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译文]  除夕之夜,我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鬓发已雪白如霜。明天又是新的一年,我将再添一岁了。

   [出典]  高适  《除夜作》

   注:

   1、     《除夜作》  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2、注释:

     除夜:除夕的晚上。

   转:变得。

   凄然:凄凉悲伤。

   霜鬓:白色的鬓发。

   明朝(zhāo):明天。


  3、译文1:

    我独自在旅馆里躺着,寒冷的灯光照着我,久久难以入眠。是什么事情,让我这个游客的心里变得凄凉悲伤?故乡的人今夜一定在思念远在千里之外的我;我的鬓发已经变得斑白,到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译文2:

     独自夜宿旅馆孤灯下彻夜难眠,客人的心情因何事转为凄然。今夜思念千里之外的故乡亲人,天明时看两鬓如霜感叹又过了一年。

    4、高适生平见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 


    5、 除夕之夜,传统的习惯是一家欢聚,“达旦不眠,谓之守岁”(《风土记》)。诗题《除夜作》,本应唤起作者对这个传统佳节的美好记忆,然而这首诗中的除夕夜却是另一种情景。

  诗的开头就是“旅馆”二字,看似平平,却不可忽视,全诗的感情就是由此而生发开来的。这是一个除夕之夜,诗人眼看着外面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欢聚一堂,而他却远离家人,身居客舍。两相对照,诗人触景生情,连眼前那盏同样有着光和热的灯,也变得“寒”气袭人了。“寒灯”二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凄寂。除夕之夜,寒灯只影,诗人难于入眠,而“独不眠”又会想到一家团聚,其乐融融的守岁景象,这更让诗人内心难耐。所以这一句看上去是写眼前景、眼前事,但是却处处从反面扣紧诗题,描绘出一个孤寂清冷的意境。第二句“客心何事转凄然”,这是一个转承的句子,用提问的形式将思想感情更明朗化,从而逼出下文。“客”是自指,因身在客中,故称“客”。诗中问道,是什么使得客人心里面变得凄凉悲伤?原因就是他身处除夕之夜。晚上那一片浓厚的除夕气氛,把诗人包围在寒灯只影的客舍之中,他的孤寂凄然之感便油然而生了。此句中“转凄然”三个字写出了在除夕之夜,作者单身一人的孤苦;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诗中写完一二句后,诗人似乎要倾吐他此刻的心绪了,可是,他却又撇开自己,从远方的故乡写来:“故乡今夜思千里。”“故乡”,是借指故乡的亲人;“千里”,借指千里之外的诗人自己。意思是说:“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定是在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晚。”其实,这也正是“千里思故乡”的一种表现。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而是表达的更加含蓄委婉。

  “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为诗人增添新的白发。清代沈德潜评价说:“作故乡亲友思千里外人,愈有意味。”(《唐诗别裁》)之所以“愈有意味”,就是因为诗人巧妙地运用“对写法”,把深挚的情思抒发得更为婉曲含蕴。这在古典诗歌中也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如杜甫的《月夜》:“今夜觞州月,闺中只独看。”诗中写的是妻子思念丈夫,其实恰恰是诗人自己感情的折射。

  明代胡应麟认为,绝句“对结者须意尽。如……高达夫‘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添着一语不得乃可”(《诗薮·内编》卷六)。所谓“意尽”,是指诗意的完整;所谓“添着一语不得”,也就是指语言的精炼。“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正是把双方思之久、思之深、思之苦,集中地通过除夕之夜抒写出来了,完满地表现了诗的主题思想。因此,就这首诗的高度概括和精炼含蓄的特色而言,已经收到了“意尽”和“添着一语不得”的艺术效果。


    6、那天我无精打采地去商城的银行打款,突然看到四楼露天长廊上,鲜黄色迎春花灿然怒放,它们身居高楼,调皮地将细长的绿藤从空中抛向商城外,我僵直的心腾地飞出了商城,一直飞到了故乡芜湖南瑞湖畔,我开始快乐起来。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客居异乡的王维,也许知道我是惦念着家乡南瑞湖的迎春花开了没有?往年那是开得多么的绚烂呀!这一瞬间,我鲜活成自己了。

