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關閱讀 |
![]() |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 簡體 傳統 |
[译文]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出典]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
注:
1、 《白马篇》 曹植
白马饰金羁, 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 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 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 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 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 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 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 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 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 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 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 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 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
2、注释:
羁:马络头。
连翩:飞跑不停的样子。
幽并:幽州和并州,即今河北、山西和陕西诸省的一部分地区。
游侠儿:重义轻生的青年男子。
扬:传扬。垂:边疆。"少小"二句:青壮年时期即离开家乡,为保卫国家而扬名于边疆。
宿昔:昔时,往日。秉:持。
楛(hù户)矢:用楛木做箭杆的箭。何:多么。"宿昔"二句:意思是说昔日良弓不离手,箭出尽楛矢。
控:引,拉开。左的:左方的射击目标。
摧:毁坏。与下文的"散"(破裂),都有穿透之意。
月支:与"马蹄"都是射贴(箭靶)的名称。
接:射击迎面飞来的东西。
猱(náo挠):猿类,善攀缘,上下如飞。
剽:行动轻捷。螭(chī):传说中的猛兽,如龙而黄。
虏:胡虏,古时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数:屡次。
羽檄:檄是军事方面用于征召的文书,插上羽毛表示军情紧急,所以叫羽檄。
厉马:奋马,策马。 蹈:奔赴。 陵:陵蹈,以武临之。
怀:顾惜。 中:心中。顾:念。
3、译文1: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
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
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
飞骑射中了“长臂猿”,转身又去射“马蹄”。
灵巧敏捷赛猿猴, 勇猛剽悍如豹螭。
听说边境军情急, 侵略者一次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
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
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
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译文2:
白马安上金色的羁头,结着伴儿向西北飞驰;莫问这是谁家的青年,是幽州和并州的骑士?
在小时便远离了家乡,立志献身在异地的边境;想起从前练武的情景,手持着刀弓,等待黎明。
弦控的弓就象一轮满月,离弦的利箭,就象流星;象流星划破漆黑的长夜,击毙飞猱和远方的目标。
象树上的猿类一般机警,象林中的豹螭勇悍轻捷;边庭告急的消息一旦传来,个个如焚怎似野蛮的胡骑?
征召的檄文在我们手中,催马我们快奔赴战场;所向无敌踏破匈奴的营帐,回师,击溃鲜卑的刀枪。
我们既志身流血的事业,怎可去看重生命的安危?父母倘不能瞻顾,尽心,何况妻儿和个人的幸福?
谨怀着祖国的耻荣兴衰,去把个人的私念抛开!为国献身,去血洒疆场,赢得胜利与自由的荣光!
4、曹植生平见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后人因他文学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更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5、赏析见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6、3000年来仁人志士的治国理政的箴言: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金玉良言,令人受益无穷。
7、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抗日期间一些国军将领语录:
武昌起义的一声炮响葬送了在中华大地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覆灭了统治中国二百多年的大清王朝,它的伟大无与伦比,虽然它的果实被蛀虫蛀成了了空心,但我们绝不会忘记它在中华大地上产生的巨大影响。
10、死亡乃人之生命终结,先贤对死亡论说纷纭。儒家重生恶死,认为人只有在生的情况下,方能追求功业,治国、平天下,实现人生的价值。进而提出,有时死亡价值可以超越自身生命价值,倡行“杀身以成仁”(孔子)、“舍生而取义”(孟子),成为儒家“生死观”的核心,对古代士族思想道德和人格精神,产生深远的影响。历代官员之精英,无不奉为圭臬,每当生死关头,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义死”,绝不“苟生”,发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心声:“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秋瑾)。一腔浩然正气,一颗报国丹心,为后世有志者所钦仰和效法。
11、奉献精神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纵观历史,可以看到,无数仁人志士正是通过奉献精神,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12、吉尼斯纪录,就可以说是对极限的考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纪录被不断打破更新,可见极限不过是个具有时效性的字眼。就像那个实验中,桶中看似已装满了石块,但却又可以倒“满”沙子,甚至倒“满”水。很赞同那个学生的观点,“很多事情看起来达到了极限,实际上还存在很大空间”。
也许现在我们还没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气概,没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胸怀,没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睿智,但只要我们心中有理想、有勇气、有毅力,定能超越自己的极限,创造一切的可能!
13、溯古的风,在北地草原狂野的呼啸;啾啾的马鸣,悲怆之声震撼云霄;箭失疾行,征人挥刀斩乱妖。
英雄猛士,孰无儿女情长?“苟以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为赴国难,宁可亡其所有,也不枉立于世!
