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译文]   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

      [出典]     杜甫   《春望》

     注:

     1、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 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2、注释:

       国破山河在:言山河依旧,而人事已非,国家残破。春到京城,而宫苑和民宅却荒芜不堪,杂草丛生。国:国都,即京城长安。破:(被)冲开;攻下。这两句有两种解说:一说是诗人因感伤时事,牵挂亲人,所以见花开而落泪(或曰泪溅于花),闻鸟鸣也感到心惊。另说是以花鸟拟人,因感时伤乱,花也流泪,鸟也惊心。二说皆可通。感时:为国家的时局而感伤。

   恨别:悲恨离别。

   烽火:这里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两个春天过去了。

    抵万金:家书可值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抵:值。

   搔:用手指轻抓。浑:简直。欲:将要;就要。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胜:能承受。簪:一种束发的首饰。

   白头:白发。城:指长安城。


    3、译文1:

     国家已经破碎不堪,只有山河还在。长安城里又是春天了,但是经过叛军的烧杀抢掠,早已满目荒凉,到处长着又深又密的草木。虽然春花盛开,但看了不是使人愉快,而是让人流泪,觉得花好像也在流泪;虽然到处是春鸟和鸣,但心里由于和家人离别而忧伤,听了鸟鸣,不仅不高兴,还让人惊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一封家信可以抵得上一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来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戴不了了。 

      译文2:

     故国沦亡,空留下山河依旧,春天来临,长安城中荒草深深。感叹时局,看到花开也不由得流下眼泪,怨恨别离,听到鸟鸣也禁不住心中惊悸。战火连绵,如今已是暮春三月,家书珍贵,足抵得上万两黄金。痛苦中我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译文3: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 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 

    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 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 

    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 家在鄜州音讯难得,一信抵值万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 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


    4、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着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 ,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抛弃官职,举家西行,几经辗转,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严武死后,他离开了成都,全家寄居夔州(今四川奉节县)。两年后,离夔州到江陵、衡阳一带辗转流离。

  唐太宗大历五年(770),诗人病死在湘江的一只小船中。

  他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着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在我国文学史上有“诗圣”之称。他的诗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余首。有《杜少陵集》。


    5、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冬,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叛军攻陷长安,七月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此时,杜甫自鄜州羌村只身北上欲投奔肃宗,途中被安史叛军所俘,带到长安。至德二年(757)春,杜甫在长安眺望美好的春色又降临到满目残败的京城,伤时感乱,忧国思家,写下了这首五律名篇。

     这首五言律诗,首联以工对的句式和概括的笔法,描写了春望所见国都残破荒凉的景象。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的沦陷,一个“深”字表现了景象的凄凉,并且景物的描写之中寄托了深沉的感慨,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此联对仗工巧,“国破”对“城春”景象相反,而“国破”与“山河在”、“城春”和“草木深”也都是意思相背而出,巧用对比反衬,翻新出奇。颔联以拟人化的手法借物传情、移情于景,巧妙地传达出了春望的内心感受,手法别致而意蕴深厚。颈联写春望所感发的国忧家愁,上句紧扣“感时”写国忧,下句紧承“恨别”抒家愁。“烽火连三月”形象地概括了战乱不息的局势,“家书抵万金”又写出了盼望家人音讯的急迫心情。尾联以春望中诗人自我形象的描写而结尾,诗人直接传达出的是衰老的感叹,但何尝不是国破家愁所致?意脉不仅浑然贯通,而且增加了内心深处的愁苦与悲哀的抒写。

    这首诗以“春”为背景,以“望”为线索,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前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景,睹物伤怀。首联情寓景中,颔联移情于景。后四句主要是写春望之情,忧国思家。颈联借物言情,尾联以人传情。此诗结构巧妙,各联之间注意呼应勾连,层层相因,浑然一体。诗歌以国忧家愁为情感底蕴,风格沉郁悲凉,而又是以景、事、人的形象传达情感意蕴,因此又有意在言外、含蓄蕴藉的效果。


