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  小城故事吳儂軟語溫婉人心的力量  >>> 簡體     傳統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译文]  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

  [出典]  五代  皇甫松  《梦江南》其一

  注:

  1、 《梦江南》皇甫松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2、注释:

    兰烬:兰草做的灯芯燃烧后的灰烬。红蕉:红色的美人蕉。

    暗红蕉:谓更深烛尽,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

    梅熟日:江南梅子成熟的季节,在春末夏初之际。

    雨潇潇:《诗经·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

    驿:驿站。驿亭,古时公差或行人暂歇处。

 

  3、译文1:

    更深烛尽,烛光暗淡,画屏上的美人蕉模糊不辨。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

    译文2:

    我昏昏欲睡,终于进入了梦乡,梦中是我久别的江南,正是青梅熟时,江南雨季,我独自在一艘船上,手握竹笛,和着船外那萧萧的夜雨尽情的吹奏,时而听见桥上驿亭边人语,操着那久违的乡音,诉说着难忘的故事。 

 

  4、皇甫松,一名嵩,字子奇,睦州(今浙江建德)人。生卒年不详。唐工部郎中皇甫湜之子。工诗词,尤擅竹枝小令。能自制新声。《花间集》录其词十二首。

 

  5、 皇甫松以《梦江南》为题,共写了两首词,这里所选的这首,是一首记梦之作,主要写作者在某个夜晚所做的一个梦,一个和江南有关的梦。

    词作层次清晰,前两句写未眠之前的夜景,也就是室内的景物:灯芯已经燃烧完了,这暗示着夜已经深了;没有了灯光的映照,屏风上描画的红色美人蕉也暗淡下去了。这两句在景物描写之中,也显现出了夜晚的宁静,也正是在这一片静谧之中,才有可能做出一个境界优美的闲梦。后三句主要就是对梦境的描画:梅子黄时日日雨,江南梅子成熟的时节,他乘着一艘小船,在潇潇的夜雨声中,吹着笛子漂浮在水面,同时岸上驿站旁的桥边,又不时传来了一阵阵的柔声细语。

    周蒙先生在解读这首词时,以为作者在这首词中……运用简练的语言和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了江南暮春雨夜的动人画图。然而就是通过这一刻画,使得诗人的怀乡之情若隐若现地寄托在字里行间了”。(见唐圭璋主编《唐宋词鉴赏辞典》,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年10月第二版)——对于周蒙所说的这首词内含着怀乡之情这一说法,我不赞同。若是怀乡,未必就还是“闲梦”了。在古诗词中少有用“闲”字形容乡梦的,原因是旧时交通多有不便,一旦离家,动则经年,所谓少小离家老大回者也不在少数,故而诗人们的思乡之情总是显得那么深切、沉重,总是“黯乡魂,追旅思”(范仲淹《苏幕遮》),总是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柳永《八声甘州》),因而思乡的梦不可能是“闲”的

    唐圭璋先生在其《唐宋词简释》中以为这首词还有言外之旨:“然今日空梦当年之乐事,则今日之凄苦,自在言外矣。”依唐先生的看法,这首词表面上是在写作者的梦中乐事,实际上则喻示着他现实中的凄苦,是在以夜梦之乐反衬日间之苦;词作仿佛是座冰山,梦中乐事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而水下的则是作者的凄苦。对于唐先生的如此解读,我也不赞成,整首词洋溢的都是一种宁静和优美的气息,是从容不迫的,看不出来在这背后有何种凄苦隐藏其中

