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 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出典]  宋之问 《渡汉江》

   注:

   1、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注释:

    此诗一说作者为李频,理由是因为李频的宦迹未曾到过岭南,而宋之问曾被流放岭南。

  汉江:即汉水,长江最长的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而入长江。

  岭外:五岭以南的地区,即今广东、广西一带。

   3、译文:

      我离开家乡到了五岭之外,经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春天。因为交通不便,我和家人没有联系,已经很长时间了。现在我渡过汉江赶回家乡去,怎知离家越近,心情就越紧张。因为怕伤了美好愿望,以致遇到同乡,也不敢打听家乡情况。

 

  4、宋之问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着名诗人。

     宋之问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元年( 656年?~712年),并没有显赫的门第家世。父亲宋令文起自乡闾,矢志于学,交友重义,“比德同道。理阃探索词源论讨”,多才多艺,不仅“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唐高宗时做到左骁卫郎将和校理图书旧籍的东台详正学士,饶着声誉。在父亲的影响下,宋之问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逊自幼勤奋好学,各得父之一绝;宋之悌骁勇过人,宋之逊精于草隶,宋之问则工专文词,成当时佳话美谈。上元二年( 675年),长得身材高昂、仪表堂堂的宋之问进士及第,登临“龙门”,踏上了仕进正途。
  宋之问春风得意之日,已是武则天皇后实际把握朝政之时。武后承应“贞观”,励精图治,选拔人才,不拘一格,宋之问以才名与杨炯被召分直内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今河南洛阳市东北)参军。永隆二年( 681年),又与杨炯同入崇文馆充学士。天授元年( 690年)秋,武后称帝,改国号为周,敕召宋之问与杨炯分直于洛阳西入阁。15年间,宋之问很快由从九品殿中内教跻身五品学士,为时人钦慕。唐朝学士之职,以文学言语被天子顾问,出入侍从,礼遇尤宠。家世低微的宋之问以此更是感恩耀荣,视为得秩于禄的捷径与保障。他在《奉敕从太平公主游九龙潭寻宴安平王别序》中说:“下官少怀微尚,早事灵丘,践畴昔之桃源,留不能去;攀君王之桂树,情可何之。”典型地表白了他的这种心态。武后雅好文词乐章,宋之问巧思文华取幸。一次游洛阳龙门,武后命群臣赋诗,左史东方虬诗先成,武后赏赐锦袍。及宋之问《龙门应制》诗成奉上,“文理兼美,左右称善”武后夺东方虬锦袍转赐给他。这样的予夺,既反映了武后对靡丽颂德诗风的提倡,也表现了宋之问这时的创作方向,对他的声名和地位都有很大的影响。武周时期,宋之问不仅扈从武后朝会游豫,而且奉承武后近幸的媚臣外戚宴乐优游,自感“志事仅得,形骸两忘。”这样的追求和生活使他逐渐沉溺和堕落,并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政治漩涡之中。

    宋之问在武后晚年先后转任尚书监丞、左奉宸内供奉,武后媚臣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雅爱其才”,召他与好友杜审言、阎朝隐、沈佺期、王无竞、尹元凯及李适、富嘉谟、刘允济等文士预修。宋之问与阎士隐等多代工张赋篇入集,倾心媚附。书成,于长安二年( 703年)迁司礼主簿。神龙元年( 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二张,迎立唐中宗,宋之问与杜审言等友皆遭贬谪。宋之问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诸事艰难,慕念昔荣,次年春便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张伸之与王同皎等媒诛宰相武三思(时张柬之被贬),后使人告密,擢任鸿胪主簿,“由是深为义士所讥”。景龙元年( 707年)七月,太子杀武三思父子后死事,宋之问上表歌颂武氏父子功德,请造唐中宗神武颂碑,探获赏识,于次年迁考功员外郎,并与杜审言、武平一、沈佺期、阎朝隐等首选修文馆直学士,“及典举,引拔后进,多知名者。”其时朝廷朋党争立,由于他倾附安乐公主,遭太平公主忌恨,进言中宗.于景龙三年( 7O9年)将他下迁越州(今浙江绍兴市)长史。