     他乡望故乡,故乡给我的定论是文弱。插柳莳花的手难挡商场的繁褥和精明;扶风弄月的情难耐思乡的愁苦;宽厚仁爱的心难抵商场的嬗变和奸诈。

     我开始在每一个夜晚将故乡的每一条街巷细细地踱步,每一道变迁细细地回放,每一个乡音细细地倾听,每一个亲朋细细地品味,原来竟无一处不比此处亲切。我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感受不到她的安妥,当我与故乡拉开距离,我会渴望抚摸她温润的肌肤。

     年轻的时候,你可以去要什么,人到中年,你只能是什么。如果伸手去要的话,可能你连原来的拥有也会失去。

    故乡的山山水水苏醒了,躺在心灵深处的故乡扑面而来,故乡的亲情越来越浓俨。母亲的一个短信,姑母电话中一声哽咽,成了我滞留异乡的羁绊。

    客居异乡,感同身受地体味到了王维“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的无奈。

    杜牧的“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漂泊异乡,是挣钱,还是赢得鬓边丝?难道还要“霜鬓明朝又一年?” 如当头一棒!

    回归故乡,春风撩发,好在依然黑发如丝,依然血脉中沽沽流淌着江南故里千里陌桑,万顷风情。


    7、他乡总不如故乡啊,君不见鲁迅始终在小说里搬演他的绍兴,周作人怀念的乌篷船也只能夜航在老家,老舍的茶馆和胡同也只能在北京,萧红的呼兰河上空的火烧云掩映了她的生命,章明的电影里招摇着巫山云雨,张元的绿茶我相信也定是产自连云港。故乡是什么呢?该是荷马嘴中吟唱的伊塔刻,希腊当代诗人卡瓦菲斯写道:“当你动身到伊塔刻,那旅程将是漫长的,充满了冒险,充满了需要学会的东西,如果你发现她穷,伊塔刻并未辜负你。你已获得了这么多的智慧,这么多的经验,你将会认识到伊塔刻的含义”。伊塔刻是史诗中的英雄俄底修斯的故乡,是光明与神圣、智慧与果敢的土地,俄底修斯在特洛伊战争之后,历经十六年终于历经万难回到伊塔刻,这个生他养他的故乡。所以不论人们步履把光阴甩在何地、他乡的月亮如何的皎洁,也不论多少喜悦、多少忧愁,编织了多少岁月风华;多少欢聚,多少离别,沧桑过几度人生坎坷;更不管人们奔波了多远的行程、辗转了多少个他乡,只要身在异乡,就有一种漂泊的感觉,仿佛自己是一朵流云,漂浮在途中,却又不知归期,不知归处;总要时时想起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故乡的事、故乡的月。

    “式微式微,胡不归”,中国人总是感觉“不如归”。“我已无家,君归何里”——归不得,算是最惨;“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不得归,当是最悲;“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不敢归,便是最妄。但是即便如此,即便有凤山教谕吴周祯这样吟“落落竟忘归”的异类人士;即便有陆游“故乡回首已千山”这样被功名误的千古慨叹,也还是要归,甚至只为看一眼心中那一轮明月。从“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 “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姮娥应断肠”;从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到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望月思归,无不体现这一点。

    许是千百年前的今天,赵嘏感叹“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我也就忽的想起了故乡的月光,故乡今夜的月该依旧圆 ,天幕中的月光亮汪汪,恰如一汪清溪水、淌过邓石桥、淌过竹山湾、淌过大海塘。栏杆独倚,某些情愫向我走来,走在田垄上、走在月光下 。田垄 ,是家乡的田垄;月光,是故土的月光。

    月是故乡明,我于心灵深远处,恍见一叶兰舟泛于波光之下,满载一船清辉,鉴于明月,鉴于此刻今天……


    8、梦里,我常常回到故乡。 

  那是一座宁静幽雅、富饶繁盛的小城。青青的山坡上印着我童年玩耍的足迹;奔腾的小溪记着我孩提欢快的歌声;林荫下的石桌石凳留有我少女读书的印痕;皎洁的月光掩映着我天真无邪的笑靥……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象一幅色彩浓郁的油画,嵌在我的心里,挂在我的梦中。 

  古今中外,有多少人用诗句抒发思乡之情,“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容颜岁岁愁边改,乡回时时梦里还。”“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字里行间寄托着对故乡的切切思念,流露着对故乡的眷眷深情。 

  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用满腔热血扞卫着故国疆土,感人肺腑的“岳母刺字”;名垂青史的郑成功收复台湾;冼星海悲壮的“保卫黄河”;方志敏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发出了“救救母亲”的激昂呐喊! 

