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故园情    ——文化纪实栏目《回家》的美学追求

>>>  古風悠悠—傳統政治與精神文明  >>> 簡體     傳統


    “问哲人,家在何方?哲人曰,家在咫尺的远方。
    问哲人,咫尺为几何?哲人曰,咫尺在心灵的角落。”
    亘古以来,中国人心中都有着强烈的“归家”情结。家是内心最温柔的角隅,家是情 感最终的归宿。文化纪实栏目《回家》以大气磅礴之势,或朴素温婉,或荡气回肠,或 令人慨叹,或发人深省,用最直观的语言,最单纯的记录,解读“回家”之意蕴,体味 “回家”之情愫。
        人文的追求 情感的回归
    看电视文化纪实节目《回家》,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它选择了一个很好的角度,开 启了“回家”的主题。它完全超越了中国人对“家”本身的宗源概念的理解,有着强烈 的人文追求。近年来,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层出不穷,虽丰富了电视荧屏,但这其中良莠 不齐,甚至很多重复的访谈让人厌倦。《回家》摒弃了单纯性的访谈模式,择取了主人 公、创作者和受众三者之间的情感契合点——“家”,将主人公期待已久的“归家”愿 望和受众强烈的探知心理巧妙地融合,在“寻家”的过程中重拾远行的记忆,回归心灵 的起点。
    艺术与时代同行。今天,当多元化、信息化、人文化传播成为主导时,大众传媒便承 载着传承历史、链接现实与未来的责任。而在大众传媒引导下的今天,受众更加渴求在 物质与精神双重重压、高速变革的大背景下,寻找一种让心情沉静、让情感放松、获取 更多精神诉求与审美愉悦的渠道。《回家》的创作者无疑把握了受众的脉搏,以或脉脉 温情,或肃穆沧桑之情感谱写众多人内心对“归家”的向往。在这里,“家”已不仅仅 是寻根,而是心灵的故乡。《回家》表达的是世间最真、最善、最朴素的人性美。每一 位观者都会在他人“寻家”的过程中,体验一种生命哲学和生命状态,找到情感与心灵 的共鸣。
    在《回家》节目中,我们曾看到,余光中的“回家”带有远行的老者对家的眷恋和赤 诚的爱国情思,正如编导者在片中所言,“……此次江南之行不仅仅是一次完整的游历 ,更重要的是圆了诗人自身与精神双重的回家之梦,将久别的母亲与诗人的血脉紧紧联 系在一起……”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柔软中带着强烈的震撼。余光中曾经比喻“大陆 是母亲,台湾是妻子。然而母亲和妻子总是隔着一段时空,隔着一道浅浅的海峡……” ,诗人用诗句表达了对“母亲”与“妻子”早日重逢的渴望,而此次回归的是生活的“ 家”,是心中的“家”,是生命记忆中的“家”。
    当然,不止余光中一人,“回家”的主人公们,如巴金、丁聪、黄永玉、常香玉、余 秋雨、赵季平等等,这些20世纪中国现代文化艺术的大家们,在“寻家”的过程中玩味 的是一种精神的回归,抒发的是一种“家国情怀”。年届耄耋的丁聪“回家”,第一次 为父母扫墓,手扶墓碑,老泪纵横,“……我是回家了。但是实际上我无家可归了…… 哪里还有我的家!”这是人生的悲情;余秋雨站在老屋前,一瞬间重回那逝去的年代, “……我突然明白我的祖母为什么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坚守它。如果今天我把它弄丢了, 那么,我丢弃的将是我一生中曾经呵护过我的人生堡垒。”这是行者对家的理解。片中 所谓摹凹摇保涫凳枪氏纭⑹抢衔荨⑹腔昵C稳频牡胤剑悄谛淖钗麓娴慕锹洹6?久的等待之后,面对物是人非,或物非人非的“家”,许多主人公有着久违的滋味和凄 凉的悲怆。
    《回家》在一段段“归家”的故事里,始终追求着一种人文回归,表述着一种“家国 情怀”。它留给观众的是人生的启迪与性情的感悟。美好的人性,对人是一种感召,它 让人们懂得善良,懂得爱,懂得感恩,它能提升人生境界,能使人们都抱有一种美好的 情怀,这也许是《回家》的成功之处。那些魅力激扬的生命,那些感动人生的故事,留 给观众的是弥久的回味,深深的思索。