    6、特别欣赏其中“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那句。诗人在安史之乱中饱受战乱之苦,亲人分离音迅皆无,那种忧国、伤时、悲已的情感和对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情何以堪啊!而今我和女儿虽然相隔万里,却大有近在咫尺之感。每天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互动,大大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上个世纪70年代,情况可是大不一样。别说在山区,就是在大城市信息也相当闭塞,长途电话有,但相当难打。记得一次往北京打个长途,用了一个星期还是没有打通。因为从伊春到北京要通过十几个中继站,而且接线都是人工操作,无论是哪个环节出现问题电话都不会通。所以那时办事都要派人去,到地了或办完事了都要给家里打个电报报一下平安。因此那时我对《西游记》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十分地赞赏,希望有那么一天我们中国人各个都能成为千里眼、顺风耳!改革开放开放三十年这一愿望还真的实现了!!中国进入了互联时代,偌大个地球都被称作“地球村”!中国和世界拉近了,人和人之间亲情更浓了!二女儿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日子里,每天我们都通过互联网勾通着,一个电话,一句问候,让我们的心暖暖的,不再孤单。
 
    从女儿发过来的照片可以看到,在北方还是咋暖还寒日子里,南国已是山花烂漫绿树成荫了!是改革让中国人分享了科技进步带来的实惠。

 
   7、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的现代版:
    多年来,我跑遍美国各地和退伍军人谈话,一次又一次,我听到了相同的请求:扩大这个计划。找出其他国家的退役军人所写的书信。他们说,这些外国信件最起码可以让我们对熟悉的战役和历史事件有一个崭新的视角。

    在我展开全球性搜寻之前,由于伊拉克战争的缘故,世界各地都爆发了反*美*游*行活动。我做好心理准备:在美国备受争议的氛围下,大概没几个人会愿意帮助我,我也许会空手而返。

    结果,我竟得到了惊人的回响。我所到的每一个国家,人们都竭诚款待、慷慨协助。退役军人和我分享他们许久不曾(甚至从未)拿出来给自己家人看的信件,档案保管员花上好几天时间,从他们所收藏的大叠书信中仔细筛选出未曾发表过的题材,而我那些毫不倦怠的向导们也和我一起跑遍了古物店,抢救那些最后可能会被丢弃的信件。

    这些信件让人动容。我们发掘出各地战争的精采记述,包括凡尔登、列宁格勒、柏林、釜山、西贡、塞拉耶佛,还有其他许许多多名字已等同於激烈战役的城市。

     让这些信件如此撼动人心的,不只是它们所记录的历史,还有它们所彰显的共通的人性。当南北战争的士兵感谢他们的爱人寄来“肖像”(当时照片的称法)时,个中的思乡情怀也回荡在2000年驻扎巴尔干地区的德国维和人员米卡·凯瑟信中。二次大战时失去儿子的匈牙利母亲安娜·科皮契所历经的锥心之痛,就和美国妇女葛罗莉亚·卡达斯的绝望同样难以承受——她的儿子尔尼于2003年在伊拉克阵亡。1945年的加利波利战役中,名叫乔瑟夫·波特诺伊的年轻犹太士兵所表达的坚定信念,就和穆斯林土耳其部队的信仰同样真挚。而当我遇到仍和越南的越战退伍军人保持书信往来的查克·托尔许时,我联想到的是在1914年的圣诞夜不约而同停火的英军和德军。如今托尔许和越南人在他们曾经对峙厮杀的国度里合作兴建图书馆。

    若是抹去信上的名字、日期和地理指标,我们几乎无法辨别笔者的国籍。他们的言语超越了国界,揭示出永恒且放诸四海皆准的深刻体认。它们反映出人类所有的情绪,在战争的棱镜下变得更生动、更强烈。这些书信既是警告也是鼓舞,提醒了我们人类具有什么样的暴力能力以及慈悲的潜力。它们也是一个灼热的烙痕,映现出战争对每一个身陷其中的个体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或许最让我讶异的是,许多书信竟然会被写出来。有些是恐惧和寂寞的私密告白,有些则历历描述了战斗的情况,而居然没被审查人员发现。二次大战时,一位被日军捉去的英国战俘克李夫顿·强森西尔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写下一系列短笺给他的妻子。假如这些细述监狱惨*状的信件被日军发现,他是有可能遭到酷刑或被处死的。这些信件见证了那些直接受到战争影响的人们内心深处的渴望:希望战争对军民所造成的牺牲及创伤将永远不会被世人遗忘。