精忠报国的赤诚之子岳飞发出“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的豪言壮语,一曲《满江红》仍唱响人间,大凡所有的人至今仍能领略到他的凛然正气;面对鸦片的泛滥,林则徐肩负着硝烟的重任,发出“鸦片一日不绝,本都督一日不还”的誓言;“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从嗣同始。”谭嗣同不卑不屈,以变法图强,振兴中华为己任,挥洒热血,以铸前进之路,这何等英雄气概!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中华子弟个个血气方刚,拥有广博的爱国情怀与报国之志。
经历多少战争的杀伐与纷争纠葛,多难的民族多难的国度,正是这些中华子弟在一次又一次的历史的大变革中力挽狂澜,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保护文明,扞卫尊严,把人们从战争中拯救出来。
14、当歌诗成为历史,没有了平平仄仄平的旋律变换,没有了五绝七律一韵脚的音韵和谐,至于豪情万丈的痛饮狂歌与飞扬跋扈和小鸟依人的似练千里澄江及飞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众里寻她千百度,毋需回首,已早已不在灯火阑珊处。
行文之时,正值玫瑰深红的情人佳节,只是何人,在月下低语,怨遥遥深夜,竟夕起相思?又有几人,于西厢下静观明月,只等玉人来?海上又升明月,天涯共此时。何得对偶,在漫烂山花从中一如我,低吟浅笑,等待花开,静侯花败?!
没有宋词的年代,青藤静静的在墙角班驳,有没有人,在秋千古道旁,对着漫布青灰的高墙无限遐想出一个罗衫淡淡的女子,在高墙内或喜或忧的荡着秋千?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遍寻不着轻舞长袖的佳人,亦无法寻觅那为缥缈佳人填词谱曲的白衣男子。千百年过去了,青藤依旧漫布,不过布满的不是阳光,而是灰尘。
阴霾弥漫的天空,不再是漫卷尘埃上的潇洒飘逸;波涛汹涌的大海,不再是惊涛拍案,卷起千堆雪的气势恢弘。言及匹夫之于国家兴亡,不再有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凌云;讥讽政治腐朽,不见南朝四百八十寺,尽付楼台烟雨中的扼腕叹息。至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赴边豪迈激情和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满腹辛酸凄凉,又是何人在何时用何种器乐演绎,孤鸣。
回眸之间,万千繁华已落尽!
15、但凡一篇精美的文章必定是作者的精心之作。作者将他的心情、感悟蕴于其中,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悟。所以一篇好的文章则需作者行于笔,忠于心,而人生在世又应如何。
中华历史五千年,但凡留名后世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做任何事讲究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忠君爱国之人即使奸佞当道也会为国尽力,因为他们觉得大丈夫行于天地间,生亦何欢,死亦何惧,行于世,则忠于心,才不枉这人世一遭。
古有比干掏心,虽然国之将亡,气数已尽,但作为一国丞相,他知道他的责任。爱国忠君,虽死却万世扬名。今有鲁迅,弃医从文,以笔为兵,让敌人胆战心惊。国家沦丧,百姓受苦,群众的麻木刺痛了他的心。他站了出来,以文字败敌,胜于精神。虽死无憾,因为只有这样做他觉得才对的起自己一生。
所以人生在世,则忠心做事。行万事要对得起自己。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碌碌无为,浑浑噩噩的过着每一天。抱着过一天算一天的想法,从未想过明天会怎样,明天该做些什么。也许有的人会说如今天下太平,不需要我们为国抛头颅洒热血了。“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那只不过是过时的想法了。如今只要有吃有喝就行了。对此,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什么时候,所处的社会环境如何,都需要我们忠心做事,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不让一生活得有意义,却甘于平庸。
一生平庸是对生命的浪费不管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去生活,时间不会变。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的数十载,如果将人的一生比作一场电影,则你是主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但冥冥之中会有时间操控着,你演的好坏它不会马上给你做出评论,只是让你慢慢的去体会。如果你懂得怎样去演好这部电影,那么你的一生一定会有意义,而这部电影会很精彩。如果你选择了日日碌碌无为,那么这部电影则毫无可观性。
当然也有的人会说他的命途多舛,一无所有,有什么资本让自己活得有意义,那么我想说的是上帝是公平的,时间会很公正。人生就像一次旅行,而最重要的是看风景的人的心情。别把那些坎坎坷坷当成了自己的绊脚石,将他当做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垫脚石,从而让自己活得有意义。
在人类得历史长河中,我么那每个人不过是这长河的一朵水花,如何让自己活得有意义,不枉这人世一遭呢?那么我们就不能碌碌终日,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浪费没一刻时间。人生在世,则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日日碌碌无为不过是浪费生命,浪费时间,做一个对的起自己的人,与其平庸一生,何不让一生过得有意义,行于世,则忠于心,让自己不枉这人世一遭。
16、酷爱读书,源于一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因了这一句,从此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正如越剧《黛玉葬花》中的唱词:“这一生,我和诗书作了闺中伴。”
“女子弄文诚可嘉”,都说读书的女子最美丽,而我始终以为爱读书的女子都是幸福的人。她们不必在化妆和逛街中消磨生命,不用在“东家长,李家短”上虚掷光阴,而是用读书来使自己的身心得到满足和升华。读书使她们远离平庸和凡俗,去追求一种清静淡泊的生活。她们习惯于在一卷卷发黄的纸页里品味青春,在一套套线装古籍中慨叹人生,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里追求自我。也许,她们并不漂亮,也不时尚,但是她们却是富有的人,她们有自己的思想,不随波逐流。她们气质娴静、淡然温柔,如一枝绽放的百合悄然立于人世间,焕发着沁人的幽香,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种独特的韵味和风华。
我很喜欢英国女作家伍尔芙的名言:“有时我想,天堂就是持续不断毫无倦意地阅读。”试想,那些成天生活在书香天堂的女子,每天都过得那么充实富足,又怎么会为世俗所累而变得不幸福呢?