    唐中宗年间的政治动荡及个人宠辱无常的经历,使宋之问感触良深,而由朽烂陈腐的宫廷来到清新秀丽的水乡,也使他开始涤净心灵,境界升华。他在越州写的《祭禹庙文》,在真诚歌颂了大禹治水、救灾拯民的千古圣德之后写道:“先王为心,享是明德。后之从政,忌斯好佞。酌镜水而励清,援竹箭以自直;谒上帝之休佑,期下人之苏息。”反映了这种思想情感上的转变。因此,他在越州登山涉险,访察民生,“颇自力为政”诗歌创作也开始转入了健康清新的轨道,“流布京师,人人传讽。”但是,就在宋之问开始走上“新生”之路的时候,又一次宫廷政变将他逼上了绝境。景云元年( 710年)六月,临海郡王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拥立唐睿宗,以宋之问尝附二张及武三思诏流钦州(今广西钦州市东北),后以赦改桂州。先天元年( 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问被赐死于徙所,结束了最后的人生旅程。

    宋之问政治上无足称道,品行也多有可讥,但却是知名当世的诗人。由于宫廷诗人的局限,代笔捉刀的束囿,志向理想的低浅,他的诗文不少是歌颂功德、粉饰太平、浮华空泛之作,但随着颠簸人生,接触社会,历练生活,他也创作了一些好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他在杨炯死后写的《祭杨盈川文》,采用四四制式,字字有声,句句华歆,内容言简辞切,悲凉真挚,催人泪下,与他代笔写的《为宗尚书祭梁宣王文》、《为宗尚书兄弟祭鲁忠王文》等相比,文华情感,殊若天壤。

    作为文人,宋之问也因其低劣的人品而遭人唾弃,不仅表现在其对待政治趋炎附势的态度上,也表现在一桩广为流传的命案上。自古凡是文人都爱好文字,一日宋之问见其外甥刘希夷的一句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颇有妙处,便想占为己有,刘希夷不从,宋之问于是用装土的袋子将刘希夷压死,被称作“因诗杀人”。

    作为诗人,宋之问年轻时即已知名,“尤善五言诗,其时无能出其右者。”从《宋之问集》和《全唐诗》所收作品来看,他对当时体裁多能把握,运用熟谙,佳作名句也有可观。如短歌《冬霄引·赠司马承桢》诉友情句:“明月的的寒潭中,青枯幽幽吟劲风。此情不向俗人说,爱而不见恨无穷。”五言古诗《题张老松树》喻高洁句:“百尺无寸枝,一生自孤直。”七言古诗《明河篇》思征夫句;“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向津。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城都卖卜人。”五言绝句《送杜审言》表离别:“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五言长律《灵隐寺》绘胜景句:“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皆清新坦易,抒情真挚,畅美如画。宋之问为文赋诗,讲求比兴,属对精密,点划入微,对诗的声律化有重大贡献。他与沈佺期在齐、梁沈放、庾信到初唐四杰创作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加以实践和总结,使律诗各体制都达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确划开了古体诗和近体诗的界限,并运用这种形式,写出了优秀的作品,如《江亭晚望》、《晚泊湘江》、《题大庾岭北驿》、《度大庾岭》等。

 

    5、这首诗是宋之问(此诗作者一说是李频,此从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唐诗鉴赏词典》)从泷州(今广东罗定县)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的一首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意颇深邃;描摹心理,熨贴入微;不事造作,自然至美。

  前两句追叙贬居岭南的情况。贬斥蛮荒,本就够悲苦的了,何况又和家人音讯隔绝,彼此未卜存亡,更何况又是在这种情况下经冬历春,捱过漫长的时间。作者没有平列空间的悬隔、音书的断绝、时间的久远这三层意思,而是依次层递,逐步加以展示,这就强化和加深了贬居遐荒期间孤孑、苦闷的感情,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断”字“复”字,似不着力,却很见作意。作者困居贬所时那种与世隔绝的处境,失去任何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以及度日如年、难以忍受的精神痛苦,都历历可见,鲜明可触。这两句平平叙起,从容承接,没有什么惊人之笔,往往容易为读者轻易放过。其实,它在全篇中的地位、作用很重要。有了这个背景,下两句出色的抒情才字字有根。