  古往今来,有多少游子把一腔忠贞洒向魂牵梦绕的故国家园。科学骄子钱学森历尽艰辛回到祖国怀抱;汉使苏武,留胡节不辱,情撼苍天;无数莘莘学子放弃海外的丰厚回报,踏上归途;又有多少流离的游客,渴望着熟悉的乡土乡亲。 

  捧起一把故乡的泥土,你怎能不爱恋这片养育你的土地;看到故乡奔流的小溪,你怎能不荡起思乡的涟漪;当故乡的微风向你吹来,你会记起难忘的乡音;当故乡的小路在你的眼前伸延,你会怀想浓浓乡情的温馨和甜蜜。 

  故乡的风吹在心头。 

  故乡的云飘在梦萦。 

  故乡的月映在泪里。 

  故乡的情刻在魂中。 

  故乡是摇篮,把你养大;故乡是乳汁,把你哺育。纵然远隔千山万水,隔不断的是那绵绵的情丝。                              

    故乡在心上,相思梦归去。


    9、良辰佳节,感伤过往,涌起相思,常是古人的嗜好。高适有诗云“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白居易有诗云“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李商隐有诗云“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清照有词云“元宵佳节,融和天气......不如响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可现代人联系太方便,反倒少了一份相思的情愫,然而每个时代的感伤都是相通的,如我今日,便陷在了忆惜之无聊与伤逝之可悲中了。
  
  真的是开始吗?真的是结束吗?
  
  其实,以时间的流逝速度看,一切都如平常一样,总之是人们赋予今日以一个意义,若是从时间永恒运转的角度来看,则今天也是普通的一天。可人们需要希冀,需要新一轮的期待,也就是所谓的盼头,于是决定了一个日子来抛掉过去,奔向未来。若是深究起来,这与人的惰性也不无关系——懒于了结过去,喜于从零开始。开始也是好的,可总开始总开始,就烦了。慢慢的,此日彼日,也无甚关系。不过,这时间的切割——分出年、月、日——还是很了不起的,切出的是希望与等待,切出的是欣喜与守望,切出的是在周而复始的单调轮回中的一份愉悦,切出的是一柄标准的时间直尺。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计划,一份合理、有序、自然的生活计划,人心人性总是需要规律性的事物。
  
  这时,窗外漫天雪飞,把窗外的公园打扮得太精致了,总有点童话的味道。黑夜中的华灯,更添静谧,我禁不住打开窗子,任寒风涌入;我禁不住走下楼去,任雪花飘零,落在发上肩上,给人以微薄而舒适的重量。再看看夜空中绽放的礼花,听听邻居们的笑语,忽然觉得即使这是平常的一天也是好的,原因就在于所有人都快乐着。在平凡的人世间哪那么多理性与客观呢?是人便要生活,生活便是带有感情色彩的,是人便向往幸福,幸福是没有通理可言的。新年,是人们的约定,是关于幸福与等待的约定,公式化、反常化这一天注定是种愚昧。所谓的合理,就是人们认定的,又被人们习惯性接受了的,过年既然形成了惯性,又何必深究呢?
  