    我的看法是,词作的内容浅近,没有深刻的寓意。全词所写的就是在一个偶然的夜晚,当然也是一个清闲的夜晚,作者梦到了自己曾经在江南度过的一段日子。在那些日子里,给他印象最深的是梅熟的时候,在画船上吹笛,而彼时又是夜雨潇潇,在雨声中还听到了岸上驿桥边有人在说话。词的妙处不在于如周蒙所说的,通过对梦境的刻画表现了怀乡之情,而在于通过一个“闲梦”,描绘了江南特有的风情,而这风情本身具有的美感,已经让我们向往不已,得到了美的愉悦了。有了这一点,对于这首小词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6、《梦江南》又名《忆江南》,唐人用此调而咏此题的作品,今仅传白居易三首、皇甫松二首。王国维辑《檀栾子词》(檀栾子为皇甫松自号)后记中称皇甫松二首“情味深长”,在白居易之上。平心而论,其“楼上寝”一首未必能超过白乐天,但这阕则的确做到了不让白氏专美于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此白香山词之警策也,景色是何等的鲜明,情调是何等的亢爽!借用苏东坡的一句诗来评价它,正所谓“水光潋滟晴方好”。相比之下,此篇显得凄迷、柔婉,又是一种境界—“山色空蒙雨亦奇”,换句话说,也就是“语语带六朝烟水气”(俞陛云《唐词选释》评语)。烟水氤氲,山色空蒙,美就美在“朦胧”。能赏“朦胧”之美,然后可以读此词。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夜,已经很深了。兰烛烧残,烧焦了的烛灺无人为剪,自拳自垂自落,余光摇曳不定。屏风上猩红色的美人蕉花,也随之黯然,模糊不清了。这光景自然是一片朦胧。词人就在这一片朦胧中进入了梦乡。以下三句,便转写梦境。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梅子黄时雨如雾”(宋寇准诗句),雨帘掩蔽下的江船是朦胧的,雨帘掩蔽下的驿、桥乃至桥上之人也是朦胧的。而这一切连同雨帘,又笼罩在夜幕之中。而这一切连同雨帘,连同夜幕,又隐没在梦云缥缈之中。雨朦胧,夜朦胧,梦朦胧,朦胧而至于三重,真可谓极迷离倘恍之致了。还有那笛声,那人语。笛声如在明月静夜高楼,当然清越、浏亮,但在潇潇夜雨江船,却不免呜呜然,闷闷然。人语如于万籁俱寂中侧耳谛听,虽则细细焉,絮絮焉,也还清晰可闻,但一经与雨声、笛声相混,便隐隐约约、断断续续,若有而若无了。词中诉诸读者的这些听觉印象倘若转换为视觉形象,仍然不外乎那两个字—“朦胧”。

 

   7、中唐文人的“忆江南”到了花间词人那里就转变为“梦江南”。从“忆江南”到“梦江南”,这中间决不仅仅是“忆”与“梦”的一字之差,而很可能是中唐文人与花间词人现实世界生存空间的差异。“梦江南”或许是花间词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体验,是一种诗化了的生活感受,抑或是一种纯粹浪漫的艺术感觉?晚唐五代的战乱与割据使得北方与南方各地的交往变得异常困难,偏于一隅的江南在当时的文人眼中变得更为遥远,变得可望而不可即,江南的绮丽宁静,江南的温馨浪漫,大概只能在梦中寻找了: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楼上寝,残月下帘旌。梦见秣陵惆怅事,桃花柳絮满江城,双髻坐吹笙。

  晚唐文人皇甫松这两首意境朦胧悠远的《梦江南》,或许道出了当时知识分子“梦江南”的现实。遥远的江南,烟雨凄迷的江南,她所荷载的意象:梅熟时节的潇潇夜雨,泊岸江船中传出的袅袅笛声,驿边桥畔随风飘来的悄悄人语;还有灿若云霞的烂漫桃花,飘飞如雪的漫天柳絮,双髻少女吹奏的笙乐在月光下缓缓地流淌……这一切,都只能够在“闲梦”中才能回味,或许,这些美丽的意象只是一个美丽的梦罢了。

  花间词人称皇甫松为“皇甫先辈”。按“先辈”乃唐人对进士的尊称,《花间集》对作者的称谓一般都要加上官衔,如称韦庄为“韦相”,称薛昭蕴为“薛侍郎”,据此,可推知皇甫松大概是中了进士而并没有做官,是个不求仕进、避世独立的林泉中人。