      我和阿玛谈话的数个月后,一位科威特学者给我看了一封波斯湾战争士兵写给他母亲的信。“我从未忘记你的脸……过去到现在这么多年来,你吃了那么多的苦。请可怜可怜我吧……如果这一切是橾在你手中,你一定会带我离开这个炼狱。”这是在一封在一位伊拉克士兵的遗体上发现的信,是他的最后一封家书。(安德鲁·卡洛Andrew Carroll)

     8、在我看来,书信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一在于手写,一在于距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说的是在距离的渴盼中终于收到信的心情。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说的是在距离的渴盼中始终收不到信的心情。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说的是写出的信,在时间的距离中方可到达的哀叹。

  唯恐

  说不尽,临行又拆封。说的是写出的信,装不尽心头的思念和挂牵。

  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说的是收到的信,难以言说的心情。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说的是写出的信,却无处投寄的悲叹。

  信在这一切中显得如此的弥足珍贵,无论是战争,还是出外经商或读书,其原因都在于距离。在人分两地的迢迢距离中,信让人的心渴望相通;让生命祈求平安;让岁月变得可触摸。

  信,在距离中便有了生命。

  信的魅力就在于真实。

  只有在信中才会有毫无顾忌、赤裸裸的思想与情感的表白。真实,使得信和写信人一样通体透明。哪怕它隔着厚厚的信封,对于写信人和收信人来说,它像面对真实的人、透明的心一样。

  如果信真的也算是一种文体的话,是比其他任何文体都要更为真实,那是一种赤裸裸的真实。而需要自己用笔来手写,也是信的必备要素之一。很难想象一封写给自己家人或情人的信,不是自己写的,而是请别人写,如今用伊妹儿来发信,其实和请别人来代写没什么两样。那些借用电脑中现成短信粘贴上的信件,更像是你嘴里吐出再从他嘴里吐出如同嚼烂的口香糖,纵然有那么一点甜味,却已经绝对不真情实意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敢于把信拿出来给人看的,鲁迅和许广平的《两地书》出版,是要勇气的。

  也没有必要把自己的信拿给别人看,鲁迅毕竟只有一位。对于我们凡人,信只要能安慰我们自己的心就够了,就像雨只滴落在我们自家的房檐,它便湿润了我们自己心田的一角。

  一个一辈子没有亲手写过一封信的人,或一个一辈子没有收到过别人亲笔写给自己一封信的人,都是不完整的人生。

  因此,即使如今电脑非常发达,点击几下键盘就可以轻松地发出一封信,但是,还是要珍惜手写的家信,给自己的亲人亲手写一封平安的信。家书抵万金,家书抵万金呀,仅仅从电脑里发出的信,还能够抵得上万金吗?


   9、古往今来,征夫远足,游子浪迹,同胞异处,骨肉分离,家是不同的梦里同样的主题。见字如面,家书成为传递亲情的使者。杜甫诗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寥寥几字,成为千百年来人们对家书的经典评说。然而,随着现代通信方式的变化,写家书的人越来越少,传统家书正悄然淡出人们的视线,家书所构建的原始亲情家园也正遭遇技术的强势冲击。

    方寸家书,收千年烟云,藏万里风雨。心随笔走,笔随心游,无论是名人显贵,还是贩夫走卒,一封家书就是一段历史,既是对民间真情的见证记录,也是对时代风云的缩影留存。

    我国家书历史源远流长,大概从文字产生以后,家书就出现了。迄今发现的古代最早的两封家书是战国末期的木简。从汉代开始,随着文学发展和纸张的出现,家书应用更加广泛,内容更加丰富,留下不少千古传颂的名篇佳作,如曹操的《戒子植》、孙权的《让孙皎书》、诸葛亮的《诫子书》、陶渊明的《与子俨等疏》、骆宾王的《与情亲书》、司马光的《训俭示康》、文天祥的《狱中家书》等。明清两代是古代家书发展的高峰时期,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其中郑板桥、纪晓岚、林则徐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