  渐行渐远,一路风吹雪花,一路光景无涯。左手落雪,恍惚的纯粹;右手迎风,眩目的华年。至雪林深处,蓦然回首:
  
  深雪中浅浅的足印,高树上略显厚重的浮雪,黑夜中闪烁的霓虹,在这礼花满天的除夕之夜,一切都像是过往的祭奠与未来的福音。


    10、“而今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成长让我走出了生活懵懂的盲道,让我看清了自己脚下踩着的路和自己不愿遗弃的是什么。

    看过余光中先生写的包括《听听那冷雨》、《乡愁》在内的许多关于表述故乡的作品,着实觉得,“故乡”一词并不只是一个具体的地点,一种具体的形态,他更多的像是一种思念、一种依赖、一种骨子里渗透着的割舍不去的留恋和浸润着凄凄灵魂的追溯。他虽然无生命的色彩,无灵动的呼吸,而仅是一片装裱好的矗立在远方的土地,但他却值得让每一个在他怀抱里温润着长大的人,心生窃喜和依恋。而每当吻读着一些因无缘相见而心生凄凉萧瑟的描写故乡的句子时,内心都会无由地落下泪来。

    年少之时,因为惯看了故乡的原野岗风、暮霭低沉、秋日落红、溪水潺流,所以总是觉得他离自己很近很近,近得只要一伸手,一抬头,就可以真切地触摸得到棱角分明的面容。可真的待到为了理想、为了学业、为了前途,不得已得远行之时,才发现,自己并不能永远地依存着他。总会有一天,我得离他远去的。

    人往往就是这样一种奇怪的物体,年少时的乡愁捉襟见肘,而到了成为一个客居他乡,异地漂泊的良人之时,即使是对着一朗明月、一江清风、一鸣归雁都会唤起那股久已深藏的感情。故古人才有云,“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夕阳低垂,暖风微微。

    轻步迈在故乡的小径上,眼前的一抹抹灯光打在了视线的边缘位置,接着一片片黑色的团状物体被逐一拉伸开来了,且越伸越长。目睹自己与故乡相去甚远的背影,心中顿觉泪如雨下。

    在如此这般的土地上,我曾在光阴似箭的回忆里种下了太多让我咀嚼和回味的东西了。因而,我会因为偶尔的遇事时丧失信心而告诫自己:看,他一直在看着我呢,我的故乡一直都在身旁看着我呢。每及至此,内心不由得为之震颤,生命消失殆尽的能量也就随之迸发。

    近日,天色阴晴未定,我猜测许是久未仰视天空的原因。顺着视角的最深处索去,斑驳的天空日显苍老、怯弱。故乡的云层和云层上的天空若隐若现,而自己为了追求前途和理想,终究只能在天的那头,对其捕风捉影,落下暗暗自责和日思夜想之外的魂牵梦萦,

    几处回想,几回生情。杭城,自有记忆起,总是以一副气质、清秀的儒生形象出现在脑海里的,他恬静儒雅,宛若洁净的画纸上泼墨而成的山水画;他虔诚、静气,俨然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他温暖向阳,为我扫视人间的卑怯与庞大,邪恶与善良;他无怨无尤,虽与我分隔天涯一方,却总将目光投注在有我的方向。

    不知为什么,从未离开故乡的我,在即将踏上远行求学之路的那一刻,完全没有了年少时的那种不厌其烦和挣脱过后的解放,相反,心中多了一些莫可名状的凄恻和惆怅。


   11、带着一种“黯乡魂,追旅思”的沧桑,我多次返回故乡,寻旧景,忆旧梦。在那十分熟稔但又有几许陌生的鸳鸯池湖畔、古金塔下、三千弱水岸上、中学校园里,我总是寻寻觅觅,想重新体味那种“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感受。在那夜夜入梦但又恍如隔世的故乡田间小道上、曾经阴凉的大杨树下、生我养我的农家小院房址旁,我总是探探找找,想再次感悟人生的真谛、时光的流逝和日月的痕迹。在那面孔熟悉但却目光陌生如湍湍激流的人群中,我总是极力地辨认着父老乡亲的当年音容,回想着同窗好友的尊姓大名,生怕认错了人,记错了事。但还是闹出了不少张冠李戴、阴差阳错的事,让人哭笑不得,不免产生一种“苍茫去乡回,无事不伤情”的感慨。


   12、生于南方,长于南方,我的故乡坐落在一望渺茫的长江南。寥少北方白如鹅毛的大雪,却多了行独有的云烟山水,若是谈及儿时的记忆,画楼雕栏,小巷石桥,泛水渔家,也让我置身他乡而久久午夜梦回,流连忘返在那三月的氤氲烟波,最爱,捧那一座城,在月下徜徉心事。