  避世独立的皇甫松是江南人,江南人“梦”江南,这其中包含着几多的辛酸与无奈! 因此,他的“梦”弥漫着一种淡淡的惆怅与迷茫。关山迢递,江湖险恶,故乡是回不去了,再也听不到清新优美的采莲曲,再也见不到天真娇憨的采莲小姑,那葱翠妩媚的连绵春山,碧波荡漾的纵横河泊,绿林深处传出的婉转莺声,寻常巷陌微风中轻飏的沽酒青旗,杏花春雨天,清明出游时……已成为渐行渐远的斑斓记忆,江南的万种风情只能装饰他旖旎的梦。烟雨江南,朦胧而凄迷——皇甫松的“梦江南”为江南营造了真正具有独立美学价值的美丽。

 

    8、、“兰烬落”的说法有很多。
  一说是因烛火光焰形似兰叶,烬是燃烧后的残余,故称兰烬。这一说很是浪漫,而有几分梦幻色彩。又有说古人以泽兰炼油点灯,称兰膏。故说兰烬为兰膏灯的灰烬。这种说法是写实派,有着物理学科的分析性质。还有说是蜡烛烧尽的余烬凝结似兰花,故此称之。这一说是诗性的,“何当共剪西窗烛”中所剪的当是指的这种烛花。三说只有一点是共同的:烛火已尽,夜已深了。
  “屏上暗红蕉”, 屏是画屏,古时画屏与床相连。“红蕉”是指美人蕉,花开猩红色,形似红妆美人,此处指屏风上所绘之花。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感觉到一丝红妆的女性气息,何况花名取的又是“美人蕉”,流露的是一种冶艳的风情。那么,房间里恍惚飘荡的这种温柔红妆的女性气息,就为即将到来的梦境显影出某种朦胧的底色。一如《红楼梦》里的秦可卿精心布置的闺房里,小宝玉居然就在梦里步入了太虚幻境。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灯花已经残落,渐次消尽的烛光摇曳暗淡,意谓夜静更深烛火已尽,床边画屏上原本猩红色的美人蕉已经幽暗不清。于是,起首这两句定下了这首词的基本色调,整体朦胧浮艳,但偏于幽深黯淡,一如梦境深处的飘渺幽冥。同时,烛残屏暗也意味着更深夜静尚未入睡,可见皇甫公子辗转反侧已久,愁思难眠。那么他在想什么呢?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让我们走进皇甫公子幽邃深远的梦里去吧。
  这样一个幽静、闲适的夜晚,灯影浅复深,屏上鲜红的美人蕉渐渐隐没在暗夜里,像是象古旧朱红家具上精致的雕镂花纹,也象一个绝妙而富有预言意味的暗示,一个人间情爱的梦幻图腾。我们的皇甫公子就慵懒地卧在床上,在这朦胧光影和氤氲暗香里,恍惚睡去:“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堕入梦乡的词人梦到了江南梅熟时节。梅雨潇潇的暗夜里,到处轻烟薄雾,江中夜航船上传来飘飘飘渺渺的笛声和驿站边石桥上细絮的人语声。
  多么象一个幽深昏黑的秘境布景!几分神秘,几分幽暗,几分深远漂渺,象是聊斋故事里的某个场景,也象是某个探秘奇幻片里的外景。然而,这是皇甫公子梦里的景象,一个头脑中出现的迷蒙意象。江南梅雨之夜是这样的吗?