    中华民族是最爱家、最恋家的民族,“家国”情结深深印迹在民族情怀中。“家国” 具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它不仅是宗族概念,更是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柱。当人生疲惫时, “家”是最终的归点;当海外漂游时,“国”是最好的依恋,“回家”承载了无数中国 游子的情思与牵挂。《回家》节目恰当地择取了体现中国人特有的情感特色和文化特色 的主题,在现代中西方文明交融、传统文明似乎已被现代文明掩埋的时候,用中国式的 语境呼唤着情感的回归,用纪实手法,将个人的、国家的历史一次次地倒叙重演,将远 行的记忆一次次地幻化为真实。《回家》节目触及了中华民族最朴素的情感,无论你身 在何方,无论你家在何地,在追寻“回家”的路上,你已经完成了情感的升华与心灵的 慰藉。
        纪实的真 写意的美
    《回家》选择了一种新的类型,在纪实与写意之间,构筑新的叙事风格。它用纪录片 的影像真实震动观众,又用散文式的意境美感浸染观众,这是一种边缘类型创作,它融 合纪录片与散文的创作优长,将写实与写意成功“嫁接”。如果说,单纯的一部作品如 此创作,不足为道,可是,以此为创作模板,流水线似的大规模生产,就看到了策划者 、编导者的魄力和决心。他们以新的创作理念探索实践着电视文化栏目新的叙事风格。
    关于《回家》的风格,栏目总制片人王俊杰有这样一段话,“从人本位出发,以人本 位视角,突破地域、连接历史、沟通文化,每期节目以一个人或一个有相同人格特征的 群体作为贯通节目的主干;从故事性出发,人本身的故事和情感,与人相关的历史故事 、与历史相关的文化变迁,构成节目的内容;从真实性出发,全程跟拍、实地拍摄、纪 实手法、艺术再现,实现了节目的原生态。”由此可见,《回家》的创作前期,策划者 和编导者已经开始寻求表现手段和形式上的突破,注重纪录过程中故事的原汁原味和表 现手法上的艺术再现,使其更具有可看性,更具有收视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
    《回家》的纪实手法讲究真实、自然地记录原生态的生活流程,但这并不是自然主义 地临摹生活,而是经过精心提炼和打造,将偶然发生的、随意性的但富于个性特征和反 映生活本质的情态与细节,如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回家》的纪录有着既定目标—— “回家”,目标看似简单,却是一个有点可控、有迹可寻的过程。在典型环境下,一个 典型人物的特别经历以及他的心路历程得到充分的展示。“回家”的过程是真实的,在 特定的情境下,人物完成了最朴素、最真实的生活回归和心灵回归。
    以2002年度第十七届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获奖作品《焦波·俺爹俺娘》为例:
    《俺爹俺娘》以摄影记者焦波回家为母亲过90岁生日为切入点,以“自传体”的叙事 方式(以“我”的视角叙事,由焦波为整部影片配音)全程纪录,讲述了父母、照片、“ 我”与父母、“我”与照片之间的故事,透出了人间最本质的情感——亲情。整部影片 有着鲜明的纪实风格,真实地带来一种人性力量,一种亲情向往。
    首先,采用“自传”式叙事风格。编导者将焦波置于“封闭”的回家行为中,以焦波 的视角和口吻讲述“俺爹俺娘”,还有照片的故事。作者以纪实片段和快门按下瞬间“ 俺爹俺娘”的黑白影像为背景,使叙事有了更深层次的依托,让观众在真实的视听语言 中读到了平凡而简单的“爱”。回家路上,焦波紧紧握着母亲的手,慨叹“您的手太瘦 了”;回到家中,与久别重逢的爹娘简短的对话,爹说“不再走了吧,还是回家好吧” ;早市集上,焦波要买一只大公鸡,为母亲的寿宴做着准备;寿宴上,爹娘拍了最后一 张合影,爹搂着娘,头挨着头,喜悦地喊着“俺们是少小夫妻啊”……这一段段纪录都 是源自自然的生活场景,却抓住了观众的目光。人们追随着真切的声音和真实的影像, 寻找内心似乎被遗忘已久的情感。
    其次,情感朴实而内敛。《俺爹俺娘》中没有情绪的假意渲染,也没有情感上的矫情 造作。在点点滴滴的生活记录中,在一幅幅“俺爹俺娘”的照片中,在山东大汉带着地 方口音的朴实的表述里,观者捕捉到了真情实感。正如焦波说,“每次回家始终是兴奋 ,回家的感受是牵挂,父母在的地方就是家,有父母在就有家”。这是中国人对“家” 的最本质的理解。
    第三,运用人物特有的素材,营造情境。焦波是一名优秀的摄影记者,一组题为《俺 爹俺娘》记录其父母生活的照片,让他走进了人们的视线,并在青年人中刮起了“亲情 旋风”。编导正是运用人物的“特殊作品”——照片作为创作元素,一层层打开“俺爹 俺娘”、照片,还有“我”与爹娘、照片的故事,将纪实片段与黑白照片穿插剪辑,用 照片作为一种影像语言讲述故事,营造情境。那些有着沧桑感、还原生活本身的黑白照 片,传达着一种人性美,也传递着一种爱和情。
