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哲学的批判与批判精神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一
  1.谈到哲学的特点,人们很容易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概括出若干个。而且不同的哲学学派都 具有自己的鲜明特色或特点。但哲学根本性特点是:必须渗透或贯彻着一种批判意识与批判 精神,这应是所有哲学都应具有的一个共同性特点。正如一个缺乏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的人 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哲学家一样,一种缺乏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的哲学也不可能具有真正的哲 学品格。哲学无论被看成是一只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黑格尔语),还是被看成“时代精神的 精华”(马克思语),都蕴涵着对哲学批判品格的肯认。把哲学作为一只黄昏时起飞的猫头鹰 时,它意味着哲学以反思维的方式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反观与总结,并从中寻求对历史规律的 解读,而对历史的反思即蕴涵着对历史的批判。而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并不是时代 精神的总汇与罗列,它意味着扬弃,意味着升华,扬弃与升华的前提与基础即是批判。其实 ,不仅哲学需要一种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人类所有的理论活动与实践活动都需要一种批判 意识与批判精神。所不同的是,哲学对批判精神的贯彻要求更强烈。
      二
  2.然而,何谓批判?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也许是多余的话题,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个常 识性的问题。但对于时下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提出这个话题,解读它的本质底蕴,不仅决非 多余,而且还显得有些沉重和困难。这种沉重与困难,既源于民族传统文化中批判意识的缺 乏,更由于一种特殊的原因导致人们对批判概念的误读或曲解。
  3.从历史文化传统上看,在五千年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自春秋以来,文化的延续与 发展在其基本格局上,虽然存在着儒、法、墨、道、释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并存,但占主导地 位的却是儒家文化。而儒家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政治上的“法先王”;道德上的求“中庸” ;行为上的遵“古训”;治学上的重“诠释”。我们大体上可作这样的判断:在以儒家文化 为主导的文化氛围中生存与延续的中华民族,原本并不富有批判意识与批判精神。一部《论 语》成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千古圣经;“孔孟之道”独领风骚两千多年绵延不绝。“六 经注我”与“述而不作”的治学遗风不衰,便可作上述判断的例证与注释。诚然,在中华民 族历史上,也产生过像《红楼梦》那样的充满批判精神的现实主义的伟大杰作,出现过像鲁 迅那样的富有批判精神的勇猛斗士,但在数千年的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毕竟属于鲜见 的特例。儒家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跨度中,虽然也存在着发展与演进,但这种发展与演进 ,并不具有批判与涅@①的性质,而是表现为考据与“诠释”,具有百流同源的性质,即这 种 发展与演进不是以批判的方式实现的,而是以继承与扩展的方式实现的。
  4.由于“特殊时代”的缘故,一股史无前例的“革命大批判”的烈火,使中华民族“有幸 ”地经受了一次“革命大批判”的“洗礼”。生活于那个“特殊时代”的人们,要么成为“ 革命大批判”的勇猛“斗士”,要么成为“革命大批判”的对象,这使他们大都在不同的境 遇中品尝到“革命大批判”的滋味。正是通过这种滋味的品尝,批判一词才得以走进普通中 国人的生活。
  5.在“那个时代”里,几乎没有哪一个汉语词汇比“批判”一词更为人们所熟悉,它的使 用频率之高,普及之广,堪称“史无前例”。即使从世界历史的维度看,也可谓绝无仅有。 但对于“批判”一词的把握与理解,无论是对于曾经参加过“革命大批判”的人,还是在“ 革命大批判”运动中被当作批判的对象而被批的人,大都既不是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悟读 ,更不是来自于理智的沉思与觉解,在更大的程度上是来自于他们曾经经过的感性直观。这 种感性直观通常易于使人们将批判与“无情斗争”、与“打倒”、与“挂黑牌、游大街” 甚至于“下跪”和坐土飞机联系起来。在许多人的潜意识中,批判概念的底色是政治性的, 批判不过是残酷斗争与无情打击的代名词。