  宋之问的家乡一说在汾州(今山西汾阳附近),一说在弘农(今河南灵宝西南),离诗中的“汉江”都比较远。所谓“近乡”,只是从心理习惯而言,正像今天家居北京的人,一过了黄河就感到“近乡”一样(宋之问这次也并未逃归家乡,而是匿居洛阳)。按照常情,这两句似乎应该写成“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作者笔下所写的却完全出乎常情:“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仔细寻味,又觉得只有这样,才合乎前两句所揭示的“规定情景”。因为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音书断”的时间越长,这种思念和担心也越向两极发展,形成既切盼音书,又怕音书到来的矛盾心理状态。这种矛盾心理,在由贬所逃归的路上,特别是渡过汉江,接近家乡之后,有了进一步的戏剧性发展:原先的担心、忧虑和模糊的不祥预感,此刻似乎马上就会被路上所遇到的某个熟人所证实,变成活生生的残酷现实;而长期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则立即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这是在“岭外音书断”这种特殊情况下心理矛盾发展的必然。透过“情更怯”与“不敢问”,读者可以强烈感触到诗人此际强自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宋之问这次被贬泷州,是因为他媚附武后的男宠张易之,可以说罪有应得。但这首诗的读者,却往往引起感情上的某种共鸣。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感情时,已经舍去了一切与自己的特殊经历、特殊身份有关的生活素材,所表现的仅仅是一个长期客居异乡、久无家中音信的人,在行近家乡时所产生的一种特殊心理状态。而这种心理感情,却具有极大的典型性和普遍性。形象大于思维的现象,似乎往往和作品的典型性、概括性联结在一起。这首诗便是一例。人们爱拿杜甫《述怀》中的诗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和这首诗作类比,这正说明性质很不相同的感情,有时可以用类似方式来表现,而它们所概括的客观生活内容可以是不相上下的。

 

  6、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一个游子的心境,创造出了一个充满亲情的乡,这样的乡,又望断了多少远乡人的肠?从前是那么地喜欢这句诗,一个“更怯”,一个“不敢”,透露出出门在外者多少复杂的心事,这心境又让我们从中窥出了多少催人感怀的景啊!然而心境一旦变更,美景也就荡然无存。不知是哪位史学家,经多方探求,得知此时这位宋大诗人正在被贬偷逃之中,怯乡之情一下子化为乌有,取而代之的是逃亡路上做贼心虚的紧张,这样的事实创出截然不同的心境,截然不同的情景,用东坡的话说,真是煞风景。

   何以同是一样的物,成全出不同的心?何以同样的心,感伤着不同的景?何以同样一句诗,知其景与不知其景会得出天壤之别的感触?这就是环境与心境吧,相互扶持着,相互包含着,相互融合着。

      环境是心境的家,而心境是打开这小屋的门;环境是一片让心境休息的沃土,而心境就是在这片沃土之上为我们开出的或平淡或绚烂的花。

 

   7、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就这样,过了好几个春夏秋冬,捱了那么漫长的岁月。现在要渡汉江了,一看到汉江,就不禁想起故乡的水,仿佛故乡就在前面。 

    哦,故乡,我魂牵梦寄的故乡!为什么离你近了,反而觉得更加害怕和惶恐了呢?种种担心和忧虑,会不会被证实? 想到这里,我简直抬不起腿来,越走越慢,心里害怕碰到熟人,害听到家里的消息。

 

   8、万点乡愁便化成了一张薄薄的机票。上飞机的前两个晚上,我已是彻夜无眠。离家虽不久,心目中家的景象已经有些模糊,对家的向往却愈加强烈。从太平洋的东海岸到西海岸,遥遥万里,飞机在飞,我的心也在飞。从机窗俯视脚下如絮的白云,“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诗句不时浮现在脑海。故乡是流浪的终点,但是,为什么天涯游子的回乡路,竟是如此漫长?无数的乡愁,离家越近越浓。浓浓的乡愁,理不清的愁绪,一齐纠缠着,抛洒在云朵上,任它飘来飞去。终于到家了,双脚终于又踏上了家乡的土地!母亲的眼泪,父亲的笑容,熟悉的乡音,紧紧的拥抱,眼前是无数次梦中重回的景致,啊,真的是到家了!

  古人说:“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啊,故乡是天涯游子的最终归宿,是润泽游子心灵的一汪清泉。游子离乡日久,思之深,怯之甚也,竟然不敢与来人说话。

 

   9、“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诗中所描绘的画面,4月2日在南京真实上演。当晚,台北飞来的MU5002次航班降落南京禄口机场,在其他乘客都下飞机后,阔别家乡62年的国民党老兵欧阳秋始终呆在机舱里不肯出来。在南京边检站检查员近半个小时的劝说下,老人这才坐上轮椅,下飞机与亲人相见。

  最后一名乘客拒下飞机

  4月2日晚,台北飞到南京的MU5002次航班落地,南京边防检查站的官兵们正为旅客们办理入境勤务手续。正逢清明时节,台胞清明返乡祭祖已出现一周多的高峰。经过20多分钟的紧张忙碌,该航班旅客基本入境,这时,边检站值班科长唐晓进的对讲机中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报告科长,最后一名旅客拒绝下机!”