    幽暗的雨夜中,一切都惝恍迷离,所以词句中处处是一种湿漉漉的听觉感受:在潇潇的雨声中交织着笛音和人语。笛声如起自明月高楼上,当然清越、悠扬,但在潇潇夜雨江船上听来,却不免显得凄清幽咽。人语如于万籁俱寂中侧耳谛听,虽则细细焉,絮絮焉,也还清晰可闻,但一经与雨声、笛声相混,便隐隐约约、断断续续,若有而若无了。于是船只、驿亭、石桥还有船里的和桥上的人,也都是影影绰绰的,在夜幕和雨帘中幽昧不显,营构出一种幽静、深邃又朦胧迷离的意境。
  雨意朦胧,夜色朦胧,梦境朦胧,真可谓极迷离倘恍之致了。读过这首词,眼前会浮现出一幅江南梅雨的水墨图:江南水乡的夜航船,潇潇雨声,清幽凄冷的笛声以及驿桥边依依话别的情意。然而,就是这样黯淡而冷清的场景,这样清旷寂寥的梦境,却令人感到一种遥远的生命记忆里透出来的美好与亲切。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这首词“情味深长,在乐天(白居易)、梦得(刘禹锡)上也。”
  这首词之美在“朦胧幽深”,它的气象也是“朦胧迷离”,境界“朦胧飘渺”,意韵十分蕴藉,颇耐咀嚼品味。更值得我们品味的是,当皇甫公子从那个迷离惝恍的梦境里醒,心境又会是怎样的惆怅,怎样的茫然若失!
  这首《梦江南》初读便知,词人曾经在风光旖旎的江南水乡生活和漫游过,江南水乡的旖旎风情给他留下了美好记忆,使他朝思暮想,使他魂牵梦萦,终至满怀深情地挥动彩笔,写出了流传千古的清丽词句。词人皇甫松是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江南是他的故乡,江南水乡的柔美宁谧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永难忘怀的美好记忆,以至于他在羁旅深夜里魂牵梦萦,写出了渗透着他对江南故乡深情眷念的佳句。
  因此,这首《梦江南》有人解作是对故土江南的思恋,是《梦江南》词牌名本身的寓意。汤显祖在《玉茗堂评花间集》中评论道:“好景多在闲时,风雨潇潇何害”。俞陛云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点评得更加富有怀古幽情:“调寄《梦江南》,皆其本体。江头暮雨,画船闻歌,语语带六朝烟水气也。”唐圭璋先生《唐宋词简释》评曰:“此首写梦境,情味深长。……梦江南梅熟,梦夜雨吹笛,梦驿边人语,情景逼真,欢情不减。然今日空梦当年之乐事,则今日之凄苦,自在言外矣。”
  词人“空梦” 的“当年之乐事“ 与“欢情” 是指何人何事呢?

     “夜船吹笛雨潇潇”,所以,我相信皇甫松笔下的雨是真实的,情感是真挚的。可以想象,在词人皇甫松的梦境里,到处是湿漉漉的雨,雨打黄梅,流水宛转。夜船上传来笛声,一声声如泣幽咽。词人想必还在驿站旁的小桥上吧,与年少的恋人执手泪眼相对,分不清是雨光还是泪光。在这个梦里,他们一直没有分开;在梦里,他们还是执手相望,互诉离肠……
  近世大学者王国维点评皇甫松这两首《梦江南》:“情味深长”(《人间词话附录》)。唐圭璋先生点评道:“此首与前首同为梦境,作法亦相同。起处皆写深夜景象,惟前首写室内之烛花落几,此首则写室外之残月下廉。‘梦见’以下,亦皆梦中事,梦中景色,梦中欢情,皆写得灵动美妙。两首《梦江南》,纯以赋体铺叙,一往俊爽。”
  过去的时光永不再来,光阴的故事在记忆中也永不会老去。彼时年少青涩,不知花落多少。待到老尽少年心,那时光的梦幻中却渐渐渗入丝丝缕缕的惆怅与苍凉,一如云发青丝中渐渐渗进那丝丝缕缕、令人对镜惊心的银灰与霜雪——(孟斜阳)本文由贴库网(www.tieku.org)自动同步脱水整理,访问地址:http://www.tieku.org/319437/2.html

 