      有人说,这是一个机器轰鸣的时代,也行将可能成为一个“遗失手稿的时代”,可资统计的数据有:去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为2100多亿条,目前日发送量近6亿条。几千万人拇指翻飞,短信频传,其间有多少人能想起用笔写封家信呢?曾经寻常的家书,而今成为被征集的文物,被挽救的对象,这是享受技术迅捷所承担的代价,还是传统亲情文化现今遭遇的无奈?对于眼下正进行的轰轰烈烈的抢救民间家书项目而言,征集、整理、出版、保存……这些环节相对容易,或许凭借组委会以及越来越多的志愿者们共同努力终究可完成,而对于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研究家书文化等最终诉求而言,需要付出的精力与耐力乃至毅力,却是没有限度的。若干年后,当人们只能在博物馆里瞻仰那一张张岁月留痕的传统家书时,心灵是否还能穿越千年浮华与沧桑,直抵弥漫泥土清香的亲情家园?(李红艳/文)


    10、家书,尤其对于战乱中人、他乡异客、天涯游子,对于漂泊无归的身心、漂流无依的灵魂,飘荡沧桑的人生,确实是无价之宝、弥足珍贵。

  千里共圆缺。烽火连天的年月,流离失所,天各一方,生活多舛,前途未卜,一封封家书往来穿梭,却能织补精神上的破损。

  家书,在战火中颠簸,在崎岖的小路上流落,几经蹉跎,像一片饱经沧桑的秋叶,带着对大地的依恋和倦倦的疲惫,终于飘零到亲人的手中。

  所以,家书是最具真情实感、最有人情百味,最贴己知心、最坦诚直言,是最私房的交流、是最隐秘的沟通。

  所以,家书中有无数的安慰、宽慰、抚慰;有不断的提醒、劝诫、鼓励;有长对少的成长、成熟、成才、成人的无穷期盼,有小对老的健康、长寿、顺昌、安宁的无边祝福。

  所以,家书里是说不尽的相思、相念、相亲、相爱,有道不完的关注、关心、关怀、关爱。

  所以,家书里有“柳毅传书”、“鸿雁传书”的感人故事;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叹息;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凄凉;还有那“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仁慈君子的悲天悯地!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只要提及“家书”二字,便会油然而生一份心底的温暖和亲切。除了寄托诗人思念家人的情怀,也会让你真正体验那“寄去鸿书,寄去一片冰心玉壶,寄去一次月满西楼”的心情。

  书信,古称尺牍、尺素、书札、书牍、简札等。而家书则是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邮政、包装等文化于一体的综合载体。


    11、信是人类传递信息与感情的工具,特别在交通闭塞的古代,收到亲人的信是件多么高兴的事。所以,杜甫才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感受。信又是最能抒发人的情感的一种载体,在所有的文字中,日记和书信是最能体现人的真心实感的,它不需要任何掩饰,不计较任何功利,特别是写给亲人和朋友的信。每当我读到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时,时隔两千多年,还为信中那沉痛的情感打动,司马迁被汉武帝施以宫刑,一个大男人一下被废了,那种痛不欲生的感觉,那种生不如死的折磨,向谁倾诉呢?对当权者,对同事,对父母,对妻子儿女,无法开口,只有好朋友才能分担他的痛苦与忧虑。司马迁活下去的动力是什么,学古代有志之士,“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乞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就是上述榜样才支撑他活下去,写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后世,没有书信,我们能读到这样撼人灵魂的文章吗?


    12、 在通讯条件远未开发的古代,一封书信的价值是非常贵重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的一个诗句,就足可以看出一封家书在古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和意义。信,满载着深情厚谊,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如同面聚,因而显得特别珍贵。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并非是真鱼腹中藏了什么书信,古代传书,因为没有纸品,故而用绢来写,然后,夹在两片鱼形的“扎”中,封好,传送。“尺素如残雪,结成双鲤鱼。要知心里事,看取腹中书。”洁白的尺余丝绢上,一行行墨香落下,将自己的心事与鲤鱼状的尺素一并打结,寄给远方思念的人,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情趣啊。

  “长江不见鱼雁书,为遣相思梦入秦” 里复杂纠结的情感呢,“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询问,“今朝偶见同袍友,却喜家书寄八行”的喜悦,“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的劝阻, “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的醉书,“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愁思;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的迫切,“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山水再远,却远不过“一张纸笺,一尺素绢”的情感,这一封家书承载了人们思亲的多少情感啊!