一本书,一杯茶,一扇窗,倚窗而坐,沐风而读,在一本本发黄的书页中流连、徘徊,时而在诸子百家中见伦理;时而在楚辞中悟神伤;时而在汉赋中思才情;时而在唐诗中觅佳句;时而在元曲中品幽趣。时而高唱“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领略子建的一腔报国之情;时而低吟“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感受纳兰的满腹哀怨;时而钦慕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中热”的执着坚定……
读书,不经意间就把自己想象成了书的影子,与书为伴,与书为友。年轻的心在书中漫游,心中的梦在书中延伸,思绪犹如漫天飞舞的飘絮,不知何终,不知所向。
还记得张小娴那唯美流畅的文字,或质朴或华丽或端庄或严肃的文字在她的笔下如一只翻飞的蝴蝶,在寂静的山谷里翩然起舞;还记得沈从文心中那个湘西江边美丽清纯的翠翠,“一对眸子清如水晶,皮肤黑黑的,俨然如一个小兽物”,眉清目秀、聪慧温柔,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她就像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让人不忍用世俗的礼教去禁锢她;还记得戴望舒笔下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与我擦肩而过时,眼眸中的惊讶和期盼,一如宝黛初见的情景,仿佛是旧时相识,又仿佛是初次相遇……
信步于书的海洋,在诗词赋曲的殿堂里探索语言的魅力,在大家名作中品读人生的哲理。读书就像品茗,有点苦涩却又韵味无穷。它让我们不得不为书中的人物命运慨叹神伤,却又牵引着我们不断追寻那缱绻的情怀。唇齿生香的文字,含英咀华的意境,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欲罢不能。还记得爱玲,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刻意的修饰,没有曲折的情节,只轻轻地一句:“噢,原来你也在这里”便诱惑了多少痴男怨女那颗悸动的心。
清晨,朝阳散去了林间朦胧的薄雾。携一卷书,寻一方石阶,阳光静静地透过叶子斜洒在发黄的书页上。在这一片宁静的世界里,抛却烦恼与忧愁,抛却功名与利禄,只为了快乐而读,只为了享受而读。阳光洒落的地方,留下书声琅琅,心情走过的地方,留下书香幽幽……(文 / 落眼云烟 )
17、话说最近中日危机,作为一个小小的屌丝我只能说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好好做好分内的事情,就是目前的爱国。如果日本和美国真的敢动我巍巍华夏,为了身后的父老乡亲,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我们中国并不强盛,但是朋友来了有美酒,豺狼来了有猎枪。想想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还有为了人民牺牲的国军,共军,义士,豪杰。我们不为谁而活,只是为了身后的父老乡亲,宁死不当亡国奴。
18、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作为应该公民就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这就是“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生动体现。
华夏历史上民族融合过程中,异族入侵,给以汉族为主体的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力,人民遭受大苦大难。汉族政权中有志之士,挺身而出,扞卫国家和民生,坚守民族气节,勇赴国难,堪称民族英雄而永垂青史。其舍身就义,捐躯赴难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闪光亮点,鼓舞后人奋发前行。
19、用“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的爱国情怀;用“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的忧患意识;用“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献身精神,构筑起共和国的雄伟大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撑起了人民共和国的铮铮脊梁,铺下了民族复兴之路的块块基石。
20、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正是由于对祖国的深切热爱,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07:48
稱謂: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