     9、这是晚唐词人皇甫松的小令词《梦江南》的后三句。此词起首两句写羁旅深夜境况:“兰烬落,屏上暗红蕉。“句中“兰烬”,蜡烛烧尽的余烬凝结似兰花,故此称之。“红蕉“,美人蕉,花开猩红色,此处指屏风上所绘之花。这两句说:灯花已经残落,画屏上猩红色的美人蕉在微弱的灯光下,也暗淡模糊了。词人就 是在如此幽静、朦胧的环境中入梦。以下“闲梦” 三句,即是写梦境。江南旧历四五月间,细雨绵绵,如烟似雾。词人梦中听见夜雨的潇潇之声,又听到从船上传来被雨水淋湿了的笛音,还有驿站旁石桥上细细絮絮的人语。好的诗歌,要通过传达特殊的感觉来写景抒情。梦境是迷离惝恍的,而词人所梦之境又是江南梅熟季节的雨夜之境,当然就更加朦胧缥缈了。由于雨夜中事物看不清晰,所以词人主要用耳朵聆听,他所表现的也主要是听觉感受:在潇潇的雨声中交织着笛音和人语。而船只、驿亭、石桥还有船里的和桥上的人,都是隐隐约约、影影绰绰的,在夜幕和雨帘中藏而不露,于是营构出一个幽静深邃又朦胧迷离的意境,俨然一幅有声的水墨画。词人创造这个意境,用的是以声显静的写法。词人皇甫松是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江南是他的故乡,江南水乡的柔美宁谧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永难忘怀的美 好记忆,以至于他在羁旅深夜里魂牵梦萦,写出了渗透着他对江南故乡深情眷念的佳句。

 

  10、“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唐·皇甫松《梦江南》)水果之中,没有比杨梅更能代表江南的了,梅子熟时,正是江南的雨季,而杨梅恰乎只有在江南才能生长。

  杨梅是最美的江南了,红润,似江南女子的唇;多汁,如江南清澈的水;酸甜,若江南人家的方言;醇厚,是江南历史的底蕴啊。当你在五月的江南信步闲逛时,时不时地就会发现在那石拱桥下的老宅旁,一两位头裹青帕、身着蓝布衣衫的婆婆在笑眯眯地卖她的杨梅。揭开白纱布盖着的篮子,你真有一种惊艳之感呢,那一颗颗紫水晶、红玛瑙或半青半红的杨梅正像情人初会时的眸子,低眉顺眼、整齐有序地排放在婆婆的篮子里,却又那么春光乍泄似的牵住了你,让你禁不住停下步子,买上一两斤,也不敢多买,婆婆自会善意地提醒:杨梅呀是不能多吃的,会酸倒牙齿。于是,乖乖地在廊棚下坐下来,尝一口酸酸甜甜的杨梅。望望河里的乌篷船,还有雨巷里撑伞而过的姑娘,就这么让时间流水般从身边滑过,有杨梅在舌尖那么甜着、酸着,有杨梅在掌上那么艳着、美着,有杨梅在心里那么润着、醉着,感觉日子就这么平平常常地过真好!

 

  11、有人说,在历史上“杏花春雨江南”总不是“骏马秋风塞北”的对手,纤柔的南方一次次败给骁勇的北方。似乎真的是这样。如果这是宿命,我想大多数江南人宁可接受这样的命运,也要守着江南,寸步不离,永不叛逃。
  最早记得的是白居易的《江南好》:“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这是关于江南流传最广、最艺术的广告。而最浓艳消魂的是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这是写给江南的情书,表达的已经是身陷其中、无法自拔的爱恋了。
  韵味深长、风神独具的是皇甫松的《忆江南》:“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在烛火黯淡的光线下,在有着美人蕉图案的屏风边,诗人梦见了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夜雨潇潇,诗人(或有人)在船上吹着笛子,桥上传来低低的吴侬软语。这是个笼罩在迷蒙的烟水汽的世界,既温暖又惆怅,既迷离又清新。这是画境,是诗境,也是梦境。
  江南如果仅仅使人难忘难舍、魂牵梦萦,那还不足以称“致命”。但是江南似乎真的是“致命”的。
  它可以使人放弃前途。辛弃疾的“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水龙吟》)提到的季鹰,名叫张翰,西晋人。《世说新语·识鉴篇》说他在洛阳为官,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就说:“人生贵得适意耳,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弃官南归。这就是着名的莼鲈之思的典故。
  后来我们知道这是一个看清形势的聪明人脱身的借口,但是谁能否认,莼鲈之思,也是张翰决定的原因之一?我更愿意只接受张翰自己的解释。因为我始终相信,江南作为人性的栖居之地,有着这样的魅力,让人平息尘心俗念,放弃对仕途经济的热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是这个理由的另一个版本,稍涉香艳而已。
  它可以使人放下刀戈、率众来降。丘迟的一篇《与陈伯之书》,是一篇招降书,写得文采斐然,情景交融,动人心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抚弦登陴,岂不怆!”逃奔北魏的陈伯之读了,抵挡不住乡思的攻势,率八千人来降。与其说这是文学的胜利,不如说是江南的胜利。
  它甚至是朝代更替、江山变色、生灵涂炭的缘起。柳永的《望海潮》,将江南的繁华猗旎写到了十分:“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传说金主完颜亮读了这首词,慕西湖胜景,就起了挥鞭渡江、立马吴山之意。我不怀疑江南有这样的吸引力,会让人起觊觎之心,但是将王朝的覆灭,归罪于一阕词,未免荒谬。朱东润先生说得公允:“说金主受一词的影响而发动南侵,原不足信;但于此可以说明这首词描绘之工,流传之广。”(《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但是这都是前尘往事了。留下来的只是关于江南的美丽的咏叹,只是关于江南的千古传说。江南,是一个文化的空间,一个人性的空间,是中国人一个永远的梦境,在这个梦境里,我们滤去了现实中的不洁、不美、所有的缺憾,只留下山明水秀、草长莺飞,才子佳人,美酒佳茗……虽然那些笙箫吟唱的烟波画船已经去得很远。(潘向黎)