  6.对一种畸形与扭曲的批判的感性直观,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误读和曲解,而这 种误读和曲解导致了人们对它的恐惧。随着那个“特殊时代”的结束与离我们的逐渐远去, 时下的中国,批判一词也几乎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消失,即使在学术刊物上,它的踪迹也相当 难觅。批判差不多成为忌讳之词。人们不愿轻易在话语与文字中使用批判概念,既怕伤害别 人,也怕沾上“扣帽子,打棍子”的不光彩嫌疑。也不愿接受别人赠与自己的批判,直面别 人对自己使用批判一词时,要么为之愤怒,要么精神紧张,谈虎色变。人们可以接受批评的 概念,却拒绝批判的概念,在许多人的意识中,批评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方式,而批 判则是解决敌我矛盾的一种方式。批评可以适用于同志之间,批判则只能适用于敌我之间。
      三
  7.其实批评与批判,无论是在汉语中,还是在英语中,二者的含义基本相同,并没有本质 性的区别。在汉语中,批评和批判都含有否定、分析之意。在英语中,批判与批评属于同一 个词,即Criticize,其基本含义也是分析和否定。任何批判虽然都蕴涵着一种否定,但这 种否定是以分析与考察为前提与基础的。在哲学中,批判的本真含义即是分析与考察。例如 , 康德在哲学史上被公认是一位批判哲学家,他的哲学通常被人们称作是批判哲学。他终其一 生写下了三大批判着作:《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康德的 《纯粹理性批判》是对纯粹思辨理性的一种考察,其目的是弄清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界 限。“实践理性”的批判实际上考察的是那些规定道德行为目的“意志”的本质以及它们遵 循的原则。康德的批判哲学,无论是对“纯粹理性”的批判也好,还是对“实践理性”的批 判也好,批判的基本底蕴是考察分析。这种考察分析无疑包含着否定,但这种否定决非是打 倒或残酷打击的同义语,而是一种辩证的扬弃。
      四
  8.任何学科的批判,都大致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是以实践的方式对人们所直面的现实世界 进行批判;一是以理论的方式对人类过去的认识进行批判。但不同的学科由于具有自己独特 的学科特点,由于各自的研究对象的指向不同,各自价值取向坐标不同,以及其批判向度与 观察视角不同,因而各有特点,哲学因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它的批判向度与观照视角 相对于其它学科的批判来说,具有自身的个性特色。
  9.哲学批判的特色首先体现在它的观照视角上。任何学科都必须直面人与世界的关系,但 无论是自然科学学科,还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学科,它们所关注的都是外部世界或人的世 界的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是从某一特定的视角去观照、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然而,哲学 作为一门研究世界观的学问,它所直面的则是人们面对的整个感性世界,它是从总体上去把 握与观照人与世界的关系。哲学的批判即是一种以扬弃的方式去审视与把握人与世界的 关系。哲学既以批判的方式审视着外部感性世界的发展,也以批判的方式审视着自身世界的 发展。
  10.哲学的这种总体性的批判视角,内在地决定着哲学批判向度的多维性。哲学之外的其它 学科,或以求真为目的,或以向善为目的,或以致美为目的。一般说来,哲学之外的其它学 科因其对人与世界相互关系的观照视角的单一性,批判的向度也相对单一。即使是某些被人 们视作具有综合与交叉性质的学科,对人与世界关系的观照,也同样不具有总体的性质。哲 学则不同,它作为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是以探寻人的存在的合理方式为出发点去观照与审 视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而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既包括认知关系,也包括价值关系, 同时还包括审美关系。因为人与世界的关系不是一种简单的服从与适应的关系,而是一 种以实践与劳动为中介的受动与能动相统一的关系。而人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活动。“动物 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尺度和需要来建设,而人都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哲 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求真、向善,致美是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因此,哲学在对人与 世界的关系进行总体把握时,要以真、善、美等不同的维度为参考坐标来进行批判与审视。
  11.哲学批判这种视角与维度的独特性,也内在地决定了哲学批判的深刻性,哲学虽然以人 与世界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但它真正关心的是人自身,它是以人为轴心,以人的存 在方式为基本聚焦点。因此,哲学是从存在与发展的深层次上去把握与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 的。哲学的批判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看,是对人的存在方式的一种批判。这种批判在广度上 或全面性上,尤其在深度上,是其它任何批判所不能比拟的。因为哲学的批判指向的是人的 存在与发展,即指向的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性问题。