    《焦波·俺爹俺娘》体现了《回家》这个栏目在纪实风格上的追求,捕捉琐碎的、随 意的、零散的生活中的细节,并将他们串联在一起,还原了生活的本来面貌。记录的真 实使电视艺术作品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撼动人心的感染力。
    《回家》有着“写实”的真,亦具备“写意”的美。作品中将叙事蒙太奇与表现蒙太 奇有机组合,使叙事更加明晰。那些流动的水,摇曳的枝条,紧锁的木门,倒映的照片 ,无不抒发着一种情绪,营造着一种意境。
    中国传统文艺理论中,对“意境”的探讨众说纷纭。清末民初,王国维在研究何为“ 意境”时,有一句名言叫作“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这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说”,对于现代的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有着一定的影响。意 境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没有艺术形象就没有意境。相反,没有景情交融的画面堆砌, 同样没有生动的艺术情趣和艺术形象,二者互为补充。《回家》作为直观的视听艺术作 品,用声、画写景,也用声、画造境,完成“情景交融”的过程。
    比如《余光中·两岸情思》片中的开头,观众首先听到老者的声音,是那首着名的《 乡愁》,低低地吟诵却饱含深情,黑屏上出现一行行字幕,它有一种无声的撼动力,能 够瞬间抓住观众。接下来延续的吟诵中,是一张张水中倒映的、有着历史沧桑感的、破 旧的黑白照片。而当皓眉须发的余光中泛舟湖上吟诵《乡愁》的画面出现时,音乐响起 ,观众的情绪达到高潮,接受心理得以满足。这是电视纪实的“情景交融”,叙事与表 现交错在一起,以事动情,又以情感人。再比如《余秋雨·家在彼岸》中,儿时的旧居 前,余秋雨记得屋内的所有细节:一张床,一段摇摇欲倒的楼梯栏杆,还有通往藏书阁 的小路,还有童年的快乐等等……那些曾经发生在几十年前的往事,在行者“回家”的 过程中,一幕幕地闪现,记忆被娓娓道来。观众追随镜头中真实的影像,感受一个远离 故乡的行者对家的眷恋。《回家》中的故事,不仅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更重要的是 满足了观众在精神和情感上的审美愉悦。
    《回家》的包装也颇具美感。可以用“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来形容它 的栏目头和片花,不仅创意独具匠心、别具韵味,而且画面的色调、飞走的字幕和音乐 的烘托,都体现了栏目的主题和追求,带着对“家”的向往。尤其《回家》的结尾曲, 更是有着一种牵动人心绪的味道:“回家,破了洞的睡衣里面,让心有段自由的旅程; 回家,卸了妆的面孔背后,是我梦中细细的鼾声。”这正是“家”带给人们的真实感受 。
        名人意义 凡人结构
    《回家》中的人物大多数是重量级的文化大家,他们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丰富的人 生经历,他们“回家”的过程似一次人生的倒叙,体现了一个时代、一个地域、一个群 体的特色和精神。从某种角度看,他们为栏目本身带来了名人效应。在电视经济被称之 为“眼球经济”的今天,他们无疑是吸引观众目光的令牌。他们的成长历程,他们的故 事,他们的情感,都是观众欲知、欲看、欲体会的内容。《回家》中的名人都有着文化 精神,他们是社会各界有着突出贡献的知名人士。《回家》总制片人王俊杰在其策划书 中写到,“以社会人群的中坚力量为我们的主要对象,使我们的节目趋于潮流、趋于前 沿;以古典的心朝向永恒的情感主题,使我们富于思索,可以沉淀……名人回家不同于 娱乐节目的浅层次交流,它在用真情实感完成节目内部角色人群和外部受众群体的双重 互动,从而达到理性与感性的最佳融合。”这是一种决心,也是一种魄力。
