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陆地区经济开发的现状与展望

>>>  新興科技、社會發展等人文科學探討  >>> 簡體     傳統


  ((日)加藤弘之 朱广贤摘译)
  中国内陆地区正在受到国内外的关注。中国经济能否保持稳定的发展,取决于近15年来沿海地区的一系列变化能否在内陆地区重现。
    一、地区差将继续扩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生产要素流动仍加快,出现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东部为沿海地区,中部为接近沿海的内陆地区,西部为深内陆地区。从1952年到1979年的27年间,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差距扩大了。从这一事实看出,地区差的扩大是历史的必然。1979年到1989年的9年里,以超过前27年的速度进一步拉大了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差距。仅仅在1988年到1991年期间差距略有缩小,但是进入1992年之后差距再次拉大。根据中国的测算,这个趋势将会持续下去,到2000年差距将会更加拉大。
    二、开发内陆地区的两大任务
  如果经济的发展不是缩小而是扩大地区差,而且今后还将继续下去的话,那么,如何开发内陆地区,对于中国经济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的开发面临两大任务。
  1.减少贫困人口。如何减少贫困人口呢?中国约有8000万贫困人口。他们大多分布在内陆地区。内陆和沿海相比,自然条件恶劣,农业生产水平低,二三产业不发达。这些是产生贫困人口集中在该地区的重要原因。
  中央早就认识到政策支持贫困地区的重要性,在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80年代,就对该地区实行了优惠政策,但是由于援助资金有限和人才不足,彻底消除贫困,完成该地区的开发,并非轻而易举的事。最近几年,由于外出民工汇回的资金和他们学会技术重返故乡,对于弥补该地区资金和人才的不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对民工的评价也由否定到肯定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但是,有关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发展对于贫困地区的开发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开发贫困地区将是21世纪的一个长期任务。
  2.形成内陆地区的发展中心。在内陆地区加快发展条件比较好的区域经济,使其成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80年代,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原因是: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丰富而高质量的劳力资源,活跃的私营经济,引进外资带来的资本、技术和市场。综合沿海经验和内陆条件,以下三类地区将来可望成为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心。
  ①从外资的重要作用考虑,同俄罗斯、蒙古、缅甸和越南等国接壤的边境地区,是对外开放最适宜的区域。从1992年开始,部分边境地区实行对外开放,开展边贸活动,当地政府着手兴办开发区。这对于创造新的商业机会,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这些同中国接壤的国家处于和中国同样甚或更低的经济发展阶段,不能简单的同接近“四小龙”和发达国家的沿海地区作比较。这些周边国家缺乏资本,所以展望边境开发区的前景,并不很乐观。边境地区作为中转贸易基地即使得到发展,但期望它成为带动内陆地区发展的中心,也是不现实的。
  ②天然资源蕴藏丰富而未经开发的地区。以能源为主的丰富的天然资源储存是内陆地区唯一优于沿海的地方,它的开发可望产生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是,这些地方的发展尚处于可能的阶段。因为开发资源的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加之交通运输手段落后,所以内陆地区的开发难以快见成效。
  ③沿江地区(长江中上游)。该区拥有以下优势:具有一定基础的工业基地,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人才众多;沿江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以上海为起点的人才物资交流成为向内陆地区发展经济的主要渠道;该区城市人口多,且有广大的农村人口为依托。如果开放国内市场,有吸引外资的巨大魅力。
    三、沿江开发的可能性和界限
  从沿江地区的有利条件来看,确有明显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该地区还面临着一些困难。以沿江最大的开放城市武汉和重庆为例,研究一下它们发展的可能性和界限。