  12.哲学批判深刻性的特点,决定了哲学批判的智慧性。哲学从它最初的意蕴上看,就是“ 爱智慧”,自古以来,真正的哲人通常被看作是智慧的化身。无论哲学怎样发展与演进,智 慧都是其不可或缺的要求,在一定的意义上讲,哲学发展的历史,即是人类智慧发展的历史 。 这当然不是说其它科学的发展不需要智慧,任何科学的发展都需要智慧。所不同的是,哲学 的智慧相对于科学的智慧来说是一种更为高远的智慧。一方面,哲学作为一种探寻客观世界 与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不能停留在对世界的个别方面与表面现象的认识上,也 不能单纯地依赖于经验事实,它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既不能脱离经验事实,又要超越于经 验事实;而要避免现象的迷惑与防止掉入经验的陷阱,这需要智慧的帮助。另一方面,哲学 因其关心的焦点是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它的一个不变的使命是要使人的生存方式趋向进步 与超越,因此它需要不断地对人们业已存在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进行反思、拷问与批判。 哲学不排除对人们已有的行为方式与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与固有观念进行辩护,但这不是它 的主 要旨趣,它更为重要的特点在于,对人们生活态度及其前提进行诘问与怀疑,并不断对人们 业已习惯或适应的生存方式进行扬弃与超越。然而要实现这种扬弃与超越,并不是一件轻松 容易的事,它既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
      五
  13.批判性是哲学应具有的品格,它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有的品格。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这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同时也是一种“共产主义的唯物主 义”。这种“实践唯物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不仅内在地蕴涵着批判性,而且相 对于以往的旧哲学来说,它的批判性也是革命性的。
  14.谈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时,人们通常引证马克思如下一种思想来加以理解:辩证 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否定的理解,即是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在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 任 何东西,按其本性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从辩证法的视角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 命性与批判性,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还不足以提示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的实质。深 刻的原因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主要不是体现在它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改造上,而是表 现在它的实践观上。
  15.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相对于先前的旧唯物主义与旧唯心 主义哲学来说,一个根本性的区别在于,它不满足于对现存世界的理解与解释,它的主要使 命是要“改造世界”,即要使现存世界不断地革命化。如果说先前的旧哲学家们的主要使命 是力图给世界描绘出一个清晰的图景,当他们在从事这一使命时,也需要对业已存在的思想 及其前提进行反思与扬弃,从而也渗透着批判的话,那么,这种批判充其量只是一种停留在 纯思维领域的纯思维的批判,而不是一种诉诸现实的、感性的批判。当马克思主义的“实践 的唯物主义”哲学将其使命主要指向“改造世界”时,它不仅要正确的理解世界,因而需要 对人们过去形成的有关“世界”的思想观念进行反思与批判,更重要的是要诉诸人的现实力 量对世界进行实践的批判,并通过这种实践的批判,使现存世界发生革命性的改变,改变得 相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来说具有越来越好的价值与意义。需要强调的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 “改造世界”的话语中,既指向自然界,更指向社会历史。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路中 ,“实践的唯物主义”与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具有相同的意蕴。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一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同时也是一种批判的唯物主义哲学 ,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性是奠定在它的实践性基础上的。实践即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革命的基础,同时也是区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与其它哲学批判的关键所在。