     月光,点亮一座空城,我在这个单薄的早春里酣睡,不事喧哗。翻窗的月华,在梦里,开出一朵窗花,回忆且将光阴闲置.心喜,生命久久重叠你我的影子,你试探着轻声问候,我弯起嘴角,回你一个微笑的弧度。心,一点,一点,沉沦,我踮起脚尖,在迎春花轻叩的朱门前翘盼。逐水轻花杨柳风,小桥起烟田垄云,在稚嫩青涩中沉淀,捕捉我如水的眼眸。

    也许,我落笔生疼,不懂你的古老韵味。也许,我形神走失,不解你的苍老情怀……“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就让季节使一叶扁舟,停泊在你的臂腕,承托我经年的离愁。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他乡很久,遗失了乡音,无从打包邮寄,那故乡的麦子田里的青苗长的又长,一个劲的捎来期盼,‘孩子。你还不卸下包袱,归家吗?’许多事后,我已经学会了告慰自己,繁华喧嚣,终究不能填补我最深处的渴望,归家,归家,梦里轻吟。
习惯了在字里行间疏狂,演练了很久的平仄韵脚,也打样不成一首合景合意的律诗。粗词烂句的拼凑,最后,都在一翻懊恼中剪切。我想,怎样的我怎样的文字,也形容不出你清丽的身姿,也画不了你那绝妙的容颜。在一声轻叹中,我重新想你。

    你就像一个慈爱温婉的妇人,用你那温声细语的家乡话,清唱那朵美丽的茉莉花。“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我会梦里倾听,那久别的暖。


    13、小时候,读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只是浅浅地诵读,并不懂得什么叫做思乡。长大之后,当走上了羁旅的生活,当远离家乡的故土,才渐渐地明白了那“月是故乡明”的含义,才渐渐理解了诗人以月寄情的真挚的思乡之情。而乡愁,不仅仅是简单地对家的依恋,故地的追忆,事实上乡愁是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愁思。它在深处是一种生命的自我怜惜,悲叹时间,生命,身世。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乡愁,更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愫,是永远剪不断的思念与眷恋。
  
  此刻,窗外是绵绵的细雨;今夜风声又敲打着我的窗棂,思乡的心犹如一粒浸透了的种子,在心底不断地膨胀蔓延,让漂泊的日子里时时浮现了故土的影像,让记忆中的梦儿,随故乡的风与云,漫过家乡的河水,爬上家乡的小路。是谁,在月夜里用哀怨的笛声,吹奏着那支思乡的歌儿,那忧伤的曲调,不经意塞满了我心中的荒原;是谁,在夜夜里用低沉的声音,吟诵读那首思乡的古诗,那婉约的平仄,滴动着无垠恬静的乡愁。而我那颗思乡的心,也不由自主地随着前人的诗句,浸在古人说不尽的乡愁的沉沉诗行中。那是李白的“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眷恋;那是薛道衡的“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的思念;那是戎昱的“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的寄挂;那高适的“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的忧思;那是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哀愁……当代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更是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诗人把无形的乡愁比喻化为四种事物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并且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四个意象,更是写出了海外游子的思归之情,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
  
  暮雨时分,依旧挥不去的仍是乡愁。在那些流水般的日子里,当故乡的山山水水,虽已渐行渐远。蓦然回首,才发现那尘封于心底地芳香,那颗自己流浪的心,依旧栓寄在热恋的故土上,依旧遥挂在家乡的天空里,而那故乡的身影、故乡的姿态、故乡的声音,却早已经永远印在我的心中,一直在我的心中闪烁。此时,当身边的微风轻轻吹起,它吹来故乡泥土的芬芳,让我再度陷入深深的思乡情中,那乡愁如同一首深情的诗章,依旧吟诵在心间;那乡愁如同一首清远的笛声,依旧缕缕不绝于耳;亦如李后主的“离恨恰如青草,更行更远还生”;亦如席慕蓉笔下的诗,“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14、父母与儿女的问题,是人生大问题的一个分支。而人生原本就是单独的个体,孤独地来,寂寞地走。虽然每个人都努力地想弄出一点动静来吸引别人的注意,渴望陪伴,期待交流,比如战争、爱情、圈子、表演、官场、烹饪、服饰、写作、职称、高调、低调,可是在造化看来,这都是孩子手上的玩具小锣,欢天喜地热热闹闹地敲着,这边在卖力地表演,那边在卖力地看,突然有那么一天,造化将开关轻轻一按,这些玩具便通通都被收走了,有性急的观众,甚至连谢幕的程序都没走完,便留表演者孤独地站在舞台上。当人生的剧场突然沉寂下来,你能听见灵魂与肉体分裂时的嘎嘎脆响,自已的灵魂都陪不了自已的肉体,生命路上谁又能陪着谁?

