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企业产权组织形式的发展
二百多年来,美国企业产权组织形式的发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在工业化早期,主要是独资企业。独资企业是由自然人单独投资创办的非法人性质的企业,企业主对企业的全部财产和经营收益,享有完全排他的所有权,同时又单独承担全部风险及无限责任。它的优点是员工不多,管理简便,经营灵活;风险与收益一致,企业主的积极性能充分发挥等。其缺点是资本量少,无限责任威胁太大,自然人因素也常常影响企业的稳定发展。接下来的主要形式是合伙企业。合伙企业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投资创办的非法人性质的企业,合伙人按合伙契约规定的比例出资并相应分享收益,同时承担相对称的风险及无限责任。它的优点是经营的资本量比较大,能发挥合伙各方的优势,其不足之处是除了具有独资企业的缺点外,还有当一人退出或加入时,会立即引起企业的解散或重组,难以获得较大的发展。
很显然,无论是独资企业还是合伙企业,都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以及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于是,采取股份的方式集资的公司企业便在19世纪后期广泛地发展起来,成为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
公司企业的一般特点是:
通过发行股票等有价证券筹集资本,从而具有筹集社会资金的功能;
公司的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负债承担有限的经济责任;
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即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的法律上的所有权同它的经济上的所有权分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Ⅲ,第511页)。投资者成为股东,企业成为独立的法人,企业资产独立化为企业法人资产;
企业经营管理高度专业化;
企业产权商品化、市场化、货币化、证券化,从而有利于资产流动,有助于资源合理配置。
公司企业适应了生产社会化和发达的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它是一种科学的企业产权组织形式,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表现形态。目前,美国的1000多万家企业中,公司企业虽然只占企业总数的15%,企业收入却占全部企业收入的85%,其职工工资总额占全国工资总额的70%。由此可见,公司企业在美国经济生活中的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美国现代公司企业的几个主要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主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在内的美国公司企业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不规范到规范,逐渐走向成熟,并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运行法制化
鉴于公司企业在美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为了保障社会经济正常有序地运转,美国对公司企业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备的法律。主要表现在1928年美国制定了统一的《企业公司法》,1950年又制定了《标准公司法》,从而使企业的设立、经营、进入市场、解散等行为完全纳入了法律的轨道。
在美国,政府也对企业进行一定的干预(主要是在反托拉斯、涉及国家安全的出口控制、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以及强制性的公民健康保险、劳动安全保险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但这些干预都必须是严格依法进行的,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法律的禁止为原则,即判断企业行为是否合法的依据是有关法律是否明文禁止。凡是法律没有禁止的,都被认为是合法的,都是企业拥有的权利,政府不得干预;二是政府一般采取事后监督方式,而不是事先审批。也就是说,当企业发生了违背法律禁止原则之后,政府有关部门才进行追究。这种方式,不但有利于维护法律的严肃性,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监督成本,而且也是企业能够保持较强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2.股权分散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逐渐提高,公司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企业资产动辄达几十亿、上百亿美元。而股票面值又呈小额化趋势(如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面值仅为1(2/3)美元)。因此,一些大公司发行的股票和债券往往由分散在全国各地(甚至国外)的千百万投资者所拥有。
目前,美国发行上亿股股票的公司约有百家。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发行股票3.4亿股,埃克森石油公司发行9亿股,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发行6亿多股,通用汽车公司发行约4亿股。由于股票发行量大,面值又小,因此可以吸收大量的不那么富有的投资者入股,从而大公司的股东也多得惊人。如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有股东250多万人,通用汽车公司有股东199万。美国持有股票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1953年有649万人,而到1982年,美国直接和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人数共达13300万,约占美国全国人口的60%。
战后,美国还普遍推行“职工持股计划”,即鼓励雇员购买本公司的股票,以增加企业的凝聚力和雇员的责任心。1984年,美国还通过一项法案,规定雇员拥有本公司的股票所获得的收入,可以减免所得税。因此许多公司纷纷向本公司的雇员发行优惠股票。目前,美国有8000多家公司的近1000万工人拥有本公司的股票。