  1.武汉、重庆的经济特点。以中国大城市的基本指标来比较,两市有以下共同点。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明显低于沿海大城市。②国有企业的工业产值占绝对大的比重。③重工业部门的产值所占比重较大,重工业比轻工业的比重大,几乎是中国大城市的共同特征。④人均贸易额和引进外资额少。
  2.改造老工业基地。武汉、重庆是老工业基地,它有3个特点。①产业结构偏重于重工业,轻工业比较落后,也落后于80年代快速增长的改革大潮。②封闭的产业地理位置。③直属中央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多,政府依然掌握强大的控制权,企业组织陈旧,对企业集团化的反应迟缓。
  不改造老工业基地的上述缺陷,就不可能实现沿江开发。因此,关键是如何使大中型国有企业充满活力。1993年,以搞活大中型国有企业为目的,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重点是使企业和行政脱离互相依赖的关系。企业办的教育、医疗和住房等福利事业独立出来。但是,如果断然完成这些改革,则担心企业管理部门和工人之间会发生激烈的冲突。所以,如果不具备充分的社会保障和失业救济制度,改革就难以顺利进行。而要在短时间内做好改革的准备工作,又几乎是不大可能的。
  3.对上海作用的怀疑。长江流域有利于以上海为起点的沿海工业向内陆的转移,果如其实吗?①联结两头的交通设施很不完善。建成三峡大坝之后,大型船只才可直航重庆,现在只能行驶中小型船只。以往,铁路和公路主要向南北方向发展,东西之间的物资交流极不通畅,虽然提出今后10—15年同时铺设上海到重庆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庞大计划,但东西之间的交通设施仍然薄弱。②从历史上看,武汉、重庆和上海形成了各自独立的经济圈。虽然强调上海是龙头、沿江是龙身,但是武汉、重庆并不赞同这个观点。勿宁说长江上有三个经济发展中心的提法更切近实际。随着交通设施的完备,上海和沿江的经济联系肯定会加强,但是,不可能指望上海和沿江有如香港和广东珠江三角洲那样的紧密联系。至少在目前是不现实的。龙头的提法只不过是上海的主观愿望而已。
  4.对外资的期望。沿江地区能否得到发展,最终取决于如何引进外资。具体地说,希望外资投向以下领域。①基础设施领域。中国应以BOT方式积极引进外资,推动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和基建工程的建设。BOT方式是:外国企业取得基础设施的开发和建设权,在一定期限内实行独家经营,向用户征收使用费,期满之后,将设施和经营权无偿地交给中国。广东省采用这种方式铺路架桥已经取得了成功。重庆也出现了香港资本承包改造开发旧城街道的先例。②在机械、电机、电子、航空和宇航等高科技领域同外资搞技术合作、合资经营。经过60年代到70年代初的三线建设,内陆地区形成了完整的军工产业。改革开放以后,需要军转民的企业开始在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同外资进行合资经营,有效地提高了民用品的生产水平,而外资则享受了国内市场的部分优惠政策。如重庆,过去生产武器的企业已经同日本的本田、铃木和五十铃联合经营,形成了西南地区摩托和汽车的生产基地。也有的企业已纳入美国的波音公司生产飞机零件。③利用外资,改造国有企业。具体作法是:以股份重新评估企业资产,把一部分企业股票卖给外商,使其参与经营,以此进行企业改造。以武汉某企业为例,一香港企业买断该企业51%的股份,取得经营权,成功地挽救了濒于破产的企业生命。因为并未把全部企业资产卖给外商,所以把这种方式叫做“稼接”。1993年,武汉有200多家企业实行了这种方式。
  5.对开发内陆地区的展望。许多理论家都认为,以引进外资发展出口为主的广东经验,难以适用于地理和经济条件不同的内陆地区。同样,通过活跃的私营经济来实现发展的江苏、浙江经验也不适于私营经济薄弱的内陆地区。开发内陆需要不同于沿海经济发展的第三种模式,这种新的发展模式还处于摸索阶段。
  成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中心可能性最大的沿江地区,虽然和广东具有不同的地理经济条件,但在完善基础设施和改造国有企业方面,都迫切地需要外资。归根结底,没有外资,就难以想象内陆的开发。这是从沿江地区已往的经验中得出的结论。只要继续引进外资,内陆开发就将持续进行。问题在于不清楚中国今后是否继续引进外资。外资投向基础设施,和军工企业合资改造国有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如果认为永远存在这种商业机会的话,只不过是幻想。中国更需要外资投向对其没有吸引力的领域和改造对它不感兴趣的企业。展望内陆地区的一切前景,须待认准了该地区21世纪中长期的发展模式之后,方能看清楚。
  (原文刊于1994年12月日本《中央公论·中国商业研究》(二))
                     (责任编辑 徐学庆)
  
  
  
学习论坛郑州024-025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加藤弘之/朱广贤19951995 作者:学习论坛郑州024-025F107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加藤弘之/朱广贤19951995

网载 2013-09-10 21:26:09

[新一篇] 中國養老保險制度的未來發展

[舊一篇] 中國軍事題材長篇小說創作的窘境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