 

  12、水波盈盈、玲珑剔透、婀娜多姿。“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曲桥回廊的褶皱里,藏满了风流才子俏佳人的传说;

     古朴典雅的亭台楼榭,不经意间会滴落出一些散章妙句来,仿佛那些文人雅仕正在一个莫名的地方低吟浅唱;

     悠长悠长的青砖古道,撵过了沧桑的岁月,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沉淀成一张古色古香的书页。
  云雾缭绕的沱江从城中潺潺而过,江上渔火点点,轻舟荡漾。

 

  13、梅雨季节既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江南播种的季节,曾经的景象:人、牛、水田、燕子、闲散的白鹭无不如诗如画。

  梅雨季节有时也是充满希望的季节。记得那年一条新建马路旁栽植了几排香樟树,头两个月过去了,没有萌芽的迹象,我天天从树旁路过,天天盼着看见抽芽,望着不断升高的气温,我几乎对香樟树的成活失望的时候,是连续的梅雨浇灌终于让它们焕发了生机。

  总觉得梅雨季节五彩缤纷、硕果累累连空气也弥漫着馨香,是江南最美的季节。其实古人也喜欢这个季节:“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玉盆纤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更有人离开江南还是不断的梦见江南:“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希望江南每年都能有个正常的梅雨季节。

 

  14、身在逆旅,永夜寂寂,偏又冷雨敲窗。一些诗句被风雨携裹而至,给我的夜读抹上几笔暧昧的暖色,竟然,似是故人来。

    花间词就像是巧克力,不仅能提神,还能致幻,让人不知今夕何夕,沉醉在香侬绵软的句子里: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 夜船吹笛雨潇潇。 人语驿边桥。 ——皇甫松,《梦江南》

    蒋竹山那一句“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当真是长短句之长城。时值江山半壁的宋末,少年得中进士的蒋捷归隐山林,终生不仕。不在政治的波澜里起伏,却免不了人生的流离。人总要走在路上,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时候,梧桐树,三更雨,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寂寥可以概述。

 

  15、犹记得,读过很多与桥有关的诗词。"……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已]年年河畔草青,岁岁堤边柳绿,寄予一份绵远纤柔的情意,独立于小桥上凭栏远望,寒风袭人,寂寞孤零无所荫蔽。"酒罢歌余兴未阑,小桥秋水共盘桓。波摇梅蕊当心白,风入罗衣贴体寒。且莫思归去,须尽笙歌此夕欢。"[冯延已]宴散而人未归,词人离开热闹的歌筵后,来到幽静的"小桥秋水"观风景来了。清风月明夜,与美人"小桥秋水共盘桓",是何等美好的境界。风儿透入薄薄罗衣,而至于"体贴",更加生动地显示出佳人美好的体形,如此良宵都是桥作为衬景。

