,必须转变观念,把劳动教育的能力培养提高到与德育功能并重的地位”(苏颂兴,1994)。一项对821名厦门小学生的调查证明, 家长只重视学业成绩,忽视了对孩子道德品行的教育(胡荣,1996)。另一项研究指出,学生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受到了轻视劳动的影响,父母对学生的爱停留在满足孩子的吃、穿、用的需求上,而对思想道德教育不重视(田关金,1996)。
  (3)关于独生子女家庭特征的研究
  除了上述与独生子女教育紧密相联的家庭教育研究外,学者们还从社会学、人口学角度研究了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特征及与此相关的其他社会问题。
  关于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角色特点。认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具有三个“唯一性”,即“独生子女是家庭中同父母进行代际价值交换的唯一对象,独生子女是家庭中同父母进行亲子社会互动的唯一对象,独生子女是父母老年社会保障所依赖的唯一对象。”(风笑天,1991)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结构要素不可缺少性;二是角色不可替代性;三是性别不可选择性。这使得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子女关系沿着“子代中心”的轨道发展(边燕杰,1985)。
  关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的社会特征。有的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模式是仅由父母子女两代人组成的三口之家。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既具有最基本、最简单、无重复的性质,又具有对象集中、互动频繁、关系强度大的特色。在子代家庭与祖辈家庭的关系上,独生子女家庭与祖辈家庭关系更为密切(风笑天,1992)。
  关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方式。较一致的结论是:一、子女成为家庭关注的中心,消费模式、余暇时间明显偏重于子女。二、亲子关系更加紧密、平等。家庭观念浓厚,父母仍很着意照顾子女,父母愿以理服人来管教子女。三、封闭的住宅单元家庭生活方式使子女缺少年龄相近的玩伴,限制了孩子童心的发展(边燕杰,1986;风笑天,1994;艾丽娟,1996;刘倩,1996;柳玉枝,蔡文媚,1997)。也有的研究认为两代间的关系在生活态度、传统思想上冲突较多,家长在教养过程中强权和过分关心照顾,在代际情感沟通交流中的缺陷、不足,以及少儿自我主体意识的上升导致了城市家庭中少儿与家长的冲突(郭康健1994;王金铃,1994)。
  关于独生子女群体与城市人口老龄化的研究。学者们普遍注意到独生子女群体的形成,对城市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起到了促进作用,对未来独生子女家庭老年社会保障给予关注,认为传统的反哺模式受到了挑战,对未来老年人的照料将由物质向精神过渡,老年人的生活照顾成为重点(风笑天,1993;柳玉枝,蔡文媚,1997)。
  (4)关于独生子女政策与计划生育之间关系的研究
  这方面的研究,以人口学为主,他们从控制人口数量的角度出发,认为在目前社会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要使农村家庭对生育数量的追求转向对质量的追求,政府必须进行政策引导,建立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基金会,推行独生子女两全保险及其父母养老保险(杨子慧,1992;赵雅,1992),对农村独女户纯女户实行照顾和奖励政策(钟左文,吴雨晴,1991),帮助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致富,在各项政策上优先考虑独生子女,以推动农村家庭生育需求的转变,降低农村生育率。
  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在独生子女方面的研究除了上述内容外,在研究领域、研究视野上又有了新的突破。由于社会学学科的较多介入,开阔了研究的视野和思路。主要体现在:把独生子女置于现存社会的一部分,从独生子女与中国社会之间的互动来考察独生子女现象;从社会变迁、社会转型的角度,考察在转型期如何实现独生子女教育的社会环境的优化(王敏,1996)。面对变革中的各种困惑,家庭教育变得更为复杂和困难,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3年,上海市社会科学院青少所对上海市9~14岁在校少年儿童1089人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价值观冲突背景下当代少年儿童生活意识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3.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我国的独生子女研究还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在研究领域上一是偏重于独生子女的智力、品德、 个性的研究,而忽视了对身体素质的研究。在仅有的两项研究中,也只考察了儿童的身高及体重,而没有具体探讨其它方面的内容,如身体健康状况、视力、营养、卫生习惯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无论是从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要求讲,还是从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来说,身体素质都应给予高度重视。目前在我国少年儿童中营养不良与肥胖症并存,如何培养强健的体魄,提高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亟待研究。
  二是偏重于对小学生、中学生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学龄前儿童的社会行为研究,在对学龄前儿童的研究中,侧重于幼儿保健方面及幼儿心理发展问题。
  三是侧重于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比较研究,而未能进一步深入地探讨独生子女及其家庭本身之间的差异性。
  (2)各研究之间缺乏积累、比较和借鉴。如同我国80 年代期间的一些研究,1990年以来,仍有一些研究停留在重复他人结论的层次上。对同一主题,缺乏与前人研究成果的比较,也鲜有与西方国家作出对比的跨文化研究。
  (3)在研究方法上,虽然经验研究有增多的趋势, 但是很少由规范的理论出发,进行“假设——检验”的论证。研究者经常设法对已经观察到的现象或针对一些流行看法,用后设的理论进行解释,从而导致不一致的、甚至相互抵触的结论。在一些调查报告中,往往将被调查样本的特征简单地认为是总体甚至所有独生子女的特征,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从理论层次上看,还没有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较高层次的研究独生子女的理论框架。
当代青年研究沪19~22,12C4社会学李学斌19981998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作者:当代青年研究沪19~22,12C4社会学李学斌19981998

网载 2013-09-10 21:30:14

[新一篇] 拓展對歷史主體性的理解:對當代中國新理性的呼喚

[舊一篇] 探求共同受益的結合點——中國和香港、韓國及日本之間工業互補與三邊合作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