    这样一想,我们其实陪不了父母,父母也只能陪我们一程。但是知道归知道,却没有丝毫减轻我的烦恼。人类这么无所不能,上天可以在月亮上种树,入地可以在岩浆上煮饭,可以把臭氧层捅出个大洞,可以解剖外星人,可以干出割头换颈的事,却始终无法解决包括父母情儿女爱在内的各种情感问题。因为情感不是一艘太空船,可以分解到每一个具体而微的零件上,动动脑筋,用些心思,便能让它们落到月亮上;不是一个方程式,可以一步一步来算计它,得出一个让人如释重负的答案;不是一个开关,可以安在人脑中,使其开之即来,关之即走。它无形无状无声无色,终其一生地困扰着人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说得多好,刚刚想明白了,立刻又糊涂了。

    古往今来,没有谁解决过情感这个问题。爱因斯坦的超级大脑解决不了,所以他爱上了有夫之女间谍;莎士比亚的剧本没有给人指出一条圆满的路子;曹雪芹只写了半部红楼,留下宝玉未了的亲情爱情等一堆问题给后人猜谜;革命家们更是既爱江山也爱父母亲大人和美人,革得了命革不了情。宗教也同样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放下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那些被人好生喜欢的圣诗佛诗情诗不说,释加牟尼吃尽苦头得道之后,听说父亲净饭王有病在身,便非常牵挂思念,于是对自已说:如今佛道已成,回国看看父亲应该不会惹尘障。于是他便回去看望了父亲,光看望还不算,并在父亲逝后将其火葬,将遗骨造塔供养,一切事情完结后,才离开故国。如果菩提无树,明镜无台,又何来看望何忧尘障呢?释家牟尼尚且如此,凡夫俗子如我,今生更是有理由深陷情网难以自拔。虽然有的时候,情感也会被一些人自以为是地固化成可视可摸可嗅可尝的物,可是那种感觉不是情感,是物感,差不多等于灵魂赖以寄生的肉体。物的问题好解决,情的问题不好解决;肉体的问题好解决,灵魂的问题不好解决。

    所以,在很多个寂静的深夜,我还是会突然醒来,一边回忆起与父母在一起时的点点滴滴,一边想到父母而今的年迈,心中便生起莫名的惶恐。而当太阳升起时,我又会全然忘了夜的黑暗,投入忙碌的生活,父母便再一次离我远了,直到下一个黑夜的到来。“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我的人生就这样在不断的忘却与思念中前行,而父母终归是一天天老去,会离我越来越远。因此,我现在能做的,就是套用工作材料中的术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距离产生思念,思念产生欺骗。我也告诉父母,我什么都好,一切都好,体检合格,三高不高,工作不忙,孩子听话,家务不累,睡眠很好,奖金不少,花钱不多,文章没有不良思想倾向,勿念。于是欢声笑语中,亲情得以一次次地圆满。


    15、喜欢过年。不是为年味,而是因为年逝。

     人渐长大,愁绪增多。北国异客在江南水乡,虽然空气湿冷,双耳益厚,但是这里的人文与人情的温馨一如她头肩的杜鹃花,慰藉人怀。

     过年时给老人穷暮之感,给童党畅快明丽的自由。奔跑着的乡愁在五内之间跌撞,比醇酒还要上头,比明眸还要深邃,比怜笑还要恻隐……忽然就想起了旭日阳刚的《春天里》,淋漓间身不由己,沧桑中飘萍鸿爪,你可知道这思乡的快意么?绰约的平原,高粱地、苞米地里窸窸窣窣繁衍的青春把个年节累得切切拳拳,散入莫言的记事里。二踢脚的高调门与新媳妇的红盖头都是年关好景致,被草民拜了又拜的灶王爷对着人间看了又看,却不言不语。家门口爷爷亲手种下的杨树的眼睛鹄望着大雪外归家的距离,家门里守岁的奶奶剪出平安吉祥的期待,可回不去了,这里也有家了。想起高适在除夕之夜所作的那首诗: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怆然恍惚是一种享受吗,不知不觉洇濡了大年初一的宵梦,遗漏了岁月在心地上犁出的归途。