    人物是“大人物”,却从细节入手,从小处着眼,用感性的“凡人结构”进行创作。 所谓“凡人结构”,就是将“名人”还原为“凡人”,以普通人的身份“回家”,此时 ,他不再带有任何荣誉的光环,而是一次单纯的回归,从而达到观众与片中人物在情感 上的平等,获得两者的情感契合点。有观众这样评价《回家》:我是一个远离故乡的人 ,《回家》带给我一种触动,让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爹娘……”。《回家》以它特有的叙 事风格,平凡的视角以及独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吸引着观众的目光,也记录下一段段感 人的肺腑之言。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电视语境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从前“居高临下”的语 境态势不再被观众接受,而有着自我审美价值和评判标准的观众更青睐“平等亲切”的 语境态势及“贴近群众”的电视作品,《回家》可谓应运而生。它让“名人”脱去“神 ”的外衣,以平民的视角,凡人的结构,在创作中实现了自己的个性特征。同时,《回 家》善于用细节来表现情节,展露情感。比如说,着名演员秦怡一片中,母亲细心地为 儿子打针;京剧名家钱浩梁一片中,古稀之年的钱老在家中仔细地整理行头;台湾诗人 余光中重返故里一片中,路遇顽童的对话……是这些细节感动着观众,是这些细节的创 作使作品具有了生命力。
    当然,我们为《回家》喝彩的同时,也应冷静地看到,在栏目的创作模板已经成熟的 时期,创作面临新的突破,因为任何同一模式的艺术作品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回家》 要把目光放得更长远,视野更开阔些,将有着特殊才能的普通人也纳入节目中,使节目 与观众走得更近。笔者认为,创作中孰重孰轻是一定要分清的。“叙事不足表现来补” 是不值得赞扬的,那些蹩脚的“表现”只会使片子本身更加生硬,而缺少了叙事本身带 来的魅力。
    《回家》开播两年,连续荣获中国电视文艺“星光奖”文艺专题一等奖和优秀栏目奖 。作为“实验探索性”文化栏目,其探索实践是成功的,从栏目定位、叙事风格到制播 分离的实践,《回家》在地方电视台栏目创办中具有独创性。从前景来看,《回家》站 在电视文化发展的前沿,倡导制作具有“丰富内涵和高尚品位、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 味的节目”,值得中国电视京22~25J8影视艺术张凤铸/米丽丽20052005在众多谈话节目收视率普遍下滑的情况下,《艺术人生》从开播至现在,收视率一直 保持在央视三套前三名。明星嘉宾、感情化交流、主持人的独特风格、精良的制作应该 是该栏目成功的基本要素。“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为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陈犀禾,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刘宇清
    刘宇清,上海大学文学院2004级博士研究生<“The Minimum List of Classics”:Controversial Views of Cultural History
   Zhang Yue王珠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02级硕士研究生。(江苏 南京 210097) 作者:中国电视京22~25J8影视艺术张凤铸/米丽丽20052005在众多谈话节目收视率普遍下滑的情况下,《艺术人生》从开播至现在,收视率一直 保持在央视三套前三名。明星嘉宾、感情化交流、主持人的独特风格、精良的制作应该 是该栏目成功的基本要素。“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为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陈犀禾,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教授

网载 2013-09-10 21:19:49

[新一篇] 張岱年先生的儒學觀

[舊一篇] 形而上學與哲學的內在視域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