  "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皇甫松]雨帘掩蔽下的江船是朦胧的,雨帘掩蔽下的驿、桥及至桥上之人也是朦胧的。而这一切连同雨帘,又笼罩在夜幕之中,亦隐没在梦云缥缈之中。雨朦胧,夜朦胧,梦朦胧。江南水乡的旖旎风情给他留下了永远也不能够忘记的美好记忆,使他朝思暮想,因而写出了风流千古的清辞丽句。

  "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韦庄]词人韦庄游江南是在年少时期,春衫飘举,风度翩翩,少年之东事跃然词里字间,"骑马依斜桥"更见少年的英姿。"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别岸扁舟三两只。葭苇萧萧风淅淅。沙汀宿雁破烟飞,溪桥残月和霜白。渐渐分曙色。路遥山远多行役。往来人,只轮双桨,尽是利名客。"

  一座又一座透着灵气与温馨的小石桥,只要你任意的串插在其中,那么由脚跟向上的体贴、亲切的温暖便由然而生,这种暖意与城里柏油上散发出的滚烫热气是无法相似的。一边便是逸枝旁出的古树或青竹静立于道路两旁,一簇簇一丛丛,潇潇亭立,姿容婉约。

 

  16、 塘栖多雨,一年四季细雨不断。三四月份,春雨绵绵;九十月份,秋雨潇潇;入夏,又断断断续续一个多月的梅雨。雨多地湿,道路大多用石板或卵石铺砌,被细雨和脚步磨得油滑;曲巷中青砖黛瓦,远望轮廓分明;楼台烟雨朦胧,别有一番情趣。正是古诗中“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的意境。在塘栖,雨天出游才最有情趣,烟柳朦胧中依在河边的“美人靠”上,望着水上丝丝雨线,那句古诗:“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不觉就浮上来了。

 

  17它是一幅带着情感的画,有“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无奈与惋惜;有“咬着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的刚强与坚定;有“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愁苦与焦急;有“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的哀怨与凄情……

  它是一支带着情感的歌,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的梦幻与朦胧;有“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的悲苦与烦闷;有“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的抑郁与哀思;有“琵琶弦上说相思”的羞涩与爱恋……

  它是一首带着情感的诗,有“过尽千帆皆不是,余晖脉脉水悠悠”的孤寂与盼望;有“谁道闲情抛弃久?”的惆怅与失望;有“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的悲酸与怨恨;有“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的喜悦与安闲……

    “它”是什么呢?它,就是文学。比高山还要雄伟,比大河还要澎湃,比草原还要广袤,比天空还要辽阔!

 

   18“闲梦江南梅熟时,夜船吹笛玉潇潇,人语驿边桥”。皇甫松的《梦江南》似乎给人一种无垠的联想:一阙又一阙的连绵梅雨,将江南幻化出一派湿漉漉的朦胧状态,那滴滴嗒嗒、淅淅沥沥的梅雨又如梦如幻、如歌如吟,竞造就了江南人多愁善感和柔情含蓄的性格;而“江南地暖、故独宜茶”,又使江南人有了舒恬优雅的品茗逸兴和别具情趣的梅雨烹茶习俗……

 

  19若说江南的情,就该是那“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的相思愁情,正如一杯清茶,需细细品味,方知其意。若说江南的心,就该是那“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的恬静与闲适,正如一壶佳酿,需历经岁月,方悟其香。

    江南的春天是淡泊的,它能够宁静的若一只翩跹的蝴蝶,飞进人们心中,在那里安置下江南的水,安置下离人的歌,安置下江南的春雨春风,安置下江南绿。在我心目中,江南不只是一处水,一缕情,江南。应是最温暖,最灿烂的春天。

    江南春,春风拂面;江南春,情意绵绵。

    自古有多少人将相思寄与江南之春,若说明月是相思的媒介,那江南的春天便该是相思的襁褓。

 


庄灿煌的博客 2013-09-10 21:15:34

[新一篇] 閑來無事不從容 睡覺東窗日已紅

[舊一篇]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回頂部
寫評論


評論集


暫無評論。

稱謂:

内容:

驗證:


返回列表