  品读家书,家书是一种最纯粹的心声,里面饱含了亲人们彼此之间的互相思念和牵挂,而长辈寄给晚辈的一封家书,更是他们用丰富的生活阅历、沧桑历尽的人生经验、伟岸正直的道德人格写给子孙的箴言;一封好的家书就是一篇生动的文字,它以对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丰富的教益、真情和文化内涵,引领着、影响着后人的方向。


    1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封家书宛如一部唐朝史书,凄厉清扬、扣人心弦。一千年以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一个女人捧着数百封家书,感喟流涕:我是全北京最富有的人了,那是文学大师沈从文的妻子张兆和。时光飞速地流逝,新世纪的钟声早以敲响,信息时代的人们走进了零距离的地球村落,那封从遥远的世纪跚跚而来的家书,成了二十世纪最美丽的回忆…… 

    读鲁迅给许广平的信,可以发现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对黑暗势力的抗争是何等沉着和坚韧;读闻一多留美期间的家书,你会感到落后国家的公民在异国所受到的轻蔑,并由此迸发出的爱国激情,以及盼望祖国早日新生强大的热切愿望。
 
  读巴金、肖珊及沈从文、张兆和家书,你会明白命运是如何将崇敬和爱慕连在一起,让有情人饱经岁月风雨、人世沧桑而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深深挚爱。读傅雷家书,你会感到一位伟大而平凡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关切,舐犊情深,“你会贴近那颗蓄满着大爱的心”。
 
  人们喜爱家书,因为家书自身的史料价值,乃至于文学欣赏价值,历经时代风雨的淘洗、愈加显示出思想的光芒和诱人的魅力。
 
  也因为人们爱家,人们相信家是与外界社会绝然不同的,他可以充满爱、关怀及了解,成为“一个人养精蓄锐的场所”(萨提尔语)。
 
  而家书为家编织着经久不衰的感情纽带。
 
  更因为家书为家填充着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了家以生命力,甚至为我们留下一个更有意味的语词——家庭文化。在大学里教授哲学的孙国平老师对《曾国藩家书》是情有独钟:“教子之道”是曾国藩的得意之作。他不但培养出曾纪泽这样的外交家及算学家曾纪鸿,孙儿辈又有诗歌被誉为“湘中第一家”的曾广钧,曾孙辈有着名的教育家曾宝荪。所以,从清末到民国,从富家到贫民,从官僚士大夫到普通民众,把曾氏家训奉为至宝,也就不足为怪了。人们也读懂了曾氏一家步入晚清中国最着名家族之林的真正缘由。而摆在读者面前的《傅雷家书》,也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傅雷之子傅聪潜心八年,由一名年轻音乐学子成长为一位蜚声乐坛的演奏大家。这一点,对于在人大读博士的蔡雯女士来说,感触尤为深刻:当年正是在父母的严厉教导下,她和两个弟弟后来都读了博士。那时读家里的来信与读《傅雷家书》所留下的印象,至今难忘。
 
  也曾有人对美国数十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作了一次调查,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百分之八十的科学家背后都有一个更为深厚的家庭文化作为支撑。也许正是这样的起点,注定了他们一身的辉煌。
 
  这又不能不让人想起影响中国千余年的《颜氏家训》、《朱氏家训》。一部部家书走出了家门,便成了一种文化、一种养料,她不仅滋润了一个家庭的成长,亦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座“洁白的纪念碑”。

 
 
 

*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1:59



評論集


1 楼 2020/7/10 上午 05:10:55 | 我們
十二

2 楼 2020/7/10 上午 05:10:51 | 我們
十二

3 楼 2020/7/10 上午 05:10:50 | 我們
十二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

    © 2022 - 民初思韻 - 清末民初傳奇時代的發現   探討傳統簡明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