  唐晓进立刻登机一探究竟。原来,这位拒绝下机的旅客是一位83岁的老人,名叫欧阳秋,老家在宿迁,是一名国民党老兵,当年在南京服役。此时的欧阳老人衣着体面,精神看上去不错,却像孩子一样黏在座位上,再三拒绝机组人员的劝说,执意不肯下飞机。

  唐晓进正要上前跟老人家打招呼,对讲机里又传来消息:边检大厅有一个20多人的亲友团在询问情况,全是迎接欧阳老人的!

    “害怕”亲人认不出他

  “欧阳先生,您的亲人在外面等您,他们很着急,我们送您过去吧?”唐晓进温和地说。听说外面有亲人等他,欧阳老人眼圈有点湿润,但他立即转过脸去,冷冷地丢下一个字:“不!”但是唐晓进没放弃,继续劝说道:“您看,我是边防警官,您可以信任我,告诉我为什么不想下机,我好告诉您外面的亲人,让他们不要着急。”

  “我害怕……”欧阳老人嘴角艰难地发出嗫嚅一般的叹息。原来,欧阳秋老人已整整离开家乡62年。62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家乡、想念亲人。如今是他第一次回家,眼前就是故乡的土地,近处就是思念的亲人,但是,当真的要踏上这片土地时,他却胆怯了!“告诉我,南京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我说的话里还有乡音吗?我不知道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梳什么样的头发,能让我的家人一看到我就知道那是我,就是我……”欧阳老人似是发问,更像自问,眼神里有期待。

  见到妹妹他从轮椅上站起来

  唐晓进趁热打铁:“老先生放心,南京没变,城墙、古树处处都是,就是您的亲人家里多了好多晚辈,现在就在外面等您。”听了这番话,老人眼中放出神采。唐晓进趁机上前,一边搀扶老人坐上轮椅,一边说:“我们一起送您。”老人点头答应。唐晓进立即通知开通绿色通道。接证,盖章,问候。“欧阳先生,欢迎您回家。”检查员朱詹把证件交还欧阳秋,老人的手在颤抖。

  不远处望眼欲穿的,就是欧阳老人的亲友团。他的妹妹,领着已是五世同堂的一家人,在边检通道不停向里张望。越来越近了,就在欧阳老人距离亲友四五步时,他忽然生出一股与年纪不符的力量,一下从轮椅上站起来,快步走向妹妹,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什么话也没说,只是老泪纵横……( 作者:耿雯    来源:扬子晚报   

 

   10、 唐朝宋之问贬官途中,作《渡汉江》,诗云:“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虽然宋之问是因巴结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获罪,但他所做的这首《渡汉江》却是道尽游子的心声。好一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在汉江上心怀故乡,却又害怕得知家人受之牵连的不幸消息,内心的惶惶然可想而知。而今,我们归乡,虽无贬谪之祸,但一想起故乡人安康否,是否“海棠依旧”……一切的一切,就像一个个悬念,我们既担心自己不能接受某些变化,又盼望着新的奇迹出现,所以,“近乡”仍是“情更怯”。

 

   1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生怕把故乡遗忘了、又生怕被故乡遗忘了的甜蜜忧愁。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沉浸在故乡美丽风物中突然痛感生命流逝的戚戚悲伤。
  “旧路青山在,余生白首归”,这是经历漫长的煎熬与等待之后终于无悔归来的落落圆满。
  老杜说得好:“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我真的搞不明白,为什么老杜在欢欣雀跃的时候,就想要回家呢?家,是安放藏快乐的港湾吗?老杜不仅把回家当作最大的快乐,而且因为快乐,所以要回家。这是一种快乐还是两种快乐?
  余秋雨在《乡关何处》一文中说:“在一般意义上,家是一种生活,在深刻意义上,家是一种思念。”余秋雨说家是一种生活,是从现实、感性意义上说的,说家是一种思念是从文化、精神意义上说的,我想再加上一句——“在特殊意义上,家是一种快乐。”这是从性情、心灵意义上说的。

 