      六
  16.哲学的批判不是无的放矢,不是任何哲学的批判都能获得无条件的辩护。实际上,哲学 的批判不仅有一个深刻不深刻的疑问,更有一个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哲学的批判要具有深刻 性与合理性,必须以一定的批判精神作支撑。哲学批判精神是贯彻于哲学批判之中的灵魂, 它像一种普照的光,指示着哲学批判的路标。
  17.哲学的批判首先必须以一定的科学精神作支撑。科学精神是哲学批判活动中应主要依据 的参考坐标之一,因而它必然地构成哲学批判精神的内在规定之一。哲学的批判之所以需要 贯彻一种科学精神,这是由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决定的。关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我赞成这样 的说法:哲学不等同于科学。但对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以上基本肯认的同时,我还要补正一 句:哲学首先是科学。深刻的原因在于既然哲学研究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这一观点已得到了 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同,那么,研究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前提,无疑首先要对人和世界作出正确 的 理解与解释,然后才有可能对人与世界的真实关系进行探讨。哲学虽然有别于具体的实证 科学,但哲学的发展必须以实证科学的发展为基础,而不能背离实证科学。马克思主义经典 作家曾一再向人们强调应建立哲学与科学的联盟;并一再提醒人们,随着科学的发展,唯物 主义也应随着改变自己的形态。笔者以为,不能将哲学不等同于科学的话语,变成为哲学不 是科学的命题。哲学如果不首先理解世界,它何以能“改造世界”。哲学如果不具有科学性 ,换句话说,哲学的结论如果与实证科学的结论相矛盾,它何以具有彻底性并说服人?这样 的哲学又何以有理由存在,又何以能够存在?科学与科学精神构成一定时代的人类精神的重 要内容,哲学作为“人类精神的精华”,无疑内在的蕴涵着科学与科学精神。因此,当哲学 以批判的态度对人与世界的关系进行探讨时,无疑应将科学精神贯彻其中。哲学的批判是不 是贯彻着科学精神,这是哲学批判是否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基础。
  18.哲学是科学,但不等于科学,这是说哲学中还有科学所不能涵盖的内容,哲学的功能与 使命并不能由科学去单独体现与完成。因为科学的使命是求真,即认识世界与理解世界,即 是说它所解决的是世界是如何的问题,而不能解决应如何的问题,它充其量只能为解决后一 个问题提供某些前提。哲学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探究,并不意味着哲学对人与世界的必然性关 系的一种肯认与接受,它通常还要对人们先前形成的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发出合理与不合 理、应当与不应当的追问。并在这种追问的基础上,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理解进行重建与定 位。哲学的批判与思考既要求真,更图向善,并且求真的目的是向善。正因如此,哲学的批 判一方面需要科学精神作支撑,另一方面也需要人文精神作支撑。事实上,哲学家们在对人 与世界的关系进行新的批判性的重建与定位时,总是在根据自己对时代精神理解的基础上作 出选择。其中,既渗透着民族文化与历史传统的作用,更渗透着哲学家们的个人情感与价值 理想的表述与追求。正如科学精神是构成人类的时代精神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一样,人文 精神同样是构成人类时代精神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要素。在哲学的批判中,人文精神由于贯彻 着人们的理想追求与价值取向,因而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它决定着哲学批判的立场。
  综上所述,似可作出如下的结论:哲学的批判首先应遵循科学精神,哲学不能与科学相悖 逆,对科学的任何悖逆都会使哲学走向荒谬。缺乏理性的哲学批判是不能说服人的。但哲学 的批判也应反映一定时代的人们变革现状的要求,哲学的批判不是纯逻辑的理性论证与演绎 ,哲学批判需要价值理想的牵引,一个没有价值理想引导的哲学批判是不能感染人的。哲学 批判如果不能以它所蕴涵的批判精神去说服人与感染人,批判便会流于一种没有实际意义的 情感渲泄。哲学的批判是需要情感的,但无理性的情感渲泄决不等于哲学的批判。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上般下木
学海LL南京76~79B1哲学原理林剑20022002林剑,1956年生,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 武汉 430079 作者:学海LL南京76~79B1哲学原理林剑20022002

网载 2013-09-10 21:21:27

[新一篇] 論哲學的批判

[舊一篇] 論契訶夫的戲劇美學觀念及其革新實踐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