    不能再任由“年逝”恣意了,年年岁岁的累积把城里的庄稼养得粗壮有力而又不认六亲。传统的春节已经与春节的传统越来越远,东方的油灯光哪里亮得过西方的探照灯,绵延万年的小曲已经被拥有制定标准话语权的五线谱格式化了。过了年就会忘掉去年吗?烧年的人,打年的人,唱年的人,演年的人,悲年的人等等粉墨登场在除夕之夜的“细细体味”,哪一个真的爱这个年呢?哪一个把这个年当一回事呢?

   已经土得掉渣的年没有变,变得是崇洋媚外的子孙,以及这些子孙改造出的“可口可乐年”、“好赖污年”、“肯德基年”。其实,不疯魔不成活,那舞龙舞狮的年究竟是在旧金山,在岛上,还是在农药流传自夸为息壤的累土上,这些却是无人在乎。

   喜欢过年。年逝了,躯壳又不由人做主了。 


   16、故乡的山山水水对我来说,就像一枚香囊,被我塞入行囊,背在肩上,踏上远方。闻着这枚香囊,远在他乡的我多少次梦回故乡。院子门前的那几棵百年古树依旧躯干似铁,绿叶蓬勃,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默默守望着村寨,阅尽人间沧桑,向着瓦蓝的天空呼唤远在他乡的游子。

  多少次,午夜醒来,总是泪水沾满枕巾。经历无数次彻底的梦醒之后才明白:思乡是一种痛苦,但也是一种快乐。毕竟,我还有故乡。离开故乡十来年了,故乡的那些山水、那些树木、那些道路,那些乡亲,早已被我画进精美绝伦的画册里。拥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故乡,哪怕它很偏远,也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多少次,想回故乡看看,为了生活却始终没有回去。怀恋故乡的理由堂而皇之,回不去的理由也是堂而皇之。这不能不说是人生的一种悲哀。多少次,我问自己,我还能回归故乡,回归自然吗?似乎不能,思念再重,痛苦再深,我也无法回归到过去,回归到从前,回归到童年。疼我的奶奶,爱我的爷爷,还长眠在故乡的山水间。那里,依旧是我的根基,我的出发点。我虽然和故乡远离了,但是,故乡却一直在我心灵的原野上,茂盛着,也苍凉着!

  我的故乡,在神农架附近那个山清水秀,鸡鸭成群,牛羊哞鸣的小村子里,我是你渐行渐远的孩子,你没有忘记时时呼唤我的回归。行走在城市的街道,心里珍藏着的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乡。”的情怀。山青青,水悠悠。我走得越来越远了,思念却越来越近了!站在高楼望故乡,心有多远,梦有多长?

  挺拔的山,清葱的树,欲飞的鹰,芬芳的土,木桥,流水,农舍,山道,西风,花香,鸟语。日暮西下,断肠的游子,携带着离世祖辈的嘱咐,走向天涯。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再次遥望故乡时,竟发现走过的脚印清晰而又明朗。遥望过去,却是那般的艰难。

  故乡,童年,逝去的青春,浑厚的乡音,浓浓的乡情,崭新的乡貌,都是我抒写时的痛疼。故乡的故事,成就了我的文字,故乡的人情,丰润了我的思想,故乡的岁月,提升了我的境界。回不去的故乡,是一本读不完的书,需要用半生的年华来翻阅。

  年龄越来越大,认识越来越深,思乡之情越来越重。曾经的起点,消失的岁月,走过的青春,都是我的故乡。我只能怀念,永远不能再回到过去和故乡。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51

[新一篇] 撩亂春愁如柳絮,悠悠夢里無尋處。

[舊一篇]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