   12、每一个地理名词都不仅是一个符号,它背后停留着漫长的时间和浩淼的空间,假如足够敏感,人们甚至可以感觉到泥土的芬芳。但即使是最敏感的异乡人,也无从复制一种回忆,复制唇齿间空气与泉水的甘甜;无法感受去乡多年,“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隐微心绪。只有在那个时间驻留过;在那个空间浸润过;生命在某个地方缓慢地成长,才能捕

 
捉到该处最深沉的意象——它映照了某段时间内人们浓缩的记忆。

 
 


   13、 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老爸信任鼓励的目光,家是老妈的千叮咛万嘱咐。于是乎,我疯狂地思恋心中的它,牵挂是世间最动情的组合,宋之问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怎能不叫你我动容?也曾豪迈又违心地说:“离家的孩子是最有出息的。”可此时却难心安,梦醒十分想家的时刻,午夜我要拨通电话说“妈,我好想回家……”歇斯底里的脆弱不堪一击,离家的人,盼家的心,深知有触,但浓于水,已忘言。天未明朗,踏上月台,铁道的出站口,有家人的期许和守候,于亲情,于心安,无人会说“没所谓”。

 

  14、乡愁,正是远离故乡,远离童年时代的产物。归根结底,乡愁就是在空间上回不到起点、在时间上回不到原点的问题。乡愁,却不是回到故乡可以痊愈的,时空流转里,我们再也回不到当初的家园。于是,去国千里的萧红只能在《呼兰河传》里写下童年的记忆;于是,年长些许的鲁迅,在《故乡》里却永远回不到记忆里的故乡。其实,回去又能怎样呢?君不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的悲吟?君不闻“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忐忑?君不闻“洛阳城里春光好,洛阳才子他乡老。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的哭诉? 
 
    于是,我们只能“行行重行行”,从远离家乡的地方去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却把并州做故乡”。余光中的《乡愁》终于从一张小小邮票变成一湾深深的海峡;《乡愁四韵》在罗大佑的吉它杨弦的歌声中道尽台湾两代人共同的乡愁;皤然白发的于右任先生在高山之上望海痛哭;年轻小子郑愁予在去国万里去国三十年前写下生命的谶言:“我达达的马蹄,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15、第一次看到“乡愁”这个词是在余光中先生的诗中。那时的我不过是八九岁的年龄,跟着老师念“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年少时的我并不明白乡愁是什么,但只觉得乡愁定是很美很美的一种感情。
   多年之后,我看见了席慕容写的那首诗,题目也是《乡愁》,诗中写道:“······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 永不老去”。这时的我远离父母在外念书,便也懂得乡愁更是一种惆怅。
  席慕容的爱情诗大都是忧郁的神情,饱含着江南小镇的栀子花香,而那些关于故乡的诗句,则是长城外的青草芬芳以及婉转苍凉的马头琴声。琴声悠远,芳草离离,可以传到台湾,传到欧洲,传到每一个蒙古人的心中。
  她去探访故乡。有激情,也有物是人非的感慨。当她远远望见,父亲记忆中的府邸早已是一片废墟时。她并没有哭,只是自言自语道:“幸好父亲没来!幸好我没有坚持一定要他和我一起回来。”有一首唐诗是这么说的:“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为什么不敢呢,明明是离朝思暮想的家乡更近了一步,为何又偏偏谨慎担心起来?几百年前的诗抛下的一个疑问,交与席慕容,她竟回答出了。
  故乡,扎根在我们心里,即使你与它从未谋面,也会不自然的带了些眷恋。你可以指着地图上的某个地方,然后骄傲地和朋友说:“看,这就是我老家。”不管是老家,是故乡,或是祖籍,都是血脉里解不开的心结,是一种许多年前的注定。
  乡愁动人,却不明媚,是一抹蓝。她永远藏在游子心中最隐秘的角落,但是不管怎样,拥有者永远可以在堆叠如山的情感中瞬间找到她。即使穿越千山万水,也情怀不变。

 

   16、有人说,真正的家乡是没有人能够回去的,你看见了苍茫的来路,但循着那布满荆棘的路途回去时,看到的无非是个愁字。我始信然。“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当我们耄耋之年重返故里,不管你是衣锦还乡还是仍然落魄,内心里又何尝没有一丝“客”的痕迹呢?

 

   17、一个用“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婉曲文化熏陶的民族,一个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超脱情怀渐染的民族,一个用“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滋养的民族,怎么就失去了精神家园,忘了回家的路呢?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4:53

[新一篇]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舊一篇]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