股权的分散性,表明了现代公司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更加彻底,也表明了企业资本的社会性更明显了。
3.经营多元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公司的合并(或称兼并)现象大量涌现,公司的经营也日益呈多元化趋势。
整个20世纪,美国企业合并共经历了三次浪潮。第一次合并浪潮发生在世纪之交,当时主要是同一部门的企业的合并(即横向合并),形成了单一部门的卡特尔、辛迪加和托拉斯等企业垄断组织;第二次合并浪潮发生在20—40年代,主要是不同部门的互有联系的公司的合并(即纵向合并),这时以一个部门为主体或一组企业为核心的跨部门的康采恩成为垄断企业的主要形式;第三次合并浪潮发生在二战以后,延续至今。这次合并浪潮在规模上、程度上远远超过过去,其特点是垄断组织在“横向合并”和“纵向合并”的基础上,进一步向不同的经济部门渗透,把生产上、业务上毫无联系的各个企业联合和兼并起来(即混合合并),并形成了“现代混合公司”这种企业垄断组织的新形式。
企业合并,尤其是混合合并的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大公司的生产和经营日益多元化的过程。以美国比特里斯食品公司为例,该公司除生产各类食品外,生产的产品还有:拖车、机器设备、室内外装置、厨房和旅馆设备、化工产品、洗衣机、绘图仪器、办公用品等。1977年,该公司生产的产品和经营的业务包括19个产业部门、41个行业部门和64个产品部门。同期,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生产的产品和经营的业务包括了23个产业部门、38个行业部门和46个产品部门。
从总体上看,现代公司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不是少数现象,而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当前,美国500家最大的公司,混合公司占了94%,经营单一产品的公司已是少数。
4.资本国际化
资本历来是国际化的,因为市场经济具有无限的扩张力。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商品输出是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本世纪以来,尤其是二战以后,在新的科技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从而促使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而以现代公司企业为其基础的跨国公司的出现与发展,则是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主要表现。
跨国公司也称“多国公司”,是指大企业或垄断财团以所控制的本国企业为母公司,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从事国际化的商品生产、销售和其它经营业务的跨国企业集团。它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不断发展壮大。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组织编写的《1994年国际投资报告》指出,跨国公司在全球销售额超过了4.8万亿美元,超过了世界商品贸易总额,3.7万家跨国公司在国外拥有20多万家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全世界的跨国公司中,以美国为基地的数量最多。美国跨国公司约占全世界外国直接投资额的40%左右。它所属的海外子公司,约占世界各国海外子公司的1/3。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是最大的跨国公司,它不仅在美国的18州的68个城市设有118个工厂,而且还在25个国家直接投资设厂生产,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子公司和分支机构经营业务。1985年该公司总资产达638.38亿美元,营业额达963.72亿美元。
可见,美国跨国公司的资本国际化达到了很高的程度,并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柱之一。
三、几点启示
现代企业制度在美国已成功地运行了上百年,我们可以从它的发展中得到许多启示。
1.要高度重视公司的立法工作,使经济运行纳入法律轨道。从美国企业发展的教训看,本世纪30年代以前,企业立法、证券立法滞后,证券市场秩序混乱,最终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有鉴于此,我们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以避免走美国等西方国家曾经走过的弯路。
2.发展企业多元化经营,增强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多元化经营是现代公司经营的一大趋势,也是搞好企业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的企业受行政隶属关系的制约,通常只生产、经营单一品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单一品种会遇到更大的市场风险。避免风险的方法之一就是拓宽经营领域,进行多元化经营。
3.有条件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要进行跨国经营,提高国际市场竞争能力。截止到1993年底,我国的涉外企业已达4500家,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投资金额达51.6亿美元。如中国外运公司,从1980年向海外直接投资以来,已在2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89个独资、合资公司和15个代表处,在海外的固定资产已达9亿多美元。1992年,首都钢铁公司以巨资购买了秘鲁一家钢铁公司,中国由此一跃而成为秘鲁的第二大外国投资者,仅次于美国。但是,我国目前的跨国公司在世界上的地位还相当弱小,我国现有的4500家涉外企业仅占世界跨国公司及其子公司数额(20多万家)的2.25%;在金额上,中国海外投资51.6亿美元,也仅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16000亿美元)的0.32%。因此,要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发展的成功经验,不断发展与壮大我国的跨国公司和跨国经营事业,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社科系)
(责任编辑:史寅生)
经济问题探索昆明046-047F3工业经济薛绍斌19951995 作者:经济问题探索昆明046-047F3工业经济薛绍斌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